广州美院服装设计专业基础改革论文

广州美院服装设计专业基础改革之我见

摘要: 广州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的办学特色与理念,教育目标、体制机制建设,校政企合作,产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为主的教学与研究,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师资队伍建设,营造人文和谐校园等。

关键词: 服装设计特色与理念 服装设计课程定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 服装设计课已经突显出学生在设计情趣方面的缺失。作为一种文化,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就目前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一、在专业院校中独树一帜的意义

回顾改革开放后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发展,广州美院服装设计学院敢于跳出专业人才培养的格局,面向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确具有改革的眼光和气魄,在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体系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服装设计学院建立以来,采取本科为主,专科为辅,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在坚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率先扩大招生,为广东省培养了一批高校和服装设计的教师师资,也适应社会对服装设计方面人才的需求成效显著.

二、教育目标

(1)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互动教学为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状态和要求决定了教学的成效,服装设计的对象是人,因此熟悉人体结构和人体运动的规律,掌握

人体绘画的基本表现技法。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绘画造型能力。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其中速写又是基础的基础,静态的人体固然是美的,而运动着的人体更增添了无限活力。服装的外观美要通过与人体的结合来表现。学生具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也将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而,他们在教学中狠抓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强调素描与速写的重要性。色彩知识在服装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彩色生活就单调乏味,多彩的服装能给人带来无穷的情趣。服装设计者也不例外,色彩在服装设计中往往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2)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的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哲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服装设计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服装设计的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进行创新的冲动,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他们在教学中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注重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积极引导学生从报刊杂志和网络上吸取有关时尚信息、服装资讯及相关的内容,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得了极大的调动。

三、专业?基础?专业?

我去广州美院进修,该美院给我的印象很深。看到一年级学生的习作,感到震惊:在一个宽敞的服装实验室里内堆放着许多面料、配饰、金属、塑料、等各种各样的材料,同时陈列着用上述材料制成的设计作品:有类似我国唐代与清代的服饰,造型简洁,朴素而舒展,制作工艺也十分精良;有类似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造型饱满雄厚,浑然天成,毫无娇作之气.

无法想像这些作品竟出自一年级学生之手。据导师介绍,学生在进行这些训练之前,并没有进行所谓系统的按部就班式的基础训练。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没有什么条条框框的束缚,进入一种“无意识”的设计状态,而这种状态往往是艺术设计的最佳状态、最显个性的状态。当然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要真正实现他们的设计思想,自然会遇到与基础相关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每一个学生所遇到的问题都不完全一样,有许许多多。这时候,学生会为解决这些问题去请教老师,或查阅资料,去了解去掌握基础方面的相关知识,这样“现炒现卖”式的学习十分有用,急用先学,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的学习才是积极的,主动的,有用的。所以让我不得不怀疑基础?专业还是专业?基础?专业?

他们认为,只有感觉过的东西想去进一步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会有可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把握它、创造它。用“理论指导实践”当然没错,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更没有错。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从基础到专业,当然没有错。但是,我想着从专业的基础再到专业能行吗?况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来就是重

专业、重实践、重操作、重能力的培养,但我校在实行教育中还是按基础?专业来,更何况艺术是视觉艺术,在教学中,往往不是光靠理论能进得透的,更不是一般的理论能取代得了的。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眼看千遍不如手做一遍”。动手,这是艺术设计教学的特殊性所在。因此在我院校的教学中应该就强调动手。

四、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由于广东省是一个服装行业大省,企业的设备和产学研条件优于教育院校。因此,服装设计学院自办校以来,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并投入一定的经费,通过“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全力推行“落实学生校外实习”“教师到企业结合项目研究为社会服务”“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协同教学”等计划,导入企业项目进行教学,提供设备供学生实习,甚至提供学生实习场地与工作机会,以及教师在企业长期从事项目研究的条件和环境。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互动,帮助教师更新理念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提供教师从事专业研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使高校教育走向产学密切互动,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培养设计型应用人才。

广州美术学院服装设计学院从办学以来的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

顺,其中也有波折和坎坷,但是通过历届系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终于创造了今天欣欣向容蓬勃发展上午局面,我们高等职业学院从中吸取成功的经念,我们就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如何体现灵活性——灵活多样,长短结合,开放性。因此,我们要打破貌似系统、科学而实际上不符合现代社会需要和现代教学规律

的那种僵化、死板、四平八稳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大胆尝试工,为建立一个生动活泼、实用、科学的新体系,不断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苏 洁.后现代美学视野中的解构主义时装[j].纺织学报,20xx(11):118.

[2]陈建辉.论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j].装饰,20xx(14):106.

[3]佚 名.服装界的凡高:川久保玲[eb/ol].[20xx-06-12]

[4]陈希美术与设计教育

 

第二篇: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目标教学论文

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目标教学的探讨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对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目标体系和控制系统构成要素及结构进行系统深入探讨,最终形成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体系构成要素和结构、教学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动态控制、综合能力和服装设计总体发展变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等理论问题形成系统深入的认识。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服装设计 能力 教学目标

前言

重理论、轻技能;重艺术、轻技术;重纸面效果,忽视服装的内涵本质等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带有共性的问题,忽略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中国高职服装设计类专业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已落后于现代服装专业教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服装设计专业课的教学和社会、企业对于人才能力要求之间的脱节现象日渐突出。进而造成学生就业困难,就业后难有更好发展空间和后劲的窘境。要改变目前存在的这种落后现状,除了逐步调整教学思路和理念,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之外,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一个必须予以重视的环节。将目标教学法运用于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是一种尝试和探索,希望能够对于中国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服装设计专业目标教学控制模式的结构

目标教学是在继承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基础上,借鉴吸收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成果和国外现代教育理论中有益的要素,经过广泛的实验所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目标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现状的分析、确立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展示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几个要素构成。通过这样一系列由诸多要素构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的系统模式,即教学控制者首先建立服装设计专业目标教学控制体系;第二步,对现状进行分析;第三步,确立教学目标,期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展示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第四步,根据教学目标中的各项内容设计出教学过程;第五步,受控对象参与教学过程;第六步,通过各种手段检查教学效果;第七步,教学效果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学控制者。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控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 服装设计专业目标教学控制模式的分析

(1)客观理性的分析是确立目标教学的重要基础工作。现状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目前国内服装类专业教学基本现状的分析,二是社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能力要求的分析。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认清存在问题,找出目前教学现状和社会对于人才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形成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

(2)确立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的核心环节,在目标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它可以分为专业整体教学目标(一级)、课堂教学目标(二级)、单元、章节教学目标(三级)、课堂

教学目标(四级)。就宏观目标而言,体现出的是高职服装设计类专业教学的方向,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是一种具有纲领性意义的概念。

而微观目标则体现出的是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教学过程甚至每一堂课所以完成和达到的预期结果。包括课程教学目标、单元、章节教学目标(包括技术、技能、实践、实验课程)以及课堂教学目标,这些处在教学目标体系低层次上的目标,是对整体教学过程的微观性控制,也是最终实现宏观教学目标的基础性目标。

(3)在教学目标体系确定之后,就是围绕着目标的实现来确定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又决定着学生的能力结构。课程的设置必须和教学目标高度一致;必须要和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相统一。结合现代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和社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能力要求,在课程设计上须体现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结合的特点,确保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设计、生产和营销以及服装工程、工艺方面的知识。专业课程主要分成四个模块,并制订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即专业基础素质和能力模块,课程教学目标为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掌握基本的素描、绘画、绘图技能和良好的艺术鉴赏力;服装设计专业课模块,课程教学目标为掌握服装设计基本理论和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服装工程模块,课程教学目标为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生产工艺、服装推板技术、服装材料应用的技能;服装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块,课程教学目标为掌握服装生产管理方法、了解服装消费

的营销规律、掌握服装营销的基本技能。通过以上目标实现综合能力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要将最先进的服装设计理论和具有时代特征的相关学科知识(包括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和技能课)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体现出现代服装设计专业的时代性特征。

(4) 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的整体规划,是完成和实现教学目标而具体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理论设计。教学计划在任何形式的教学模式中都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控制环节。就目标教学模式而言,教学计划包含两方面,其一是服装专业课教学的整体计划,由教学管理部门控制,规定专业课程设置、布局的整体结构以及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学生分配、考核标准和教学要求)。其二是课程教学计划,由授课教师控制,对每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范畴、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单元、章节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手段、方法做明确规定。不论是整体规划还是具体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计划,都必须对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阶段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

3. 服装设计专业目标教学模式中的目标展示

目标教学模式要求师生双方都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共同努力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认定和展示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模式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与其他教学模式相区别的标志之一。教师根据大纲精神,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将其在课前传递给学生,将每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更为具体的一个单元、章节、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地传达和展示给学生。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转换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和

掌握知识的方向更加清晰和明确,激励学习动机,将教和学有机统一在共同的目标之上。围绕教学目标,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预习、查阅文献资料,也可通过网络调查和了解和课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了解和掌握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性更明确,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学习过程中探索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发现问、分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随着现代高职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发展,以及现代服装设计总体发展的趋势和服装生产企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必须要改变落后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目标教学是现代教育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将其引入到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教学中是一种尝试,是通过一种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对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控制,使得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克服教学过程中随意性和盲目性,将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控制在更加理性和严谨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目标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控制系统,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实时地调控目标教学系统的内部要素和系统结构,确保控制系统的逐步优化,最终向教学目标靠近。

【参考文献】

[1]石卫平.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 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20xx(1).

[2]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xx(12).

[3]孙元秋.服装设计与现代艺术的结合[j]. 黑龙江纺织,20xx

(1).

[4]杨 娟.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继承与创新[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l,16(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