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应用论文

浅析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

【摘要】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利弊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应用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学习中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应用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初中英语教学 实践

一、对现行教学评价方式的反思

教育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目前我国中学教学的评价方式过多地依赖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指期中、期末考试和中考、高考等。以考试作为衡量所有学生英语学习的唯一依据的观念由来已久,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人们也已经习以为常。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更多地是以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高低,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使很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或升学。这种工具型的学习动机显然不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保持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持久性;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也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极大地降低了外语学习的效率;同时也造成了课堂教学几乎完全围绕考试内容来进行,出现光语法教学,题海战术充斥外语课堂等不正常的现象,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误导了学生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记忆与背诵,而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从而造成形成性教学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失衡;重视测试评价,轻视非测试评价;重视外部评价,轻视内部评价。然而人们忽视了恰恰是英语教学重要目标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

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 初中英语运用形成性评价的实践

形成性评价又称为过程评价,它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是为指导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形成性评价重视从学生的日常表现中提取信息的技术,通过收集学生日常学习的情况和教师指导的情况,课堂教学气氛的信息,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形成性评价虽然不象终结性评价那样直观,但如果发挥了它的作用,便可以促进终结性评价成绩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它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策略,为学生的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怎样进行形成性评价尝试的呢?

首先制定一个可行性计划。根据大纲要求,制定形成性评价计划。计划中应注意各阶段的侧重点:例如高一注意了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以及正确学习习惯的养成。

其次确定内容和方法。根据以上目标计划,加上学龄段的特点去制定一个可操作的内容与方法。内容包括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能力、参与程度、合作精神、书面表达、口头表达等。方法上采取了观察、日常记录、评价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读书笔

记、多媒体运用、表演、建立档案等。

第三步,实施评价。首先向学生交代清楚,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期中、期末,还包括形成性评价,并把评价的方法讲清楚,使学生有心理准备,让学生从第一节课起就有意识的注意自己各方面的表现。

第四步,阅读方面:阅读内容基本与课堂教学内容程度相当。可以是英语幽默、科普阅读、人物介绍,教师以训练阅读技巧为主,采用限时阅读记分或阅读报告形式。阅读报告是用于记录学生阅读课外英语读物的情况。每篇报告包含五部分内容:题目,所用时间,读前的问题,读后的收获和评语。阅读报告改变了机械的阅读然后选择正确答案的训练方法,使学生重拾阅读的乐趣。学生通过看文章的标题,猜测文章的内容,决定自己是否选择读这篇文章,然后带着自己想了解的问题进行阅读,最后记下收获。评语可以由老师写,也可以由学生互相写。

三、应用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经过一年的实践,笔者所教两个班的学生普遍提高了学习英语的热情,掌握了一些英语学习的策略。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作用是: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形成性评价工具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决定自己学习的权力,并使学生放开了对结果过分担忧的包袱,重视过程,享受过程。

(二)为学生发展服务,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

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一次测验或考试成绩不能充分展示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策略等,但是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该生在英语学习各方面的情况与存在问题。老师也可以据此提出更详尽、更适合该学生的建议。

(三)增强学习能力,提高自信心,调整学习策略;

形成性评价不仅使老师更了解学生,因为它也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所以也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收获,增强了自信心;学会分析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四)增强合作与参与意识,培养合作学习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形成性评价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学会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取长补短,增强了合作与参与意识。 综上所述,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在双人活动和小组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学习中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等,这些都是学好外语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通过定量方式测定的,也无法在终结性评价中反映,因此,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

[2] 张玉田:《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xx年。 [3] 葛文山:”紧扣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中小学外语教学》,20xx年第8期。

[4] 《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20xx年。

[5]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课题组:”对现行外语教学评价体制的反思”《中小学外语教学》20xx年第6期。

 

第二篇:形成性评价在中学英语中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在中学英语中的应用

一、现行中学英语,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一书明确指出了现行中学英语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

●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普遍是运用终结性评价手段,即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常用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效果,用单元测验检查学生对某个或某几个单元的知识点掌握得怎样。期中考和期末考的成绩则用于评定学生这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升中考和高考更是决定学生前途的唯一考试。现行评价体系过于关注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如果我们仍旧把期中、期末考成绩当作判定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我们就只能得到学生学习的片面情况。所谓的好生会因为追求考试成绩的高分而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习得,导致高分低能现象;学困生则因为其评价单一,长期无法获得成功,导致学习越来越被动,情感越来越冷漠,最终对英语学习完全失去信心与兴趣,令教师束手无策。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知,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好的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而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走进教学,贴近学困生,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坏习惯自己未能察觉,也未能得到老师的及时提醒和长期有效的指导。他们害怕在期中或期末考试后开家长会,认为是“告状会”,是“今夜有暴风雨的算帐会”。他们认为自己脑子笨,基础差,自卑自弃。“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培养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我以习惯养成为突破口,从学生的预习、听讲的专心度、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作业的完成情况、背诵朗读等方面进行量化,形成一个评价体系,达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的整体评价。

我们教师若能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习惯养成的评价,并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就不会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简单地分成好生、差生,反而能教会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令学生不仅仅重视考试成绩,而更重视知识习得的养成过程,有利于学生及时克服自己学习过程的坏习惯,调整学习策略,提高能力,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与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动力。基于以上这些认识,我们把试验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惯养成评价方式的探究上,期望用新的评价方式科学地,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了深入研究形成性评价在整个学习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本人在任

教的两个班进行了运用形成性评价的实验和研究。该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遵循行动研究中的确定主题、拟定计划、实施行动、总结评价的基本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密切结合,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行动者。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下

1.发现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评价只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

2.定专题研究的主题(注重习惯养成的过程评价);

3.拟定研究计划(确定习惯养成评价的具体方案)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分两大项即习惯养成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习惯养成的评价包括预习习惯(10分)专心度的评价(10分),发言积极性的评价(10分)作业和配套练习,背诵及手工作业的评价(10分)终结性评价以期中或期末占50%。满分100分。形成综合评价。我们重视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好的习惯养成的培养,在形成性评价中,教师的职责是把习惯养成的过程评价量化,细化、使学生及时克服自己学习过程的坏习惯,调整学习策略与提高能力。

英语学习监督档案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序号

姓 名

预习10分

专心度10分

积极发言10分基/加

正式作业10分

家庭作业(听写朗读10分)

平时成绩小计50%

期末成绩50%

总成绩100分

4.实施行动(实施具体方案,观察、反思)

5.总结评价研究结果

6.进入第二循环行动研究

习惯养成的过程评价不仅使老师更了解学生,因为它也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所以也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哪一项得分低,就是哪一个坏习惯影响了他们的进步。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收获,增强了自信心;学会分析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评价方法的创新: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终结性评价手段具有可据性(效度)和可靠性(信度)的特点,因此它在“给学生评定成绩,或为学生作证明”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们现行体制一味使用终结评价工具,而忽视了过程评价工具的诊断性作用。我们把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我们发现,95%的同学形成性的分数与终结性评价的分数完全一致,有的同学只差0.1分,这使我们看到了形成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也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有了一个好的过程必然会有好的结果。点点滴滴的进步预示着好习惯的不断养成。于是当学生面临不好的成绩时,不再抱怨一次性考试的不公和偶然性。学会了试后进行反思,能及时查找和纠正学习中的问题。

 

第三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试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

【摘要】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首要环节,起着温故知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课堂导入时要避免导入时间过长,偏离重点,生搬硬套的做法,而是应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巧妙运用适当方法导入新课,才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所学知识,启发他们对有关话题的思考,从而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新知识做为铺垫。

课堂导入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起着温故知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效的导入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化解学生的焦虑,强化他们的求知欲。

导入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归纳、总结已有的语言知识,如词汇、句型等,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新知识作好铺垫”。

导入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导入语言产生足够的兴趣,在教师的帮助下将注意力转到课堂学习上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需求、教学内容和目的甚至是班风等,特别是要充分挖掘所教内容的重要意义和趣味性,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以严谨的态度和热情的教学方式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导入前的设计:一是导入材料要有趣味性, 尽可能新鲜、生动。二是导入过程要有导向性,自然进入讲授内容。三是导入内容要有刺激性,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四是导入语言要机智、准确,并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通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和积极探索,我就英语教学的导入这话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设置情景,渲染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

利用多媒体制作和与教材相关的背景资料,借助影视片和教材里的插图,教师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感受其语境、产生心理共鸣的同时,积极主动参与,乐意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协作、会话。并且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

4分钟的导入就能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并且不影响下面的教学进程。

(二)根据学生认知,设计生活化提问,在导入中导出活力,建立概念框架。

教师在充分把握、分析、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当前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研究、主动实践,抓住知识相互交叉的机会,导入新知识,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本课的中心。初中学生就已具备一定认知,他们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引导他们用学过的英语知识来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得出结论,在他们的独立性得到肯定的同时,实现并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1. 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故意让学生复习一些与所授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回忆,更好为引入新授课题服务。这个方法一般不常运用,因为新课改之后的各篇文章都能独立成篇,内在联系并不很大,只有复习内容和新授内容有较大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借用。

2. 音乐导入法。好的音乐、歌曲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使人振奋,催人上进。所以,几分钟的音乐欣赏会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对于上午第四节课或下午课更有效。例如,在学摇滚乐来华演出的文章之前,播放著名的英国BEATLES所演奏的歌曲,从学生对歌曲的感受中导入要讲的主旨和内容。

3. 小游戏情境导入法。教师可以借助于表演、游戏等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可设计这样的情景:上课铃响后,教师拿一封待看的信,通过这些表演,让学生以为老师真的要忙着看信,这是由表演导入新课,使学生恍然大悟,顿觉新鲜有趣,新课的主题也就一目了然了。

(三).以学生为中心,用他们的言谈、表演等作为导入手段。

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可爱,更重要的是他们好动,而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自由式的谈话、演讲、表演等行为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
    1.自由式谈话导入法。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学生间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各自发表看法,内容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时事话题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奥运会、世界杯等。教师可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适时地引入主题。

2.演讲式导入法。教师让一位学生演讲一两分钟,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演讲者的各自差异进行安排。通过学生的演讲话题直接设问,当然话题要围绕本课的知识点来展开,这样很自然导入到本文的知识点。

(四)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巧妙运用适宜的导入方法。

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对不同的班级也要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如一般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二、小结

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巧妙的教学导入,形式不拘一格,变化多样,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其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由“要他学”变成了“他要学”,课堂教学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是很值得我们研究探索的。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注意反省和更新科学观和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