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心得

初中英语教学心得

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在英语教学这块田地里默默耕耘了多年。虽然也谈不上有什么很宝贵的经验,倒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我认为一定要让学生在三个方面过关,即语音,词汇,和语法。

第一 语音关

在预备年级教授语音时,我花了很长时间让学生认识并会读每个音标,尤其是元音。现在学生看书后的生词时,基本可以读出来了。现在再教单词重音和音节时难度就大大减小了。这样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出现完全听不懂的情况。平时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多读多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其次,我很重视每天的早读。人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早读课上,我要学生大声朗读,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以增强记忆。

第二 词汇关

我认为词汇是学英语的基础。学生认为单词太多,难记。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单词时先让学生自己先读,我主要教那些他们认为难读的词。这样可以缩小生词量,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课堂上讲单词用法时,我举一些很容易的例子,让学生自己翻译。此外我要求学生通过记句子来记忆某些单词的用法。例如let,我叫他们记住他们最熟悉的一句话Let me see. 这样就记住let的用法了。学好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死记硬背”。“死记硬背”虽然不能说是好方法,但学语言却离不开“死记硬背”,至少初中阶段是如此。

第三 语法关

在教学英语的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句子成分和词性都很陌生,这个现象和小学里弱化语法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我花了大量时间讲句子结构以及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让学生对这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以至于不会对这方面一点不

懂。现在我的学生拿到一句子基本上可以找到主谓宾,考试时也可以自己根据自己所学进行判断来做题,在做翻译题时,情况好了很多。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上语法课之前,我会做好充分准备,主要是备难点,备例句,备习题。我会把学生易犯错误的地方着重讲解。语法课上我注重操练,并适当补充一些内容。

每逢复习迎考,我总是先把每一课的重点词组和语言要点整理在讲义上,分发给学生,并在课上进行复习,讲解,要求学生在课后复习,背诵。然后我把重点放在练习上。做试卷时,我要求学生每做一题都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即为什么这样做。比如:What about going (go) shopping? 填going的原因是about 是介词,其后要用动词的-ing形式。试卷讲解后,我要求学生把一些做错的题目写在他们准备的错题本上,作为复习材料。时间长了就养成了好习惯。

除了以上几点,我觉得教学生怎样去每一种题型也很重要。做听力的时候,一定要先熟悉听力内容的时候,把图片的内容写在边上,而在做对话题的时候把每种答案可能的问题简要的标出来。(Yes,there is.的问题是Is there.....?)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先是把文章看完,再看题目,然后到文章中去找答案,并用笔把划出来以便确认其准确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尽量多运用多媒体教学。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与他们自己的努力当然是分不开的,但与老师踏实的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也是密切相关的。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我运用以上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英语教学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摸索。

 

第二篇:初中英语教学心得

初中英语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xx)07-0127-01

1.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习惯

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课堂中应更多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你的体会”、”做出你的评价,提出你的见解”,适时适度地暗示学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标准答案”、”这个问题的回答也许只有优劣没有对错”等等,尽量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母语学习氛围。我们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想想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只要抓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必然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在教授《幼时记趣》一文时,在学生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我首先提出了问题:文章写了什么样的童年生活?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然后再问:”物外之趣”体现在哪几件事上?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三件”。接下来,我就顺势引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能说说你童年生活的一些趣事吗?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提问,经过教师的引导,在反复研读课文的

过程中,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很容易地解决了。由此看来,激疑激趣的提问,就会诱发学生研究的欲望,就能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另一方面,教师的提问要有联想空间,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要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探索兴趣。学习《社戏》,可以告诉学生这篇文章的主题历来有多种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再如学习《斑羚飞渡》时,我告诉学生:”有人说,动物小说折射的是人类社会,你认同吗?请从课文中找出理由。”又如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我让学生把济南的冬天与南通的冬天进行对比,把济南的冬天与北方的冬天进行类比,找出异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2.语文课堂教学是品词析句和积累拓展的和谐统一

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析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

2.1 联系上下文品析。我们知道,语文中的字、词、句的情感总是统一在一起的,他们不是孤立的。就字说字,就句论句那是表面的理解,会显得很肤浅。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存在于上下闻中。因此,联系上下文是品词赏句的一个好方法。

2.2 对比品析。在比较中的品词赏句是我们常做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

2.3 想象中品析。孩子们想象力是非常丰富。我们的课文本身就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强,总会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通过想象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

2.4 借助工具书品析。”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汉语言所特有的表意特征,赋予了文字以多姿多彩的生命。”推敲”中的意境、”闹”中的春色、”绿”中的江南万里风光,每一个词语,都承载着如诗如画的九州山河,凝聚着先贤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语文课堂,如果没有了对于这些词句的锤炼,没有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执着探究精神,同样是丧失了语文味的。学语文,很多时候就像品茶。在文本关键处、激荡洗涤人心处,细细品味,慢慢赏读,这就是语文上的”品茗”。

3.教材教学与课外活动双管齐下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每一册均穿插安排一些听说知识的训练点在各单元中,如提问、讨论、朗读、背诵、复述、演讲、辩论、看图说话、口头作文等,刚刚启用的新教材更把口语交际作为单列内容从阅读和写作中突现出来。教师应当对语文课本中有关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加以介绍,根据教材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课内的口语训练具有典型示范的意义,但大量的口语实践则是在课外。因此,要保证口语训练的效果,除了在课内进行有计划的听说训练外,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要

启发、引导学生将语文课内训练之所得,广泛应用于课外学习活动的口语表达之中。如:组织学生举行诗文朗诵会、背书比赛、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经验交流会、时事报告会、每日班级新闻发布会、轮流主持班会等,鼓励学生通过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听报告来强化口语训练,纠正口语表达缺陷。

4.让课堂贴近学生生活

语文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得出结论。叶圣陶曾说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新课程以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作背景,与社会、学生的实际有着广泛联系,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更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并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课堂。如教学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春酒》时,可以请学生踊跃发言,介绍自己家乡过年过节的习俗,探究传统节日的价值,领悟课文的文化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的启示。

5.让课堂情境化

让课堂情境化就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灵活地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诸如故事法、问题法、视听法等方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走进文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作者、与文本中鲜明的人物形象沟通、交流,使他们在探究的乐趣中打开知识的大门,提高教学实效。如”?创设导入情境”、”

设计问题情景”、”结尾创设情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