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的探索

案例教学法的探索

【摘 要】案例教学是一种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在管理案例分析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以及在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方法,最后提出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困境。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管理案例分析;模块分析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激发灵感,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在学习《管理案例分析》课程的时候,学员在每一章的第一小节理论要点中对于管理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第二小节示范案例中,通过对企业案例的研读,能够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去感知案例本身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没有对错,只要积极去思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案例中寻找相应的管理原理。在学员对整个的案例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后,会有所总结,也会提出一些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学员对案例的理解,展开案例中所体现的管理学理论知识的讲解,这种方法能够得到学员的共鸣,会让学员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学员觉得不是在学习理论,而是在分析现实中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这样能够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3.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学员在阅读案例的时候会进行思考,会对情节进行归类,会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去总结去提问,这种方式提高了学员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还会进行相互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员的潜能,锻炼学员总结和表达能力,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4.给学员提供直观的管理认识。由于案例体现的是企业的整个的管理活动,差不多涉及到了所有的环节,因此学员会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在学员的脑海中形成一种全面的总体的概念,为以后的理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

1.教师的组织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与学员进行互动讨论,去提取学员中的信息,同时去把握学员的理解程度。尤其当发现学员比较沉闷的时候,要能够善于调动课堂的学习、讨论气氛,让大家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2.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由于学员的基础参差不齐,而且之前接触案例比较少,他们面对如此庞大的案例会觉得无从下手,教师要引导学员如何处理这样的一些案例,该从何处去进行分析,同时教师要引导学员去进行思考,避免将现成的分析结果强加于学员,这样学员会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3.教师的案例把握作用。在进行案例分析之前,作为教师,首先需要对整个案例的具体内容有一个理解,这样才能够在学员进行讨论的时候能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师除了要把握案例的基本内容,同时还要把握案例的背景,案例公司的现状等,这样在进行讲解的时候才能够有前因后果。

三、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方法

1.模块分割法。实施案例教学之前,必须让学生具备相关的、基本的管理理论知识,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管理理论知识,才能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具备基本

的分析问题与判断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学在要进行模块教学。

2.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进而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互动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员独立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员灵活地运用知识。

3.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被应用到管理案例教学中来,有助于案例人格化,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在给定的管理情景下以多种形式各自扮演制定的角色,这种扮演既可以是预先正式策划好的,也可以是即兴的。

四、案例教学法实施困境

1.面授课时的制约。由于面授课时有限,而安排案例教学是一种需要耗费较多课时的教学方法,讨论一个案例需要1-2个学时。在实际教学中,只能适当提高案例教学课时的比例,对于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上是在串讲,因为这些理论知识在管理学基础的课程中都已经学过。但要把八个板块中的示范案例逐一讨论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班级出勤人数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班级人数过多,进行案例教学的效果不好,同样出勤率低得班级,案例教学的效果也不会好,尤其是出勤学员不固定,学习缺少连贯性。除了在课下常与学员在课程互动区和QQ上沟通外,还鼓励学员出席面授课,并给予形考成绩满分的奖励。但是教学效果还是不如人意。

3.教师案例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案例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很高,教师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要充当多种角色,既要充当案例教学设计者和组织者,还要充当引导者和激励者,同时还要充当观点提炼和课堂教学总结者。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无法长期深入企业,因此在组织案例教学过程中引导能力不够,在带领学生对案例做更深更进一步的探索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参考文献:

[1]李品媛.管理案例分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xx,6.

[2]刘红霞.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xx

(29).

[3]周德魁.高职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3)等.

 

第二篇:英语教学法的创新探索

英语教学法的创新探索

作者:朱建忠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xx年第03期

外语教学法的创新研究是国际性的。各国在外语创新教学方面的探讨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但是不论是西欧、北美,还是其它地区的国家,他们的研究都是从实际出发的。听说法在美国影响很大,处于主导地位达二十多年之久。但是,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为准备进大学的预备生。学生一般是经过挑选的,有较高的天赋和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也是经过训练的,有相当造诣的美籍教师;采用集中教学形式,整个教学都在英语环境中进行的。这样的教学,其成功率是不言而喻的。听说法移植到其它国家,英语是作为中学的外语课来学习,尽管费很大力气,其效果并不那么理想。也就是说,一个方法有其特定的目的与环境,脱离这些前提是很难论其优劣的。 国外的教学方法都是建立在各自的理论基础上的。听说法的理论基础是描写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有一套模式,语言学习是习惯的形成,主要途径是刺激与反应。认知法的理论基础是转换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有先天的语言机能,语言习得不是靠模仿而是靠思维、总结规则,语言学习是创造性活动等。实践证明,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需要模仿、记忆,又要有思维理解。在初级阶段,听说法有效;在高级阶段,认知法易于成功。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总结我国英语教学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的,反映了国内外外语教学的新经验。它所阐明的教学方法是一条新的路子,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次改革。所谓创新教学实验是根据一定的前沿理论,有目的地创造性地加以实践,以检验其是否有效。当前,切实实施新课标的精神,就是一种具体的创新实验活动。

应当看到,《标准》体现了全面训练、阶段侧重的精神,这是我们认识上和实践上的一个潜在分歧点。

在基础阶段要以“听说为主”。首先,听说训练是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发音技巧的主要途径。同时,这不仅是学生获得正确语感的泉源,也是培养其独立学习和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英语教学法的创新研究和实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没有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效果是无法保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上。从当前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精简讲解。教师讲得多,他所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主动地训练能力的机会就越少,会置学生于被动地位。英语教学中的教并不等于讲。在基础阶段,帮助学生感知、理解语言材料的主要手段是呈现:创造学生思维活动的认知情境,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用交际手段提出语

言材料,启发学生主动地感知和理解。这是语音、语法、词汇综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在阅读阶段,主要应指导学生阅读,教师的讲应当是解疑,而不是讲学问。

2. 有效训练。课堂是学生进行语言技能训练的主要阵地。在听说阶段,要根据语言材料的特点,设计出学生可以接受的步骤,尽可能让学生处于发动地位,自觉主动进行练习。完成对话体文本教学任务,如不精心设计,很难跳出“讲解(翻译)——领读——做练习”三段式的教学模式,而这三段式很难使学生记住对话,即使学生费很大力气记住对话,到真的交际场合,在本来应当可以表达的情况下,也会不知所措。所以练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在阅读阶段,要着重进行阅读训练。对较长的文本要首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文本所提供的信息上,不宜一下子就扎到语言知识上,以致使学生一开始就把注意中心放到语言难点上而忽视了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阶段训练的要求和基本活动方式,懂得如何围绕一篇文本进行工作,并探索其学习策略。

3.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现代外语教学法把学生的感情活动列为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认为课堂交际气氛比一个有效的方法还重要。我们应从英语课堂的特点出发,注意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尊重学生的自我观念,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创造生动活泼、欢乐愉快的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得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从而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上进心。

要研究教师的教,也要研究学生的学。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涉及面很广,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这也是我们开展教学法创新研究和实验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