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发小学“五心”教育课题实施方案

松发小学“五心”教育课题

实 施 方 案

一、课题名称:如何上好“五心”教育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培育一所好学生,必须培育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教职工队伍。如果把一所好学生比作一座漂亮的大厦,那么,教师就是支撑起这座大厦的栋梁。“五心”教育是每位教师及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及学生的精神宝贵的财富资源之一。所以如何上好“五心”教育,并最大程度的发挥他的作用,是摆在每一位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意义所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以威宁教育局出版的“五心”教育为载体。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学期,我校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如何教好“五心”教育。以学生的成长环境、培养途径、作用与效益、与教师队伍成长之间联系等方面为主要研究对象,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和成长心路历程,探索生活实际情况,并且结合这个课题,研究“五心”教育作用的途径与策略。

(二)预期目标

认真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逐步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教育好学生的成长的道路。在逐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阶段形成研究成果,最后形成如何上好《“五心”教育》论文获报告。

五、如何上好《“五心”教育》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总召集人:李超。主要负责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统筹、全程跟踪课题研究。

课题组长:文建康、蔡朴仙。具体主持课题研究,总体构思、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步骤、研究方法,协调组织不同阶段研究工作,汇集研究经验,并最终形成研究成果。

课题组成员:全体教师。负责子课题研究管理、实践研究、资料搜集等。

六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xx年x月——20xx年x月。

1、20xx年x月——20xx年x月开题阶段:确定课题,由学校教科室牵头,课题负责人确定实验小组人员,明确人员责任分工。研讨课题实验方案,做好前期研究准备工作。

2、20xx年x月——20xx年x月为第二期研究阶段:在此实验研究阶段,主要研究名教师的培养途径成长环境与教师队伍建设之间的联系。

3、20xx年x月——20xx年x月为课题第三实验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研究和总结名教师在教师队伍成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学校在名教师的管理使用方面的创新成果,汇集资料,优秀课例成果汇报。总结研究成果,汇编资料,完善研究报告。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有: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针对调查中了解到的名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现状,广泛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收集国内已有的影响名教师成长的各种因素的研究的成功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归类,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3、个案研究法。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成长经历作个案研究。

4、经验总结法。广泛收集和总结各学科各年级对学生影响个人成长的各种因素并进行归纳整理。

5、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循序渐进,不断反思,不断修正,探索最佳名教师培养策略

七、如何上好《“五心”教育》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1、建立课题网络,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制度。

2、由课题组组长负责开展活动,组员之间结成研究伙伴,定期汇报、交流。每月月底举行课题组长例会,经常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分析,并指导下阶段工作。

3、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工作实行不定期检查,并进行阶段性工作汇报和总结,校行政进行监督和管理。

4、筹集经费,保证本课题各项研究工作正常开展。

5、与上级教科室领导多联系,及时汇报课题研究进展,确保课题扎实地有成效地开展。

松发小学

29xx年x月x日

 

第二篇:仙马小学“五心”教育实施方案

迤那镇仙马小学“五心”教育工作目标管理

实 施 方 案

“五心”教育具有“学以立德”“以德修身”的功效。实施“五心”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需要;是遏制思想道德滑坡的需要;是提升师生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威宁试点”提速发展、教育振兴、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需要。为了在我校更好地落实“五心”教育工作,根据省教厅肯定的《五心教育》地方课程教材“小学侧重‘五心’养成,习惯培养”的思路和注重开展课前教师培训的要求,威教发【20xx】6好文件精神,以及迤那镇中心校“五心”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总结上一阶段“五心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经仙马小学校务会议研究,制定《迤那镇仙马小学“五心”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五心”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要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为宗旨,以“五个五”为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以力避空泛说教、重在德性养成为重点,以课堂有效教学为保证,以“行政推动,首抓校长”为抓手,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为落脚点,强化德育工作措施,创新“五心”教育工作模式,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有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组织机构

迤那镇仙马小学成立“五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胡科云(仙马小学校长)

副 组 长:龙贵凤(仙马小学副校长)

余文河(仙马小学校长助理)

成 员:(仙马小学总务主任)

李欢(仙马小学教务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迤那镇仙马小学

办公室主任:余文河(兼)

成 员:各班班主任及各科任教师

三、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

“五心”教育总体思路和目标为“五个五”

“五进”:进教材,进课堂,进课题,进头脑,进生活;

“五强”:强认识到位,强机构建设,强业务落实,强全员参与,强实践创新;

“五重”:重教材过关,重校本研修,重统考竞赛,重课间展示,重专题活动;

“五抓”:抓校本管理,抓养成实效,抓督导考评,抓总结推广,抓表彰奖励;

“五出”:出优秀领导,出骨干教师,出工作典型,出教化氛围,

出“五心”人才。

四、工作措施

(一)仙马小学强力以“行政推动,首抓班主任”为抓手,把“五心”教育纳入仙马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第一学期以完成教材内容教学进行课堂育人为主;此后以年级为主体,分学期、分班级重点实施实践育人;并同其他学科的教学业务一起研究,一起组织实施、一起指导督查,纳入仙马小学对各位教师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加大其权重。另外,对不认真、不有效开展“五心”教育的教师,从严实行“问责制”。

(二)教务处必须及时根据县教育局制定《五心教育要求指南》,带领全校教师狠抓实际工作课堂研究,解决工作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做到学校班班有“五心”教育课题。

(三)各班务必切实开展“五心”教育活动,并做好宣传,做到超前研究。狠抓大课间和班级文化建设。

(四)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积极抓好少先队伍建设,带领学校少先队员学习“五心”,宣传“五心”,自觉遵守“五心”。

(五)领导小组以及小组成员各负其责,积极行动,做好监督和宣传“五心”做到心中有“五心”,处处有“五心”。

(六)学校把“五心”教育作为对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七)学校开展学“五心'”、敬“五心”、爱“五心”等教育活动。做到“五心”处处有,时时在。

五、工作步骤

(一)学校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五心教育》地方教材的课前培训,并以学校正常上课,以打考勤的方式进行监督。

(二)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进行监督,并选出“五心教育”的任课教师。

(三)整顿和规范大课间活动,切实做到快、静、齐。

(四)学校在5月份开展“五心”教育优质课竞赛,并评出优秀的教师,在绩效考核中分别加1分。

(五)年终评比出优秀的“五心”教育班级,并在班主任评比时加1分。

(六)开展“五心”教育督查,对不负责的教师及时更换,并作相应的处理。

总之,“五心”教育部是一句空话,重在落实,学校全体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站在政治的高度,把“五心”教育落到实处,从小事做起,为仙马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迤那镇的提速,威宁教育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迤那镇仙马小学 20xx年x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英语课题实施方案

英语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作为全球通用的英语已经日益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英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决定把小学英语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并对小学开设英语课做了具体的指导、督促且规范了标准。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针对我校英语教学现状:英语课时开设不足,英语教师短缺,各学段教材不统一,教学衔接不好,学生学习过程出现断层现象严重,年级之间的衔接断层。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有的学生甚至感觉英语就是天书,无从下手,最后导致放弃对英语的学习。如何在有效的四十分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英语课的学习中来,对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英语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探讨的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探索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规律和课堂教学有效的策略、方式和方法,切实提高我班的教育教学质量。

2.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为其进一步乃至终生学习英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教学研究等综合素质,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促使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4.有利于校本教研的开发和研究,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学校的整体的英语教学水平。

5、进一步探索学生喜欢英语课的原因,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这个阶段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了解这个阶段外语学习的基本特点。

6、 进一步探索在课堂上创设英语学习氛围的有效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7、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毅力;

8、 进一步探究如何保持学生学习英语长久的学习兴趣,为其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9.进一步熟悉学生的特点,学习语言的特点,学习语言中存在的共性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1.探索小学英语教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模式和方法;总结出适合我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并在全校推广。

2.进一步丰富、验证、发展和实施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校本教研。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念认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

作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人本主义学习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对自我的理解。学生则通过实际参加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自我创造,从而获得有价值、有意义的经验。

3)、现代教学论指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坚持全面发展,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改变教学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和片面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理性过程与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情感活动的非理性过程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知识、技能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达到知识、技能、道德、人格的和谐发展。

三、课题的理论界定和理论假设

课题的界定: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人对有兴趣的事物总是心向神往,优先给予注意。兴趣的产生既受主观因素影响,也与客观条件有关。有吸引力的事物能够引人注意,这是客观条件的作用;个人知识经验的丰富性,教养水平的高低,这些主观因素对兴趣的产生也起重要作用。兴趣也和主客观特性是否相适应有关。研究表明,中等难度的任务,往往与个体能力相适应,最容易引起人的兴趣。非常容易解决的问题,激发不了人们的好奇心;过难的问题会使人望而生畏,信心不足。它们都难于引起人的兴趣。

理论假设1:任何一种兴趣总是针对一定事件,为实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心向神注,积极地把注意指向并集中于该种活动。

理论假设2:兴趣和情绪相联系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生活实践表明,人在从事他所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会处在愉快、满意、兴致淋漓状态;而如果一个人做他没有兴趣的工作时,总觉得是苦差事。兴趣广泛的人,在他的生活中总是充满乐观主义色彩;缺乏兴趣或兴趣淡薄,则会使人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整日处在烦闷和苦恼的体验之中。

理论假设3:兴趣对一个人所从事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作用。对某件事情或活动有了兴趣,就想要积极获得它,持之以恒地去接触它,探求它;不仅积极投入到该项活动中,而且能够创造性地、出色地完成它。

理论假设4: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质量,成功地掌握知识,也能培养人全面、细致的观察力,提高敏锐而灵活的思考力,发展丰富的想象力,锻炼顽强的毅力。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有兴趣,他会从“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一旦成为学习的主动角色,就会由此幅射开去接纳知识,主动想象、探究,主动操作训练,诸多良好角色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都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研究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对英语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乃至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建立新形势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大面积的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使英语教学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研究目标

了解并熟悉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规律,在这些规律中探究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全面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一)研究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好奇心重,模仿力强,上进心强,骄傲自信,但缺乏自控能力,坚持性和主动性差等,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等等。这个阶段学生的语言发展的特点:刺激反应、环境影响、及

模仿能力、表达愿望与表达的不规范性、不完整性和生成性;这个年龄段的外语学习的基本特点:有兴趣,但不稳定;有反复,因为是外语;动机需强化,目的需要明确,习惯需要培养。

二)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共性问题

1.易学易忘

2.发音不到位(部分学生还夹带方言发音)

3.语调汉语化

4.书写不规范

5.朗读渗透了汉语朗读的感情元素

6.会话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

7.喜欢表达自我,而不愿倾听别人表达

8.学习态度易受他人的影响

9.根据自己的感觉,生造英文句子

10.高年级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现象

(三)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

1.文字简单,句式简短

2.图文并茂,情景支持

3.注重口语,突出交际

4.强调听说,读写跟上

5.语言文化,有机融合

6.听说读写,阶段侧重

7.语言知识和词汇复现率普遍较低

8.话语交际的单元性较强、而交际语言材料的整合性、综合性较差

9.话轮的轮次较少,话轮的开启、承接、转换较少

10.语言功能的表演性强,而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差

(四)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的共性问题

1.热身活动不能有效地为新知呈现服务

2.新知呈现过于简单

3.操练方式过于机械

4.巩固阶段缺少综合

5.作业布置不够具体,作业内容偏重于读写,作业形式有些呆板、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6.语音语调示范不充分,个别教师还比较随意

7.教学重点、难点不加区分,导致突破难点落空

8.对教材缺乏二度加工的意识和能力,照本宣科

9.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不到位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原则

1.认知先行原则:所谓“认知先行原则”是相对于认读而提出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思路是:字母教学——单词教学——句子教学.而“认知先行原则”则是要求老师通过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事物和行为,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在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觉神经进行不断刺激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头脑中首先实现目的语的语音信息与教学内容的语义信息(图像、声音、气味、行为演示等)的结合,从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目的语的听,说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学生目的语的读、写能力。

2.趣味性、知识性、交际性相结合原则: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在

安排教学内容时,准确无误地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有计划地恰到好处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寓教于乐,力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并 善于把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4.阶段侧重、循序渐进原则:教学中要按照英语教学的学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原则:精讲是多练的前提。所谓精讲,就是在全面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把握重点、难点,讲得准、讲得透,做到言简意赅,简明扼要。精讲时,要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对知识系统的理解和记忆知识。多练是精讲的巩固手段。外语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实践性原则。语言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反复训练和实际运用才能获得。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练习为主线,分层次、多样化进行训练。

6.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长远的发展做储备。

7.有机联系、循环复现原则:根据学生记忆规律的特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重现所学知识,因为学生学习的是外语。

8.激励性原则:《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通过课堂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课堂学习的状态,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衡量课堂评价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学生是否喜欢评价。如果学生害怕评价,丧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评价的教育功能也就难以真正发挥了。因此,进行课堂评价时,必须坚持激励性原则。

9.基础性原则:英语课堂的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上教学。

五、研究对象

本校三到六年级的学生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通过定期对学生的问卷、表格、和学生及家长谈话等方式,对本校三到六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小学喜欢英语课的原因、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以及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学生存在的不良的学习习惯、以及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实施的办法。

2.分析法

依据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具体的方案。

3.案例研究法

每个年级挑选出一个实验班,根据班级的具体实际进行教学,每学期进行两次定期的调查和分析,了解策略所产生的作用,检验策略的有效性。

4.对比法

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的反馈三方面,对比实验班和普通班之间的差别,进一步对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的兴趣的策略进行检验。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自20xx年x月开始至20xx年x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3——20xx.5)

1.学习第二语言教学和课堂教学的相关理论,增加自身在这方面知识的储备。

2.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和教师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看法。

3.通过听课,观察和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和课堂活动安排三方面的情况,得出现阶段小学英语课堂的现状。

4.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6——20xx.12)

1.实施课题的研究方案,根据相关理论和调查得出的现状提出大致的策略。

2.三到六年级每个年级确定一个实验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策略,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地补充和改进。

3.通过听课、评课和分析,将实验班和普通班在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进行对比,检验策略的有效性。同时兼顾从教学反馈方面来检测策略的有效性。

4.针对上面的情况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完善。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3——20xx.9)

对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提炼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集中整理反思,为结题作准备。

八、研究成果形式

结题报告、论文、展示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