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提案

关于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914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教育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办理 提 案 人:施耀忠

主 题 词:教育,毕业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20xx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依然严峻,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超过2400万人,全年提供的就业岗位1168万个,供求缺口十分巨大。20xx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万人,创历史新高,而适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特别是智力密集型的就业岗位偏少,不能满足其充分就业的需求。在我国,由于各方面原因,大学生创业的比例相对偏低,麦可思研究院《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仅为1.2%。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非常普遍,比如美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超过了20%。 我国大学生创业难,主要原因有:一是认识存在误区,社会普遍认为大学生创业就要在高新技术领域和专业对口行业,大学生如果开饭馆、开服装店、办超市、办幼儿园等就算不上创业。二是教育培训不足,高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比较欠缺;社会培训机构对大学生创业培训的针对性不够强,大学生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比较缓慢。三是扶持政策滞后,大学生创业想借助一些扶持政策来降低创业成本,但是高校宣传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力度不够大,就算大学生了解这些政策,办理起来也十分困难。四是创业手续繁琐,世界银行《20xx年企业经营商业环境报告》指出:在加拿大成立一家公司需要5天时间1个程序,香港需要6天时间3个程序,美国需要6天时间6个程序,而在我国则需要38天时间14个程序。五是启动资金困难,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创业资金,到资本市场融资或争取风险投资基金都存在很大困难,商业银行也不愿意贷款给规模小、风险大、还款能力弱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创业启动资金困扰着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创业是民生之路,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栋梁之才的重要途径,为此,对扶持大学生创业提出以下建议。 一、营造鼓励大学生创业社会氛围 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大量报道大学生创业故事,树立大学生创业典型,积极引导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相关部门、高校、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和支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业、乐于创业、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好地实现创业梦想。 二、加强大学生创业的教育和培训 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开设大学生创业课程,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心理、管理和经营素质,增强大学生创业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鼓励各类社会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大学生

创业培训,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实训基地,为社会培训机构提供培训经费、培训场地等支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体系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体系,提供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人事管理、户籍管理、税费减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创业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逐步推行创业吸纳就业奖励措施;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降低大学生创业贷款门槛,提高大学生创业贷款最高额度,延长大学生创业贷款期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扶持。 四、稳步推进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加强大学生创业园管理,为创业园内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扶持资金申请、企业登记注册以及融资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吸引和集聚更多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创业园内孵化和成长;要鼓励高校利用现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给予场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五、动员社会力量帮扶大学生创业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工商联和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广泛动员各方面社会力量,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结对帮扶,帮助那些有创业想法但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树立创业信心,点燃创业激情,提高创业本领,成就创业梦想,将大学生中潜在的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扶持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谱写人生的华彩乐章。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案

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第1174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教育部研究办理

提 案 人:袁汉民

主 题 词:学生 就业

提案形式:个人

内 容: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据国家教育部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在呈几何级的增长,从20xx年的145万,到20xx年的212万,再到20xx年的280万,20xx年为340万人,到20xx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高达413万,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了495万人,加上往年沉淀下来的未就业毕业生,20xx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已经突破1000万人。与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相伴相生的是,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并且情况逐年严重。以西部某高校为例,20xx年就业率为71.09%,20xx年为83.08%,20xx年仅为25.37%。

针对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高校应积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高校进行专业设置时,既要坚持学科专业设置的学术取向,使学科专业设置拓宽口径,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又要坚持学科专业设置的市场取向,增强专业设置的职业针对性,使毕业生能够专业对口,很快适应所在岗位的工作。不仅要从全国人才市场的需求出发,也要从本地需要出发,建设一批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发展需要,为地方服务的专业。同时按地方市场需求制定培养模式、人才规格等。

二、培养毕业生合理的能力结构,提高就业竞争力

高校应培养毕业生合理的能力结构,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应主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结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信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首先,要切实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就业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中完善自己。

三、改革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

目前,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各高校之间竞争激烈,竞争的焦点在于学校的信誉,而这种信誉不仅来自学校的学术水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面和就业质量。高校除了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外,同时要配备一批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人员,要熟悉学生工作和就业市场,研究社会就业市场的变化,要研究人才供求关系,要研究人才资源使用的最佳原则等,促进毕业生就业。

实践证明仅仅在面临毕业的最后一年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各高校

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从各方面入手,系统规划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培养过程中。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关行业的人才预测和毕业生就业后的追踪调查,同时加强对学生就业素质的研究,并以此来改善就业指导工作。

四、纠正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误区。如1.过分关注文凭,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3.生源地域歧视、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不能公平竞争。

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用人单位忽视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五、社会及政府要更加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

首先,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对那些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可以由毕业生所在地政府提供创业基金进行帮扶。第三,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主要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第四,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吸纳毕业生,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第五,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来源:中国政协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