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流程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流程分析

[摘要]新的《教学课程标准》对评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手段是多样的,本文探讨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流程。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评价 学生评价 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依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所做的评定和价值判断。从学生个体这一个层面来说,学生自我评价机制是个体通过如下几种途径来实施的:通过自我参照、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评价,参照他人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通过与同伴的比较进行自我评价等等。对个体学生来说,自我评价是根。因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他人的评价以及外部社会的评价最终要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才会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基本手段,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学生自我评价活动遵循一个相对共性的流程,即明确目标——制订标准——进行反思性活动——信息反馈——自我矫正。

(一)明确目标

明确自我评价目标是高质量自我评价活动的重要导向,是学生自我评价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明确自我评价目标,才能使学生对自我评价活动有清晰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转化成自我评价活动中的具体行为。特别是在一些基于任务的学生自我评价活动中,教师在学生确定自我评价目标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关键的或阶段性的自我评价目标,以确保学生自我评价的整体效果。

(二)制订标准

制订标准是指根据学生自我评价的目标制订的自我评价的参照和依据。评价标准是衡量或判定评价对象价值程度的准则和尺度,是评价原则和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对评价对象质量要求的具体规定。恰当的自我评价标准是学生自我评价成

功的有力保证。如何帮助学生制订自我评价标准,如何让学生理解标准的意义,并进一步促使学生将评价标准转化为评价行为,这是搞好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问题。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的制订过程就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协商的过程,协商是制订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的重要环节。在制订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请学生一起参与,允许学生和教师在相关领域进行合作,这有助于学生内化自我评价标准,感受到自己在自我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三)进行反思性活动

进行反思性活动是学生自我评价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当学生直接参与反思性活动,通过上述直接的自我评价和间接的自我评价两种途径进行反思,才能真正达到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发展的目的。一般来说,具有相对明确目标和标准的自我反思活动主要有两类:第一,以目标设定为本的反思性活动。在此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自我评价目标和标准的基础上,分析自己的需求,并进一步根据目标和标准做出具体的规划,进行以直接的自我评价为主的反思性活动。第二,以比较和对照为主的反思性活动。在这一类活动中,教师通过要求学生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成果或相对优良的表现进行全面分析,在充分估计自己状况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和对照,来进行以间接的自我评价为主的反思性活动。

(四)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是指自我评价的相关信息或结果反馈给评价对象,从而影响评价对象,使之发生变化的过程。也有评价研究者认为,信息反馈是根据设定的目标,对评价对象做了什么和没有做什么的描述。在学生自我评价的整个流程中,信息反馈是贯穿始终的,所以,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也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可靠的信息和畅通的反馈渠道是最重要的。在实践过程中,有效的信息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学生本人、教师、同伴以及参与评价的其他主体都成为信息的“源泉”,而这些信息是通过多种方式反馈的,有时是口头的,有时是书面的,有时也是电子化的。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自我评价的流程中,学生正是通过这一反馈机制,进行有效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并及时、不断地通过交互性的反思活动,调节自身现状和标准之间的距离。

(五)自我矫正

自我矫正是学生自我评价的真正目标,是促使学生最终达到目标和标准的最关键的环节和步骤。在学生自我评价的流程中,无论信息反馈来自何种渠道,无论所反馈的信息是如何及时、有效,如果它不能为学生创造自我矫正的机会,就毫无价值和意义。事实上,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矫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自我矫正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改进自我是最为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人,主动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我评价内化为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行为,并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和习惯,进而通过自我矫正真正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我。

 

第二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 作者:任庆军

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xx年第14期

摘要:许多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在数学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的情况非常少。受到我国长期延续的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学生基本上都习惯回答教师布置的问题,而很少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教师也只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常常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的现状,不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数学能力。教育体制改革,客观上需要改变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创造出一套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提问精神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具体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xx.14.084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大多数学生由于惧怕提问错误遭到批评,根本不敢主动质疑书本上现成的理论;即便有少数学生开始时敢于质疑,也由于屡次受到教师的“打击”,而只能和其他同学一样被动接受知识。长期下去,高中数学课堂气氛就变得很压抑;这种课堂气氛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旧式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注重研究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

1 阻碍学生提问的因素

1.1 信息储备

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越多,自身的视野越开阔,就越能够发现数学问题,并提出被别人忽略的问题。然而,目前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只讲授课程大纲上要求的内容,不考虑如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这就导致高中生只会背诵数学公式和解答数学题目,而不会深入思考任何数学问题,更谈不上挑战书本上现成的数学理论。学生拥有的数学信息量不够,阻碍了学生深入思考,也阻碍了学生提出问题。

1.2 兴趣爱好

一个人只有对某方面的知识感兴趣,才能拥有学习和研究的热情,也才能真正热爱这门学科。因此,浓厚的兴趣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前提。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不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增添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而只关注学生答题速度的快慢和答题质量的好坏。多数高中生都有这样的体会:高中数学课是十分枯燥的。陷入试题海洋中的学生们不但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而且会对数学知识产生厌倦和惧怕情绪。在这样的情绪影响下,学生的提问积极性是不会很高的。

1.3 课堂氛围

高中生背负着升学的压力,这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高中生的课业负担通常都很沉重:他们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尽最大努力吸收知识;在课后还要完成大量的作业,以便应付各种形式的考试。高中生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高中数学是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科目,这就决定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气氛十分紧张,教师和学生们只能聚精会神地弄懂数学题目,没有多余的精力顾及其他事情。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然会受到压制;学生无法自由思考、自主学习,当然也无法提出那些与考试无关的问题。

2 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

2.1 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增强学生的提问能力,首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高中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虽然提高考试成绩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锻炼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转变观念,创造出一种鼓励质疑、鼓励思考和研究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质疑。

2.2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有一条明确的界限: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知识,二者并没有太多共同点。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师要想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就要放下“架子”,做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探索。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积极思考数学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行程问题”一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行程问题;如果学生对题目的标准答案提出质疑,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并与学生一道研究问题的解决方式。有这样一道数学题目:“小明每天早上从家走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x米,则到达学校要用y分钟。如果他先用a分钟去晨练,再走着去学校,问小明走到学校用多少分钟?”这个问题是有标准答案的;但如果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与标准答案不同的答案,教师也要带领大家一起讨论这种解题方法,并找出最合理的解题方式。

2.3 培养浓厚的求知兴趣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范围很广的学科。教师要改变以往单纯讲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思考和提问为乐。

例如: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多边形的特性,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多边形物体图片,再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这些图片。由于多边形物体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因此,学生在看到这些图片时,会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出一些自己发现的问题。

3 总结

高中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教学内容难度较大的学科,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科目之一。学好高中数学,对于高中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沉重的教学压力之下,高中数学教师往往只想着如何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而无暇顾及如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当探究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参考文献:

[1]陈兴长.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之我见[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xx,(3).

[2]樊德国.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联结能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xx.

[3]唐爱民.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xx,(1).

作者简介:任庆军,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淮安 2230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