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青春雷锋》观后感800字作文

雷锋电影观后感

尚彦辉

20xx年,雷锋因公殉职,其后,他的事迹被广泛报导,许多在今天家喻户晓的故事都是当时发掘出来的。次年,毛主席题写了“为人民服务”的标语,这一口号迅速传遍了整个红色中国,雷锋从此步入神坛,成为全民式的道德楷模,直到完全参与制造这一现象的社会背景的最终瓦解。也许从雷锋被宣传工具加以大肆利用的那天起,我们就注定要面对另一个真实之外的“雷锋”了。

现在有很多人对父辈的历史毫无敬意可言,雷锋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瑟缩的意识形态标签和极权政治的投影。所谓什么“纳粹亦标榜自我的清廉,将其塑造为道德的捍卫者和公众利益的执行者”,公然将自己与历史割裂。真正的反思难道会陷于这样的武断和偏狭?

20xx年,这一年的雷锋只有二十二岁。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他曾经在日记中写到:“我出身于贫苦家庭,在旧社会过着缺衣少吃的苦日子那种被奴役、被欺凌的仇恨,使我永远铭记在心。”我们今天常常抱怨的出身不好还只不过是物质享受的匮乏和社会机遇的不公,而雷锋同学从小面对的是直接威胁到生命的饥饿和虐待,当然,那个时候他也不懂什么叫做“尊严”。20xx年的秋天,雷锋的父亲、母亲、哥哥,全部都在悲惨的境况中过世。我不知道年仅七岁的雷锋当时心里在想什么,了解到这些史实的时候,我只是想起了他的照片,包括宣传照。我记得几乎在每一张照片上,在工作的时候,在和战友聊天,在孩子们的中间,雷锋叔叔都在笑,笑的那样纯真和坦然,仿佛他就是最幸福的人。

客观地说,如果没有新政权在建国初期所做的努力,世界上或许早就没有雷锋这个人了。假如真的是这样,也就不用枉费今人动用诸多西方政治学原理对其进行“理性结构”了。这些人的结论无非就是,所谓人者,生来即为自私且极易转化为奴性的。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实这些观点并不新鲜,譬如当所有人都自甘下流、抛弃善良的时候,突然发现曾经有一个人是那样伟岸光辉、纤尘不染,其第一反应自然是羞愧,继而不安,最后就是恼怒。于是将自己的堕落视为社会的常态,把道德的楷模置于变态,以此消除内心仅有的些许愧疚。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青春雷锋》观后感

探讨雷锋精神的时代性

-《青春雷锋》观后感

今年是学习雷锋精神五十周年,雷锋一个既普通有特殊的名字再次被人们所谈起。雷锋作为一位解放军战士是普通的,但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忠于祖国的雷锋精神却是特殊的,一直被歌颂至今。

作为纪念雷锋精神五十周年的主旋律电影《青春雷锋》走进湖北大学小礼堂,让当代大学生走进了雷锋生活的时代。 《青春雷锋》讲述了雷锋从小学毕业到牺牲的成长经历,是一部传记性质电影。影片描写雷锋平凡的成长经历,用影像展示其“感恩社会、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

影片中的雷锋向人们展示了“一颗螺丝钉”精神,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可以在需要他的岗位上散发出光和热。尽管像电影中所说的“从没看过像雷锋这样傻的人”,但是雷锋用短暂而光辉的生命谱写了生命的价值。

雷锋虽然可以离我们远去,但“雷锋精神”却不能离我们而去。社会上不少人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已不符合当代社会价值观。这种言论折现出的是现代社会中种种不和谐的现象所造成的社会信任感的丧失。找回“雷锋精神”就意味着找回社会信任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这不仅是对广大群众的呼求,更是对社会主义服务人员的要求。当从政者服务人民,洁身自好,企业家用良心生产产品,从商者不再一本万厉,人们之间不再互相怀疑。“雷锋精神”才能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才不会因其特殊的时代性而跟不上社会思想发展的潮流。

作为宣传“雷锋精神”的《青春雷锋》难免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生拉硬拽的用影像将人们带进雷锋时代,过于刻意的宣传雷锋精神,却忽略了其所特有的时代性,缺乏相应的社会信任感。这就难免避免电影首映当天遭遇零票房的尴尬。学习雷锋不要成为高校和政府机构的形式化活动,更不要成为相应领导的面子工程,“雷锋精神”需要的是当代人们的共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