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信贷个人业务发展创新探讨

我国绿色信贷个人业务发展创新探讨

[摘 要] 本文以绿色信贷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之后本文总结了绿色信贷国际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我国绿色信贷业务的创新——发展绿色信贷个人业务,希望通过对绿色信贷个人业务的展望,推动我国绿色信贷业务的创新,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绿色信贷;个人信贷;绿色信用卡;汽车贷款

1 引言

随着“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金融业也在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在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较之国际同行业来看起步较晚,并且目前各大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时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从银行自身来看,很多银行目前都沿用传统金融业务的模式发展绿色金融业务,使得业务创新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阻碍了绿色金融的发展。从企业和个人来看,很多企业在“利润”与“环境”的选择中,往往都会选择前者,自身缺少技术转型的积极性,而普通的投资理财者对于这个新兴事物又不甚了解,这些因素也使得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的推广受限。从社会环境来看,中国目前在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绿色发展”的理念,但是相关的政策支持与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没有完全跟上,使得银行在发展新业务时缺少扶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银行也就缺乏了主动性。

那么中国目前的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如何?银行面对这种种困难又该做怎样的选择与调整?本文接下来选取“绿色信贷”业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业务现状的分析以及对产品创新的探究等分析这些问题。

2 绿色信贷发展现状及问题

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目前已进入环境污染高发期,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业务是银行的政策向环保领域的有益尝试。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尚处于发展和推广初期,在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国内外节能减排需求强烈,在企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银行也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新的投资环境,在低碳经济中保有强大的盈利能力。

目前,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交通银行(以下简称三大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发展较为典型。通过对三大银行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在中国,绿色信贷业务成效明显,在为绿色企业带来融资的同时,也积极通过金融创新扶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转型。同时,各大银行也在积极完善绿色信贷业务的专业化管理,降低信贷风险,具体措施有组建专业团队、多过程专业化分工的资产运营模

式以及客户分类管理等。

然而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绿色信贷业务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银行面临的风险增加。目前国内关于环境风险问题的研究几乎很难见到,而在金融机构内部基本没有就环境风险问题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或审核程序,仅由环保部门对企业或项目做环境风险评估,并不能准确衡量风险从而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

其次,企业缺少向“绿色”转型动力,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受阻。传统的绿色信贷模式是已有转型意向的企业或已转型成功的绿色企业向银行寻求融资帮助。该模式只是单纯给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信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需要。由于不能从根本上主动促进企业绿色转型,银行很难促进绿色企业的普及,这不仅使得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而且很难真正实现银行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中本应发挥的促进作用。对此,我们提出了以下相关的建议来解决银行面临的这一难题。

3 绿色信贷个人业务发展的必要性与可操作性分析

3.1 我国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的新方向——绿色信贷个人业务

通过对20xx年至20xx年我国银行贷款总额、居民消费性贷款额、非金融企业贷款额数据 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从20xx年至20xx年全国银行的信贷情况(图1):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20xx年至20xx年贷款总额在不断上升,其中居民消费性贷款和非金融企业贷款均呈上升趋势。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我们统计了近几年我国银行的居民消费性贷款规模和非金融企业贷款的增长速率(图2):

该图显示,非金融企业的贷款增幅在大多数年份均处于居民消费性贷款增幅之下,尤其在20xx年x月开始非金融企业的贷款增幅有下降的趋势。鉴于居民消费性信贷的增长趋势,我们认为将绿色信贷业务个人化可以作为银行在绿色信贷业务方面的创新方向。

3.2 我国银行引入绿色信贷个人业务的必要性

银行引入创新的绿色信贷个人业务在为银行带来利润的同时,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进而刺激绿色企业增加产出,刺激传统企业向绿色企业转型。企业的转型动力将有助于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这样的良性循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瓶颈的问题。具体地说,银行引入绿色信贷个人业务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

1. 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驱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环境与

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但仅通过银行对企业的绿色信贷业务很难增加企业绿色转型的动力。为了有效完成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目标,银行有必要引入并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的个人业务,促进绿色消费,利用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促使企业向绿色型企业转型。

2. 国际上绿色信贷个人业务推行的引导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日益加剧,我国银行也应顺应国际化业务的发展趋势。目前很多发达国家的绿色信贷业务正逐步发展,尤其个人绿色信贷业务十分活跃。为了与国际业务接轨,我国银行也应尽快发展个人绿色信贷业务。

3. 银行扩展新业务的有效途径

80后、90后新一代年轻人将逐渐成为我国的消费主体,由于这一代年轻人有着前卫的思想,绿色消费观念较强,在不久的将来,个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大。而目前传统信贷业务发展较为成熟,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很难,在市场绿色消费的趋势下,银行作为消费实现重要的一部分,有必要发展绿色信贷个人业务,拓展自己的业务空间,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

 

第二篇:我国网上银行个人业务发展浅析

我国网上银行个人业务发展浅析

[摘 要]网上银行突破了传统银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改变银行同客户交易的接触方式,这种新型服务方式不仅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而且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个性化的银行服务。但是我国网上银行个人业务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探讨我国网上银行个人业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网上银行;个人业务;发展;问题;对策

1 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1 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个人网上银行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用户数量激增,产品也日益丰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xx年上半年,我国网民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截至20xx年x月,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4亿关口,较20xx年年底增加 3600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xx年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网上支付交易额连续五年增速超100%。

1.2 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趋势

一是网上银行业务将向多样化、创新化发展。网上银行具有灵活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不仅可延伸改造传统的业务,而且会不断设计业务新品种,创新业务方式,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二是网上银行业务的创新将会推动金融市场网络化发展。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的深入开展,迫切需求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网络化长足发展。三是网上银行国际化发展趋势明显。我国将主要靠网上银行的发展来增加客户,扩展业务范围。因为网上银行的发展使整个金融市场融为一体,它缩短了国与国之间遥远的距离,业务的竞争将变为信誉的角逐和技术装备水平及服务质量的竞争。

2 我国网上银行个人业务发展的问题

2.1 监管机制尚不完善

在中国,网上银行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交易各方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尚无明确规定。对于消费者保护法如何适用于网络银行还不确切,电子合同和数字签名的法律有效性的具体问题尚未解决。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出现问题后涉及的责任确定、承担、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难以解决,这就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和客户在网上进行电子支付活动的风险。

2.2 安全问题

银行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国内网上银行的技术设计是借鉴并引进国外网上银行的技术设计标准的,这种技术标准在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实践及应用,不存在大的设计及管理上的缺陷。但在具体业务应用细节及安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漏洞。

2.3 服务有待提高

以产品为导向,忽视客户需求。目前,国内网上银行大多只满足存款、汇款、汇兑等业务,只是一个简单化的传统业务外挂,缺乏根据互联网特点的金融创新,不能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策略,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客户自助服务和产品选择,所以对客户的吸引力较弱。

3 我国网上银行个人业务发展对策

3.1 完善监管机制

作为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部门,既要认真研究网上银行开展的业务种类和特点,尽快制定网上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原则,又要针对现有的相关金融法律规章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监管办法和措施,加强对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有效防范新的金融风险。

3.2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一是建立和规范安全认证体系。建议强化网上银行的安全防范措施,为之建立起一套集保护、监测、反应为一体的动态自适应的安全监控和预警体系,以有效监管自身安全漏洞和来自外部的攻击,并事先制订出相应的灾难恢复计划。二是加强用户安全教育。网上银行是一个新兴的事物,银行作为网上银行的发起者和推动者有责任和义务对广大网民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宣传,然而目前广大网民对电子支付和网上银行市场的认知程度还很有限,银行在对用户进行网上银行安全的宣传、推广和教育上应承担相应责任。

3.3 丰富产品,提升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一是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网上银行要适应客户在电子网络上进行买卖交易时的支付与结算需要,就必须创新与电子网络交易相关联的交易支付手段和金融工具产品。二是充分发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建议在充分发掘目标市场客户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客户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以满足其差异化的需求。定制化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