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实施情况调查

酒泉市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实施情况调查 为全面了解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研究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近期,我们对玉门市小金湾乡马家峪村、柳湖乡小康村、六墩乡柳北村、独山子乡春柳村和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大全湾村等2县市55个乡镇5个扶贫互助合作社开展了调查。总体情况是:玉门市小金湾乡马家峪村、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大全湾村等2个村,试点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群众踊跃参与、起步规范有序、运行平稳安全。玉门市的其它3个村因试点工作起步晚正在抓紧筹备、办理相关手续。

一、2个扶贫互助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一)社员入社情况。根据全省贫困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要求,我市从20xx年开始在玉门市小金湾乡马家峪村先行试点,20xx年在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大全湾村进行试点,这2个村共有农户391户,分别组建了养羊协会和金塔宏兴葡萄专业合作社,共有118户参加了扶贫互助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占农户总数的30%。

(二)资金构成情况。2个扶贫互助资金总额为41.5万元,其中社员认购基准互助资金6.5万元,占互助资金总额的15.7%。社员认购的基准互助资金额度不同,其中,马家峪村以肉羊养殖协会为载体,在10万元奖金“铺地”的基础上,鼓励90户会员每户入股500元,共入股4.5万元,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总额达到了14.5万元。羊井子湾乡大全湾村已有28户社员入股达到40股,入股资金达2万元。20xx年市帮扶部门市委办提供技术服务费10万元给予支持,县政府拨款5万元给予支持,合作社的总资金已达27万元。

(三)资金使用情况。2个村累计借款金额为31万

元,占资金总额的74.5%;还款100%,收取占用费1.06万元。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大泉湾村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帮助有困难的葡萄种植户更好发展产业,年内以小额借款的形式,共为26户社员放出短期借款20万元,还

款期限为一年,月占用费5.1%,收货占用费金额1.01万元,分红、办公各项开支9400元。

二、2个试点村的主要做法

1、明确职责。为了加强对互助资金的有效管理,小金

湾乡成立了“发展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设主任、会计、出纳各1人,具体负责受理会员借款申请,审查会员借款资格和条件,行驶财务收支管理职责,指导、监督会员借款使用行为,及时办理资金发放和定期回收等事宜,并对资金安全负责。出台了《互助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开设了互助资金专户,要求财务人员每季度向全体会员公布一次资金的发放和回收情况,接受会员监督。为了监督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开展,确保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乡上还成立了“发展互助资金监督领导小组”,一是代表全体会员监督发展资金管理委员会在借款、审批、发放等环节是否规范、合理。二是定期审查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资金使用往来账目,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受理会员对互助资金使用的意见和建议,并定期做出答复。四是协助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对会员借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羊井子湾乡在组织合作社管理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讨论制定了《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采取民主选举的办法,成立了由5人组成的理事会,由5人组成的监事会,由3人组成的互助资金管委会,理事会主要负责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提高品质技术指导、人才培训、联系销售等工作;监事会主要负责合作社的各项制度的规范及执行,互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互助资金管委会主要负责资金的管理、使用、发放、回收账务处理及上请下达等日常工作,确保了合作社的资金及各项工作正常规范运行。

2、建章立制。为了加强对互助资金的有效管理,玉门市小金湾乡成立了“发展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设主任、会计、出纳各1人,具体负责受理会员借款申请,审查会员借款资格和条件,行驶财务收支管理职责,指导、监督会

员借款使用行为,及时办理资金发放和定期回收等事宜,并对资金安全负责。为了规范互助资金财务人员行为,使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出台了《互助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开设了互助资金专户,要求财务人员每季度向全体会员公布一次资金的发放和回收情况,接受会员监督。为了监督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开展,确保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成立了“发展互助资金监督领导小组”,一是代表全体会员监督发展资金管理委员会在借款、审批、发放等环节是否规范、合理。二是定期审查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资金使用往来账目,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受理会员对互助资金使用的意见和建议,并定期做出答复。四是协助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对会员借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借鉴外地合作社的先进经验,结合所吸合作社社员的意见、讨论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即:《金塔宏兴葡萄专业合作社章程》、《金塔县宏兴葡萄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管理章程》、《金塔县宏兴葡萄专业合作社资金管理使用办法》、《金塔县宏兴葡萄专业合作社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金塔县宏兴葡萄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管理委员会公工作条例》,规范了合作社资金的运行。

3、规范运行。马家峪村互助资金针对90户会员,以户为单位,进行短期、小额借款,具体程序为:入股会员书面申请、管理委员会审查、会员2-3人担保、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举手表决、公式、签订借款合同、放款。借款标准原则上控制在20xx元以内,大场大户在3000元以内,流通大户在5000元以内,并有足够财产作担保。互助资金借款期限原则上控制在1年以内,到期必须偿还本金及支付占用费。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经管委会研究同意方可适当延期,且延期时间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借款期内,按千分之5的月占用费率计算借款占用费,即每借款1000元,每月交占用费5元。对延期使用的借款,月占用费率按千分之

7.5计算,占用费的60%作为互助资金监督管理办公费及相关人员报酬。凡是不履行或违反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包括本村有关管理规定,如计划生育、9年义务教育、集体投工投劳以及基础设施管理规定等政策法规的会员,1年内其借款申请不予受理。当会员书面申请互助资金后,管理委员会明确专人对该会员进行审

查(包括实地考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贫困会员和带头引进新品种的养殖大户;凡是会员向管委会申请借款,除会员自身财产必须超过借款金额的1倍以外,还必须出具担保证明。没有担保的申请,管委会一律不予受理。担保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联户担保,即会员自愿组成借款小组(原则上5户为1组),小组内任一会员借款,如该会员不能按期归还,其他会员必须负连带责任;二是个人担保,借款会员可找2-3户有实力的会员担保,在借款不能按期偿还时,担保会员负连带责任。同一会员原则上不能同时为几户会员提供担保。管委会成员不能为借款会员担保,但对每一笔借款负连带责任。管理委员会对会员申请及担保人审查合格后,召集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对提出申请的会员进行举手表决,有参会人数达一半以上的会员同意后,管理委员会将申请人乡全体会员公示1周,期间若无异议,将有管理委员会与提出申请的会员签订借款合同后方可放款。

4、效果明显。玉门市小金湾乡马家峪村共有234户,20xx年实施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以来,成立了养羊协会,为70户贫困户每户借款1000元,为20户贫困户每户借款20xx元,共借出互助资金11万元,有效满足了会员养殖业发展资金需求,解了农民的燃眉之急。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大泉湾村有 157户农户,20xx年依托互助资金项目,建起了全县第一家葡萄专业合作社,即:“金塔县宏兴葡萄专业合作社”,并成立了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为全村的葡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葡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这种扶贫互助资金由村民民主管理,共同参与,民主决策,共同监督的利益共管机制,不仅实现了扶贫资金“一次投入,农民持续受益”,而且提高了村民的创业增收能力,成了村民随取随用的身边银行。

三、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查中,普遍反映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存在着两大难点:一是规模产业发展难。首先,互助资金注入额度和农户入社的基准互助金规模小,不能支持规模产业的发展;二是借款周期短。借款周期最长不超过1年,许多高效益的种植项目收获周期至少要2-3年时间,社员会因项目风险和还款压力而减少借款

需求;三是担保难。一般要求由2-3名社员的担保方式,而贫困村具备担保条件的农户有限,无形中又限制了农户的借款面,也影响到产业发展的规模。四是互助组织自我管理难。扶贫互助合作社本质上是农村的一个准金融组织,按照“民用、民管、民借、民还、循环发展”的原则,服务全体社员、谋求共同发展;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社员互助、有借有还、循环使用、滚动发展”;业务管理上涉及到相关金融政策、财务政策、产业政策等多个层面,由社员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都是农民身份,缺少相应的知识准备。亟待培训、指导和示范。

四、几点建议

一是实行竞争奖励政策。建议对经营管理有序、互助资金使用有效果、产业发展有规模、贫困农户增收幅度大的扶贫互助合作社,可增加互助资金的扶持额度,也可安排部分扶贫到户小额贷款贴息资金对社员的借款占用费进行贴息扶持。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建议加强对各扶贫互助合作社理事主任、监事主任及财务管理的业务培训工作,同时建议与金融监管部门协商,共同以信息披露和风险指引的方式加强金融业务指导,提高管理层的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组织能力。

四是适当放宽试点条件。建议省扶贫办和财政厅要在借款周期和担保等方面放宽限制条件,同意各试点县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延长借款周期;对社员不愿为其提供担保而自愿提供抵押的社员,要允许为其借款;与此相应地是需要实现还款方式的多样性设计。

(供稿:酒泉市扶贫办 马世团 )

 

第二篇:宁陕县贫困村千村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情况调研

宁陕县贫困村千村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情况调研 宁陕县是今年开始启动实施的贫困村互助资金工作试点,根据省、市扶贫办的安排,县政府确定在城关镇贾营村、龙泉村,旬阳坝镇大寺沟村,龙王镇东沟村,江口回族镇高桥村、双河村、新铺村,广货街镇沙沟村等8个村开展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为积极探索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探索和完善,宁陕县扶贫办就千村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开展了一次工作调研。通过调研就千村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谈一点浅显的认识。

一、基本情况

宁陕县位于秦岭南麓中段,属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是省会西安南枕的绿色屏障和“后花园”,安康的北大门,是关中通往川渝的交通要塞。东接柞水、镇安,南连石泉、汉阴、汉滨,西邻佛坪,北靠长安、周至、户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山地占96.41%,耕地占2.73%,水域占0.86%,地貌特点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县辖14乡镇9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万余人)。有森林4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2%,分别是全省、全国的3倍和6倍。“版图大县,人口小县,资源富县,经济穷县”的基本县情。20xx年开展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村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16%。试点村总户数1715户,占全县总户数的10.23%,总人口618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25%。截止9月底,八个试点村吸收会员1032户,占试点村总户数1715户的60.2%,其中:贫困户会员522户。收取基准互助金51.6万元,省级安排专项扶持资金64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56万元,社会捐赠资金21万元,互助资金总量为192.6万元,平均每个村24.08万元;组建互助联保小组206个,村级互助协会监事会管理人员48名;8个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共配股206户,占入会总户数的20%;赠股49户,占入会总数的5%。已投放资金115.56万元,占资金总额的60%。平均每村投放资金14.45万元,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的运行,保证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食用菌、野生猪苓种植等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解决了8个贫困村385户贫困农户缺乏生产资金问题,促进了村级协会农户树立互助合作的意识,推进了诚信社会氛围的健康形成,初步实现了扶贫资金的可持续使用,为开发式扶贫探索出了新的发展路子。

二、主要做法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宣传发动。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开始,县、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搞好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及时召开全县扶贫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下发《宁陕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宁陕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安排意见》,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扶贫、财政、民政、审计、信用联社等部门及有关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相关乡镇也分别成立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指导组,各村还成立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筹备领导小组,确保试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为了促进扶贫互助资金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让广大群众了解扶贫互助资金的有关政策,县扶贫、民政、财政、宣传、广电和金融机构等部门之间加强协作配合,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刷写

标语、召开村组干部会和群众大会、举办宣传培训班等形式,从政策依据、运作程序、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使互助资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为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二、抓住关键环节,配强协会班子。开展扶贫互助资金试点是探索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次有益尝试。基于这种认识,为了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工作中坚持抓好几个关键环节,保障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有效开展。一是立足县情定村子。在试点村的确定上,立足于有示范性、带动性、典型性的要求,把县委、政府确定的野生猪苓种植、食用菌种植、白山羊养殖、冷水鱼养殖、大鲵养殖等五大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把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乏资金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把镇、村两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实际执行能力结合起来,根据各村的资源状况,采取优先选择的原则,确定了8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试点村。为全面推动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严把条件配班子。在组建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组织上,他们对各村推荐的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组织和监事会组织成员认真进行审查,严格按照互不交叉任职的原则审核把关,对不符合条件,标准的一律不准进入协会组织。尤其是协会会长、会计、出纳和监事会主任的配备上,坚持把责任心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村民“信得过、有能力、会办事、懂经营、群众公认”的村民作为候选人。经逐级按程序审定后,由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筹备领导小组召开协会成员第一次大会,采取票选制,选举产生协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并将选举结果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县扶贫办、县民政局、财政局,由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领导小组审核后批复。三是典型示范引路子。在工作方法上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切实把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引向深入。首先选择在江口回族镇高桥村开展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的试点,扎实搞好组织发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认真做好各项工作。通过一个月的试点,基本达到了组织机构、宣传培训、配套资金、工作经费、工作措施“五个到位”,实现了有固定办公地点、有协会牌子、有协会管理人员、有协会规章制度、有协会档案、有扶持发展项目等“六有目标”,通过试点探讨摸索了一些经验,为全县其他7个村起到了典型引路作用。其次,组织人员深入到江口回族镇新铺村对该村运行比较成功的妇女发展基金的管理模式、运作程序、资金管理、妇女发展基金的效益等进行调研,形成专题调查报告下发各村,指导各村开展工作。同时,还邀请新铺村妇女发展基金管委会主任在全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培训会上介绍经验,确保了全县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三、科学建章立制,规范操作运行。村级扶贫互助资金项目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一项新的扶贫模式,也是支持贫困农户调整产业、发展项目、保障增收的一个重要举措。为规范互助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确保资金的安全、健康、有序运行。一是广开言路,健全制度。根据中、省、市的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各村实际制定了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章程》,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监事会《职责》,村级互助资金《借款、还款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十不准制度》、《十不贷制度》,村级互助资金《操作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办法》、《入会管理办法》、《监督管理办法》、《信用等级评定办法》、《项目评估办法》和村级互助资金贷款安全协议等规章制度,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各项职责和制度贴近群众,使各项规章制度、职责和办法更加具有操作性、科学性、实用性。二是有章可循,依章办事。协会章程、各项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形成后,在村级扶贫互助协会第一次大会上交协会会员讨论表决通过,按制度抓好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的实施,确保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安全、健康、有序的运行。三是事前监督,规范运行。由县村级扶

贫互助资金领导小组组织扶贫、财政、信用联社等相关部门深入各村,按照《宁陕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项目验收办法》对8个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实行资金投放运行前的验收,本着“合格一个、验收一个、投放一个”的要求,严格验收把关,验收合格方可投放互助资金。四是把好入口,确保安全。严把协会“会员”入会关,保持会员队伍的“纯洁”性。还明确规定有社会不良表现,明知有骗取、套取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现象的村民不准入会。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建章立制,规范操作,有效地促进了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的安全运行,达到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制度化、规范化的目的。

三、主要特点

千村扶贫互助资金是一种在政府主导下,由贫困户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滚动使用、长期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小额信贷,是一个带有金融特点操作方法的惠民项目,它与过去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式和项目操作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为管好用活这笔资金,在项目管理上下功夫。第一、坚持“四权”分离的原则。按照资金安全,永续利用、到期归还、有偿使用的原则,制定下发了《宁陕县村级互助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和《宁陕县村级互助资金“十不贷”制度》等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县、乡、村三级共同监督管理的职责,加强协会会员信用等级评定,优化农村诚信环境。同时,将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委托乡(镇)财政所管理,严格执行管理权、投放权、使用权、监督权“四权”分离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乡镇财政所只有资金管理权,没有审批权;村级互助资金协会只有资金的审批、投放权,没有资金使用权;村监事会只有监督权,没有资金投放权;协会会员有资金使用权。坚持做到管理权与监督权分离,起到防范风险和规范运作的效果。第二、规范财务及档案管理。实行财务及档案管理“四统一”。县扶贫办统一印制农户借款审批表、借款合同、资金投放借、收票据等财务凭证;借款、收款票据实行统一领用登记签字制;统一购买财务帐薄及设置会计科目;统一财务及档案规范化管理。第三、实行资金借款担保。县扶贫办制定了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借款安全协议书,实行乡镇政府、财政所责任担保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借款程序,确保资金安全使用。第四、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实行公示公告制度,从试点工作开始,就把会员入会、基准互助金收取的额度、收取的标准、互助资金占用费率、互助资金使用情况和原则等进行公开,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不断完善提高,保证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第五、强化检查指导。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刚刚起步,没有成功经验和模式,都是在探索中总结,摸索中完善,他们始终坚持每月到村检查指导一次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尤其是在指导财务工作上,实行现场指导,对财务会计、出纳手把手的教,8个村会计、出纳基本上掌握了记帐方法。财务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迈进。

四、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为帮助各村选准产业项目,解决生产投入不足的困难,充分发挥互助资金带动贫困农户增产增收的作用。明确规定互助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及营销等生产性项目,不得用于非生产性项目(如修路、架桥、起房盖屋、看病、上学等),体现扶贫的宗旨。一是互助资金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结合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江口回族镇高桥村、双河村,旬阳坝镇大寺沟村,广货街镇沙沟村等实施特色民居改建,村容村貌极大改观。二是互助资金促进了农村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互助资金协会依法登记注册,机构合法,证件齐备,协会章程、财务会计制度和配套制度健全,为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建设中起到了引导示范作用。也使互助资金协会成为农户和个体户、种养业协会联系的桥梁纽带,把协会建在产业链上,产业链联在农户上,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互助资金成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的平台。三是互助资金促进了农户发展项目的主动性。始终坚持在投放村级互助资金前期,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发展有保障”的原则,由村项目评估小组按照《宁陕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项目评估实施办法》对贷款农户进行项目评估,对有项目的贫困农户优先投放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贷款,签订产业扶持协议。截止9月底,向385户贫困户借款115.56万元,四是互助资金促进了 “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如:江口回族镇高桥村、双河村的白山羊养殖专业村及大户养殖;旬阳坝镇大寺沟村野生猪苓栽培项目村及能人大户;广货街镇沙沟村冷水鱼养殖;城关镇龙泉村大鲵养殖项目;龙王镇东沟村猪、牛养殖专业村及大户养殖;江口回族镇新铺村养殖项目等。互助资金扶持野生猪苓栽培60户,发展120xx窝;天麻30户400窝;扶持养羊项目户60户,建标准圈舍4800平方米,养羊3000只;扶持养猪项目户70户,其中:大户12户,建正大圈舍8500平方米,共养猪1100头;扶持养牛项目户20户,养牛60

头;扶持养鸡项目户70户,养鸡10500只;养鱼25户7500尾;扶持袋料食用菌栽培50户,发展香菇34000袋,从而使这些村在我县成为比较知名的“一村一品”示范村,这些项目的实施,为贫困农户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是互助资金试点促进了整村推进项目后续管理工作。对历年实施的整村推进项目进行科学的后续管理,是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扩大扶持覆盖面,实现扶贫资源效益最大化。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将农户“闲置资金”以入股的方式纳入互助资金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投资的规模效应。带动农户可持续发展和增收。六是互助资金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级互助资金的投入和民主化管理,解决了基层组织有心办事但无钱为民办事的实际困难,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坚定了群众自觉跟着党组织走,脱贫致富的信心和积极性,使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目前,群众的精力都放在了发展生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上,有效预防了“三股势力”对群众的拉拢,促进了试点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进程。

实践证明,在贫困村建立村级“互助资金”,是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方式和扶贫开发方式更加符合农村和农民需要的一种有益探索,是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直接在农村和农户中落实的一次革命性尝试。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以金融操作的方式,打破了过去传统的资金配置方式和项目运作方式,使扶贫资金从无偿使用变为有偿使用,从短期使用变为长期使用,并将政府投入与群众自有资金科学合理地捆绑在一起,建立起“人人有钱、人人管钱、人人用钱、人人诚信”的信用机制和项目运作机制。进而,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优化了农村的信用环境,充分调动了农户自主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在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探索出以下基本经验:

一是精心组织是前提。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是加强扶贫开发的新尝试、新探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把好事做好,让群众得到实惠,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只有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妥善安排,把各项基础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真正选出会员信任的协会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才能让广大会员放心和满意,试点工作才能稳步推进。

二是广泛宣传是关键。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对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来讲,是一项新生事物。要想让干部群众真正了解互助组织的性质,明白互助组织的操作规程,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加入合作组织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才能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凡是宣传引导工作扎实,组织发动工作得力的地方,群众的入股参与率就高,资金使用效益也最好。反之,群众入股参与率就低,资金使用效益也差。

三是建章立制是核心。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根本性的东西。开展互助资金组织建设,搞好扶贫开发,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运行机制,使各项规章制度既有约束性又有操作性,真正从源头上堵塞工作中的各种漏洞。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发生资金运行的风险。否则,试点工作很难长期有效运转。

四是加强监管是保障。执行制度靠自觉性,但仅仅有自觉性还远远不够,还必须靠外部力量进行监督。由于各试点村协会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普遍比较低,如何保证资金的使用安全是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这就需要扶贫、财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单位密切协作、积极配合,定期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隐患。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业务能力和水平,督促他们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真正把基础工作做好,让互助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五是农民增收是目的。村级扶贫互助资金项目是国家为有效缓解贫困村群众发展生产所需资金短缺问题而进行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其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只有牢牢把握住促进农民增收这个关键,我们的工作才不会偏离轨道,才能体现扶贫的宗旨,也才能被更多贫困群众接纳和拥护。

五、存在问题

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级有关部门、乡镇的大力配合支持下,摸索了一点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赢得了贫困群众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但是也存在着以下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管理难度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刚刚起步,在管理上没有成功经验。第二、管理困难多。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大多数村是贫困村,居住分散,村集体无积累,办公无经费,村财务人员素质低,达到规范管理有一定过程。第三、村协会工作人员第一年的报酬难以解决。第四、资金投入到项目后的风险规避机制不够健全。第五、资金与户规模大小有差异。大村小村农户使用互助资金平均率上存在着不平

衡等问题。第六、县级财政资金配套十分困难。这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作出坚持不懈的探索努力。在今后工作中解决思路是:第一、理清思路,总结经验。结合本县的工作实际,理清工作思路,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建立长效机制,使之达到规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把资金的投放、回收管理与报酬挂钩,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把考核、考勤、实绩、能力相结合,建立《村协会报酬管理办法》,用激励机制调动村协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第三、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加强村协会管理人员的培训,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把培训作为一种制度,坚持每半年举办一次,真正提高村协会管理人员素质问题。努力把我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抓出成效,真正成为贫困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长期使用的扶贫项目,为全县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作出积极贡献。

六、几点建议

一是对千村扶贫上级专项互助资金额度适度加大。大小村应有所区别。(100户以下村15万元,100-150户的村20万元,150-200户的村25万元,200户以上的村30万元)。

二是村级协会管理人员报酬拿入财政管理。大村(200户以上)年经费1万元,小村(100户以下)年经费不低于7000元。(含管理人员报酬)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村级互助资金管理人员的素质。

四是加大扶贫互助资金扶持力度,每年可按全县村总数的30%安排。

五是适度延长农户贷款使用年限,(适宜1-3年),降低占用费率。(控制在千分之四以内)。 六是增加县扶贫办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办公、培训、旅差等费用。

(宁陕县扶贫办副主任 张运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