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能力训练心得

提高写作水平 初中生作文能力训练心得 20xx/7/25/10:57来源:现代教育报作者:卢芳明

切实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我们语文教师为之努力的目标。在以往的初中作文训练和教学中,我进行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尝试,效果比较明显。

一、审题能力训练

审题是写文章的第一步。它的任务是界定写作的范围,着重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如果审题关过不好,就会产生如下棋时“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结局。为了过好审题关,我在平时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中,着重进行以下三个“不”的训练。

1、不误判体裁。题如:幻想中的我

写此题最易误判体裁,把《幻想中的我》误写成《我的幻想》,即把记叙文写成议论文,这种情况是判错了体裁造成严重失误。

2、不错认重点。题如:祖国在我们心中

写此题最易错认重点和忽略关键的错误。《祖国在我们心中》一题,若过多写了我们,便夺了“祖国”的笔墨,只能是把“祖国”放在我们的心中来写,凡写到我们,都是为了写“祖国”,“祖国”始终是重点。

3、不漏失内容。题如:当青春微笑地向你走来的时候,生活往往给你教益,有那么一次,生活让你懂得了珍惜。请以《生活使我懂得了珍惜》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题中内涵丰富,不易一眼看出,如不反复审视,势必有疏漏之处,若写成议论文便写错了。即使写成记叙文,若写了几件事也错了。写的虽是一件事,却没点出教益是什么,也是严重缺陷。细加琢磨,“生活给你”“生活让你”两句决定必须写生活事件,体裁是记叙文。“有那么一次”又限定只写一件事。“给你教益”“让你懂得了珍惜”,则是全文内容。

教学中,我经常利用这些题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做适当的点拨分析,并着重提醒:在审题时必须对题目咬文嚼字,吃透把准。

二、想象能力训练

想象能开发人的创新思维,是写作的翅膀。训练学生作文的想象力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如何去训练学生作文的想象力?

1、情景式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毕竟是作文,教师要经常人为地创设或捕捉一些生活情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思考,使学生想象薪火越烧越旺,从而产生种种天方夜谭,怪异的想象。如一次上作文课时,学生们正在专心地听教师分析如何写情景式想象作文,忽然从窗外传来了:不知社区为何锣鼓连天作响,鞭炮声响彻云霄,里里外外洋溢着喜笑之声。朝窗外眺望,红日升空,彩云轻飞。顿时学生们被它们吸引了,于是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试借助想象,先把此事拟成标题,而后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场面、气象、人物、事件描写从而歌颂现实。不一会儿,学生中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标题: ①某某暴发户新楼落成②某某家新娘轿车到门前③某某光棍致富娶妻④某某企业庆开张⑤某某楼盘开盘典礼⑥某某家新生小孩满月贺喜

同学们的这些想象不是任意胡吹的,而是贴近现实,合乎生活情理的,是由自己对现实生活观察、感受、体验、认识而来,故事虽属虚构,事情却可在现实中找到。

2、课文扩展式描写想象作文

扩展性描写,其特点就是把某些精彩的文字展开,详尽细致地描写其具体的情形。而要把简单扼要的叙述、说明、抒情、议论展开变得具体详尽,就需要借助想象。如讲到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时,同学们别有一番感受。当

时我要求同学们发挥想象并合乎情理地把曾经热闹和今天隐晦的具体情形描写出来。同学们很快就想到渔舟唱晚、欢声笑语、满载而归的场面和萧条冷落、死气沉沉、无人问津的场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日寇的侵略!这样的描写想象,虽然是在别人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却包含了作者合理的再创造内容。我想类似这样的训练定有助于学生作文想象力的提高。

三、固定文体训练

初中生本应熟练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但是总有一些孩子有擅长有缺陷,故我要求所有同学必须掌握一种文体——记叙文的写作,并且会熟练灵活运用记叙文写作的各项技巧。以此为突破口,再慢慢向其他文体渗透拓展。事实证明,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另外,扩大课外阅读、加强写作训练、给学生面批作文和让学生互批作文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第二篇:初中作文教学几点心得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求知,“艰苦”的学习活动在他们看来也是有滋有味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能力培养 发展智能

初中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阅读互为双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外显为一个人的语文素质。但提起作文,不少教师感到头疼,学生们更是绞尽脑汁、抓耳挠腮,面对着作文纸使劲咬笔杆半天都挤不出一个字。于是,作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拦路虎,人们调侃语文教学顺口溜“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

其实,关于作文教学,前辈们已做出了许多研究,承袭教育教学理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初中作文教学积累了一些感悟,认为作文教学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平时积累,巧练多思多评。

一、方式灵活,激发兴趣

教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了兴趣,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积极主动去认识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过程的内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学,去求知,“艰苦”的学习活动在他们看来也是有滋有味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将写作训练融入听说训练中

作文与说话并非互不相干,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同时让学生参与评议,教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

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也能感受到口头作文的乐趣。

2、将写作训练融入鉴赏训练中

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初中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

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 “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在作文训练课上,可用“佳作引路——学生点评——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形式进行作文训练。在例文的引导下.学生视野拓宽了,思维活跃了;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思维迁移,创作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较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3、将写作训练融入生活,表现个性自我

首先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去掉了许多说教的外衣,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以生活入文的典范作用。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便是通过几个贪玩的儿童一次冒险的经历感悟人生的道理,这种经历与孩子们平日里的戏耍相似;第二单元《第一次真好》也是学生能有切身体会的文章,在生活中他们一样经历过很多的第一次。在这些文章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素材,使其感受到写作就在身边,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将写作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再如,学过《社戏》一文后,可以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学着用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

其次,解除强加给学生的作文“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使他们的笔端流泻出活泼的个性,即“向生活靠拢”。引导学生崇尚真实,大胆地表现

自我。初中学生正处于主体意识觉醒之中,允许他们写出个性,表达自己,自然能激起他们的写作兴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招生院长哈格顿先生所说:1、作文是整个申请的主心骨,但同学们要知道,我们的作文不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也不是写给招生人员看的,阅读你的作文的对象应该是你的亲人与朋友。2、不要为写作文而写作文,作文应该是在讲述一个你很想告诉别人的故事,反映自己的一种心情。3、作文中的你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你,而不是一个想象中、理想中的你。有人说应该表现自己美的一面,但我认为应该表现你的两面,但无论你想表现哪一面,都应该是符合你的实际情况的那一面”。“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自由式作文正是将这种探索投之于笔端的展露形式。

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去写作,展现自我。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也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二、厚积薄发,重视积累

众所周知,写作教学与写作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作文教学中,务必使学生明白,写作积累需要长期的

努力,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1、博览群书,让书香陶冶写作及性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写诗也会吟”.......笔者认为,课外阅读对语文水平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重大作

用。三毛、韩寒等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当下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课

外阅读量,并指定推荐书目,在试题中也有相应的课外阅读考试。但

很多学生限于种种原因,根本不能真正达到规定的课外阅读量,由此

也大大限制了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幅度。

在课外书的选择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大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可偏重于经典文学作品,所谓“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笔者以为,《红楼梦》中黛玉堪称师者典范,其中对香菱最初的要求充分表现了其重视积累的教学思想。她让香菱把《王摩诘全集》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

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有了这三个人作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读在“博览”的同时也注重了主次优劣,对精华部分是要“细心揣摩透熟”读熟背诵的,对次一点的即是“一看”即可。这种积累方法自

可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之中。

2、摘录精华,让笔记凝聚华章妙悟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极少有过目不忘的天才。在阅读中,常有些句子、段落极为精彩,或是触动了读者的灵魂,或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将它们留下来,对写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摘记,可有多种方式,如读书笔记、剪报、圈点勾画等等。对这些形式,教师形成一定的组织,定期开展一些比赛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帮助学生做到持之以恒。

3、随写随记,让随笔喷发写作灵光

初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年少,思想情感丰富活跃,他们开始观察生活,关注自我,开始对人生朦胧的思考,他们的内心一片迷茫,却又充满冲劲。他们其实渴望表达,表达自己对亲人对朋友对师长对生活对人生的种种看法。此时,引导他们养成写随笔的习惯,既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思考能力。也锻炼了学生遣词造句,表达观点的能力,从而对语文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极有帮助。

三、巧练多思,多评多议

初中阶段多写比多读重要。事实上,写作训练在初中作文教学中

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1、巧练多思

写作不是自发自为的活动,需要系统的训练:随笔只能是作为平时积累的一种手段,它与考场作文是不同的。在教学实践中,写作训练往往随意性大,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教学要求、检验手段,虽然整体目标大都清楚,但各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训练目的,并不十分明了。写作训练应有一定的系统性,什么阶段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练笔要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规律。教育学研究表明,只有由易到难,螺旋上升,逐步积累,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写作训练也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如在初一阶段训

练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初二阶段训练散文、说明文写作。初三训练议论文和中考专题文章。在各个阶段中再划分小阶段,设定短期目标。这样,学生对练笔有了明确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多练。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影响了作文的气质和深度。写作是很个性的行为,作家叶文玲在谈写作时就说过:“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作文需要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同是生活在山村的孩子,有的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写出来的文章便有了自己的特色:“太阳隐去了羞红的脸,偏南风吹来了五彩缤纷的晚霞,牛在这时候吃草,吃得最欢了!瞧,它们聚精会神的样子,好像世上再没有任何事情能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嘴贴到地上,嘴巴不停地动着,一歪一歪的,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晚上,将牛牵到牛棚里,牛就睡下来,把胃里未消化的草翻出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咀嚼。”这是笔者一位初一学生的习作,对牛如此细腻的感情,只有山村孩子才能体会。

2、多评多议

写作有为抒发而写作和为交流而写作。考场作文是为交流而写作的作文,因而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须知阅卷老师对作者的生活一无所知,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这篇文章评分,如此势必要求该作文是能读懂的,清晰流畅的。如华罗庚写《统筹方法》举日常生活中烧水泡茶为例,以最简单的生活实例阐释玄妙的数学问题,这便是为交流而写作的典范。不能想象,一篇阅卷老师不能读懂的文章会拿到较高的分数,君不见高考甲骨作文引起的争议?

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可通过多评多议来实现。在评议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得到很的提高。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的评价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为学生指明进步努力的方向,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欲望。评价学生的作文,首先要先肯定优点,其次要明确指出不足之处,并寄予希望修正。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自评、他评,由自己或同龄人充当读者,然后交流,进入“议”的环节。 “议”即交流。在组织学生自评、他评中,教师应担任倾听者的角色,只在学生们“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听”的时候予以

点拨。在评议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和同学作文中的优缺点能够有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因为是经过自己和同学共同努力探索发现的,会倍加珍惜,修正也会更彻底。

总之,语文是一门综性很强的学科,而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又举足轻重,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找到卓有成效的方法,实践教书育人的总体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