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危化企业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

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

二分公司安全科

茹总提出“安全的基础在班组”,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害和各类安全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扎实班组安全建设,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一、目前班组安全建设现状

20xx年初,二分公司安全科制定《二分公司班组安全规范建设实施方案》,规范要求班组安全建设需要的各类软件及硬件,发挥班组长安全职责,提升班组安全自我管理机制,期间安全科对班组建设方案及标准进行完善、修订,截止20xx年初,二分公司共评选出53个安全班组之星。

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放松,安全班组建设应常抓不懈,上上下下三令五申不断强调,虽有一定的成效,但从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车间管理层思想观念滞后,习惯了应付上级,对付下级,没有积极的带动班组建设,安全活动成为形式;二是工作方法滞后,安全管理缺乏创新意识,对班组安全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视而不见;三是责任心需要加强,如果班组长的责任心不到位,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就会大打折扣,安全工作肯定会出现直接的或间接的失控。

为何会出现此类问题,我们有优秀的安全班组,有许多好的经验,为何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没有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将班组安全管

理逐渐标准化、规范化,只有这样,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才能明确目标、方向,各司其职,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完善、创新班组安全建设。

二、班组安全标准化

1、制度标准化

安全管理制度是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的制度没有细化到班组级,没有切实的管理制度,就会出现管理混乱,各班组应以管用、实用为标准,以分厂、车间管理制度为依据,依据实际建立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电管站运行一班是优秀安全班组,获得多次班组安全之星,20xx年第二季度评选中,他们通过建立班组安全管理制度,从培训、活动、自查、激励等方面着手,有效的提高了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根据分厂、车间安全管理制度,建议班组安全制度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规范化、标准化:(1)班前班后会制度;(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风险评价制度;(4)设施设备检修与日常维护制度;(5)安全自查制度;(6)班组学习培训制度;(7)安全活动制度;(8)作业制度;(9)安全沟通交流制度;(10)安全激励奖惩制度;(11)安全责任制制度等。

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制定考核细则,在班组内部形成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执规必严、违章必罚的良好安全运行机制。

2、责任标准化

针对责任制标准化,二分公司热电车间做得较好,运用双闭环管

理思路,制定、监督、落实责任制,热电车间在安全管理方面有明显的提高,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氛围。

班组安全管理应实行全员责任,对班组安全管理事项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形成“安全责任人人分担、安全管理人人参与”的责任落实机制,与安全风险金相呼应。这需要车间管理人员组织实施,结合车间风险金考核办法,细化岗位员工责任制。

有责任就有奖惩,每月对班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一次集中考核,对考核结果实行备案管理,以便总结提高。每周对岗位的安全隐患、人员违章等进行考核和班后会通报,做到月有考核,季有评比,时时总结,将安全生产作为班组、班组长、班组员工推优评先、绩效工资分配的“一票否决”指标?

3、操作标准化

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标准是安全的保障,是经验积累的财富,明确每个岗位的危险因素、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办法,做到管理规范、操作规范、技术规范、处置规范。

任何的生产活动,都是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通过“人”的劳动(脑力和体力)把“原材料”变革成“产品”的活动。在生产诸要素中,劳动者是首要的、能动的要素,在有人参与的生产过程中,人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就安全管理来说,最重要也最难管理的要素是“人”和人所从事的“工作”。因为除了人是有思想的生命物体这一点外,还因为人的作业活动有着与机器设备迥然不同的特点。由于操作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别以及人的作业参数在不同时间会发生变化,同

样的操作过程未必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如同样加工工艺,不同的作业班次,甲班生产的产品在性能上可能差别很大,也就是常说的“性能波动大”。倘若对作业程序、作业方法等必须规范的内容制定成标准,无论什么人、什么班次操作都按标准要求,采用同样的产品成分设计、同样的操作程序,那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应在标准可控的范围之内、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标准化作业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使劳动过程与结果规范、统一,使产品“重复”同样的特性、达到稳定的质量状态。

大多数的事故是由于人的违章行为导致的,根据人机系统学,人机功能应进行合理分配,即笨重、快速、持久、重复单调、操作复杂、环境条件差等情况下由机器完成,人来承担的主要有检查、维修、故障处理及应付不测、指令等,那么就需要在这几方面加强对人的行为控制:作业指导书、检修规定、应急预案、操作规程、巡检制度等。

4、教育培训标准化

目前的员工教育培训主要分为日常培训、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演练等,内容比较单一,方式比较枯燥,不能有效调动人员积极性,标准化不是死板硬套,每个班组都有其特点,每个班组欠缺的知识点不尽相同,所以班组安全培训应重点围绕提高员工应知应会和现场操作能力,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抓好岗位培训和应急演练。

电管站培训方式多样化,结合员工需要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员工知识盲点让每位员工通过视频、ppt制作讲解等方法,刺激员工积极

性,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将定期培训与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相结合,现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安全教育与现场警示提醒相结合,形成“时时受教育,处处受警示”的常态化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每个班组都应该制定有为自身量身打造的培训计划,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将安全知识在良好的氛围内灌输给员工。

5、风险评价标准化

风险评价的定义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加以量化,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过程。

班组风险评价的目的:(1)班组风险评价可随时进行,特别是当工艺、设备、??以及人员发生变化时,往往会产生新的危害,这时进行班组风险评价就能及时识别发生变化后带来的危害并加以控制。这就是国外特别强调的“变更管理”;(2)班组风险具有的教育作用恐怕是最重要的。班组风险评价相当于对班组生产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解剖:生产的哪个环节、哪个部位易发生事故?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后果怎样?如何应对?哪些需要特别关注?问题一清二楚,班组人员通过风险评价所受到的教育是其他方法难以比拟的。所以说,对班组风险评价而言,我们既要重视评价的结果,即如何控制风险;又要重视评价的过程,强调在风险评价过程中学习更多的安全知识。班组人员熟悉现场,如认真开展风险评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

果。

从xx年班组安全之星评比开始,二分公司越来越注重班组风险评价效果,车间仅做到车间级,班组级风险评价还未形成,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如何做好班组风险评价?首先,班组要制定有相应的班组制度,用制度来规范,规定评价的频次、时间等;其次,选定评价方法,目前公司采用的是工作危害分析法,班组可以学习其他适宜的评价方法加以应用;最后就是不断地完善,风险评价是对设备、工艺等深层次的剖析,通过不断的积累达到学习教育的效果。

三、结论

班组安全标准化的实施需要摸索,先抓几个试验点,完善方法,以点带面,掀起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狂潮。班组是企业的最小单元,是生产作业的基本单位,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抓好班组安全建设,是减少伤害和各类安全事故的基本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班组标准化建设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重点,把努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第二篇:浅谈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浅谈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是推动电力企业安全文明生产的根本途径,是建立电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基础,是电力安全生产诸多要素中的首要因素。

一、安全文化的起源

安全文化概念起源于20世纪xx年代的国际核工业领域。19xx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上,与会专家们认识到核安全文化对核工业事故的影响。当年,美国宇航局就把安全文化应用到航空航天的安全管理中;19xx年在其“核电的基本原则”中将安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原则予以落实,并渗透到核电厂以及相关的核电保障领域。国际原子能机构在19xx年的一份报告中,首次定义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受国际安全文化和安全思想的影响,我国核工业总公司不失时机地跟进国际核工业安全的发展,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研究成果和安全文化的理念介绍到国内。19xx年《核安全文化》一书的中文版出版。我国的安全科学界把“核安全文化”这一高技术领域的安全思想引入了传统产业,把核安全文化深化到一般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领域,从而建立和逐步形成了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文化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电力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的重点支柱行业,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力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因此安全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都是用血的教训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同时,也说明了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和形成的长期性、艰巨性。

树立大安全观,它是构建人、设备、环境三者安全文化和谐统一的安全文化理念,其中蕴涵着安全的精髓、诚信、执行、责任和细节。电力企业安全工作的对象是人与设备、人与环境,环境与设备,相互交织的紧密关系。我们在思想上,不能简单的认为,安全就是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应重视到安全事故载体之间的必然联系。

坚持不懈的不断融合、创新、发展,形成自身特点的企业安全文化。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照搬、硬学是行不通的,只有脚踏实地的针对企业现状,分析、调研、学习、借鉴、实践、创新、发展才能形成有效的安全文化体系。

电力企业要健全制度,规范技术。针对安全文化中的安全生产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三个重要组成内容,电力企业应结合本企业的实际,不断借鉴学习同类企业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不断总结自身安全工作的教训,健全完善了安全工作的各种制度、安全规定和技术规范,在规范安全行为上下功夫。

三、如何建设电力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单单依靠某个领导或安全部门是无法实现的,它需要电力企业上下一心齐抓共管,更需要电力企业广大职工群策群力。

安全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而这种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就需要电力企业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造势”;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造势”活动,激发职工的安全责任感。

1.要定期组织技术比武、技术练兵、反事故演习、事故报告会等,利用好宣传这块阵地,宣传报道安全生产经验动态,形成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2.要在办公区域、工作场所和职工活动比较集中的宿舍、食堂悬挂或张贴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标语,使企业职工能时时感觉到安全,处处拥有安全。

3.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可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充分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直至“我会安全”的全面转变。

总之,在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既要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又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职工需要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和发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手段和内容,使安全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发挥先进文化促进作用,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电力企业长治久安。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时代在前进,文化也在更新,现今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核心理念中,作为电力企业,应形成自身的企业安全价值观,从而使职工自觉的把安全的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上升到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上升到成为激励职工为之奋斗的目标动机,调动职工的潜能、理想、抱负和意志,主动自我完善“安全第一”的观念,建立起真正意义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珍惜生命,文明生产”的电力安全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