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反思性教学

浅谈初中美术反思性教学

摘要:俗话说:“把手握住,里面什么都没有;把手张开,得到的是整个世界。”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由于在长期形成的习惯性教学模式影响下,教条和经验在教学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这种做法往往会变成程式化教学,导致直接后果是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我们应该对美术教学进行反思:美术的课堂结构,是否在真正意义上注意了“教”与“学”双方的动态研究?在“教”与“学”之间。评价的标准是否能真正的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探究性放在评价之中?怎样改变上课程式化的惯性,使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和研究深入到平常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如果总是对教学问题用一种陈旧的标准和模式去规定,将占用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和生命空间,不给学生自主的权利。经验在教育中是重要的,但经验不等于教育和教学的全部。在一定的情境下,经验使我们忽视对普遍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教育意义的探究,缺乏在课程与教学领域里实现一种文化取向的自觉性,严重防碍甚至歪曲了教育的原本意义,很难让学生得到情感、智慧以及创造力培养的美术学习权利,更不用说通过这个权利获得进入“生活世界”的路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师生在课堂共同上演着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闹剧,对教师自己提高教学水平也是极其有害的。

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诠释着教育的本质,严整着教育的序列。“教”应该向“学”转移,纠正那种以“教师、课堂、教

材”为中心的程式化行为,真正地从实际出发,使学生能够学有所获。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身上那些意识的东西成为自觉意识到的东西,而学生通过不断地向教师提供新鲜的经验,提供能够从本质中吸取能量的象征,反过来也扩大和拓展了教师自觉意识的领域。”事实证明,成功有效的教育在于教师和谐、开朗、优质的工作,在于学生能从中获取他人生的未来。从有效教学这个意义上说,美术教育应该是最不强调一律性的教育,美术课程是最不追求标准答案的课程。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只要教师平时注重对学生每四十分钟学习过程的分析、比较,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对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选择,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有可能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比较充分的估计,善于发现学生身边可以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我们方能摆脱程式化的束缚,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师生间才能建立双向互动的,足以润泽学生心灵的美术学习与探究的空间。

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采取发出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筛选、思考、发现,得出结论的教学程序。如上陶艺设计课时,为了让学生学会设计,我利用制作的课件和收集的大量资料,展示比较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高审美能力;请学生介绍设计思路,然后教师分别评价其制作要点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综合使用练习法、教授法、问答法、信息接受法、设疑解

疑法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形象简单地走入陶艺的设计,避免了作品制作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和繁复的修改过程。

由于美术教学的功效强调“面对全体”、承认学生的个体的差异性——这就使教学观念的最终体现是:

1、让所有的学生学习更好、但有所区别的美术;

2、让每个学生都能用内心去体悟和感受并主动参与美术的学习过程。

基于这样的认识,便要给学生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其生效性和失效性是在“教”与“学”共同进行中去认定的。这样就为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给学生一些自己选择的权利;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自己去找答案的问题。事实上,学生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评,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这是有效教学的思想。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上好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但更重要的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什么启发,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形式上的需要。陶艺教学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的是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使所学内容更易被学生接纳,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的内容中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形成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了,创新教学就不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就要选择有利于创新的课的内容。

如在刚开始进行陶艺创作时,传统的做法是让学生参照别人的作品形式进行模仿性制作,容易形成新的思维定式,难以创新,多数学生还因为创作经验和造型能力极其有限,无从下手。我认为,学生的作品应该是百花齐放,而不是千篇一律,多角度地诠释一个教学主题,能够体现灵活性和有效性;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处理问题,创作课其实也最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释放潜在的创造力。我不确定任何主题,不限制任何表现方法,只是给学生几个易于理解的美感原则,如:疏密、主次、呼应、均衡等等,在设计制作的时候注意应用。

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上,我认为必须采取多种方式灵活使用。美术教学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涵盖的内容很广,课堂评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美术教学的实现主要是在教学过程内,课堂时间本来就有限,如果等到作品完成再评价,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改作业,效果不会太好;因此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的评价与作业评价同样重要;注重过程的视线,其实结果同样会很美好。

 

第二篇:谈初中美术欣赏教学

谈初中美术欣赏教学

新的一轮美术教程改革又开始了,初一美术教材中的第一单元和最后一单元安排的都有是欣赏评述课,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欣赏和评述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鉴赏力。 美术欣赏是美术教育(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美术欣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中外优秀作品的专门欣赏,另外二种是随堂欣赏和参观欣赏。

从美术欣赏的要求来看,我们要通过欣赏课,让学生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的美,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概况。逐步提高对作品的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要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①美术欣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美术欣赏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欣赏者(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了重新构建,它把欣赏者潜在创造性充分发动起来,欣赏者动员着自身种种内在储备来进行创造。即根据自己的经历、学识、个性、想象力、情感倾向去改造,创造审美形象,使美术的审美对象带上了独特的个性创造力印记。(千万个欣赏者走进同一美术馆,蕴藏着千万个不同的艺术形象)。

②美术欣赏能有效地培养欣赏者的自立性。

由于欣赏者在生活经验与性格气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审美能力和

艺术修养也有高低之别,特别是各自对艺术作品的心理期待,因而,在美术欣赏中对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受便不能不打上欣赏主体的烙印,我国古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流传"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同是欣赏《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美术欣赏并不是人云亦云的事情,任何一个欣赏者相对创作者及其他欣赏者来说,自主性都表现得十分鲜明。

③美术欣赏能有效地培养欣赏者的想象力。

想象是艺术的生命,离开想象,艺术就难以生存。人们常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就是艺术的"空白"和"不确定性"的表现。可以说是对欣赏者想象力的一种召唤和等待,它召唤着欣赏者运用想象力对艺术作品留下的空白进行填补,对艺术作品所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确定,而欣赏者想象力的这种充分施展,恰恰又是艺术欣赏活动使人获得审美愉悦体验的主要原因,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要想把一节欣赏课上好,首先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能一味地讲,不然的话,学生很容易出现不知所措的情景,那就是欣赏不了作品的真正含义,尤其是那些大师们的、抽象的伤口。要么是只看内容,不会评述,要么是评述也是被迫的只简单地说,不会用美术术语。针对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一些办法,愿与同仁们分享:

一、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

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限界,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 比如欣赏莫奈的绘画《日出-印象》时, 就是要告诉大家,知道绘画不是摄影.照片是原封不动地反映外在世界,每一个细节,不管放大多少倍,都绝对真实,都忠于生活.而一幅好的画,却能做到高于生活,用独特的表现手法,经过观众自己视觉的参与,更加栩栩如生,更加活灵活现.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可惜我们多数人看画,还是偏爱形似的作品.看一幅画好不好,总是以画的像不像为标准.对一幅作品爱不爱,往往以画的细不细作评判. 我们常常更喜欢传统的经典的绘画,喜欢那匀和的色彩细腻的笔法,喜欢那维妙维肖,细致入微的表现.其实这往往是把绘画和摄影的功能混为一谈.而印象派,是对传统手法的反叛,小笔触,色彩分割的画法,近乱而远和,近粗而远匀,这开创了现代艺术的先河.此后,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风起云涌,争奇斗艳,画家越来越注重于绘画的形式,而忽略甚至脱离它的情节内容.一直到了现代的抽象派,绘画成了纯粹的色彩组合,而其内容已经无从可知了.

二、教师的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往往一讲到底,这样,造成教师的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局面,欣赏课变成了“讲赏”课。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自省,全方位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美术欣赏课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有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2、情景创设,从中品味艺术魅力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即意蕴美。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我们都知道音乐和美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音乐同样也是人类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联想,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眼前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化。假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将能达到画中有情,情景交融。如上风景画欣赏这节课的时候,可以 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播放两段音乐——自然界的天籁之音和《动物狂欢节》,学生描述所想像的画面,同时大屏幕推出一组相关画面(有自然界的视频图像、写实风格的绘画作品)。再播放 雅尼的音乐(大屏幕同

时伴有抽象三维动画画面)。学生聆听音乐,试用简洁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诸如飘渺的 、激情的、空灵的、令人陶醉的等。从雅尼音乐独特的现代风格引出19世纪末的绘画来。

3、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教学,其中内容浩如烟海,而且跨越古今中外,因此以前的美术欣赏课,需要大量的挂图、幻灯片和画图纸多资料,还有言不尽意的感觉。因而欣赏课一直被任课老师认为不好教,学生也乏味。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当你欣赏经典名作时,某个画家的代表性及其生平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不但可以将某件作品逐个观赏,还可有选择地将一些作品观摩或打印出来。学生虽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迈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当你欣赏建筑艺术,不但可以用惯常的欣赏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形成内部构造,而且可以作动感显示,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另一种显示方式是设置一条观赏路线,让观者仿佛如临其境,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也可以按设置路线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学生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如此欣赏过程,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在欣赏教学中,必须更好地运用多媒体,以求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总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我们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

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相城区东桥中学 朱君

联系电话:

139xxxxxxx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