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六单元教材分析

“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

教学内容:诗海拾贝;与诗同行

一. 诗海拾贝:

1.《诗经?采薇》是一首四言诗,在我国以《诗经》为代表的古诗中是很常见的;

2《.春夜喜雨》五言律诗,唐代杜甫在成都所做的名篇之一历来为人们传送表达的是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心情。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的欢乐。

4《天净沙?秋》这是元代散曲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小令原是流传于民间的小曲,句子长短不齐,有一定的腔调它和词不同的地方是用韵加密了,几乎每句都押韵。

5《太阳的话》是一首现代诗。现代诗与古诗的区别是: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要求不像古诗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这首诗是我国现代诗人艾青。是一首简洁明快的抒情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让太阳像人一样说话。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信念。

6《白桦》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读这首诗,感受诗歌意境的美,感受诗人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 诗歌特点

第一, 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 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 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 语言具有音乐美。

三.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等。

1.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或事迹。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2. 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一特征着意进行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3. 。山水田园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之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之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 王维,孟浩然。

4. 战争是: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代表人物是高适,王昌龄。

5. 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久居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住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或写闺中怀人。

6. 送别诗: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朋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借酒践行,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

四. 现代诗分类

现代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可划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1. 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想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是,诗体小说都属于这一类。

2. 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二.与诗同行

1.《我们去看海》这是诗人金波写的儿童诗。全诗以呼唤“让我们去看海”贯穿始终,情绪饱激昂。从字里行间仔细体会诗歌表达的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感悟大海给我们的启迪。

2.《致老鼠》一首有趣的童诗,小诗人用一颗童心,写出了和一般人眼中不同的老鼠:虽然老鼠要做坏事,但还喜欢它们。小诗人希望它们改正缺点,爱清洁,爱劳动,光明正大做事。感受想象力和创造力。

3《爸爸的鼾声》一首温情的童诗。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体会到生活中诗的题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联想,到处都有诗的素材。

4《给诗加“腰”》告诉我们诗是预言的艺术,特别重视遣词用字,凝练而鲜明生动。苏小妹加的是“诗腰”,因为它在诗句的中间,其实是“诗眼”,因为她仅用一字就能出神入化。 5《诗中的“秋”》是台湾作家桂文亚回忆自己儿童时代读古诗的乐趣。侧重学习读懂故事和欣赏古诗的方法。这篇文章教会我们怎样读史。

诗的写法

1. 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的景象。

2. 暗喻法:表现丰富联想。如:妈妈是一个闹钟,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3. 排比发:表现节奏,加深印象。如:风儿微笑,在树上荡秋千,在草原上赛跑,在院子里拿树叶玩飞镖游戏。

4. 拟人法:活泼可爱,有趣。

5. 摹声法:增加趣味

6. 夸张法: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

7. 疑问发:引起兴趣深入思考。

8. 重叠法:诗的“心跳”节奏更明显。

9. 对比法:凸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如白天,路灯是一棵课的树,晚上,就变成以朵朵的花。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新,运用也灵活多变。但各种方法都离不开 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第六组的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五年级教材相同。关于本组教材,请注意以下几点: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阅读材料后都有提示语,提示阅读要求、方法或提供相关信息。如“我能把这首五言律诗背下来”,点明这首诗是五言律诗,并提出背诵要求;“通过想象,我仿佛看到了这首诗描绘的情景”,提示注意运用想象了解诗歌内容。教学中要落实要求,背诵相关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有的诗歌后附了注释、赏析,教学中要把这些内容运用起来,引导自主阅读、欣赏诗歌,并教给学生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

阅读材料辅助活动的开展。第一个板块“诗海拾贝”主要安排了“搜集诗歌”“整理资料”“欣赏诗歌”三个方面的活动,其中,安排后两个活动,其用意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搜集到的诗歌,大致了解诗歌内容。提供的阅读材料,注意不同的诗歌种类,有从《诗经》中节选来的,有五言律诗、词、散曲,还有中国的和外国的两首现代诗;它们大多写的是自然景物。从这样一些角度安排阅读材料,目的是对学生整理资料、给诗歌分类给予一些启发。第二个板块“与诗同行”,安排了朗诵诗、同龄人写的诗、诗话以及与读诗的体会相关的文章,也是为动手写诗、开诗歌朗诵会等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本次综合性学习要求写一个简单的活动总结。活动之初最好加强计划性,把活动计划的落实

与写活动总结结合起来,把活动计划的制订、活动的开展、计划的落实纳入活动总结中,更为科学、合理。当然,活动总结也可以写其他的内容。

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开掘教材资源。除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外,教材中安排的资料袋、阅读链接、日积月累、课外书屋、展示台甚至插图,都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把握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充分、灵活运用教材资源。

教学构想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如花中奇葩,在我校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诗歌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各种形式让学生领略诗歌的美,在诗歌中感受学习语文的氛围和激情,让这一深厚的文化资源走进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能力,还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诗歌的魅力。

一.学习目标

1、多渠道、多途径地搜集诗歌或记录芜湖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能搜集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激发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2、整理资料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并学会欣赏诗歌、交流从中体悟到的情感,并能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策划分组合作,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社会交往和自

由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程序:

计划本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策划分组,制定计划阶段

2、自主合作,计划实施阶段

3、总结经验,成果展示阶段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策划分组,制定计划(课内)

课堂指导

(一)导入: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诗歌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指示,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诗歌的殿堂,领略它的无穷魅力。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二)学生交流搜集来的创作的诗歌及家乡芜湖流传的民歌、童谣,在小组中读读找到的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目的:激起学生对诗歌的关注和兴趣]

(三)阅读、欣赏诗歌

1、自读阅读材料中提供的诗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中的注释了解大意,体会情感。

2、在小组内向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诗,再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目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对话、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帮助学生逐步构思出本次活动的具体做法。]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构思、策划活动

1、小组讨论:怎样整理、搜集到的诗歌,如何分类?

2、小组交流:关于诗歌有哪些知识和故事?

3、说说你知道我们家乡芜湖的哪些民歌、童谣?

4、策划分组

学生按照兴趣、爱好和研究的专题不同,自由组合,分成5个学习小组,并民主推举组长,组长在小组内集体制订一份详细的活动计划,并要在组内演说通过。经过全班交流讨论,成立以下学习小组:

Ⅰ诗海畅游组;

Ⅱ民歌童谣组;

Ⅲ知识故事组;

Ⅳ艺术表演组;

Ⅴ诗歌创作组

Ⅵ网络编辑组。

[目的:通过明确活动任务,让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更有针对性,自由按兴趣组成小组,能增强学生凝聚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和动力,更大发挥学生的潜力。]

※第二阶段:自主合作,实施计划(课外)

各组按指定的计划进行活动,诗歌组的同学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上网查询,到图书馆里翻阅资料,阅读报刊、杂志和相关书籍并作分类整理。创作组的同学通过阅读同龄人的诗歌,想想他们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情感的,并自己试着创作诗歌,与本组同学交流。民歌童谣组的同学邀请当地老人,聆听他们唱芜湖流传的民歌、童谣,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在小组里进行整理。艺术表演组的同学利用休息时间,在老师带领下到少年宫找老师学唱诗歌改编的歌曲及由芜湖民歌改编的舞蹈,传说故事组要通过查资料、走访调查等方法搜集资料后按内容进行分类。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成果展示(多媒体教室)

各小组按组排列,展示长达两周的“走进诗歌”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

(一)谈话导入:

经过两周的“走进诗歌 与诗同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无不惊叹诗歌的博大精深,它的确是祖国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这堂课就来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

(三)分组展示。

1、艺术表演组展示。

①歌舞展示:学生将诗配以舞蹈,演唱琅琅上口的优美诗歌;

②小品:学生分别扮演诗歌中的人物角色。

2、诗歌畅游组

①多媒体展示学生的诗配画、配乐诗作品-----小组成员配乐朗诵。

②诗朗诵----组长领诵,其他小组成员集体诵读,让大家从动人的画面上,从传情的乐声中,想象、体味、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③展示本组同学通过想象为诗歌绘出了生动活泼的画面而创办的诗画报。

3、诗歌创作组

①介绍本组同学阅读同龄人写的诗歌的收获,重点说说他们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感受的。 ②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并展开互动点评。

4、知识故事组

①资料展示----学生在广泛搜集诗歌知识、故事和诗人趣闻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分类:传说类,知识类,故事类??

剪贴成小报、小册子或者制作成电子幻灯片;

②诗歌知识竞赛---该组选派组员主持竞赛活动,用电子幻灯片出示赛题,选派两名组员当判官,公布正确答案,并选派两名组员现场发放奖品。

5、民歌童谣组

①组长介绍本组成员如何搜集整理资料的情况并相机展示图文资料、影像资料。

②展示本组成员将精选的童谣在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的同时,拍手击掌吟诵的情景,激发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6、网络编辑组

①该组同学在组长带领下,请信息技术老师指导,将本次活动作为一条新闻发布到校园网上,并把所有资料整理、合并,建立一个“走进诗歌 与诗同行”的专题学习网站,定期刊登同学们抄录绘制的诗配画及配乐诗影像,并刊登同学们创作的诗歌,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发动同学们用诗歌互赠交流。

②展示本组同学录制的各组开展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精彩花絮,交流总结综合性学习的经验和新的收获。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分析

打开语文试卷,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人文关怀气息,鼓励性语言开卷可见,还未动笔便有了成功的信心,本应该紧张的考试却能让人轻松愉快的开始。所以我认为:这次单元试卷出的妙。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更新办学观念,解放教师的教学思想,扩大学校的教学成果,现就本次语文检测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 、对试卷总的印象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试卷中这两点得到充分体现。难、易分量适中,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试卷题目给人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试卷设计,凸现双基要求,强调积累运用,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着力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打牢“双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1、体现重点: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拼音”“汉字”“词语”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语文大厦”的构建离不开这一砖一瓦。在试卷第一题1小题“能拼会写”中就直接检测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写句子、写作文也能影射出学生的基础是不是扎实,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怎能写出象样的作文来?没有砖瓦怎么能建成辉煌的大厦?

2、体现实践性。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如分清同音异形字,巧填诗句,给桂林山水写一句广告语。

3、试题体现课内、课外相结合。如第二题“语言感悟”中理解这一单元中一些重点句子的意思,“超级模仿秀”“为桂林山水写导游词”等等。

4、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和舞台。试卷中的“北京20xx奥运会已经向我们走来,请你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说几

句话。”给老师和学生一个提醒,语言知识学得再多,书背得再熟,如果离开了实际生活的运用,又有什么价值?它不是古董,不是被陈列在博物馆供人欣赏的。粗看这题目似乎很简单,再看有点门道。这种绝妙的题目有趣味,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更给语文老师一个警示:语文教师不能脱离生活。

二、这次试卷的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看拼词语,展示你的智慧。

主要考查学生在这一单元中掌握的字词情况和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准确率达85%。其中的第3题,在括号填词语,使第一个词过渡到第四词(相邻两词中有一个相同的字),一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出错较多。

第二大题:语言感悟(15分)

1、2、3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这一单元的一些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精妙,并能做到仿写、准确率达90%,失分的原因是学生审题不清。如第3题中“请你也试着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很多学生没看到。

4、5、6题主要考查学生感悟生活中的语文,准确率达85%,出错较多的是4题和6题。4题一些学生写广告语太啰嗦,不简炼。6题,对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说几句话,有的学生却把他们当成了中国运动员。

第三大题:课文内容检测(18分)

1题,易题。此题重在考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得分率99%。从得分率看出,学生背诵、默写能力较好。

2、3、4题,稍难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其在文中的作用。得分率89%。其中4题出错较多,原因是学生搞不清“总结全文”和“承上启下”两者之间的不同。这就提醒教师,今后还要在布局谋篇、文章结构上常抓不懈。

5、6题,难题。属于活学活用题,得分率75%,失分原因学生抓不住景物特点,导游词的格式不正确。今后在课外延伸方面要对学生加强训练。 第四大题:美文赏析(17分)

1、2题,易题。答案就在短文中,只要认真读短文,即可做对。

3题,稍难题。正确率达80%。失分原因一部分同学搞不清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4题,难题。主要考查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准确率80%。

5题,稍难题。主要考查学生积累优美句子的能力。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说不出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得分率70%。

第五大题:习作展厅(26分)

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均为写景的文章,同学们肯定积累了不少关于写景的文章的表达方法,再加上秋天到了,那么,秋天的的校园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因此,这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的校园”。但是这次习作不理想,原因是没有抓住校园秋天的特点,没有对秋天的校园细心观察,积累素材。大部分学生写成了“我们的校园”“秋天的田野”。

本次检测优秀27%、良好28%、及格30%、不及格15%。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检查习惯。

我们在试卷中发现不少学生书写不够认真,学生没有写好字的意识。中高年级老师应特别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和态度,坚持常抓不懈。有一句古话“字如人面”,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是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我们在开卷语中要求学生“先把试卷浏览一遍,然后再认真、细心地答题”结束语中:“试卷做完了吧?可别忘了检查呀!”

这样的设计其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检查习惯。但试卷中许多学生审题不清,丢题、落题现象严重。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情感朗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灵魂。阅读题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这次试卷中的阅读题目都不算难,只要静下心来,读2至3遍,就能把问题解决,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把短文大略地读一遍,还搞不懂短文的内容,就急于做题,这样做出来的题怎么会有好的效果呢?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应当结合各年段的阅读要求进行。老师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引导。

3、增加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

众所周知,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让学生多读书。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实践,就无法真正做到能独立读懂一篇文章,也不可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更不可能学到关于写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说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关键。我们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新课程标准,推荐书目引导,督促学生每天读一些经典、优秀的课外书籍。“有纳能吐”,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老师指导得当,还愁写不出好作品来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信心,发奋学习,锐意进取,自觉奉献,一定能在市小学语文教学的征程中取得更大的成绩,拥有更为辉煌的明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