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探析

西藏大学 金家新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以班级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和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调适能力,以预防或解决心理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心理辅导过程。

一、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

中学生需要朋辈关系入心入耳的帮助——辅导的介入。这种辅导不是进行知识性的遗漏补缺,而是运用心理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观念、自信心、情感、兴趣、动力、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实践表明,运用辅导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可以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更能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更有利于形成班级的凝聚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良性互动,提高班级的教育实效。具体来说,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认知功能

在班级心理辅导中,可进行结构性的认知学习或咨询(如性格培养、人际交往训练、情绪处理、性知识教育、爱心培养、法律知识学习等),这种认知学习的方法不同于单向传递方法,而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团体的互动活动,在团体动力场中运用探究、体验、尝试、实践的方式去学习。

2.发展功能

班级心理辅导中,学生可以通过团体了解自己和他人,接纳自己和他人,了解班级与学校,并融入这个小社会,满足成长中的前期(基本)需要——归属、爱、自尊和后期需求——知、美、自我实现,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3.矫治功能

学生在团体互动中,较为容易显示其个人身心的问题或矛盾,班主任(或心理指导老师)很容易观察得到,从而引导他澄清、面对并解决问题。或者可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另外组织同质的小团体,设计特别的程序去辅导,所以诊断和治疗的功能是较为显著的。一般来说,班级心理辅导过程中,会同时出现认知性、发展性和矫治性三种功能现象。

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

根据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中提出“四个学会”来分类,梁东标等以全国多所中学的校本设计对班级心理辅导内容进行了分类:

团体心理辅导内容的多少与班级每周实施的时间是密切相关的。从辅导效果来看,设计活动的方案,最好是结构性的设计(有目标、有明显的几个辅导程序),但结构性设计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宜在假期中进行。而现行的中学课时分配情况是,心理辅导课(或称心理健康课)时间每周只有一个课时,似乎只能采用非结构设计(有目标、但无完整的程序)。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可以把几周的时间合并起来设计一个专题的结构性活动,每周只是实施其中的一个程序,效果比较理想。

三、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途径

班级心理辅导的途径可依据学生的需要(A)、辅导的情境(B)和辅导的方式(C)三个要素来进行。我们在做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见:(A)×(B)×(C)=1104(项)活动之多,而且三大项的数量设定可因不同地方和不同学校、班级而不同,可见辅导的内容、途径是相当丰富的。表面上看起来,上表的内容与传统的学校活动没有不同,但这种活动因具有心理辅导活动的特点而有别于一般性活动。

1.活动具有成员的共同目标。这里的活动是指团体心理辅导历程中探索期的活动,也就是传统所言的心理辅导主题活动。如果成员对目标认识不统一,我们就要进行“催化”,使组员达成共识。在实践中,有的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还要进行“决志”的环节(即要自己承诺自愿参与该类型的团体活动,承认本团体的目标,决心参与不退缩),有的还进行团体的契约签订仪式。

2.开展主题活动的前提状态:学生成员必须达到“小组建立”的状态,这个“小组建立”不是行政意志而是根据学生心理意愿来编制小组。

3.活动是属于交互性、互动性的,以每一个组员为出发点去设计活动。在小组团体中,活动应当让小组在协商讨论中用脑力激荡的方法酝酿出小组活动的方法,而且要求人人参与,不能用表演型、代表型、冠军型的形式去执行活动,组员之间充分互动、互相支持。

4.活动是要多赢的。完成任务的有收获,不能完成任务的也有收获,达到小组士气即小组生命力的最大发挥。

5.活动结束前,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要在活动的意义、情感方面做出积极迁移性、转化性的引导。

6.每个成员都要给出这个活动的感受回馈,班主任或心理辅导老师要记录情感指数。

7.每个成员的活动要有评价和跟踪。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活动与其他随意性的活动或竞赛性的活动是不同的,我们认为,必须基本达到上述特征,加上心理辅导老师或班主任的带组技巧,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四、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设计

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具有导向目标和主题内容的活动,每个组员用一种体验探究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种活动努力体现团体的各个发展历程和心理辅导的特征,从而能适合并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预防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通过辅导,学生在团体“心理场”中互相分享、回馈,使旧有的认知结构受到冲击并产生内心的各种矛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新的认知结构,心理上又达到新的平衡。我们曾经设计在中学阶段或某一学年/学期的结构性活动所遵循的历程结构为: 但是在某一节次活动时,可以将结构简化为:

一般说来,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的步骤分为:确立辅导活动的目标→明确参加对象→设计组织过程。在组织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活动的时间地点、经费来源、设备配给、成员选择、指导老师遴选做出合理的设计。以笔者在拉萨市第一中学曾经进行过的班级团体活动之一“我信任的班集体”为例:

1.活动目标

①增进班级成员间的沟通与信任,学习非言语沟通技巧;

②消除对班集体的担心和焦虑,建立起团体信任感。

2.活动时间:45分钟

3.活动地点:室内与室外活动室

4.活动准备

①录音光盘;

②眼罩每人一个,路障筒若干。预先设置路障阵;

③工作纸一:“小组分享提纲”每人一份;工作纸二:“活动评价表”每人一份。

5.活动程序

6.分享提纲

①整个活动过程是否顺利?在活动中遇到什么问题?

②做“盲人”与“向导”的角色时,心里各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③做“盲人”角色时,开始对“向导”有信心吗?整个活动过程你的信任感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

④做“向导”角色时,你是如何传递信息的?“盲人”感受到你的信息了吗?你们如何进行调整的?你觉得自己是个值得信赖的“向导”吗? ⑤本次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注意: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提醒大家遵守游戏规则,避免事故发生。活动的重点在于“团体分享”,指导老师或班主任要让大家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评价反馈

根据荣格的人格动力心理学理论和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我们认为每一个人的精神系统是活动变化的,但也是相对封闭稳定的,一个偶发的事件,都会刺激每个组员。特别在团体效应场中,不断地互动活动和指导老师不断施以结构性的催化,引发组员的自我参与、自我表白、自我内省、自我战胜及其他组员的表露、回应、挑战、分享,各种不同人生经验的认知结构碰撞、交换、对话,使得每个组员不断地判断、评鉴、归纳新的观念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重组新的自我认知结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评价与反馈是心理辅导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体现在:可以促进整个团体的各个发展历程,保持团体旺盛的生命力;可以帮助团体主办者评估每个成员和整个团体的达标情况;还可以帮助指导老师了解带组的状况和程序设计的效果。评价可以采取评价表、问卷、座谈、听课记录、音像记录,还可以在团体辅导的前、后使用心理量表。评价者组成应该包括:团体的组织者、观察者、督导员、学生组员。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评价的主要目标是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协助成员总结学习得失、进行学习迁移、适应团体外的世界,在活动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以促进学生

的发展。

 

第二篇: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教案——“我是谁”

三年2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活动设计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小学阶段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尤其在五、六年级,是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第二个上升期,这时他们能否正确认识与悦纳自我,直接影响着健康个性与健康心理的养成。因此,通过一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帮助中年级小学生逐渐掌握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的内部品质的更深入评价,有利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情绪情感的积极体验,形成有健康的心理。

辅导目的

1、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自查方法。

3、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辅导方式

1、听故事2、讨论。 3、填句游戏。4、角色扮演。

辅导前准备

1、小镜子(学生自备,每人一个)

2、录音带《骆驼和羊》

3、幻灯片(自制)

4、“形容词检核表”挂图。

辅导时间:1学时

辅导地点:教室

辅导步骤

一、导入

1、引起学生对“认识自我”的关注与兴趣。

师:大家把带来的小镜子拿出来,对着自己,现在老师问大家:“镜子里是谁呀?”“我!”“那我又是谁呢?”大家对镜在问一下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让学生想2-3分钟,并主动讲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3-5人)。

3、老师总结:刚才几位同学都讲了他认为的自己,那他讲的是否完全正确?有哪些方法来认识自己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二、听故事

1、师:下面,首先让我们听一个故事(放录音)。

故事《骆驼和羊》

内容概况: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骆驼认为长得高好,羊认为长得矮好,于是它们进行一场比试。他们走到一个园子旁边,园子四周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叶子伸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叶子,而羊却怎么也吃不到。于是,骆驼说长得高好。羊不肯认输,他们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一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草,可骆驼却怎么也钻不进去。于是,羊说长得矮好。骆驼也不肯认输。他们俩找老牛评理,老牛说:“你们俩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2、出示幻灯,让学生思考问题:

①骆驼和羊在争论什么?

②为什么骆驼和羊都认为它们自己说的是对的?

③骆驼和羊对自己的认识分别是什么?

3、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由发言。

4、从学生的发言中总结出认识自我的一个方法:通过自我的反省和检查来认识自己。(方法一,板书在黑板上)

5、继续讨论

师:下面大家再来思考讨论这些问题:

①骆驼和羊对自己的认识是不是全面的呢?

②老牛是怎么评价的?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由发言。

6、教师从学生发言中总结出认识自我的另一个方法:通过别人的态度来评价来了解自己。(方法二,板书在黑板上)

三、填句游戏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填充句子的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对你的认识是不是一样的?

1、出示“形容词检核表”和小黑板例句:

例:我是谁?我是一个爱笑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脾气急躁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

2、教师:请同学们从形容词检核表中找出形容自己的词语,模仿小黑板的例句格式,分别写出5句话。(强调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

3、游戏:①将纸收齐后放放一小纸箱中,师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中句子。问:请你猜猜这张纸描写的是谁?为什么?(3-5人回答)

②让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抽纸提问。

4、讨论:

讨论:①某某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与大家对他的了解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3-5分)

师小结: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一致,说明了你了解了“我是谁”以及你的外在行为表现出了真正的你,因此,大家都能够猜出来是你。 讨论:②某某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与大家对他的了解不一致,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3-5人)

师小结: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不一致,说明了你还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或者是,你的行为没有表现出真正的你,以致大家都没有猜出来。

四、角色扮演

师:下面我们再进行一个游戏,名字叫“请你猜猜我是谁”。方法是这样的:击鼓传花,当花传到谁的手中,谁就上台来模仿班里的一位同学的言行举止,并请全班同学猜一猜,你模仿的是谁。(3-5人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上述两种方法。

五、教师总结

师:一个人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要么自负、自傲、目中无人,成绩都是自己的功劳,失

败都是别人的错;要么自卑、自责、害怕见人,一切过失都是自己的无能所致,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可以知道,认识自我的方法有:

1、通过自我反省和检查认识自己。

2、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来了解自己。

另外,认识自己还有一种方法:

3、通过各种测验来了解自己。(方法3,板书在黑板上)

补充活动

1、让每个同学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各5条,并请同桌(或同班)同学写出他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通过对照,检查自我认识和他人认识是否一致,以作适当调整。

2、自我测评。找一些性格、情绪、兴趣等方面的小测验让学生自测,帮助学生较客观地认识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