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赏析

教办“送教下乡”观摩课活动

——新城完小语文课赏析(董华英)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受教办委托和信任,更感谢新城完小的精心组织与各位授课教师的精彩展示,让我荣幸地获得了此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下面就将我对今天所听语文课的赏析心得与大家做个交流。“赏”一定是共同欣赏的,而析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海涵。

? 首先谈谈“赏”的部分:

一、新城完小的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每位教师授课的请学生朗读或是回答问题过程,都可以预见。因为每叫到的学生朗读都很顺利,回答问题的习惯养成也都很好。如赵家升老师的课上,在学生回答问题结束时总会说一句“回答完毕”,像是一只训练有素的队伍。即使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完整的,赵老师也总会耐心地引导他们“把话说完整”。

二、老师把“读”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记得上次课赛中夏照林老 师点评时说我们“读少悟稀”。而今天的语文课堂都把读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拥有了悟的空间。如俸玉兰老师反反复复让学生读文中描写“马”、“牛”等部分。

三、引导学生对字词的理解适时到位。授课教师都很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的夯实,因此都能找到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理解。如赵家升老师的课上很特别也很有用的在范读课文是相配的图片上,都根据时机

强调出现重难点词语。在课前引导学生子时也相机强调区分“长得像的三个字”等。此外,更难得的是做到了引导学生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赵家升老师课上对“操纵自如”一词的理解,及俸玉兰老师课上对“膘肥马壮”的理解等。

四、对句子的理解及修辞方法的潜移默化的运用方面,引导得适时到位。如赵家升老师课堂中适时引导学生对比喻句的巩固练习:让学生反复练习本体喻体的互换使用。那样反复地练习读说,相信会让学生熟悉、理解并喜欢上这种修辞手法的。同样,俸玉兰老师的课堂中也在课文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注意了修辞方法的使用。

五、边欣赏文章中的美,边适时引导学生学习作家的写作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赵家升老师引导学生在些小艇时用到的对比法。

六、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恰当引导中,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的美。如俸玉兰老师找的小向导。把我们带进了优美的国外风光。

七、新颖而激趣的教学法。如赵家升老师直接出示课题后,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疑问,并在后来的学习 中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学习文章的方法,既能让学生把我了文章要领和自主学习的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俸玉兰老师也一直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解决的方法。但老师的主导作用一直没有退下过。

八、语文课堂的评价语用得好、用得活、用得美。在上次课赛中对俸玉兰老师亲切、鼓励的评价语就记忆深刻。今天的课堂中也处处存在。如:“你读得好美!”“你回答得很特别”等。赵家升老师的评

价语也激励着学生积极地学习课文后续内容。

九、能关注到几乎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赵老师的课中我做了个记录,一节课下来,只有一个学生没回答过问题,其他的所有学生都不同次数地表达过自己的学习所得。这是个很好的学习课堂,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有了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十、老师胸有成竹、井然有序、心中有数的课堂主导,使整堂课显得目标明确具体,过程紧凑协调。两位老师的课让人听着这一步,就可以自然地想到下一步的学习,很自然很和谐。

? 意见和建议

有一句话说:当局者谜,旁观者清。这句话放在我们教学的听评课活动中也比较适合。因为授课的老师在怎样优秀也不会发现自己的些许不足,而听课的老师即使能力卑微也能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再者,“没有问题的课是又问题的”。下面就将我今天的听课意见建议与大家做个交流。

一、 针对每一堂课的具体建议。

1、 赵家升老师的课:(1)在引导学生学习小艇的特点时,关 于文中介绍的“二三十英尺长”,由于是个陌生的外国单位,可以给学生用我们常用的单位做个比较,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艇“窄而深”的特点及其在操作运用上得好处。(2)针对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可在适当缩短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时间,以便后来的内容能有充分的学习时间。

2、俸玉兰老师的课中,课始播放图片的时间有7至8分钟之长,

可缩短播放时间,并在图片中减少些风光图片,加上些有关牧场(可扣题《牧场之国》)的图片。

二、没有渗透思想教育。很巧两篇都是描写外国人文风光的课文,但是由于时间关系都没能渗透相关思想教育,如可引导学生外国的作家能用自己的语言吧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我们,我们也可以把我们国家、家乡美得风光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给别人等。

三、可以再更大限度地发挥身为语文教师的激情,以更好地引领学生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给我们带来的美。如《牧场之国》一课中,文章用拟人手法描写的各种动物,可引导学生带有喜欢等的语气去感受作家对牧场之国里动物们的喜爱,从而扩及对国家的赞美。

四、在时间的安排上可再做调整,“不以成败论一节好课”,因此,不用追求让学生在一堂课中掌握所有知识,只要从实处引导学生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就是最好的。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语文课总结

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要不断加强学习培训,在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可以重点通过树立课程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开放语文课程、改变学习方式、关

注课程评价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经过一段实践,我觉得语文课一定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应是“以读为主,讨论交流”,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应是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当然,这种读书活动决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教师应作为读书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要有层次地安排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对话式的指导和讲解,使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有序、有质地推进。

把握课程目标,是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的关键。 很明显,新课程不是不要“双基”,但是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与传统教学的“双基”不同。

首先,传统教学老师传授的“双基”是系统的基础知识,而学生主要是接受、储存这种知识。这种“双基”知识的运用就需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尽管十几年来我们强调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这种知识为本的“双基”并未改变。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学应试的知识、练应试的技能、培养应试的心态成了时尚,“双基”成了升学的敲门砖。

新课程则不然。新课程需要的是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新的语文课程不再是系统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和单纯的基本功训练。新课程的语文教育提出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经验,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这正是终身学习所需要的。

其次,“学习”这个词的本义不仅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更是学习者自己发现、探索的实践活动。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学习,学习以书本为主、以认知为主、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尽管这种学习保证了人类文明高效率的继承和发展,功不可没,但是这种学习却是以牺牲个体的直接生长体验为代价的。学生在获得“浓缩果汁式”知识的同时,失去了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直接经历和体会,失去了人类发展取之不竭的动力——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失去的是生命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这种传统的学习已丧失了学习的基本内涵——实践性。

新课程改革坚持学习的实践性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学习者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知主体的活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使我们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回归“学习”的本义,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仅用接受的方式学习,更多地是在发现、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技能,学习生命的意义。这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国际委员会提出的终身学习的内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有定向、激励、调控作用。教师要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激起学生对达到预定目标的强烈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有教师预设的文本,而且有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生成的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和需求是重要的。新课程不再是“学生适合教师的教学”,而是“教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因此,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应是固定不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经验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改变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核心任务。 传统教学主张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是“大批量”培养规格化人才的教育,强调的是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塑造和改变。对学生来讲,这种教育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教育的教学忽视情感,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语文,就应该是学生自己学习识字写字,自己学习读书,自己去进行口语交际,自己学习写作文。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有层次地读书,由“读通”到“读懂”再到“品读”。正如课程标准提倡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以前在学法指导上有两个偏向:一是具体情境下的学法指导多,一般情况下的学法指导少;二是教师教给学生统一的学法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方法少。现在非常重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进行合作学习,而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包括合作学习的组织及学习活动。学习任务要明确。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为完成共同的任务组织活动,积极交流、沟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还应有必要的让步。还要学会学习别人、赞赏别人,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评价。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探求是人类的本能,求知欲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之一。探究学习正是适应人类的探求本能、发展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以学生的接受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次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的接受学习之外学会探究学习。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探究学习的前提。天底下没有一个不爱求知的孩子。青少年为探究提出的任何问题和答案都是有他们的逻辑和道理的,有价值的,哪怕是“鸡毛蒜皮”的问题。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获取新知能力的途径。这种“新知”可以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新的,也可以只是对自己是新的,对别人并不新。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因此学生探究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可能是错误的。探索的经历和体验对学生的发展是有意义的,错误对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意义的。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关键是“我经历了,我努力了”。

相信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我会探索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