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小说知识点

小说的基本知识及考试要点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一、人物形象

(一)人物的描写。

人物塑造的方法:从描写的角度看

1、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外貌(包括外貌、神情、姿态、服饰等)、行动、语言(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写的是语言)、心理、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2、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3、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二)人物形象

1、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

2、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3、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四)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故事情节

(一)故事情节

1、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上部分。

2、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发展 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工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

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3、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中剖析把握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

(二)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XX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

3、概括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三、环境描写

(一)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3、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4、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A、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B、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C、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二)常见题型:

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三)解题思路

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

1、

2、

3、 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4、

5、

6、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奠定情感基调;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

四、主题思想

常见题型: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五、表达技巧

常见题型: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六、小说的语言。

常见题型: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对关键性词语含义的理解: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在做题的过程中可借助“代入法”将自己的理解代入文中,检验一下这种理解与上下文的意思有无不协调,甚至冲突的地方。

3、理解题目的含义

题目是文眼,其作用:①点明中心,如大连市《冰冻百合》、锦州《高等教育》;②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如《冰冻百合》、河南的《六个馒头》;③是本文的线索,如:山西省《唐家寺的雨伞》;④主要人物,如:鲁迅的《孔乙己》;⑤主要内容,如:临汾的《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七、小结

1、小说的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情节的发展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了解人物在情节中各自表现,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2、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通过这些人物描写能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进而理解其反映的社会情况。 3、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代事件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渲染氛围,表达人物的心情、表现主题等。

 

第二篇: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20xx年中考语文板块知识要点归纳

记叙文阅读知识要点:

1、把握文章写作思路(线索),概括文章内容和中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态度。

3、领略作品的人生哲理、优美意境。 4、理清句子的顺序。 5、领会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效果)。 6、领会精彩词语的妙用。 7、能顺着文章意思仿写句子。8、各种句式的作用。

9、词语的妙用:含义、描写对象、感情色彩、修辞搭配。10、故事情节的把握。11、人物形象的归纳及刻画的方法;12、环境描写的作用;13、作品主题的挖掘(主题思想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说明文阅读知识要点:

1、了解说明文的分类、对象及对象的特征;2、理清说明文的说明顺序。3、掌握说明的方法及作用。4、把握说明的结构。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简洁。6、把握说明文主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议论文阅读

1.能够把握文章的论题和论点。 2.能够把握文章结构。3.辨析(补充)文章论据。 4.分析论证过程。5.品析文章语言。6.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7、开发阅读,中心联系实际生活。 诗歌赏析复习要点

诗词赏析四大考点的解答方法总结

(一)、 领悟情感

【典型例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考查领悟诗词的主旨情感。

【题目形式】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心情。

【提问变式】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答题技巧】

1、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尤其是名家名篇,更需要“知人论世”。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答题格式】:描写了(或刻画了)什么的景色(或人物形象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题型示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刻画了诗人自己的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参考答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诗刻画了诗人在竹篱笆边上采摘菊花,无意中抬头看见南山的宁静优美的景色。刻画了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 “采菊”的动作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志趣。

(二)、体会意境

【真题回放】

兰溪棹歌①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

“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考查对诗歌意境的想象和体会。

【题目形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技巧】描绘图景要注意四点:

1、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

2、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要求优美。

3、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

4、是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考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2点:

一是描摹事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

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谐,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答题格式】①捕捉意象,把握特点+②联系背景,发挥想象+③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参考答案】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

【题型示例】

淮上渔者(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参考答案】 (共2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三)、赏析技巧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4、分析诗歌的艺术风格,如朴素自然、雄浑奇拔、清丽明媚等。

注意:

中考古诗词中,考查表达技巧,大多不会直接提问,而是多借助于对名句进行赏析。

【答题格式】点手法+析诗句、点意境+明情感

【题型示例】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2.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

【参考答案】:

1.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2.错在不懂得“千里”是虚写而非实写。既然写江南春景,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

(四)、锤炼语言

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典型题型有:⑴分析语言特点、风格;⑵炼字;⑶题眼。

【真题回放】1、“20xx年眉山中考古诗词真题”阅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

【题目形式】1、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题技巧】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明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格式】:点特色(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出特色)+析例句(特色语句)+析感情

【参考答案】(3)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

【题型示例】1、请分析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

(2)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

(3)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型示例】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参考答案】:“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真题回放】3、“20xx年宿迁中考古诗词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

【题目形式】3、欣赏诗眼、词眼

“诗眼”就是诗词中最能提挈全篇、提升形象、提炼主题、揭示主旨和艺术内蕴、表现诗人感情的“字眼”。它常常成为解读诗词的钥匙。

【答题技巧】①.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②.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③.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④思考该字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答题格式】:抓词语、释含义+ 描景象+点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点作用、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2)(3分)“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1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呼应了诗题(1分)

【题型示例】3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示例(一)

答:“阔”字更好。原因:

(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

(2)“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4)“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示例(二)

答:“失”字更好。原因:

(1)“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

(2)“失”字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其他基础题

易读错的词语、成语;易误用混用的成语;病句的判别与修改;句子的排序与衔接;仿写、对联、广告与标语;标点符号;文学名著及名著导读;口语交际、材料分析与信息提取;图表、图片与漫画;综合性学习与探究;名句背诵与默写积累;应用文运用(改错)。 文言文考查

通假字、字词的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常见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句式判断、文言句式短句、文言句子翻译、课文阅读理解、人物形象分析、写作技巧分析、文章主题思想归纳。 作文写作

题型包括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材料作文的审题;审题要准、构思要活、立意要深、选材要精、结构要巧、语言要美、首尾照应、情节巧妙、情感要真切、表达要丰富 如有遗漏:自己补充添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