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新课程小结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新课程小结

新课程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新的舞台,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师和学生都有了一系列变化。

一、新课程——让儿童个性彰显

“一鸟入林,百鸟绝音”。传统教育习惯在鸦雀无声、坐得笔直的学生前讲话或传达指示,要是下面有一个人对你的某个观点表示有异议,教师是不愿意与学生进行公开辩论的。看惯了阅兵式般整齐雄壮、步调一致、按步就班的人群,是容不得眼前奇装异服不同呼声的人的。而新课程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来指导教学,课堂上我们给予孩子们充分展现自我、阐述思想的机会,使他们十分乐于思考,勇于说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关注学生求知与实践的参与,关注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新课程——让教师角色变化

课改真正让我们的“学生观”发生了质的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悄然转变,过去的“师道尊严”现象已荡然无存。课堂上常会听到教师:“你回答得很好”,“别紧张,不要紧”,“请你坐下来再想一想”等话,教师“满堂灌”、“一言堂”渐少,取而代之是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尝试探究,质疑释难。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学的过程放给学生。学会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意见,教师能主动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课堂教学已开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

三、新课程——让学习方式多样化

我们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在数学课堂上出现了“自主探究”,“同桌互助学习”,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上讲台讲解”,“做游戏表演”, “数学游戏”,“数学闯关大挑战”等学习活动方式。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镜中,愉快学习,学得轻松,学得开心,他们在“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他们有了充分自主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在争论中活跃了思维,在碰撞中喷发出智慧的火花。通过学生的观察、模仿、操作、改进、交流等活动,使他们取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并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四、新课程——让孩子们感受了有趣而充满活力的数学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这是影响学习的一大障碍。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在情境的驱动下乐学、爱学。如五上“小数乘整数”例1,我们创设的是春天放风筝买风筝付钱的情景;“方程的意义”创设的是天平称物体的情景。

新教材中,到处充满了学生所熟悉的生动画面和所喜爱的卡通形象——聪聪和明明,除此之外,还有晨练、点名、摆一摆、铺一铺、画一画等等有趣的数学情境、活动形式,使得学生在卡通人物的带领下,在获得积极向上、活泼快乐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获得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五、新课程——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新教材试图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例如“小数乘整数”的教学,教材以买风筝时付钱作为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平凡朴实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无处不在;再如“小数乘小数”的教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换宣传栏上的玻璃”这样一个富有现实性的素材,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同时接受爱护公共财物的思想教育。由于这些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有兴趣。

但是,我们并不陶醉于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喜悦之中,冷静思考之后,觉得还存在一些困惑与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探索:

困惑一,新教材在大班额的班级使用,教师如何做到全面兼顾?我们现在的班额是平均每班50人。课堂上要全面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还有一定难度,很多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成果,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操作性的活动,教师难以一一进行指导,反馈检查也需要很多时间,学生的练习实践时间相对就减少,势必影响学生技能的形成。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新教材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比起学习老教材来却更加举步维艰。因为新教材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还新增加了一些内容,甚至把初中、高中的一些内容提前教学(如概率、中位数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困生的负担。

困惑二,家境不理想的学生怎么办?实施新课程,时常需要家长的配合,但我们发现家庭有一定文化基础,一定经济条件的学生学习实验教材是快乐有趣的,可以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购物,可以和父母一起动手做做手工??可在我们这样的小城镇中还有一批这样的家庭,家长文化层次不高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他们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辅导,许多的实践活动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指导,因而一部分学生得不到相应的实践机会,造成了某方面技能的缺陷。

困惑三,教材配套资源不足怎么办?新课程实验中,教师普遍认同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性、现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然而,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除了必须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有大量配套的教参、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目前,这些资源的短缺已成为普遍现象。

困惑四,如何评价我们的学生?教育行政采用的往往是终结性的评价,而教学还需要科学系统的过程性评价,二者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实施新课程也不例外。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肯定不能光用传统的一张试卷去评价我们的学生。而现行采用见诸报刊杂志上的如面对面考试,耗时之久会让教师身心疲惫。如何既省时又正确地评价我们的教育,是广大教师所关注的,也是家长孩子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实施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前提,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关键,科学评价的体系是保证。当然,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我们也将会面对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当我们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这一个个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又朝着目标向前迈进了一步。我们将充满信心,为了我们所追求的事业不断努力!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优质课小结

五年级数学优质课小结

本学期,在学校教导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们五年级数学组的刘香老师上了一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吴婷老师上了一节《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两节课都是在提前两天由校长安排课题的情况下讲的,教学设计是由自己自行设计,充分体现了个人的教学能力。

(一)做课亮点

这两节课都是经过参赛教师的精心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准备上都比较充分,有以下亮点:

1、教师都能够吃透、挖掘教材,发挥了教材的最大育人功能。做课教师都能紧扣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扎实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知识,获得最大的收获。原州九小的蔡永香老师深挖教材,有效控制教学进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扎实高效。头营小学的赵瑞霞老师课前准备充分,自制教具,课前让学生进行实际生活调查,为整节课打下坚实的成功基础。

2、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取舍、整合,拓宽了与教材有关的知识和信息量,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逻辑性和实践性。清河十里小学的王桂林老师整节课重点突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中河庙湾小学的雍振荣老师整节课突破教材,从儿童感兴趣的玩具入手,重新设计教学过程,用活教材。

3、关注了三维目标的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将三维目标同时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他们三者之间可以形象地表达为“知识与技能是认知的花果,过程与方法是认知的杠杆,情感与态度是认知的根本。”这些教师在教学中不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更重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六小教师李杰充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大胆放手,整节课学生学习愉悦轻松,兴趣盎然,达到预期目标,是学生的学习全面得到提升。

4、教师都能选取生活化素材,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新课导入新颖有趣。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在问题情境中实现思维的过程。这些教师的情境创设和新课导入的方式根据教材和学生而设,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切入口,为新旧知识的过渡搭建了桥梁。东郊小学的靳荣老师收集日常生活学生常见的具有典型的统计图引入课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一下子紧紧吸引到课堂上来,从学生熟悉的父母之爱记录学生身高体重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演示细致精炼,过程直观高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西关小学的李凤君老师充分选取生活中体温变化,学习科普读物的统计图,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从学数学到用数学。

5、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主体地位凸显。每位做课教师都注意采取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去自主学习,体验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做到了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的效果。四小教师李彩萍采用小组讨论交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6、能正确的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有人说“没有预设的课是不负责任的,没有生成的课是不够精彩的。”教师在教学前多一份精心的预设,教学中就会多一份动态的生成。教学中我们往往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更好的完成预设。三小的马文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灵活处理课堂中的问题,将教学设计和教学有机的融为一体;张易小学的谢飞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数大小的比较,找到比较的方法,使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7、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教师们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既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重视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从导入、观察、猜想、自学、合作、思考、交流、验证到得出结论,从学生自主探索,初步感知到有层次的联系、深化理解、巩固新知、拓展延伸,使多元目标得到落实。教学环节衔接流畅,在学生

获得知识的同时都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能适时地进行思想教育,教学时间分配合理,教学容量适当,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促进了学生知识系统的构建。原州十小的王海燕老师整节课设计流畅,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掌握知识,学会了学习方法。

8、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手段的有机结合。19名做课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现代化的课件和传统的板书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取得了良好的直观效果,既能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得到美的感受与教育。

(三)存在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种缺憾的“艺术”,即便是一堂十分精彩、令人称羡的优质课,也仍然存在可以考虑或需改进之处。因此本次参赛的课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1、部分教师在上课时还是不能大胆放手,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是否还可以少说一点,让学生多说点、多做点。当教师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后,是否还能顺藤摸瓜,探究一下“为什么”不要急于转入下一个环节。

2、个别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把握能力还有待于提升。在这20节课中,大多数教师还是按照教材的编排方式进行教学的。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深入挖掘的还比较少。有些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的理解上还存在偏差。

3、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对学生的把握上不够准确,有的课进展过缓了些,不难理解的内容用时过多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有的课又进行的过快了些,学生尚未弄清问题要求,便忙着组织讨论获急于让学生回答。这样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5、说课环节不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理解情况。大多数教师的说课是都是照稿子在“读课”,没有说的成分。说课的目的其实就是要教师说出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说出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以及这节课中对教法的运用和学法的指导。

6、反思不够深刻,与实际课堂有差距。

(四)几点建议

比赛落下了帷幕,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活动、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对数学教研工作有了更多的思索。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看到了各学校数学教学所取得的成果,发现了新人的成长。希望以本次比赛为契机,让我们的教师成为教学改革的领跑者,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教研更具有实效性。建议:

1、选出的优秀教师,定期在乡镇作示范课,发挥骨干力量,确实起到引领、带头作用。

2、给年轻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多听、多看、多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