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管理论文 论《荀子》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论《荀子》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的时代,诸子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采纳诸子思想,又可以进行批判和比较,所以荀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在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荀子都有很大的建树。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荀子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

研究荀子的学术思想除应关注他的主要著作《荀子》外,我们还应该从荀子学术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方面进行考察,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荀子学术思想的精神内涵和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是荀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当时,整个社会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变革。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社会思想的创新与理论的发展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伴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数学、天文、历法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荀子法律思想的产生得益于春秋到战国时期几百年的文化繁荣和以“百家争鸣”为标志的思想繁荣。荀子以理性的态度,用“兼容并包”的学术胸怀整合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学术思想,建立了自己的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思想体系。 荀子正是以从儒家到法家的过渡人物出现在战国末期的历史舞台上的。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对以往的学术流派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批判,成为战国末期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荀子以其人性论为基础建构的法律思想就成为解决当时社会变迁、实现国家统一和社会长治久安带有创新价值的法律理论。

历史上对于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的评价出现过很多不同的观点。在唐代之前,特别是汉代时期,荀子曾经拥有较高的地位。到了唐代,韩愈等人不仅表现出尊孟贬荀的倾向,而且已经把荀子排斥出儒学正宗的体系之外,在宋代理学大盛时期,荀子更受到空前的贬抑,朱熹甚至告知弟子可以不理会荀子。

苏轼在他的《荀卿论》中写到:“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在苏轼看来荀子的学术思想是“乱邦之学”,可谓是对荀子学术思想的一大批判。苏轼之所以批判荀子思想是“乱邦之学”就是因为荀子主张“性恶”的观点,苏轼认为“性恶”的观点让愚笨的人听了以为惊异,品行不好的人听了则觉着欢喜,不利于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发展,会导致国家混乱,社会不稳定。而荀子“性恶”的观点则认为人生下来本是恶的,要通过后天不断的努力、学习、改正来达到善,是一个修身的过程。

到了清朝的时候,谭嗣同在他的著作《仁学》二十九中写到:“故常以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在谭嗣同看来荀子的学术思想是“乡愿之学”,又是对荀子学术思想的一大批判。所谓乡愿大概是指伪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谭嗣同认为荀子的思想是一种伪道学。梁启超在《清议报第一百册祝辞》说:“其思想为吾人所不能达,其言论为吾人所不敢言。”在维新派著作中,《仁学》是最激进的。我们来看谭嗣同写作《仁学》的历史背景,时值甲午战争,清朝的海陆军溃败,屈辱求和,割台湾,赔偿军费银二百兆两,他悲愤到极点,因称次年所著《仁学》。 我们可以看出谭嗣同对荀子思想的批判是基于其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给出的,他自身深受封建伦常的苦难,对于封建统治的顽固黑暗腐朽感触极深,从而认识到要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一定要反对清朝顽固黑暗腐朽的封建统治,冲破封建伦常的束缚,打破民族压迫。谭嗣同对荀子思想的批判有失偏颇的地方在于他们两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社会制度不同,谭嗣同痛恨封建制度,想要打破封建制度,而荀子所处的就是封建制度发展时期,封建制度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荀子是维护封建制度的。

不管对学说、思想还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要基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我们不能站在自身时代去考察批判历史。对于荀子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的评价也是,我们应该基于当时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来评价。

荀子所处的时代大背景是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政治上国家大一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思想上百家争鸣。在社会转型时期,荀子维护封建制度,提出“性恶”论提倡人应该通过后天不断的努力、学习、改正来达到善,是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思想,荀子的思想在当时有利于稳定社会,建立大一统国家,而并非是“乱邦之学”或者“乡愿之学”。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教子有方》系列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教子有方》第二讲心得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为了孩子的未来,遵道教育,平常心,柔软心和长远心足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和没有爱的环境。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是一样赤裸裸的来的。仅仅是时间上不同而已,有先有后;空间上不一而已,你可能哭着来的时候是在北京某个富裕的家庭或是高干家庭,我可能出生在贵州某个偏僻的山村贫困家庭。可从生命的角度来讲,我们都是平等的。

当然不同的时段和差异的环境对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是有很大一部分决定权重的,可是,上天要把我们安排在不同的时段和不同的空间,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对于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改变的因素,用一颗平常心坦然的接受它,面对他够了。

人从一出生,滋养他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第一个陪伴他成长的伙伴就是父母。从本善本性的启发和良好习性的养成来说,一个温暖健康的家庭环境和懂得教育的父母给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潜移默化。一个家庭,有夫妻相敬如宾的尊重,有夫妻亲近和气的温馨,有孝敬老人的“榜样”,待人的和蔼可亲,这样的环境足够让孩子的童年上好底色了。

在眼下的生活中,时常我们会听到这样那样的媒体报道可怕的扭曲、虐杀和轻视生命的事件,比如团伙强奸、投毒杀生和自残自杀,像最近“3.1昆明团伙杀人事件”。对于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环境中时有发生。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不去静下心来思考反省,不知道惨痛的悲剧要重演多少回。其实这些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只需要教育这样做:关注孩子的幸福,从心起步;关注孩子的生命,从平等的高度来亲子共长。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家庭渐渐和睦,社会缓缓和谐。

老师的思想,你不知道有多厉害?!它足以光大一个民族,也轻以毁灭一个国家。社会的风气,你不知道有多可怕?!它轻而易举就可以把生活在其中的万物染色。一个纯洁的心,在这个“大染缸”里面,只需三五个小时??足以让你认不清人的“本色”。当然,也可以把我们染成“婀娜多姿”的彩色。

在这次偃师睿源的培训学习中,华禾师院研究院院长李佳颖老师说:“改变

一个老师的思想,可以改变一百个孩子的命运和一百个家庭的命运。”可想而知,一个老师的教育理念是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因为李老师还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老师的习性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可轻视的部分。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用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词概括就是正己化人。信仰传统文化的人,都坚信:道在低处,德在践行。我喜欢用信仰一词,是因为有些专家在某些场合批评我们现在的中国人缺少缺乏信仰,其实也不是全中国人都没有信仰,我们都要做有信仰的人。真正的教育是做出来的,真正的教育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

近两年来,最高国家领导人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到了很高的一个高度。这是我们随处都可以看的见、听得见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包括农村到处都是传统文化的标语,像公路边,广告牌,就连厕所的提示牌也醒目地写着“尊礼守德”的字样;各种各样的媒体到处都有传统文化的音符。比如经常在电视上可以看到的孝敬父母、关爱老人、文明礼让等相关的公益视频。另外,还一大批的传统文化传播者,通过他们的发起、推广,一大批的学者、专家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传统文化正在静静地走进我们的每个人的心里,融入我们现代人的生活。

教育不难,我们只需要尊重、信任、勤奋和坚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吧,平等地看待每一个生命个体。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平安温暖的环境,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温暖的家庭、懂爱的父母和懂教育的老师和和谐的环境。人来世间几十年,就是灵魂升华的几十年,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享受生命的快乐吧。

最后要特别感恩辛勤为我们付出的蔡老师和默默为我们的学习付出的家人以及陪伴我们学习的家人们。

【谦和】郑传波

郑州睿源教育发展部

20xx年x月x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