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开题报告

引言

我国幼儿园数学一直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现在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综合课程教育。并且在近年来新课程教材的学习活动实现了内容、组织上的新突破,以综合的思路构想学习活动。学前数学教育并以主题的方式呈现,强调以整体的、开放的、相互联系的方法来考虑学习内容。它是怎样确立的,又存在哪些问提?

一、关于可行性方面的确立

(一)专家的观点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主张“儿童应接触大自然、大社会,生活就是教科书”。当前一些儿童学习理论,如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等,也都主张重视儿童从生活中学习。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思想也重视儿童的“生活世界”。儿童头脑中的数概念既不是来自书本,也不是来自教师的解释,而是来自儿童对生活的现实进行逻辑数理化的思维。由此,把活动内容和教育过程融人社会生活经验之中的社会生活学习引起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社会生活学习是强调在儿童社会交往的背景中,为儿童提供丰富而有意义的数学问题,使儿童通过合作、交流、分享、共建等重新建构或修正其数概念的活动。对于的数学教育,全美数学教师协会提出五个基本目标:一是儿童应该变成数学问题的解决者;二是儿童能够用数学交流;三是儿童应学会数学推理;四是应该看重数学的价值;五是儿童应学会对自己的数学能力充满自信。这些目标都重视解决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儿童有意义的经验和社会生活情景,因为日常生活情景中儿童有很多机会去发现,去比较、判断、探讨、决定。如:用手指、手臂、脚步作为量具;在游戏活动“小兔家的路”中认识形状;上下楼梯时数台阶、过生日时数蜡烛,培养幼儿计数能力;吃饭时分发碗筷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在“逛超市”的时候认识生活日用品、货币、价格等数量关系;认识家居楼层、左右邻居,从而认识序数、相邻数;通过打电话使幼儿对数学产生感性认识;通过摆积木、看图书的过程中熟悉颜色、了解形状等等。总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知识,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事情,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及时与数学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二)对近几年数学教学的反思

20xx年x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拉开了幼儿园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深入进行课程改革,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的序幕。《纲要》强调了一系列幼儿教育的新思想,比如:终身教育的理念、以儿童为本的理念、课程整合的理念、双主体的理念、环境育人的理念、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等。《纲要》将幼儿园教育相对划分为五大领域,数学涵盖在科学领域之中,幼儿园数学的教育目标定位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务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内容与要求部分提出:“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它带来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根本变革,使幼儿园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涉及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育途径等方方面面。 课题组成员对照《纲要》反思我县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现状一致认为:我县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与《纲要》的精神存在较大的反差,突出表现在:1、数学教育过分追求知识目标,忽略幼儿对数学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不能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体验。2、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重教材,忽视儿童生活中的数学。3、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途径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4、在教学方法上以讲授、强化练习为主,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课题组认真研读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育委员会1990-19xx年合作项目“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数学部分的资料。其总结论为:

第一,我国5-8岁儿童(1990-1994),小学前在数学准备方面,其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准备,智力准备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第二,数学教育方法亟待改进。从重机械记忆和训练,转变到重理解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课题组又查阅了《学前教育》19xx年—20xx年五年的资料进行汇总,结论:五年来幼儿园在数学教育方面的研究几乎为零。

(三)课程综合主题背景下的数学教育的确立

1.纲要的确立

(1)《纲要》将以往单列的数学学科纳入科学教育领域,这从根本上转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幼儿的数学学习从传统单一领域的知识接受性学习走向主动学

习和整合学习。主题活动所探究的事物必然包含数学方面的内容,幼儿在认识事物的同时也会感受到事物的数量、形状、空间位置等特征,体验到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2)《纲要》中有关数学教育的目标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强调了生活环境在幼儿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幼儿就生活在一个“数学”世界里,早上几时上幼儿园(时间),吃多少点心(量),玩什么样的玩具(形),排队做操(序列),等等。因此,将数学回归到幼儿生活中去,将相应的数学内容自然地与主题活动相结合,能使幼儿数学教育具有更为丰富的源泉和内涵。

(3)《纲要》中有关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问题”,它弱化了幼儿学习具体数学知识的要求,突出了对幼儿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培养,强调由内在经验引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与主题教育强调的活动要基于幼儿自身的直接经验和兴趣、要与幼儿生活相融合的理念是一致的。

2.主题活动的优势

(1)主题活动贴近日常生活,幼儿兴趣高。

幼儿园的主题一般选择季节性、节日性以及幼儿的兴趣点为话题,这样的话题贴近生活,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幼儿也会比较感兴趣,而且由于贴近生活,更具有实用性,能够"学以致用",当幼儿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后,学习的兴趣会更浓。

(2)主题活动更具系统性。

相对于传统的分科教学来说,主题活动更具系统性。因为,主题活动是以一个话题为中心进行延伸的活动,这些活动仅仅围绕这个话题而进行,这个话题始终贯穿与主题活动的始终,小的活动构成一个小主题,几个小主题就构成最后的大主题。

(3)主题活动更具灵活性。

相对与传统的分科来说,主题活动更灵活,它可以根据时间、季节、节日以及孩子的兴趣灵活地确定主题的内容,可以定一个大主题,几个月完成,也可以定一个小主题,一个月或半个月完成,这样的灵活的教学形式,是传统的分科教学所不具备的。

另外,主题活动更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区域活动就是一大特色,每次主题活动时,都会相应地组织一些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主题教学的一部分,在主题活动中,幼儿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因此,有可能父母在某段时间会感到

孩子不像分科教学那样学到很多知识,但是长久的您就会发现,孩子的能力再逐渐提高,而且知识面会很广,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

二、人们的问题

(一)在主题活动背景下要不要考虑数学学科的系统

有人认为,不要考虑数学学科的系统,应为老师很难把握。还有的认为,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它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相对于零散、随机的活动而言,系统化的教学活动对于幼儿的数学学习是有优势的,因此教师要心中有“序”,明确哪些是幼儿必备的数经验,并在具体的主题活动中灵活地把它们转化为适当的教育目标。

(二)怎样将数学教育整合到主题活动中

大多数人认为,数学与幼儿的生活以及其他教育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从内容和形式入手,寻找它们的联结点,将数学融入以其他领域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中。另一方面,由于自己特有的学科体系,数学知识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因此有些内容很难整合到以其他领域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中。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组织以数学内容为主体的主题活动。

三、结论

有关主题背景下的数学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的文献甚少,本文献介绍了专家早期就提出学前数学整合、数学教育的确立以及人们遇到的问题。我认为我们要根据幼儿园自身情况,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提高老师自身素质,要多方面考虑才能完善数学教育的整合。

参考文献

[1]林泳海.中国幼儿数学教育课程的反思与构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xx.(1)

[2]周世华. 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与策略——关于儿童学习研究引发的思考[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xx.(02)

[3]虞永平 ,彭俊英. 对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现状的分析和建议[J]. 人民教育. 20xx.(11)

[4] 周粮平. 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理解[J]. 学前教育研究. 20xx.(Z1)

[5] 虞永平 ,彭俊英. 对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现状的分析和建议[J]. 人民教育. 20xx.(11)

[6] 赵寄石. 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J]. 早期教育(教师版). 1990.(Z1)

[7] 何国华.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纪念“生活教育运动”创办六十周年[J]. 现代教育论丛. 1987.(03)

[8]毕珊娜. 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和张宗麟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 青年科学. 20xx.(07)

[9]朱家雄. 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所见所闻和所思(上)[J]. 幼儿教育20xx.(07) .

 

第二篇: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是我们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非常满意的实验效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幼儿园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教学设施、用具的布置(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的提供)及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心理环境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我们课题研究仅涉及教室环境与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 “互动”是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全新教学模式,它积极提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沟通,鼓励被教育者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 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幼儿不仅仅是在环境中成长,也是在环境里探索和学习。因此也可将“环境视为幼儿的老师”,互动式的教育环境可让幼儿体会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有利于萌发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研究背景:“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新《纲要》强调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的,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使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将环境的教育价值摆在了整个教育的重要位置。但从现状看却存在许多要解决的问题:环境创设内容上追求精致美观,缺乏教育性;布置的形式上单调,缺乏多样化;布置方法上,主要以教师的设想、愿望出发,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应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让幼儿用环

境记录、描述自己一日生活,使环境成为“会说话”的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环境的价值。

研究的意义:通过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改变教师观念,不包办代替: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探索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以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的与环境互动。促进幼儿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目标:

1、改变教师观念,尊重幼儿的兴趣, 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引导教师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建构创设意识的内容、途径、指导策略,利用环境来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积极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幼儿互动环境。以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萌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吸收先进教育经验:在不断地反思教学中提高教师经验总结与分析能力。

内容:

本课题分为两个子课题:第一、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第二、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

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指导幼儿欣赏扎染布艺。

2、研究扎染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技能、技巧。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扎染活动。

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在环境创设中,如何引发幼儿主动提出创设的意愿和动机。

2、研究如何在师幼互动地创设环境中培养幼儿主体性、积极参与性为主线,选择与安排相关合理、有趣的内容。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发并促进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由课题组人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与现有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

(2)比较法:通过比较前后测幼儿与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从理论角度分析幼儿如何更好地与之互动,为教育的实践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从而不断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组织由园长挂帅、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我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展开关于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现状调查。在研究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以保证实验研究的效果,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20xx年x月——20xx年x月第一阶段:筹备阶段:搜集有关资料,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好观察记录及实验方案。

20xx年x月——20xx年x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阶段,根据前一阶段的观察,从改变教师观念,创设良好的物质与心理环境,指导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真正达到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20xx年x月——20xx年x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资料、信息、音像等进行综合、归纳、概括、总结;撰写工作报告及实验报告、结题报告,最后出版本课题研究的成果集,制作一套环境创设课例光盘和课题研究过程光盘,举办有关课题成果的展览并推广。

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我园虽仅成立两年的时间,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先后被确立为徐州市一类幼儿园、市示范幼儿园、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优秀家长学校、徐州师范大学社区学院教育基地及青年路小学、公园巷小学、徐师附小、解放路小学等教育实验小学幼小衔接实验基地。

在课题开展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出观察记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如何进行创设才能与幼儿互动,掌握了环境创设的要求、内容和方法,写出了实验方案;认真阅读、理解相关的书籍如《幼儿园环境布置的思考》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等,从多

方面、多角度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还专门组织教师到苏州、贵州等地方学习扎染工艺。

另外,我园将拨出专用经费,应用到科研课题上来,以保证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关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2、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方法与策略。

3、教师在课题中的观察指导个案及成长发展。

4、幼儿成果展示。

5、与课题有关的教养笔记和论文的发表。

6、关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实验报告与工作报告。

7、关于课题研究的音像资料。

七、课题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用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指导课题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重实证、重理性;合理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人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

3、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实验资料,注意收集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成果。

4、课题研究中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