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观察量表

如何制定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观察量表 作者:庄苏琛

来源:《读写算》20xx年第38期

【摘要】从八十年起至今,国内有好多幼儿园以语言教育为特色,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观念、目标、活动类型与活动设计组织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首先就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而观察正是教师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为提高教师的观察、分析与评价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语言教学活动的观察量表。本文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现状;语言教学活动观察量表制定的依据;观察量表制定的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 观察量表 制定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现状

近年来,幼儿园语言教育改革研究有不少突破性的进展,然而语言教学的低效益现象仍然较普遍。如何改变现状,变苦干为巧干,努力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益,这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幼儿语言教育研究内容支点多而广,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也一直没有间断,但是对于不同能力不同层次教师教学行为的提升缺乏较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延续性的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有效推进教学活动的起点。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缺乏对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及课后的系统反思,相应的研究也随着教学活动的结束而停止,对于教学活动本身的研究价值和教师个人教学行为的系统发展缺乏持续性研究。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观察量表制定的依据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出台,指出了幼儿园教师应秉持的基本理念有: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其中提出“尊重幼儿期的独特性和价值”。这一标准对幼儿园语言教学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在自身掌握语言教学能力的同时又要兼顾要幼儿个别独特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公开征求意见时,家长非常关注语言领域,并且从幼儿的听、说、读、写几方面有详细地发展指南。这为语言教学活动观察量表的制定提供了最好的理论基础。

三、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观察量表制定方向

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观察量表依据中,可以看到,在观察幼儿的同时,也要观察教师的课堂中的表现。因此可以分为两个块面制定,分别是“幼儿观察表”和“教师观察表”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观察量表的制定

教师观察量表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园教师语言教学的要求。观察表的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语言教学目标的制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块面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即倾听与表达、阅读和书写两个部分。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指南》中幼儿年龄段发展特点,这需要制定在观察表中,在表格的后面需要对这些制定的目标进行达成度的评定。

2、教师语言的组织的制定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对教师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是故事、诗歌、散文等,则要在观察表中添加:语速、音量、节奏,其他。其他则是指,除了量化的观察外,可以有表述性评价:如语言生动自然、语言平淡无感染力等。有助于在课后给予教师明确有效的指导。

3.教师语言活动环节的制定

教师在语言的教学活动中,会采用一些教具,因此要制定辅助方式:视频、实物、手势、眼神、图片、其他。然后是各环节分块记录:如第一环节导入,第二环节活动内容,第三环节结束部分,各环节完成的时间,教师的情绪、思路、目标的达成,作一到两句描述性评价有效无效、科学、形象、层次、其他等。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后“提问和应答及有效性”这一观察内容,对观察者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开展此类观察活动,观察者必须是园骨干教师,能做出客观有效地观察记录和评价。针对这一表格,在观察多次后对被观察者提出有效建议。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观察量表的制定

幼儿是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观察的幼儿情况进行一下几方面的观察:

1、幼儿语言发展现状观察量表制定

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位孩子的发展情况也是各不相同。观察者要确定观察课堂中哪几位孩子的语言发展现状?此类观察表的设计,如简单的评价表,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园语言教学幼儿发展目标可细化到各年龄段幼儿在倾听、表达、阅读、书写方面的具体要求。

2、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表现量表制定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在现场的表现应该如何记录呢?首先观察者,要确定观察幼儿的人数,可是个别的、部分幼儿,或全体幼儿。

量表的第一部分,是幼儿倾听保持的时间,小中大班幼儿注意力保持时间各不相同。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再是互动,就是幼儿的回答和提问,回答又分:举手的次数、回答的有效无效、自主回答或引导回答。在教学活动中,还需关注到幼儿在合作环节的中的表现,此类可设计成表述性评价。

最后对幼儿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作整体的评价,如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状态如何?目标是否达成?语言句式是否掌握等,根据教师制定的语言教学目标、重难点是否掌握制定量表。

在实践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刚开始老师们在设计观察量表的时候,都希望讲观察幼儿的内容全部涉及到。但往往相反的是:观察不全面,或来不及观察。因此我们建议老师从个别幼儿观察开始,或从一个点开始进行观察研究,从小处入手利用观察量表帮助幼儿改善行为。

制定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观察量表,站在促进园所、教师和幼儿发展的角度,更新对语言教育的认识,借助专家的指导和引领,全方位、多角度地对语言教学进行有效推进。依据课堂效果记录的最真实数据和信息;依据对语言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实施、效果的分析探究;依据对于教学主题的更新和改革,寻求语言教学的新价值,不断改进和完善语言教学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发展,促使园本教研更扎实有效、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幼儿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瑶《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

[2]翻译:单敏月王晓平《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第三版》

[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旅游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

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

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意义

提问是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开启幼儿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沟通教师和幼儿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提问是指教师依据特定的活动目标,根据相关的活动内容,设置一定的疑问情景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在语言教学活动过程中,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善于发问,整个教学活动气氛就活跃,幼儿学习积极主动,有的教师不善于发问,或问得不得法,其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对差一些,同样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二)研究的背景

问题是学习之始,提问一向是教师组织语言教学活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好的提问,或者有效的提问可以构成了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从问题的设计、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方式方法,到问题的处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不仅影响了幼儿的学习情绪、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而且使有效教学难以获得可靠保障。

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不成问题,甚至没有思考价值;

②随想随问,没有精心设计,随意性强;用词不准确、表达不清楚,中心意思不突出;

③问题无层次,前后问题之间缺乏连续性,“前言不搭后语”思维跳跃性大;过程中横生枝节,突然提出某个问题,造成幼儿思维断层; ④所提问题脱离幼儿的经验和水平,数量多,但问题层次偏低,强调认知水平的问题,忽略非认知水平的问题。

⑤问题提出后急于作答,没有给大多数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或要求全班齐答,追求表面效果;

⑥提问时重视常回答问题、善于言表的幼儿,忽视其余幼儿;幼儿应答机会分布不均,存在不公平;

⑦教师对幼儿回答问题鼓励不足,评价笼统、单一,指向不明;

(三)研究的价值

一是从幼儿方面看,能促进其思考,激发起求知欲望,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教学活动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等。

二是从教师方面看,能促进师幼有效互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一线幼儿教师驾驭教学活动的能力。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理论

2、对话理论

3、后现代主义理论

4、多元智能理论

5、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丛书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综观关于有效性提问的相关研究,就年龄段而言,小学、中学及高中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相关研究较多,幼儿园则较少;就学科(或领域)而言,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多,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则较少。

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上半叶。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有效教师?

从当前课程改革、教学理论的进展来看,幼儿教育以及语言教学活动中应更加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重视幼儿的主动学习。因此,语言教学活动应该是服务于学习过程的,以促进幼儿有效地学习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提问的功能是多种的,考察提问的有效性应从多个维度、多个指标进行。

四、概念界定

有效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有效性提问:指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

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统计,掌握教师有效性提问的基本特征。

2、不断加强对提问行为的监控和反思,优化提问行为,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有效地把握主体性教育,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3、对具体教学方案的修改与指导,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师幼有效互动。

(二)研究的内容

1、教师教学活动提问的层次性。

(1)问题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和兴趣特点,使问题适合幼儿的能力水平。

(2)把活动设计的框架教学结构和关键问题写进教案,清楚、详细而精确地设计、表述问题,避免模棱两可的、模糊的提问。

(3)按照逻辑的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问题,避免缺乏明确的中心和目的的随便提问。

(4)提各种水平的问题。

2、教师教学活动提问应答机会分布情况。

(1)提问那些能够鼓励全体(或大多数)幼儿参与的问题。

(2)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

(3)对难度较大的问题采取自由处理的形式。

(4)留心沉默寡言的幼儿的语言或非语言暗示。

(5)鼓励幼儿与幼儿间相互启发。

(6)排圆形或半圆形的座次,创造有利于幼儿参与的环境。

3、教师课堂教学提问待答时间、应答方式。

(1)在幼儿回答之前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鼓励幼儿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

(2)在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之前等待足够的时间,保证幼儿对问题的充分理解。

六、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文献分析法。

七﹑研究策略

1、提高语言教学活动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调控教学活动提问的难度。

2、提高语言教学活动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二:调控教学活动提问的频度。

3、提高教学活动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三:适时调控教学活动提问的等候时间。

4、提高语言教学活动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四:恰当配搭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5、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五:恰当利用鉴别教学活动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沉默率。

八、研究过程

1、实况记录,分析资料,发现问题,了解现状。课题组人员对幼儿、师做了系列问卷调查,了解师幼双方的教与学状况。

2、课题组人员下班听课,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听者与被听者共同反思教学效果。

3、加强培训,注重研究。

4、悉心分析,进行反思

5、寻求课题研究的核心理念。

“有效教学”是国家研究的大课题,相关的教学理论也是不胜枚举。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务必理清研究的思路,寻求一个既具有统率意义又简洁明了的核心理念。那就是“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这八个字。

九、预期成果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研究资料的汇编。

3、举行研讨课与观摩课

4、积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照片、录像等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