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郑屯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2

郑党通(20xx)42号

关于调整郑屯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村民委、镇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

鉴于人事变动,为进一步加强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领导,落实好国务院和省州市的有关工作部署,经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决定对郑屯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钟仕友(镇党委书记)

第一副组长:荀 刚(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 组 长:吴 玲(镇党委副书记

罗顺书(镇政法书记、武装部长) 马 强(镇纪委书记、)

梁仕海(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张用刚(镇人民政府镇副镇长)

徐作鑫(镇党委委员)

成 员:赵先红(镇纪委副书记、郑屯办总支书记) 何交明(镇财政所所长)

罗廷品(镇扶贫站站长)

余永富(镇党政办副主任)

刘 含(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张 力(镇交通管理站站长) 黄俊杰(镇水利站站长)

杨荣获(镇文化中心主任)

杨富强(镇林业站站长)

陈 林(镇民政办负责人)

王必福(郑屯派出所所长)

李仕扬(镇土管所所长)

杨永国(坡白办总支书记)

黄祖君(镇财政所副所长)

李长江(镇组织人事、镇团委副书记 ) 杨天云(民族村支部书记)

黎廷俊(绒泥村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徐作鑫同志负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四个工作组,成员从相关部门抽调,具体设置如下:

一、办公室

设在镇财政所,由何交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黄祖君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负责编报、汇总年度项目建设支出的预算、财务决算,审批项目建设财务决算,合理安

排和分配资金。建立建全有关制度办法。

二、项目申报和审批组

项目申报审批组设在镇扶贫站,由罗廷品同志兼任组长,李长江同志兼任副组长。项目申报和审批组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村报来的申请报告和项目规划等资料进行可行性论证,编报、汇总和审批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经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上报市农村综合改革部门,争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资金。

三、资金筹措和物资采购组

资金筹措和物资采购组设在镇财政所,由何交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黄祖君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资金筹措和物资采购组负责筹措财政奖补项目资金和开展项目物资采购。

四、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组

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组设在镇扶贫工作站,由罗廷品同志兼任组长,张力、黄俊杰兼任副组长,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组负责对项目施工进行指导,提供有关的技术服务,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履行职责,加强对施工各环节质量监控,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五、宣传发动组

宣传发动组设在镇党政办,由余永富兼任组长,杨荣获兼任副组长。宣传发动组负责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

(此页无正文)

中共郑屯镇委员会 兴义市郑屯镇人民政府 20xx年x月x日

主题词:机 构 农 村 公益事业 通 知

郑屯镇党政办公室 20xx年x月x日印发 共印30份

 

第二篇:关于安康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安康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调研报告

作者:何邦军 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xx-5-16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促进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为更好地推进我市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集中财力办大事,近期对全市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实施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要成效

自20xx年我市在汉阴、旬阳、白河3个县试点到20xx年在全市全面开展以来,3年间全市累计投资141416.9万元,实施了村级公益事业奖补工程3392项,建成村内道路硬化项目1823个、小型农田水利项目269个,人畜饮水项目395个,环卫设施项目162个,公共绿化项目122个、电力改造项目249个、文化体育及村民活动场所等其它公益设施 377个。通过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将全市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和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据统计,20xx以来,各县区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基础,以政府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大力开展村内户外公益事业建设,硬化村内道路 5010.5公里,沙石路面1175.3公里,修建桥涵350座,便民桥13座;修建村内小型水利设施包括水渠1059.74千米,堰塘水窖14040立方米,饮水管线417.4千米,防护堤32千米,堤坝13处,机电井20眼,其它水利设施36个;人畜饮水218处,铺设管道、渠道1718千米,修建水塔171座;垃圾集中收储点1801个、垃圾池427个,修建公厕7座,配备垃圾清运车32台,实施环卫整治89处;村内植树252861株,修建村内花池2696平方米,其它村容美化22处;改造农村电网1482杆公路,安装路灯4435盏;新建村内公共活动场所196772平方米,其它公共设施201处。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初步改善,"行路难、饮水难、环境差"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二)构建了公益事业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填补了村级公益事业供给缺位的空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坚持民主决策,筹补结合,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实行政府投入与农民出资出劳的有机结合,构建了"政府资助、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一事一议奖补项目覆盖了目前财政支农资金没有涉及和欠缺投入的村内道路、小型水利、公共环卫、人畜饮水等公益事业项目,突出了公益性,填补了各级政府对村级小型公益设施投入的空白。3年来中省财政奖补力度逐步加大,我市各级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投入。20xx年-20xx年,各级用于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总投资达141416.9 万元,其中农民筹资筹劳71179.4万元,占总投资50.3%;整合资金投资18657.7万元,占总投资13.2%;中省奖补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达34333.3万元(县级配套10604万元),占总投资24.3%;财政奖补还带动村级组织、社会捐赠投入等17246.5万元,占总投资12.2%。

(三)激发了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什么、怎样建,均由村民民主决策,按民主程序办事,实现群众自己当家作主。把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迫切而又纳入不到以往支农建设项目的中小型工程纳入建设范围,极大激发群众谋划公益事业项目,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村民逐步养成了参与民主议事的习惯,提高了民主意识,更加珍惜自身的民主权利,把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自我服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许多地方在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的激励下出现了村民自发组织起来议项目、建项目,自觉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管护养护村内公益设施、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村内公共事务管理的新气象,把农村政治文明、乡风文明建设推上了新的台阶。

(四)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有项目的村,乡村干部经常与大家一起搞规划、议项目、谋发展,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村内户外,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和拥戴,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尤其是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让广大村民得到了实惠。一些村组干部、先富起来的农民企业家、在外务工人员、驻地企业和挂钩单位慷慨解囊,积极为当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捐款捐物,免费提供技术设备支持农

村公益事业建设。旬阳县段家河镇向庄村今年新修村内道路6.5公里,总投资82万元,除村民筹资筹劳、财政奖补、部门帮扶外,各方面人士赞助达20万元。还有不少地方充分利用一事一议这一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处理和化解长期困扰农村稳定和发展的有关土地林扒、债权债务、补偿兑现等矛盾纠纷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层干部反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五)创新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体制,搭建了政府服务三农的新平台。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改变由政府包办一切项目的建设和管理的做法,确定了财政奖补建设和管理的主体是群众,政府和相关部门是引导者、服务者和监督者,使政府服务农村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为下一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了条件,开辟了新道路。同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各级财政、综改部门唯一的既管资金又管项目的一项新工作,各级财政、综改部门以实施这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了财政基本公共服务的功能,创新了财政服务模式,开通了公共财政服务三农的"直通车",搭建了政府公共财政服务三农的新平台。如汉阴县把村内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一事一议项目重点,近年来集中解决了10个乡镇68个村的垃圾清运处理问题,使长期困扰村民垃圾难处理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石泉县今年利用财政奖补资金,捆绑部门资金4000万元,集中支持杨柳示范区公益事业建设,对片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达到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目的。平利县今年把长安、广佛、八仙三个镇作为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示范镇,选定9个村的村级道路(硬化)及人畜饮水项目进行"特惠制"试点,将奖补比例提高到70%,取得了良好效果,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

二、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我市近年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需要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任务繁重,需求矛盾突出。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依然简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建设投入,使农村的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对提高生产生活质量的愿望日益增强,农村需要解决的公益事业也在随之增多,并且每项公益项目的资金需求量较大。本次调查基层干部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农村公益项目,一是路,尤其是通组路和人口集中的村庄院落道路及未硬化的村组道路问题还未解决。二是水,有些村不同程度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一些村庄仍存在吃水难的状况。三是环保问题,目前大部分村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污染治理设施还处于空白状态,农村"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四是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等诸多民生问题还普遍存在。农民要求加快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愿望十分迫切。

(二)村民筹资筹劳和支农资金整合难度大,困扰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从近年我市实施情况看,一是筹资难。由于我市属陕南贫困地区,山区村组多,农民居住分散,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经济承受能力较弱,致使筹资比较困难,有的地方为争取奖补资金,造福于村民,存在用村级运转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甚至不惜贷款垫交村民筹资的现象。不仅影响了项目投资预算的完成,还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建设。二是筹劳弱。村内青壮劳力外出打工较多,在家的多是老年、妇女,即使愿意出劳,但效率甚微。三是资金整合难。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投入总量逐年增加。但由于财政投入大部分以各种工程项目为载体,难以进村入户,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梗阻"现象突出。不少建设项目规定详细,列支科目精确,资金难以整合。许多项目分散在众多职能部门,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和协作不够,使多数资金的使用没有形成合力,降低了投入效率,没有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困扰着村级一事一议公益事业的发展。

(三)现有的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标准偏低,难以解决村级重点项目建设问题。按照我省现行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均实行严格的上限控制,年人均筹资不得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的2%,筹劳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不超过10个标准工日,每个标准日20元,以此作为增加农民负担与否的数量界限。目前我市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村民人均不到300元。从实践看,反映最多的矛盾之一就是筹资筹劳因标准限制办不了什么事,小村大项目无法做,大项目小投入做不成,只能做些小项目,遇到乡村道路硬化、兴修水利等稍微大一点的项目,或者一年有几项公益开支,就只能望事兴叹。同样,现行的财政奖补标准虽然已提高到按农民筹资筹劳50%的比例给予奖补,但还显偏低。按目前的政策标准,单靠一事一议村民筹资筹劳和财政奖

补是很难解决农村公益事业重点项目建设,尤其是投资需求较大的一些重点项目建设。

(四)村级一事一议建设项目和资金使用分散,集中财力办大事效果不够明显。以20xx年为例,全市在1453个村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覆盖面达到全市总村数的59.4%;建设项目1631 个,平均每个村1个多项目;当年建设项目总投资64206万元(其中村民筹资筹劳34680万元,村集体投入357万元,社会捐助988万元,整合资金10560万元,财政奖补17621万元)平均每个村44.2万元,每个项目39.4万元;按申报项目村民筹资筹劳总额50%计算奖补资金达17622万元(其中中省承担三分之二11750万元,市县配套三分之一5872万元),平均每个村占12.13万元,每个项目奖补 10.8万元;再从今年全市实施的项目看,没有一个项目财政奖补超过20万元。这虽然体现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普惠制"的效果。但同时反映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施范围(镇、村)过宽,项目零星分散,资金使用存在撒胡椒面的问题,难以解决村内一些稍大的特殊的公益项目建设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因是:受一事一议实施的面要达到一定的村数(今年省上要求在50%-60%的村进行),并按村内建设项目直接受益的农村人口数和劳动力个数进行筹资筹劳,据以核定奖补数,以及省上规定一事一议项目财政奖补20万元以上须逐级上报省审批权限的限制。从近几年各级上报项目情况看,以小项目为主,大项目不敢报,即使上报往往因资金问题或缺乏后续支持,所建项目成了"半拉子"工程,甚至有的半途而废,无法正常使用。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村组道路,小型水利等稍大一些的建设项目。

(五)配套措施不到位,财政奖补配套资金压力大。目前县区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配套措施缺乏,包括农民筹资筹劳监管制度、农村土地、规划、建设制度、一事一议建设项目招投标和验收制度、所形成资产的管护制度、以及项目建设的动态监管系统、各级的一事一议项目库建设、一事一议项目与部门项目资金整合机制等均滞后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实践。同时现行一事一议奖补政策要求市县配套资金的压力大。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县区财政比较困难,各种刚性配套支出要求较多,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安排上,地方财政心有余力不足,普遍感到压力增大。

三、推进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政策建议

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抓手,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功在当代,福泽万民的民生、民心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切实建立起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长效机制,需要在统筹项目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整合,扩大实施"特惠制"上下工夫,求实效。

(一)突出重点,统筹规划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以县为主,做好项目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首要的基础性工作。在项目选择上要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建立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新机制为中心,坚持"农民自愿"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克服小而全、满天星的做法,力求大而精、效益好的目标。按照县上有重点、乡镇有亮点、村上有看点和硬化、亮化、美化、绿化、净化的实施要求,重点把小城镇、农村新社区建设,农村水利道路、生态环保、文化卫生设施建设,基层民主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陕南移民搬迁等相关项目,尽可能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有机配合起来,相互补充,拾遗补缺,统筹协调推进,充分发挥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将惠农事业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可持续发展。建议:从20xx年起,以县为单位,首先制定当年一事一议项目规划,明确实施范围(镇、村)、项目重点包括整合的支农项目、实施步骤、工作措施等,据此审核县级上报项目。

(二)实施"特惠制",着力解决与新农村建设相配套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问题。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特惠制",可以摒弃一事一议建设项目、资金使用零星分散、重点不突出的问题,便于集中财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与管理,发挥资金最大效益。一是在实施范围(镇、村)上要保证重点区域。结合城乡建设整体规划,优先选择条件适宜的重点镇、重点村,有计划、有步骤实施连片推进、一个地方整体推进和轮回支持的办法,并实施综合的、配套的项目建设,集中解决村内公益事业项目建设问题。二是在项目选择上要突出重点。对省、市确定的重点项目和各地开展的以"整村推进、连续建设"为主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作为"特惠制"重点支持的项目。并把一事一议项目与其它支农项目进行捆绑,以群众受益面广,需求度很强,效益性明显,投资额较大的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农村水利道路、生态环保、文化卫生

设施建设,陕南移民搬迁、生态乡村游等与新农村建设配套有关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为重点,最大额度给予支持,树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典型镇、典型村、典型项目,以点带面、以点促面,进一步做大做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三是在奖补资金安排上要集中财力。多争取中省奖补资金,增加县级配套投入,确保奖补资金总规模只增不减;保证60%以上的奖补资金用于"特惠制"重点项目。对上级财政下达的奖补资金,由县级统筹安排,对重点项目根据筹资筹劳和投资需求实施 "特惠制",提高财政奖补标准,给予最大比例的奖补支持,其奖补标准由县级确定,报省、市备案。此外,对筹资筹劳有困难,农民收入水平低,又无可与支农项目整合资金的、需要解决的一事一议项目,可通过"特惠制"予以支持;对以往一事一议建设项目没有达到建成目标的、或因灾毁损的,通过"特惠制"给予集中支持,确保建一个、成一个,长期使用。

(三)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财力做大做强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原则,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放大资金使用效益。首先,从财政部门自身做起,整合归财政管理的项目资金,作出整合资金规划,把可以整合的支农项目资金夯实到位。其次,以一事一议为平台,加强与交通、农业、水利、扶贫、环保、组织等项目实施部门沟通与协调,建立资金整合工作机制,把与一事一议建设项目一致或相融合的支农项目捆绑起来,资金整合使用。第三,吸收粘和其它各类资金用于进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鼓励村级组织增加投入,倡导社会各界捐赠赞助,有效利用部门帮扶资金和村企共建资金等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加快形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稳定投入的新机制。这样以来,通过有序、持续的建设,才能使农村公益事业得到大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改善。

(四)完善奖补政策,更好地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蓬勃发展。一是提高奖补标准。建议对贫困地区按筹资筹劳与奖补资金按1:1的比例确定奖补标准,中、省应逐步提高所分担的奖补比重,逐步降低贫困地区县级奖补资金配套比例,以减轻市县财政配套压力。二是建议将筹劳折资标准由每个工日20元提高到50-80元,解决筹劳筹资标准过低不适应目前劳动力工日水平的问题。三是省上下达奖补控制规模或奖补资金计划,奖补资金以市为单位下达,由市上根据各县区实际和项目重点,下达到县。这样有利于保证重点,集中使用资金,防止出现撒胡椒面的现象。同时建议:加大奖补资金预拨力度,中省预拨资金按年度奖补资金控制计划最好达到80%,剩余部分待来年省、市检查、审核、清算后予以补齐,这样既可以减轻县级财政垫付奖补资金的压力,又可以保证完工验收项目奖补资金的及时兑付,同时还能避免因资金兑付而引起的矛盾问题。四是为探索贫困地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特惠制"新路子,积极争取中省将安康作为"特惠制"试点市,专项下达"特惠制"奖补资金,且资金下达到市级,由市级财政根据县区实际予以统筹安排,专项使用。五是为确保"特惠制"实施需要,建议省上将奖补资金2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市级审批,报省备案。以减少项目报批时间,便于基层及早组织项目建设。

(五)建立健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配套政策措施。为适应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不断深入,以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为目标,在操作和实施层面的制度建设上下大力气,完善操作程序,堵塞制度漏洞,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健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配套制度,规范项目实施、后期管理和有关基础工作。一是健全筹资筹劳项目实施、验收和管护制度。对于投资在5万元以内的工程项目,可由村民推选代表组成项目实施小组,与施工方进行协商议价,签订合同后组织实施;对于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可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公开招标,施工中由群众代表负责项目全程质量监管,并组织专业的工程监理人员和村民代表对完工后的工程质量、完成期限、资金决算等进行检查验收。对一事一议建设项目形成的资产,要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和养护资金来源,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养护水平,发挥资产的长期效用。二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农民所筹资金、财政奖补资金均属集体资金,应纳入"村财村用镇代管"一事一议专户管理,单独设账,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向村民收取一事一议资金和安排出劳,要向出资人或者出劳人开具筹资筹劳专用凭证。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完工后,要及时核算收支情况,搞好验收结算。要加强对一事一议资金收取、使用情况的审计,有关账目和审计结果要及时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建立县级一事一议和支农项目资金整合运行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继续加强财政、综改等县级部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抓点示范工作,真正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四是健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一

事一议财政奖补监管系统,实行规范管理。县级也要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夯实工作基础。五是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将其纳入县级政府对镇政府,县级财政对镇财政工作的考核内容,积极探索建立绩效评价制度,促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