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第12周周清单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一、国际社会主要成员

1、主权国家

(1)地位: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

(2)分类:按性质不同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按发展程度不同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3)构成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

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主权的特性: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国家表现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

地区:不具有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

(4)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5)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

2、国际组织:

(1)地位: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2)分类:有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世界性和区域性。

(3)作用:要具体分析:A弊.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的控制。B利.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联合国

(1)性质: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集体协作。

(4)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也有局限性:联合国在其发展历程中,走过了曲折的路;

(5)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①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②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

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③中国在世界裁军、保护环境、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国际关系

1、含义: 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最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

3、形式: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

★ 4、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归根结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③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干涉别国的内政。

5、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对外活动的基本依据。

(1)为什么: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维护

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性和正义性的。

(2)是什么: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包括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我国宪法确立

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生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3)怎么办: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二战后世界维持总体和平,但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2)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3、解决途径: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4、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①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②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

的权利;③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④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 1、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一个突出特点。

2、表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广大

发展中国家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意义: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特点: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三、国际竞争:

▲ 1、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 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四、我国的外交政策

1、是什么——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为什么——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3、我国外交政策基本内容: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请同学们在周五前完成自清,周六、周日请单元组组长检查并签字

 

第二篇:政治生活第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生活第三四单元知识点集锦

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构都由它产生, 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性质: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职权:它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

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3. 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人大代表的义务:(1)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

律的实施。

(2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 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 民主集中制地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含义: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表现:(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

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

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

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

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

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优越性:(1)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

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2)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

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

统一和民族团结。

7、中国共 产 党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8、坚持党领导的意义:

(1)只有坚持中国共 产 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9、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

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0、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中国共 产 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

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 是统筹兼顾。

11、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地位: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 产 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

关系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中国共 产 党对

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原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它是共 产 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并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

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12、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1)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3)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3、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坚持民族团结的意义: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

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

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1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的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1)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2)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3)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15、巩固发展新型民族关系对青少年的要求:

(1)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3)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1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自治层次:它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

依法行使自治权。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17、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历史特点: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现实情况: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

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3)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

然选择。

(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有利于

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18、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

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9、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宗教?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我们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2)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的人生。

20、主权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

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主权国家享有的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主权国家履行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2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对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22、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1)安全利益,如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2)政治利益,如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巩固。

(3)经济利益,如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和

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等。

2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内容:(1)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3)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4)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24、中国政府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中国政府关于建设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1)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

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25、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意义:

(1)建设和谐世界,是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2)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26、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7、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28、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住、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

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与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

一。

29、什么是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30、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

(1)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主要是由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

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各种条件决定的。

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D、锻造了一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

31、中国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

(1)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2)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

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3)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