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方法实践研究与理性思考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方法的实践研究与理性思考 摘 要: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价一直是长期以来困扰着各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大难题,因而对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极具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作者从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市场的调查与分析、个案的实践与比较、评价方案和表册的设计、总结与反思等五个步骤着实开展了细致的研究工作,并已取得了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中职生 顶岗实习 评价方法 研究

教学效果评价对于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你是如何评,我就如何教、如何学,由于高考的“一张试卷定终身”,于是便产生了普通中学的“应试教育”,因而加强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的研究,以期能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考核方法,使其更加贴近现实社会的需求。

一、进行初步探讨,了解基本信息

“顶岗实习”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安排专岗进行带薪实习,以保证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企业实际岗位的要求,帮助学生顺利就业。顶岗实习只是教学形式和教学场所的变化,它仍然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后的实习效果是

指其在适应企业实际岗位要求方面各种能力的提升,这些能力包括应职应岗的基本素质、应职应岗的通用能力和应职应岗的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各种具体的能力要素应包括:工作态度、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

二、开展社会调查,分析市场方向

走访了部分企业,了解现代市场对中职人才素质的需求状况。先后走访了金陵石化有限公司、京滨化油器有限公司、丸仁电子有限公司、lg同创公司及南京钢铁集团公司等五家企业的人事部门,请他们分别介绍了本企业对中职人才的素质要求,结果,五家企业在挑选中职人才时对其素质要求的顺序分别为:①工作态度;②道德品质;③职业素养;④敬业精神;⑤协作能力;⑥专业技能;⑦创新意识;⑧心理素质;⑨身体素质。

金陵石化有限公司:③①⑤②④⑥⑧⑨⑦

京滨化油器有限公司:①⑤③②④⑥⑦⑨⑧

丸仁电子有限公司:⑤①③④⑥⑦⑧②⑨

lg同创公司:⑤①③②④⑥⑦⑨⑧

南京钢铁集团公司:④①⑤③②⑨⑥⑧⑦

对以上走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可以看出,现代市场中职人才不同素质的认同度由高到低依次应为:工作态度、协作能力、职业素养、道德品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创新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

三、实施个案研究,比较实践效果

对我校同时赴南京金陵石化建安公司进行顶岗实习的三个机电班共102名学生按班级进行个案实践,进厂实习前明确宣布三个班将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法(机电一班由实习单位指导人员对学生实习的各个环节进行量化评分考核;机电二班由实习单位指导人员和班主任共同对学生实习的各个环节进行量化考核;机电三班由实习单位指导人员根据学生实习印象将学生大体分为几个不同考核等次进行定性考核)。经过近三个月的观察分析,“校企共同定量评价法”的积极效应凸显出来,机电二班的学生各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实习成效非常明显,按照“有利于实习管理、有利于激励学生成长、有利于适应企业需求”的原则,最终确定“校企共同定量评价法”为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的最佳方法。

四、总结方案内容,提炼几点体会

通过对“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确定了“校企共同定量评价法”为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的最佳方法,同时进一步优化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考核办法》,并在学生顶岗实习中进行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学校实习管理工作的难度。

1.内容具体,层次分明

本着“面向企业,贴近社会”的原则,顶岗实习作为中职学生真正进入企业前的一个演练期,把中职生为适应企业实际岗位要求所需的11项能力要素全部纳入了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价考核范围,并

将这11项能力要素按照企业实际认同程度的高低来划分考核的权重。这样,使得整个考核内容既全面具体,又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基本素质、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和谐协调发展。

2.校企共评,效果更佳

实行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的双方评价制度。在总体安排上,提出企业兼职指导教师评价与学校专业指导教师评价的相互结合,充分依靠这些评价主体的力量,尤其是企业的力量,使评价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学生既能紧紧围绕企业的指挥棒行动,以尽快适应企业实际岗位的要求,又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3.百分考核,规范统一

顶岗实习效果评价采用了定量评价法中最常用的百分法,将顶岗实习效果考核的总分定为100分,其中:学校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40分,企业兼职指导教师评定成绩60分。根据不同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设定不同的考核分值,60分以下判为不合格。所有被考核者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考核要求,考核结果规范统一,便于横向比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

中职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是一项具有时代特征和专业特色的长期课题,由于顶岗实习所涉及的专业种类较多,且部分专业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同时,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性质也各不相同,故在实际应用中如能再辅以一定有针对性的专业考核则效果一定

会更好。同时,考核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情绪波动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顶岗实习评价的效果,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江苏省六合职业教育中心校

 

第二篇:中职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常德工业学校 胡元祖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跟踪调查,系统地分析了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顶岗实习运行机制方面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实习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 顶岗实习 调查思考

顶岗实习,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比较关键的位置。它既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延伸;是学生技能打磨的平台;也是企业考核选聘员工的窗口。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中职学生的顶岗实习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不容忽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实习机制调整,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亟待研究和破解的课题。

一、顶岗实习现状的调查分析

近几年,我们先后安排了不少学生在长三角一带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些学生的实习选择和实习状况应该说比较具有代表性。 据此,我们以问卷填写和走访座谈的方式展开了跟踪调查,并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分析。

1、学生心理预期与岗位实习感受

调查结果表明,80%的学生对于顶岗实习有着较高的期望值,比较看重就业前的这样一个短期学习与适应的机会,并且上岗之前做过亲友咨询、班级研讨等相关准备。毕竟出去实习是件大事,涉及到今后的就业走向,学生本人和亲友都高度关注。

在实习地域的选择上,经济发达地区成为首选,其次是省会城市。本地企业无一人愿意前往,这一现象值得特别关注。学校曾为此做过正面引导工作,但成效不大。我们分析,这可能与本地企业劳动报酬偏低,实习区位优势宣传不够等有关。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来自学生本人及家庭的影响,他们希望能趁着年轻,到沿海发达地区闯荡一番,积累经验,开阔视野。

在实习岗位的安置上,80%的学生希望能够专业对口,学有所用;20%的学生 1

认为不必刻意强求,而是考虑去体验各种类型的工作,以便积累职场经验。

对于到岗后的实习状况,学生们感受颇深。从动手能力来讲,他们感到大体上还能适应企业岗位的一般要求,但由于实习工种安排不同,进一步提升技能的内外在动力看来显得不足。在看待“实习期间获得专业技能证书的难易程度”上,30%的学生认为通过努力应该比较容易,而认为“较难”和“很难”的占到了70%。这既与学生本人技能掌握的程度有关,也反映出学校和企业在实习内容的拓展上值得改进。

理论知识的贯通运用差别更大,感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岗位上“很少使用”的占到了82%,只有18%的学生认为学有所用,且也只用到了1/2。这点凸显出学校专业课程建设亟待完善。

在实习环节安排上,多数学生反映:岗前培训及见习时间过短;实习时限界定不明,长短不一,存在顶岗实习和员工试用期合并的现象。这也反映出校企双方在实习协议的监导落实上不协调

在岗位实习心态上,选择始终坚守的只占少数。大部分学生怀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希望学校能多予关怀,加强引导;一些学生流露出在当地另寻实习就业单位的心愿;有的则开始反思自己在实习地域上的选择,考虑回家回乡另做打算。由此可以看出:实习学生自我调控能力比较差,融入企业集体的进度比较缓慢。中职生年龄普遍较小,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的是“留守族”,自幼与祖辈生活,娇宠有加。在离校实习前,学生较少有机会去体会人际关系的处理,较少承担社会责任。这使得学生走上实习就业岗位后,缺乏必要的员工意识、团队意识以及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心理准备。因此,如何加强对学生职业认同感和健康心态的培养,应该成为我们职业指导教育的重点内容。

此外,家庭成员对实习学生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在以往实习工作的考查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家庭成员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影响。实际上,由于大多数学生上岗之际还属于未成年(16-17岁),“未成年的实习生”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实习过程必然要受到家长的监护和高度关注。这次我们到长三角一带的考察也应证了这一点。家长的意见和决定在较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去退进留。

一是在实习地域的选择上,学生家长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送子就读职校,一方面肯定是希望孩子在本地实习就业,多少能有个照应;而另一方面又认同孩 2

子出外闯荡,能奔一个好的前程。家长的这种矛盾心理影响着学生岗位实习的心态。二是在岗位工种的认同上,家长表现出比孩子还要急的心理。一旦对口实习或对口就业暂时未安排到位,家长就要时不时来过问。接受访谈的学生,有好几个就跟我们提到家长要他们提前回去,实不实习不要紧,回来之后再联系单位。这样一来二往,也就影响了学生实习岗位的稳定。

2、企业所持态度及岗位实习评价

在对企业人事主管及技术骨干的走访座谈中,我们了解到:中职合格毕业生在企业是比较受欢迎的。他们大体上占到了各企业员工总数的60-70%,且分布在一线操作及辅助岗位的居多,成为企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对于中职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企业所持态度却有所不同。一是实习的定位上,学校和学生希望能够按实习计划操作,多一些锻炼机会,而企业想的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并非完全把学生当作实习生看待,而是作为潜在员工使用;二是实习时限的界定,原则上要求是一年,企业不可能做到,一般没有界定。有的话也只是二、三个月,半年时间就算是到了顶。三是实习内容的构建上,学生毕业作品和相关工种考证很少融入其中。尽管有协议,但协议条款成为软指标,没有强制约束力。

对于学生岗位实习状况,企业给出的总体评价是:专业基础还可以,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合作意识和职业认同感普遍不强,有点眼高手低,冒头露尖者少。要想留在企业,需要进一步的实际工作磨练。这样的评价基本上符合学生上岗实际。

总的来看,企业还缺乏为顶岗实习提供支持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企业是讲求经济效益的,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实习过程的长短对于企业来讲显得并不重要。因而实习过程能缩则缩,实习内容能省则省,一切为了生产,一切为了流水线上的满负荷运转。所以学生的实习意愿和实习内容就容易受到冲击。

3、学校实习工作架构与跟踪服务

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工作架构,一般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去运作,由学校教务部门为主组织实施;一种是从学生就业的角度去拓展,由招生就业部门牵头衔接协调。目前,我们采用的是后一种模式。

3

从走访调查的情况来看,在实习基地,实习协议及学生管理等方面,学校工作多少还存在着不足。实习场所选择上的主要问题是:本地本省实习基地的拓展力度不够,接纳学生实习的空间不大。因此,多数学生只好被派往沿海发达地区进行实习,而这些区域内深度合作的校企关系却又很少建立起来。

实习协议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实习时限和实习内容的落实上。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做出调整之后,学校工作未能及时跟进,联系督导不力。

学生到岗之后的日常管理,学校一般是通过不定期巡访和电话、网络联系的方式来进行。由于驻点分散,往来不便,偶发事件的处理则显得鞭长莫及。出于各方面考虑,学校只好部分地借助于中介公司来协调处理,但学生反映相关处理结果有时也不能完全到位。

顶岗实习工作的不足,归纳起来还有不少。我们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从根本上来讲还是校企合作紧密度不够的问题,即企业缺乏依靠职业教育的自觉性和为职业教育提供支持的积极性,而职业院校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不够高,能力也不够强。此外,从顶岗实习的切入点来说,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在了学生的就业上,殊不知实习工作的好坏更是学生能否成功就业的前提。实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就业,但实习并不等于就业。如果混为一团,我们就有可能违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对此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加强和改进顶岗实习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深化校企合作 拓展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是顶岗实习得以顺利推行的制度保障。推动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必须寻找相互合作的基础,要让企业在合作中能获得预期的利益,包括毕业生的优先挑选权,学校资源的利用以及依法享有的补贴或税费减免等。要充分借助政策杠杆的功能,通过情感投入、规范约束、法律保障等措施建立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

实习基地建设应坚持本地本省为主,沿海发达地区为辅的发展思路,采取“远交近攻”的方式,来不断加以推进。

---立足本地。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职业教育分区域举办的应有之义。学校应加强与本地及周边地区企业的沟通联系,有效整合本地实习资源, 4

采取化整为零、小型分散等方式来安置实习学生,从而统筹解决单个企业实习容量不大的矛盾。加强学生就业引导,鼓励他们在本地实习企业上岗就业,进而逐步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此外,应瞄准新兴产业和工业园区,进行实习就业市场的前瞻性研究,为承接沿海产业的梯度转移提前做好铺垫和对接。

---拓展沿海。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多,用工需求量大,但员工岗位流动也快。当地实习基地的构建,建议把合作重点放在一些稳步发展的中型企业。因为大型企业尽管人文环境不错,岗位实习容量大,但正因为企业大,员工多,单个中职学校上门联系并不被看重,所以很难与其深度合作。因此沿海发达地区实习基地的拓展,应该选择工种不很复杂,员工人数大体上与我校培养规模相当的企业来进行。

2、准确把握实习定位

顶岗实习尽管称之为“准就业”,但与就业毕竟不同。从学校育人的角度讲,顶岗实习就是实践教学的一部分,只不过课堂改车间,教师变师傅,作业成作品。这一教学时段可以调整或压缩,但决不能绕开或跨越。所以在校企共同制订的实习计划中,必须得有知识和技能提升的相关内容。要使学生明白虽然到了企业,学校教育教学仍在继续。良好的顶岗实习等于优质就业,成功就业的一半,在这一点上,全体师生应该形成共识。

3、合理界定实习时间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学制安排是一年。但具体操作上,二、三个月,半年,大半年等等各种情况都有,随意性较大。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我们认为实习时限以六个月左右为宜。同时采取灵活弹性的学习方式,允许学生将顶岗实习与实际就业结合进行。这样一来,岗位实习内容得以浓缩集中;实习管理时限清晰明了,学生技能达标进度能够心中有数。顶岗实习完成后,本着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可在实习单位继续工作,直至与用人单位鉴定正式录用合同。顶岗实习考核不合格的同学,可另找实习单位完成实习。

4、加强服务管理,严明实习纪律

实习服务方面,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健全学校、实习单位及学生家长间的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加强对学生及其家长的实习心理引导。 (2)择地建 5

立信息反馈点。可以考虑在实习学生相对集中的厂家或区域设置信息反馈点,指定学生负责信息收集与反馈工作。学校安排专人对信息加以梳理,以便有的放矢,及时跟进解决相关问题。(3)设立办事机构。在学生派遣量大的地区建议设立办事处,或挂靠某一机构来专事实习学生的安置工作,及时分流安置顶岗实习学员。 至于校企合作所建实习基地,学校则要委派实习辅导教师,驻厂指导。

在实习学生日常管理上,要进一步严明纪律,确保正常实习秩序。实习期间,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未经批准和同意擅自离开实习单位,否则以旷课论处,直至注销学籍。对于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应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学校可责令其暂停实习,限期改正。

5、加强实习心理指导

由职校就读到顶岗实习可以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实际上顶岗实习也好,岗位就业也罢,关健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勤奋肯干的韧劲。这点恰恰是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加强实习指导,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定位,引导学生分析自身的优点和长处。要勉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从不起眼的工作做开去,天道酬勤,总会有所收获。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培养和挖掘实习就业典型,邀请他们到校到班交流,从而激发在校学生参与实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6、提高职业准入门槛,强化企业实习约束

在由传统的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职业准入制度的实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劳动监管部门要采取验证上岗,持证交流等措施来逐步规范企业选人用人。这样做,不仅将增强中职学生实习紧迫感和职业自豪感,而且对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大有帮助。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补贴、政策倾斜、表彰奖励等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组织落实工作。同时,也要强化实习制度约束和道德约束,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对不履行实习管理职责的实习单位,负有管理责任的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