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创建你自己的课题读书心得

《从零开始——创建你自己的课堂》读书心得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从零开始——创建你自己的课堂》一书,收获颇多。

《从零开始——创建你自己的课堂》是一本实践杜威教育思想的书,一组“做中学”的活动案例,一段从学生已有经历出发、从零开始的教育新旅程。作者史蒂文·利维,美国来克星敦小学教师,教龄长达xx年。史蒂文·利维向我们阐明了在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每一篇课文以及每个问题背后的独特而本质的精神。书中生动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在一个优秀而富有人性化的课堂里,我们可以成就的东西是多么巨大。

利维认为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天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天分,作为教师就是要发现学生的天分,从而更好地教学。利维说:“我们特别需要察觉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天分,也就是一种或几种使他们成为他们自己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他们与众不同。我想为每个人所永远的独特个性而欢呼,即使是那些让我气得发疯的人!我发现当孩子们知道我意识到他们是谁的时候,他们会充满信任地向我敞开心门,并且向我展示他们全部的学习能力。”他教书从不遵循某个理论或模式,因为他是在自己教书xx年里慢慢探究出来的独特的教学模式。 利维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反思我的日常教学,在这方面做得很差。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全部都用一个方法来教,对一些调皮的孩子也缺乏耐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找学困生身上的优点,找

出他们的闪光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

利维说“一个好的课程的中心是提出那些恰到好处的问题,我们的问题必须足够的宽泛,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找到切入点。它们必须帮助孩子离开事实走向想象,吸引假设而不是事实的回忆。好的问题激发不同的回应。它们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它们鼓励孩子们在公共舞台上检验他们的想法。”一个老师能够提出好的问题,被利维老师认为是好教学的核心。那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的问题呢?大家知道,作为老师当我们提问题的时候,通常都有一个正确答案在心里,提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说出那个正确答案。学生心里也明白老师的这种期盼,因此常常害怕自己回答错误,老师也往往按学生的回答是否和正确答案一致来宣判对错。为什么利维老师说好的问题药激发不同的回应呢?我的理解是,这正说明了这个问题给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能够让孩子自己去假设、思考,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利维老师看来,一个问题的提出,对学生来说,是探索未知的开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的开始,它锻炼的是孩子思考和推理的能力。所以对于孩子们的假设,将要走向何方,老师和学生都要一起探索,这跟背正确答案是不一样的。老师的角色就是要鼓励不同角度的假设和思考,而不是轻易地否定学生,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锻炼孩子探索和思考的能力,是我们作为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老师常常为这样的假设所忙碌,那就是我们必须满足课堂每

个孩子的需要。 我们如何来满足所有这些孩子的需要? 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至今还没有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在于它提供给读者的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验:从作者是如何准备这些课题的,一直到在课堂上的实施的全过程,包括作者的课题接受的同事的质疑以及作者本人的回答,都向读者完整地展现出来了

 

第二篇:了解你的学生读书心得

《学生的心结要你解》读书心得

工作之余,我有幸翻读《学生的心结要你解》这本书,希望能使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更大提高,经过认真研读,我真是受益匪浅。

《学生的心结要你解: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要讲述:随着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学生的心结要你解: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联系实际,密切结合案例,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剖析.理论联系实际。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代表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理健康教育参考书,这些就是吸引我细细品读有原因。

用心灵与学生沟通。这句话是我感触最深的。说实在话,我班的学生是很调皮的,性格大都比较活泼好动,尽管我要求的很严,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我很是苦恼。后来我就反思了自己,要求自己用心和学生对白。尽管我和他们有代沟,但是我想无论什么年代,学生都是渴望老师理解,他们的反叛,他们的不屑可能正是因为他们得不到理解,所以他们才这样做,在学生眼里,老师是最有权威的,他们经历了许多,又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较高的素质,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愿意与老师分享,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以一种开放的态度面对学

生。比如,我班的陈同学,他经常上课不注意听,喜欢做小动作,经常调皮捣蛋,似乎对学习失去兴趣,我多次与他沟通,但他不愿说出真正原因。为了帮助他激起学习兴趣,彻底打开心结,我尝试先与他交朋友,经过几次聊天之后他才告诉我,原来他认为家人很少管他,对他的学习从没来没有进行过关心,放任他。久而久之就形成懒散和对学习没有兴趣,找到原因后,我并没有立即进行开导他,而是先与他的父母沟通,把自己对教育该生的的看法,甚至是不同的意见告诉他们,让他们也了解。然后再与陈同学进行用心的沟通,让他了解到自己做为一名小学生,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好好成长,好好学习。我们双方沟通好了,我想他的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放生变化。此外我还与他的父母进行了多次沟通,希望他的父母能够改进教育方式,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多与孩子沟通。经过几次耐心的交谈,我发现陈同学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习兴趣也有了增长。这点让我很欣慰。

其实如果学生不愿意读书,任何处罚都无法逼他们就范。生命不像机器,可以由操纵者来掌控,所有的生物都有自我意识,都会自我控制,只有当你想让学生做的事情更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的时候,学生才会按照你说的去做。换句话说,体罚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但是摸清学生的心理活动,找准他们的内在需求,就可以让学习变得轻松和快乐。老师把“逼迫”变为“爱的诱导”,不但让孩子爱上学习,更令教师少了逼迫的无可奈何,转而沐浴爱的阳光,身心舒畅,真正

做到师生双赢。

时间快的很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了,这学期我的收获很多,我班的学生在学习和表现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当然在班级管理这一方面我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还继续努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