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社会原因

(1)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3)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主要流派: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1)政治:核心是“仁”

含义:仁者爱人

 道德: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政治:以德治民(民本思想);“克己复礼”

(2)教育:举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局面,推动“学在民间”

2、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1)孟子(孟轲,亚圣)的思想:

(1)“仁政”思想;(2)“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3)“性善说”,以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2)荀子(荀况)的思想:

(1)“仁义”、“王道”;(2) “君舟民水”;(3)“性恶论”,以礼乐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 …… 余下全文

篇三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 …… 余下全文

篇四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及习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四大发明

(二)其他成就

1、数学

(1)《九章算术》

1)内容:采用了⑧_______计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2)意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⑨_______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算术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珠算

1)发展: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来演变为⑩_______。明清时期得到普及和发展,明朝时传入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2)特点:制作简单,价廉物美,运算如飞

2、天文历法

(1)天文

1)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2)11《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3)创制浑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

(2)历法

1)夏朝有了历法12《_______》,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郭守敬编订13《_______>,其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3、农学与医学

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一)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艺术

1、汉字

(1)起源: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2)形成:19_______形成完整体系。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中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 …… 余下全文

篇八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整理

历史必修三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解读】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