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 …… 余下全文

篇二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1]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 …… 余下全文

篇三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一、地球运动知识点

1.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度(区)中朝东方向经度增加,西经度(区)中朝东方向经度减小。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

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都是相对于物体初速度的方向)

3、晨昏线:按照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转化的分界线为晨线,晨线上各点代表此时正日出,它的地方时间为该地的日出时间;由昼半球向夜半球转化的分界线为昏线,昏线上各点代表此时正日落,它的地方时间为该地的日落时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夜半球太阳高度<0,昼半球太阳高度>0。

4、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23°26′)——夏至、冬至

5、地方时的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

6、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小于7.5舍大于7.5入),区时差=时区差

…… …… 余下全文

篇四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必修1—3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一、地球运动知识点

1.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度(区)中朝东方向经度增加,西经度(区)中朝东方向经度减小。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

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都是相对于物体初速度的方向)

3、晨昏线:按照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转化的分界线为晨线,晨线上各点代表此时正日出,它的地方时间为该地的日出时间;由昼半球向夜半球转化的分界线为昏线,昏线上各点代表此时正日落,它的地方时间为该地的日落时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夜半球太阳高度<0,昼半球太阳高度>0。

4、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23°26′)——夏至、冬至

5、地方时的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

6、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小于7.5舍大于7.5入),区时差=时区差

…… …… 余下全文

篇六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高一地理必修1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短波)(12h max)-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13h max)-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长波)(14h max)-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选择性 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 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 云层)。

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阴天的昼夜温差小,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7.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

8.气温的水平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 陆地﹥海洋,冬季 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归纳

中学教材学习讲义/xxjy/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归纳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是: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 太阳系:1) 组成成员:太阳(中心天体)、八颗行星及卫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2)按八颗行星的分类,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 海王星

3)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

3、 地球: 1) 普通性: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显眼。

2) 特殊性:存在生命: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自身物质条件 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长的大气

存在生命的条件 原始海洋的形成——水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归纳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归纳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是: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 太阳系:1) 组成成员:太阳(中心天体)、八颗行星及卫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2)按八颗行星的分类,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 海王星

3)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

3、 地球: 1) 普通性: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显眼。

2) 特殊性:存在生命: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自身物质条件 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长的大气

存在生命的条件 原始海洋的形成——水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