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渗透探伤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渗透探伤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学会利用渗透探伤实验检测焊接等工件的表面或近表面的裂纹、气孔等缺陷。更重要的是要同学们熟练的掌握并学会运用无损检测技术。

二、   实验内容:利用带有荧光染料(荧光法)或红色染料(着色法)渗透剂的渗透作用,显现缺陷痕迹的无损检验法。

三、   实验原理:在被检测工件表面涂覆某些渗透力较强的渗透液,在毛细作用下渗透液被渗入到工件表面开口的缺陷中,然后去除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液(保留渗透到表面缺陷中的渗透液),再在工件表面上涂上一层显象剂,缺陷中的渗透液在毛细作用下重新被吸到工件的表面,从而形成缺陷的痕迹。根据在黑光(荧光渗透液)或白光(着色渗透液)下观察到的缺陷显示痕迹,作出缺陷的评定。

四、   实验方法:渗透探伤的步骤:预处理(干燥,去除铁锈、氧化皮、油渍、污渍等)、渗透、中间清洗、干燥、显象、观察、质量评定。

五、   实验步骤:

1、预处理

在渗透探伤前,应对受检表面及附近30㎜范围内进行清理,不得有污垢、锈蚀、焊渣、氧化皮等。当受检表面妨碍显示时,应打磨或抛光处理。在喷、涂渗透剂之前,需清洗受检表面,如用丙酮干擦,再用清洗剂将受检表面洗净,然后烘干或晾干。

…… …… 余下全文

篇二 :着色渗透探伤实验报告

实验八 着色渗透探伤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着色渗透探伤的基本原理;

2.掌握着色渗透探伤的操作方法,以及缺陷的检查评定。

二、实验原理

着色渗透探伤是采用带有红色染料的渗透剂的渗透作用,显示缺陷痕迹的无损探伤法。渗透探伤是检验表面开口缺陷的常规方法。渗透探伤的基本原理是在被检工件表面涂上某种具有高渗透能力的渗透液,利用液体对固体表面细小孔隙的渗透作用,使渗透液渗透到工件表面的开口缺陷中,然后用水或其它清洗液将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清洗干净,待工件干燥后再把显像剂涂在工件表面,利用毛细管作用将缺陷中的渗透液重新吸附出来,在工件表面形成缺陷的痕迹,根据显示的缺陷痕迹对缺陷进行分析、判断。其基本原理及基本步骤见图1。

                

 

焊接件的探伤

(1)表面预处理 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容易粘有焊渣、焊剂、飞溅物、氧化物等污物,在进行着色检测前要进行清理,常用的清理方法是机械清理法。污物清理干净后,再用清洗液清洗焊缝表面的油污,最后用压缩空气吹干。

…… …… 余下全文

篇三 :焊缝煤油渗透试验报告

焊缝煤油渗透试验报告

焊缝煤油渗透试验报告

焊缝煤油渗透试验报告

焊缝煤油渗透试验报告

焊缝煤油渗透试验报告

焊缝煤油渗透试验报告

焊缝煤油渗透试验报告

焊缝煤油渗透试验报告

焊缝煤油渗透试验报告

焊缝煤油渗透试验报告

焊缝煤油渗透试验报告

焊缝煤油渗透试验报告

焊缝煤油渗透试验报告

焊缝煤油渗透试验报告

…… …… 余下全文

篇四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

2 .了解各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二、实验原理:

1. 细胞膜具有对物质选择透过的生理功能。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水分子可通过由膜脂运动而产生的间隙。非极性的小分子如O2、CO2、N2可以很快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如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子量略大一点的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而膜对带电荷的物质如:H+、Na+、K+、Cl–、HCO3 –是高度不通透的。

2.hemolysis(溶血现象):渗入红细胞的溶质能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使水进入细胞,引起细胞吸水胀破;即红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的现象称为溶血现象。

3.isotonic solution(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 溶液。

4.Hypertonic solution(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5.Hypotonic solution(低渗溶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 …… 余下全文

篇五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doc

姓名:高超      学号:201300140020   同组者:樊晓航,王昊明,余敬洋        

实验名称:细胞的渗透性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

2 .了解各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二,         实验原理:

细胞膜具有对物质选择透过的生理功能。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水分子可通过由膜脂运动而产生的间隙。非极性的小分子如O2、CO2、N2可以很快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如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子量略大一点的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而膜对带电荷的物质如:H+、Na+、K+、Cl、HCO3 是高度不通透的。

…… …… 余下全文

篇六 :3.常水头渗透实验

三、常水头渗透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定砂土的渗透系数。

(二)实验原理   

一般土中水的流速缓慢,属于层流,流动符合达西定律。

(三)实验设备

1.常水头渗透仪(TST-70型):(如附图1)筒内径应大于试样最大粒径的10倍;玻璃测压管内径为0.6cm,分度值为0.1cm;

2.天平:称量4000g,分度值1g;

3.其它:木锤、秒表等。

(四)操作步骤

1.装好仪器并检查各管路接头处是否漏水,将调节管与供水管连通,由仪器底部充水至水位略高于金属孔板,关止水夹。

2.取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样2500g,称量准确至1.0g。

3.将试样分层装入圆筒,每层厚2-3cm,用木锤轻轻击实到一定厚度,以控制其孔隙比。

4.每层试样装好后连接供水管和调节管,并由调节管中进水,微开止水夹使试样逐渐饱和。当水面与试样顶面齐平,关止水夹。饱和时水流不应过急,以免冲动试样。

5.依上述步骤逐层装试样,至试样高出上测压孔3-4cm止。在试样上端放置金属孔板作缓冲层,待最后一层试样饱和后,继续使水位缓缓上升至溢水孔,当有水溢出时,关止水夹。

…… …… 余下全文

篇七 :膜分离实验报告

膜分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膜分离工艺的原理、设备及流程。

2.掌握RO、NF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二、实验原理

1.反渗透(RO)

反渗透膜的孔径在0.1-1nm之间。反渗透技术是利用高压液体的高压作用,克服渗透膜的渗透压,使溶液中水分子逆方向渗透过渗透膜到达离子浓度较低的一端,从而达到去除溶液中大部分离子的目的。

为了防止被截留下来的其他离子越积越多而堵塞RO膜,往往采用动态的方法来进行反渗透,即在进行反渗透的同时,利用一股液体流连续冲刷膜表面的截留物,以保持反渗透膜表面始终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因此,反渗透设备的出水有两股,一股为透过液(淡水),一股为截留液(浓水)。

实验采用NaCl、MgSO4溶液进行实验,用在线电导仪测定进水、“淡水”和

“浓水”的电导率变化,表示反渗透膜的处理效果。

膜分离实验报告

图1 反渗透(RO)示意图

2.纳滤(NF)

纳滤膜的孔径范围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纳滤技术是从反渗透中派生出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是超低压反渗透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分支。一般认为,纳滤膜存在纳米级的细孔,可以截留95%的最小分子约为1nm的物质。

纳滤膜的特点在于:较低的渗透压和较高的膜通透性,因此,可以节能;通过纳滤膜的渗透作用,可以去除多价的离子,保留部分低价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离子。

…… …… 余下全文

篇八 :渗透探伤实验报告

渗透探伤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内容

三、实验用具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分析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