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所有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xx年开始执行。 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很低的,毛泽东对此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那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由周恩来、陈云主持,从19xx年开始着手先后历时4年,五易定稿,到19xx年9月基本定案。自19xx年至19xx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First Five-Year Plan of China )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19xx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历史背景

…… …… 余下全文

篇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

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

计划的编制、实施和超额完成

图 片:

第一个五年计划

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1953-19xx年)

概 述: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19xx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一五”计划。颁布时计划涵盖的时间已经过半。“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xx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xx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相当于19xx年底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的1.9倍。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xx年增长128.6%,五年合

…… …… 余下全文

篇三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介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介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7/28 来源:国史网

字体:( 大 中 关闭窗 小 ) 口

1953—19xx年发展国民经济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经19xx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计划规定:在五年内全国经济、文教建设支出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属于基本建设的投资为427.4亿元;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农业和副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3%;到19xx年,私营工业的产值将有一半转变为公私合营,三分之一左右农户参加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五年内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三分之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党中央领导下,由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在陈云同志主持下,从我国实际出发,对各项比例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强调既要避免冒险主义,又要防止保守主义,并把建设项目能否如期完成、工业增长速度、社会主义改造的进度和市场能否保持稳定,列为检查计划的四项主要内容。19xx年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步子太急的情况,周恩来、陈云等同志及时地提出了正确的措施,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执行。

…… …… 余下全文

篇四 :浅谈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意义

浅谈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意义 摘要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xx年到19xx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现,掀起了工业化建设的高潮,开始改变了中国经济文化极其落后的面貌,为中国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关键词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历史意义

引言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所有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xx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对我国今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正文

…… …… 余下全文

篇五 :据中国历次五年计划,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据中国历次五年计划,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

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XX 学号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专业 2013级3班

指导教师XXX

摘要:自1949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至今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为了经济的发展,从19xx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正在实施进行。在国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根据十个“五年计划”,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关键词:建国以来 五年计划 产业结构 产业布局

1.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由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工业很不发达,带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的落后的国民经济体系,变成了现代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商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新体系。

按三种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相对低位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地位逐渐增高,国民经济增长从主要由第一第二产业带动转化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