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陈耀庭大师论“太极腰”的练习要诀

陈耀庭大师论“太极腰”的练习要诀

练好太极拳腰胯是关键,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综观现在许多人的练法,似乎与太极名家大师的要求练法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我把过去近六十年来跟先师们学拳时听到的、见到的关于腰胯练法的要求,写出供太极拳爱好者作一参考。

一、牛春明对松腰胯的要求

牛春明是太极拳界著名的老前辈,拳艺精湛,上世纪二十年代随杨澄甫南下,后留在杭州,解放后周总理安排他给毛主席教拳。平时在西湖边六公园给大家教拳,牛老师教拳十分认真,要求严格,是钉是铆,一丝不苟。记得有一位中年男子,一打起势就下蹲,老师教他不要蹲,他不改,老师急了,手指着公园边的厕所说:“要蹲上那儿去!”他膝盖往前一跪,老师转过身来,对大家半开玩笑地说:“你们要跪,回家拿块搓板,到老婆床前去跪,我这里不用跪”。这件事,使我终身难忘,使我知道了蹲跪和松腰胯完全是两码事,对我一生练拳,收益匪浅。

二、杨禹廷要求打拳体会“毛驴拉磨”

记得六十年代我与拳友陈惠良去拜访杨老,请教他如何打好太极拳时,他说“盘架子要像毛驴拉磨那样”。为什么要像毛驴拉磨那样,当时并不理解。随着岁月的流逝,深感这是练太极拳的原则,是基础,是方向,越来越感到这一点拨的金贵。

…… …… 余下全文

篇二 :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

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 目录

前言

太极拳宗师 汪永泉先生 汪脉传人 朱怀元

练习太极拳须知

练拳歌诀

理论和功夫的关

太极拳七步台阶:

第一步 上下相随

第二步 内外相合

第三步 内外相合的上下相随 第四步 拆架子

第五步 拆手

第六步 分劲

第七步 入化

歌诀

内功与外形

开与合

太极拳架种类

养生与技击

技击拳架与养生拳架的不同要求

养 生

养生拳架

太极拳预备式的要求: 技 击

技击拳架

技击的身形手法歌诀 懂 劲

静中求松法则 动中求松法则 招与术

技与击

接点不接面 一接点中求 歌诀

点劲原理

点 劲

点 位

击劲

1.问送劲

2.断拍劲

3.点断劲

4.弹劲

5.冷劲

平 劲

揉 手

汪永泉老师传推手种类

揉手须知

揉手时的身形手法

接手五个点

揉手要领

揉手基本法则

太极拳架种类

养生与技击

汪涌泉老师谈太极拳技击与养生

现在流传下来的太极拳 , 是一种混合的拳架,内容非常丰富。若经常锻炼,对身体却有很大的好处。

凡是练习太极拳的人,都有一定的要求,因要求不同,所以练法

…… …… 余下全文

篇三 :太极拳的胯

感受太极拳的胯

2013-05-26 11:15:08| 分类: 二、瑭瑭小屋|举报|字号 订阅

http://hqfdld./blog/#m=0

感受太极拳的胯 / 太极悟语 胯关节(髋骨)在各项运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太极拳对胯的训练运用可以说是关键的关键。练拳伊始听见老师、拳友讲的是腰,看看各种拳书说的也是腰,练拳的过程中也是简单的理解为腰。随着练拳深入逐渐的感受到了胯,对胯有了一些粗线的认识,写下来算是练到这个阶段对胯的体感记录吧。

http://hqfdld./blog/static/899xxxxxxxxxxxx4114765/

一、松胯的条件:松胯的首要条件是良好的腿力,在太极拳的模式里腿力的训练就是放松,用松开之后身体的重量也就是所谓的松沉训练身体增强腿力。有了腿力就有支撑上身重量的能力,初步具备胯松开的要求。松胯的关键是腰(脊柱)的松开,简单地说就是胯坐正的时候背肌、腰肌是松弛的,反之背肌、腰肌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必然产生肌力的牵拉,出现松不开不敢松的问题。背肌、腰肌的松开也是松沉练拳的结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腹肌的松开;腹肌的松开是整个肌肉群的放松,往往我们只是注意到腰肌的放松,腹肌注意的不够。陈庆合老师说:“腰腹的放松,才能做到气沉到脚底”。

…… …… 余下全文

篇四 :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

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新年贺礼) 0点

目录

前言

太极拳宗师 汪永泉先生

汪脉传人 朱怀元

练习太极拳须知

练拳歌诀

理论和功夫的关

太极拳七步台阶:

第一步 上下相随

第二步 内外相合

第三步 内外相合的上下相随

第四步 拆架子

第五步 拆手

第六步 分劲

第七步 入化

歌诀

内功与外形

开与合

太极拳架种类

养生与技击

技击拳架与养生拳架的不同要求

养 生

养生拳架

太极拳预备式的要求:

技 击

技击拳架

技击的身形手法歌诀

懂 劲

静中求松法则

动中求松法则

招与术

技与击

接点不接面

一接点中求

歌诀

点劲原理

点 劲

点 位

击劲

1.问送劲

2.断拍劲

3.点断劲

4.弹劲

5.冷劲

平 劲

揉 手

汪永泉老师传推手种类

揉手须知

揉手时的身形手法

接手五个点

揉手要领

揉手基本法则

太极拳架种类

养生与技击

汪涌泉老师谈太极拳技击与养生

现在流传下来的太极拳 , 是一种混合的拳架,内容非常丰富。若经常锻炼,若经常锻炼,对身体却有很大的好处。

…… …… 余下全文

篇五 :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朱怀元

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 目录

前言

太极拳宗师 汪永泉先生 汪脉传人 朱怀元

练习太极拳须知

练拳歌诀

理论和功夫的关

太极拳七步台阶:

第一步 上下相随

第二步 内外相合

第三步 内外相合的上下相随 第四步 拆架子

第五步 拆手

第六步 分劲

第七步 入化

歌诀

内功与外形

开与合

太极拳架种类

养生与技击

技击拳架与养生拳架的不同要求

养 生

养生拳架

太极拳预备式的要求: 技 击

技击拳架

技击的身形手法歌诀 懂 劲

静中求松法则 动中求松法则 招与术

技与击

接点不接面 一接点中求 歌诀

点劲原理

点 劲

点 位

击劲

1.问送劲

2.断拍劲

3.点断劲

4.弹劲

5.冷劲

平 劲

揉 手

汪永泉老师传推手种类

揉手须知

揉手时的身形手法

接手五个点

揉手要领

揉手基本法则

太极拳架种类

养生与技击

汪涌泉老师谈太极拳技击与养生

现在流传下来的太极拳 , 是一种混合的拳架,内容非常丰富。若经常锻炼,若经常锻炼,对身体却有很大的好处。

凡是练习太极拳的人,都有一定的要求,因要求不同,所以练法

…… …… 余下全文

篇六 :汪永泉杨式太极拳劲法解说

杨式太极拳劲法解说汪永泉(1904—1987 年),12 岁拜在杨澄甫门下为徒,先生一生爱拳如命,为继承、发展 杨式太极拳的技艺精华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尤其是他晚年编写的《杨氏太极拳述真》一书, 为后人沿着正确的方向习练、 研究太极拳铺设了一条坦直的小径。 现选择其关于劲的论述内 容,介绍如下。 老拳谱中讲的劲法很多,比较繁琐,这里着重对滚、错、折、磨、弹、冷、正、侧、定、 断、刀、锯、拍、掸、拽、擎、踏、重、离,这 19 种比较重要的劲法,进行一些解说。 1.滚劲:“滚”是以立圈旋转的意思。与对方一接触,就在接触点上根据接触方式向上下 或左右滚动。滚动时要内外相合,使对方劲头落空,并将己之内劲渗入对方体内。 2.错劲:“错”是前后移动的意思。在与对手接手时, 在接触点根据接手方式向前后错动, 避开对方顶力,将内劲渗入对方体中。 3.折劲:“折”如翻板或折板,起着杠杆作用,上下翻滚向内外折动。与对方一接手,就 在接触点使用折劲,对方来的劲头即陷入翻板而落空。“折板”上翻,内劲由下方渗入对方体 内;“折板”下压,内劲由上方渗入对方体内。 4.磨劲:“磨”是研磨的意思。即接手时,在接触点以平圈转动,圈的大小根据来力情况 而定,使来力陷入圆圈之内而落空。在练时,主要是手与肘的相互配合,好像研墨的动作一 样。手与肘转动的圆圈大小不同,内外旋转也不同。向外转时,要有抛出之意,来力必被甩 出;向内转时,要如旋涡向里旋入,来力必坠入旋涡之中。 5.弹劲:即是弹簧力,在用时要先有蓄力而后弹出。弹劲借对方之力蓄好弹簧,然后将 其弹出。弹簧力取决于内气的鼓荡、体内“钟锤”的前后摆动。 6.冷劲:发冷劲要突然,在对方身体重要的部位突然以短暂、刚坚的内劲击之。冷劲被 形象地比喻为柔中刚、软中硬,击到对方躯体上要不伤表皮而使其内脏不适。冷劲易造成内 伤,不可轻易使用。 7.正劲:即正直之劲。与对方一接手,要很快听出对方发出的正直之劲的两端。一端是 劲头,一端是劲源。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劲头之侧,由侧点向劲源发力,点到劲源。对方劲头 无论有什么变化,都不要放松对劲源的控制。 8.侧劲:与对手一接手,避开对方来力的顶峰(即劲头的正面),而是接顶峰周围(即 接侧),使对方使出正力来。接到侧点后,可利用侧点控制对方的劲源,然后由侧点向对方 劲源发内劲 (即发侧劲) 将其击出。 接侧点和发侧劲是为了避开对方来力的正顶, 迂回进攻。 9.定劲: 与对方接手后, 首先要听对方力的变化情况。 如果对方旋转

…… …… 余下全文

篇七 :杨式小架太极拳及传授者崇寿永

蚌埠的杨式小架太极拳及传授者---崇寿永

文/刘振忠

《武魂》杂志:看了贵刊发表的刘习文先生关于杨式小架太极拳的几篇文章,心情比较激动,因为在我们蚌埠,也流传有一套杨式小架太极拳。它就是由杨少侯弟子田兆麟的外甥崇寿永老师传授的。现借贵刊简介一下崇寿永先生,同时对杨式小架太极拳在蚌埠的流传情况略作介绍。杨式小架太极拳是一趟比较珍稀的套路,希望我们在与其他地方的拳友交流及挖掘整理这一套路时,能得到贵刊的大力支持。

先师崇寿永生于19xx年,卒于19xx年。在杨澄甫19xx年所著《太极拳使用法》一书的传承表中,田兆麟弟子名下就有他。流传于安徽省蚌埠市的杨式小架太极拳就是崇先生传授的。

崇寿永老师是田兆麟的亲外甥,田兆麟乃杨澄甫之兄杨少侯之大弟子。田师爷生于1891年,13岁从杨健侯老先生学习太极拳,并先后拜杨少侯、杨澄甫两人为师(据传他在杨府内日夜勤练太极神功秘术整整七年)。田兆麟师爷得到杨健侯、杨少侯、杨澄甫三个人的亲自传授,一身兼谙杨式大、中、小拳架精粹,尤其精于杨少侯所传杨式小架太极拳。据陈微明《太极拳术》一书记载,得杨少侯传者仅田兆麟、尤志学等数人。许禹生亦从杨少侯学过。当时,在北京体育讲习所杨少侯教授杨式小架太极拳,杨澄甫教授杨式大架太极拳。由于杨少侯教授学生时不问对象,搭手即打,而其带喜怒哀乐之神态,功浅者亦难依样划瓢。跟其学者虽爱其技而能坚持下来者寥寥。故杨少侯虽与杨澄甫齐名,而以杨澄甫所传大架为盛,杨少侯所传小架在国内传播范围很小,会此拳者稀少。

…… …… 余下全文

篇八 :杨健侯太极拳专有名词释义--汪永泉讲授

杨健侯太极拳专有名词释义--汪永泉讲授

太极拳内功

神意气是构成传统太极拳艺之内功的三要素。通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途径和方法训练、积储而成内功。太极拳内功蕴藏在拳架之中,主导、催促着形体产生与内功变化相关的动静、开合的运动姿势。这是太极拳阴(内功)阳(拳架)相生,内外相合之基本规律的体现。

是自身精神力量的凝聚和积累在行拳和揉手中的体现,由积功日久始得之。惟拳艺进展到中级阶段才对拳中之“神”的运走有所感知。最早是在盘拳过程中意识到的忽隐忽现,进而神的显现对行拳、揉手的帮助非同寻常,令人兴奋而又不可思议。待真正掌握了行拳之规律以后,人的理解力与反应速度会大大提高,处变不惊,应对自然。外在气定神闲,内在聚精会神,可在瞬间与意念、内气的行止相契合,支配调动内功的运走于无形。在行拳与揉手中,“神”所表现出的奥妙与威力超乎想象,生机勃勃、变化莫测。神的运用不受身体内外所拘,亦不受时间、空间所限,能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发挥其养生和技击作用,不受外物干扰,亦无阻碍。

太极拳对意的运用发自内心。所谓“心诚于衷(中)而显于外”之中位于胸部正中、两乳之间。此处亦是中丹田的所在。前人围绕着胸部十字中心这个点在太极拳论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