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历时九年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心中: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我带着这个问题,想从名师和专家的教育论著找到答案;在《教育的真谛》一文中我找到了答案:爱就是教育的真谛。

我理解教育的真谛是“爱”,也就是说要在教育中灌注“爱”,具体展开,应该有三个层次:浅层次的“爱”:要教师爱学生;中层次的“爱”:使学生爱教师;深层次的“爱”:让学生爱自己。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师生关系问题,并把热爱学生看做是教师的基本美德。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教师对学生要“仁爱”,做到“诲人不倦”。瑞士著名的教育家斐斯塔洛齐提倡教师对学生有“母亲般的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做是一个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美德,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他们都认识到教育工作中爱生的重要性,把教师热爱学生视为教师劳动不可缺少的道德要求。但是,我们常发现:如果我们教师爱学生,不注意方式,不注意艺术,是生硬的“爱”,是一厢情愿的“爱”,这样的“爱”,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产生消极影响。

因爱而生恨,屡见不鲜!这方面的教训也太多,它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有感

读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有感

—— 张晓璐 陶行知是一位勤于实践的教育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在实践中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的实践与理论主张即使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为为师者的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读完集结陶行知教育思想精华的《教育的真谛》一书,有几点感想,作如下小结。

第一,让学生动起来。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知行合一”论,从陶行知(原名文浚)改名可见王阳明“知行”论对其的影响。但是与王阳明观点不同的是,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即行在头,知在后。陶行知19xx年在晓庄学校寅会上的一篇演讲词中援引了《墨辩》提出的三种知识:亲知、闻知、说知,其中重点阐述了“亲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2,“闻知、说知都是安根在亲知里面”3。在实际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模式,对于亲知的重视正处于长期努力中。这最大的原因便是教育成本的投入。将学生们集中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进行知识的传达与教授,显而易见成本最小。但是在仍未解放的年代,陶行知便提出“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4,处于教学条件优良的当代的我们更加应当充分考虑让学生们从行动中去获得知识。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教育的真谛》有感其三

读《教育的真谛》有感其三

读《教育的真谛》有感其三 就在昨天我才对“教学做合一”有了粗浅的认识和了解,今天继续阅读《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也打开了我在这一方面的认知。 教学三年,我一直都自认为勤勤恳恳,专研教材,紧跟课标,但是我却从没认认真真静下心来想过,我为什么要教,学生为什么要学,这样的教法对不对?教科书上的知识是学生所需要的吗?今天在这里,我似乎找到了一丝头绪。 教科书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是最为关键的工具,它承载着我们所要教授的知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工具。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陶老先生告诉我们,一本真正的教科书应该是有生命的,应该是鲜活的。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做着这样的教育,先生先死,学生学死,只有教学做合一,教育才能有教育的作用。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已做为中心。做当然不是盲目的去做,而是要体现行动、思想以及伴随着新价值的产生。只有一面行动,一面思考,才会产生新的价值,这样的做才是有意义的。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所以,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 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工具,一种“做”的工具。工具是给人用的;书也是给人用的。但是“读、讲、听、看”都有一贯的目的,这目的便是它们对于“用”的贡献。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所以,对于我们手持教科书的老师来说,要运用我们的书,让学生动起来,给他们以思想上的震动,让他们能够以掌握这些知识为基础,从而去产生属于自身的新的价值。只有老师自身了解并教学做合一,践行这一思想,才能培养出更多“高能”的学生。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教育的真谛》有感其一

读《教育的真谛》有感其一

读《教育的真谛》有感其一 20xx年是xx希望小学起航的一年,因为学校独立了,不再作为一个胜利一小分校的存在,成为了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这是极其关键的一年,也是我们大家拼尽全力的一年。 就在这一年,践行行知思想成为了我校的办学理念,阅读陶老先生的著作成为了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必修课,于是假期我就选择了《教育的真谛》一书进行学习,不得不说,这本书真是让人受益匪浅。 打开书,书的序言分为两部分,第二部分为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校长所作即《教育家的品质与土壤》。不得不说,我很少认真读序言,可是,这一次,我不仅认真读了,也有了一些感想。李校长没有笼统的评价这本书,而是对中国教育的整体情况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让我们知道教育家和教育者的区别:教育家首先要有超越世俗的高远追求;有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识素养;有长期的第一线教育实践;当然还要有自由的社会土壤。 陶老先生在当年虽然师承教育家杜威门下,可是身为海归的他,却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舍弃大学教授的奢华生活,毅然奔赴农村这一教育前线,实在让人佩服。不仅如此,陶老先生身上的博学好学是我们青年教师一定要学习的,一个语文教师不仅要要懂得关于语文的知识,束缚在条条框框中,应该读百书,阅世事,把自己投身到教育前线去,去学习去实践。 做到教学做合一。我想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迟早有一天,李校长的春晖梦将不是梦。

…… …… 余下全文

篇五 :《叩问教育的真谛》读后感

扣问教育的真谛

——读《叩问教育的真谛》有感

我读完徐洁教授的《叩问教育的真谛》后,又找出徐教授自己对这本书的书评,徐教授自己对“叩问”的解释是“是对未知领域的虔诚探求。”徐教授重在“虔诚”,体现了徐教授对教育工作永不停息地深入反思与永不厌倦地潜身实践。我读完这本书以后,觉得就像是我的心声,感同身受,感慨万千,因而也想“扣问”我的心灵,但是我的扣问是扪心自问,重在“反思”:为什么我国的教育有这些问题?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我应该怎样做?

第一我要扣问,我们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徐教授说,学校不是贩卖知识的杂货铺。她引用梁启超在《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中描述国内极为盛行的美式教育:“不过是一生到死,急急忙忙的,不任一件事放过:忙进学校,忙上课,忙考试,忙升学,忙毕业,忙得文凭,忙谋事,忙花钱,忙快乐,忙恋爱,忙结婚,忙养儿女,还有最后一忙――忙死。”称这样的人生为“消耗面包的机器。”她批判的学校教育主要是指以知识为中心,没有精神生活。这种情况下,知识越多,反而越痛苦,且作坏事的本领也增多。

那么反观我们的学校,难道不就是贩卖知识的杂货铺?教师是怎样督促学生学习?是说这些知识很有趣,在你的生活中很有用,还是说这些知识要在考试中考,所以你必须记住?教师怎样教知识?是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生动有趣,体会到知识的用处,还是试卷上怎样出题怎样教?我作为一名长期教毕业班的教师,我知道,我怎样教学校不管,主要是在毕业会考中学生要有成绩,所以我必须和学生说清楚,这个知识点在中考中会这样出题,至于学生是否对我这一学科有兴趣,那就不重要了。徐教授指出有学生而且是学习优异的学生诉苦:在学校学习枯燥无味、形同“文明监狱”、迫不得已,甚至感到痛苦;而每年的开学季网上热传:上学的心情比上坟都难受。但是难受的只有学生吗?教师何尝不希望学校不是贩卖知识的杂货铺,而是人类文化的薪火相传,是灵魂的塑造,是精神的充实,学校教育涵养孩子们的性情,激发孩子们的热情、愉悦他们心灵、滋养他们灵魂,让孩子们体察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我们快乐的教,学生快乐的学,我们多么的盼望这种正常的学校生活,为什么就是没有呢?

…… …… 余下全文

篇六 :爱——教育的真谛——读《美丽的教育》有感

如果孩子是鸟,你就是天空;

如果孩子是鱼,你就是大海;------------------------------------------------题记 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

爱——教育的真谛

——读《美丽的教育》有感

“面对孙蒲远老师,我心里涌动一种崇高的敬意和巨大的好奇,使我无法拒绝这本书的强烈诱惑。”,是的,正如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所说的,当我拿到《美丽的教育》这一本书时,当我翻开书本,看见一个个鲜明的案例,我就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确切的说是被孙老师的的人格魅力,教育艺术所吸引。

我从来也没有想过教育是美丽的,但孙蒲远老师却能用宁静的、美丽的心情来看待班主任辛苦的工作,她将春日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这些美好的风姿带进我们日常的教育生活之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教育图画,为学生编写了一个美丽的教育童话!

为什么孙老师能创造美丽的童话?我读完《美丽的教育》这本书以后,总结出一个字——爱。那么爱是什么?孙老师用具体的行动告诉我们:

爱就是尊重 故事1:当看到后进生小郭同学举手时,孙老师激动地对全班说:“郭某能积极参与学习,我们特别欢迎,他就是念错十个地方,我也不批评他。”这暖暖的一句话里,有鼓励、有尊重,更让其他同学对小郭同学也十分尊重。结果这个孩子只在一个地方打了磕巴,没有念错一处!这个孩子爸爸原来几乎天天打他,家里几天就得买一把新笤帚,孙老师教他后,和爸爸及时进行了沟通,爸爸就再没有打过他。一天,他突然问孙教师:“孙老师,您哪天生日?”“你问这个干什么?”他哭了,一边哭一边说:“您对我太好了??我想长大了报答您??我有您这样的老师觉得很幸福。”孙老师听后感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着他的手??

…… …… 余下全文

篇七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 副本

用心体悟教育的真谛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最近阅读了怀特海所著的《教育的目的》,几乎每个段落都有精辟、深刻的论述,初读时,就被怀特海的一些观点深深地震撼了。再次阅读时,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对这本书中提出的很多观点和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在思考中,我不断地追问着教育的真谛。

怀特海先生是英国数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两条教育的戒律”:其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其二,“所教科目务虚透彻”。这一重要思想至今被人们广泛关注而产生着重大影响。它的实质是反对学校里传授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反对学习中刻板地接受而不予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知识概念,认为一切教育的中心应该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僵化。这些论述,仍是今天的学校实践中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怀特海先生反对灌输式教学,他呼吁教师不要认为“只要学生纪律好,总能把一定分量的无活力的知识灌进他们的脑子里去”。他举例说,教儿童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掌握,但目的何在呢?传统回答是:锻炼心智。他指出:“这个回答虽有部分真理,但有一个根本的错误,就是很可能窒息现代世界的才华。”把儿童的心智比做死的工具,不管其创始人的权威和影响有多大,怀特海谴责这是“教育理论中的最致命、最错误、最危险的概念之一”,并且极富意义地指出:“心智决不是被动的;它是一种永不休止的活动,灵敏、富于接受性、对刺激反应快。”这或许是后现代课程家们最感兴趣的思想之一。只有把

…… …… 余下全文

篇八 :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读后感

《教育的使命》读后感

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教育的使命》,我受益匪浅。使命,多有分量的词语!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工作者”这一称号赋予我的是怎样的使命?朱永新教授说:“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的教育是轻薄的。从事教育这么多年,虽兢兢业业但却未能理解教育的真谛,朱永新先生给了我探讨教育生命的意义,体味做教师的幸福。

一、筛选“教育”的关键词

朱永新先生书中概括说:“基于我的教育探索,基于我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如下应该是理解 “教育”的关键词:学习领域、学生的发展、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经验课程、有效教学、课堂互动、知识建构、教师成长、学校文化。”这里我选定了“生命教育”、“有效教学”及“教师成长”,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领悟。

有效教学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学生非常明确学习的意义;有明确的学习主题和任务;对于教学过程学生有实质性的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将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教师成长—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影响学生发展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教师。实践证明通过校本培训来促进教师成长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其模式为“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