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师阅读地图读后感

《教师阅读地图》读后感

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同样的,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专业阅读史。教师的成长来源于教师的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阅读。而如何阅读,阅读什么成了困扰我的问题。

前段时间怀着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崇拜,对《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的需求,我开始了自己新的阅读之旅。可是当我真正去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并不怎么理解其中的精髓。即使反复咀嚼依然是不觉其味,在《教师阅读地图》中我找到了答案,其实一个教师的阅读是由浅入深的专业发展阶梯。像我这样虽说已经从教3年有余,但教育教学水平还很欠缺的老师,要想真正比较透彻地把握,理解《给教师的建议》,使之成为成为理解教育教学的丰富基础必须经历一个教师阅读的成长期。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孙蒲远老师《美丽的教育》等这些书籍没有艰涩的教育理论,重要的是感受教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体味教育在经历了痛苦之后的美丽。从中获得激励,并树立自己的榜样。

暑假我阅读了《做一个偷懒的班主任》点燃了我班级管理的热情。开学后我结合班级学生情况确立了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可是渐渐地我发现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越来越多,孩子们虽然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但是孩子的自觉性并不那么容易被调动的。我制定的一系列班级管理规定已经非常的细化,但在孩子们看来似乎跟不存在差不多,根本起不到有效的约束力,不知不觉班规就成了一纸空文。而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教师阅读地图》有感

读《教师阅读地图》有感

收到这本书第一感觉是扎实。

《教师阅读地图》解决了我的困惑,里面推荐的书,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户,它使我意识到原来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精彩。

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实践、反思总结才能成就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想成为一位受人尊重的教师,必须首先成为有专业尊严的教师,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专业阅读史。必须要阅读,已经成为许多老师在提高自己专业素养方面达成的共识。但是,最怕读错书。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最适合自己的书,我们需要一座灯塔,《教师阅读地图》就能够为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

我有几个疑问:1、教师要读什么书?2、怎样读书?3、阅读误区。作者将老师要读的书分为四类:根本书籍、学科知识重点书籍、专业知识重点书籍、人类基本知识重点图书。

在介绍每一类书籍的同时,作者还着重介绍了阅读这些书籍的方式方法。此外,作者还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为三个专业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制定了适合的阅读数目。

阅读本体性知识书籍和人类基本知识类书籍。

名师课堂实录对我的课堂教学帮助很大,但是因为阅读的书籍种类很不均衡,所以反思自己,现在的专业知识建构不够牢固,我应该读读《唐宋词十七讲》、《古老的回声》、《图画书》、《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学校是一段旅程》、《小王子》、《新教育之梦》、《优秀是教出来的》、《名师怎样观察课堂》。争取陆续写出读书笔记。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教师阅读地图》有感

读《教师阅读地图》有感

东港中学 陈光明 138xxxxxxxx

上学期末,学校向每位教师发放了一本《教师阅读地图》。这是教育系统全员读书工程的第一本书。书中为教师要读什么书指明了方向,并列出了书单。这本书还指导教师怎样去阅读,让每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阅读路径。

《教师阅读地图》,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读完禁不住心生感叹:如果一走上教学岗位,就能接触到这本书,也许,我就不是现在的我了。读完后,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一名教书匠,离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还相距甚远。

虽然在大学里也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工作后又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但学习后才发现,大学里的专业学习与工作以后的实践有着很大的不同。理论学习强调的是系统性和理论性,而工作以后的实践学习不强调系统性,而是强调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学习。在我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碰到许多的教育问题和困惑,但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和专家的指点,这些问题都被束之高阁。

另外,我发现,教育教学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即使是名师,也经常会有一种挫败感,因为教育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仅以班级管理为例,每个班级的学生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十年前的学生性情和现在的学生也大相径庭。即便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也经常为遇到新问题头痛不已,全然没有疱丁解牛那“游刃有余”般的潇洒。

…… …… 余下全文

篇四 :《教师阅读力》读后感

如何让读书成为习惯

——《教师阅读力》读后感

据统计,20xx年,中国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北欧国家国民每年读书24本左右,几乎是中国的6倍。美国人年均阅读7本书,韩国人11本,日本、法国国民每年读书数量在8.4本左右,新加坡5本,中国的国民人均读书数甚至还落后于泰国的5本。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与国民的阅读力之间不无关系。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所以全民阅读教师先行。在暑假我通读了刘波的《教师阅读力》,这本书为我们展示了热爱阅读的教师们充盈的收获,揭示了阅读对于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影响,总结了推进教师阅读的有效途径,推荐了适合教师阅读的不同途径的阅读书目,呈现了阅读与读后感抒写的关联与作用。

为了更好地在教师这一事业上实现价值,我要更加热爱读书,让读书成为习惯。如何让读书成为习惯呢?我认为应该做到四个方面:

1、明确读书的价值 莎士比亚诗中提到:“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个层次,三种境界,这就是读书之道。导致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只是读书,但读书确实是导致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刘波在书中总结了他从刚走上工作岗位到撰写《教师阅读力》这本书这一路的阅读历程。他能从一个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到宁波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和教育心理研究分会理事,从一个教育一线的新手到著作众多的研究性教师,从一个读书爱好者到教师阅读的推广者,都说明阅读对他的人生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 的作用。 如今的我也是一名年轻教师,我的知识储备量还亟待扩充,学海无涯,学无止境,读书能够让我在浩瀚的人生大海中明辨方向、应对困难、了解未知、驶向彼岸。所以,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美好的读书人,这也将是我的目标。

…… …… 余下全文

篇五 :《教师阅读力》读后感

众乐乐不如读乐乐

——读《教师阅读力》有感

浙工大附实 金昌盛

进入数字信息时代,快速涌流的信息向人袭来,人们甚至来不及筛选品读。在整个社会比较浮躁的当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又该如何培养起阅读意识透过繁华表象品读文章的朴素思想?读了《教师阅读力》这本书,我有了一些感悟。 在中学《劝学》课文开篇便提“学不可以已”,在终身学习社会当中,身负“传道授业解惑”的我们,更应该不断充实自己。一方面,我们通过传授书本知识,带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与过去接轨;另一方面,我们通过自我补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未知为未来接轨。这便对教师的阅读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大时代背景下,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这就促使“文化快餐”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追捧。有些人阅读,长篇大论不看,只看论点或者论据看个大概,只管接受知识不去考证,甚至只看摘要大致看个目录。这种所谓的“效率”,只能得不偿失。于此同时,身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上课备课等等常规事情,还可以戏称为“身兼多职”:学生的管家、保姆、心理导师??这样一种忙碌的工作环境,更是让不少老师难有时间和空间静下心来阅读。阅读力其实跟学习一样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长期不阅读,你不仅会失掉阅读的兴致和耐心,更会不知不觉中降低阅读的能力。

…… …… 余下全文

篇六 :新教师 读后感

《新教师》读后感

假期里,我读了《新教师》一书,读后获益匪浅。

《新教师》一书,脱胎自《中国教师报》“总编七日谈”专栏。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兴,则国家兴。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呼唤新教师的诞生!新教师助推中国教育变革。近年来,《中国教师报》不遗余力地倡导并发现“新教师”,汇聚教育变革的力量。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新教师?怎么才能成为新教师?新教师身上肩负着什么使命??答案就在本书中。

她以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及时性的内容供我学习、吸收,为我更好地善待学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

正如我们常说的,一个社会是否有文化,首先看学校是否有文化,一个学校是否有文化,首先看校长是否有文化,而一个孩子是否有文化,得看家长和老师是否有文化。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当文化有了生命,有了主体,文化就不仅仅是写在纸面上的两个字,而有了更为深远、厚重、灵动的含义。《新教师》一书让我更热爱学生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地教育过程。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爱是一门艺术,而宽容就是爱的精髓,它对学生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她的一篇篇很有指导性的文章告诉我,教师必须主动地走下“师道尊严”的“神坛”,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学生,不是以成人而是以成长、不是以现在而是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问题。

…… …… 余下全文

篇七 :教师读书的读后感笔记若干篇

读书笔记

十八中附小 苗笛

一、读《教师人文读本》有感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 …… 余下全文

篇八 :《致教师》读后感

《致教师》读后感

耿 军

看过朱永新教授的多部著作,简介部分的照片多是单手托腮,侧面仰望,双目凝神,静心沉思的样子,细读著作后发现,相由心生,文如其人。读这本书就像在听故事,就像在同朱教授面对面相互聊天谈心,一位慈祥的长者正施慧于民。细细咀嚼品味,又总能获得许多思想的哲学的和诗意的享受。

作为一名教师,第一项修炼就是做读书人。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欢小玩具一样,教师的挚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类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如朱教授所说:“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难道不是吗?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好书。在阅读中获得教养,获得心灵和精神地完善,勤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作为一名教师,要经得起繁华,更要耐得住寂寞,在读书中,把自己修炼成如一座图书馆的人。读书就意味着坐

冷板凳,只身一人孤灯一盏,寒窗苦读,这是一种寂寞的力量,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力量,这更是教师职业品质和人格精神的力量。深谙此理的朱教授指出:“读书,让我们有一个宁静的心态、从容的心情、理智的头脑、开放的胸怀。”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以工作繁忙为借口懒于读书。为此,朱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就人的生物性而言,是很容易懈怠、很容易满足、很容易停滞的。”同时,又不无风趣幽默地为教师们支招:“自来水是压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是啊!当我们把读书当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看作像呼吸一样自然时,还会挤不出时间读书吗?在这种须臾不可或缺的阅读状态中,我们就获得了幸福。要是读不完一本书,至少可以开始读第一页,慢慢地,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走姿态。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