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蛙读后感

蛙读后感

“我这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恶臭。”姑姑如是说。

《蛙》塑造了一个复杂矛盾的乡村妇科医生——姑姑。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她的人生变成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可怜姑姑夹在中间忍受着冰火的煎熬。姑姑拥有着高贵的出身,精湛的医术,人称送子娘娘,挽救了无数妇婴的性命,可她又杀死了多少未出世的婴儿。姑姑一直崇尚着“生是党的人,是党的鬼”的信念,所以她为了政府发行的计划生育的政策,可以冷酷无情。她为了控制人口,不惜上房揭瓦,大义灭亲。我一直以为姑姑并没有对那些未出世的孩子而感到愧疚过,但姑姑,最终却嫁给了一个泥塑艺人,制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娃娃。这些娃娃是来减轻自己感到罪恶的灵魂,可是姑姑没有选择,没有退路,她追求着人生至善的理想,忘我地投入到服务革命或进步事业中去。

“蛙”与“娃”同音。莫言不仅仅是想通过《蛙》来反应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路程,更想表达的是对生命和繁殖的崇敬和膜拜。

生命是一个很空泛的概念,阳台上洒满的阳光,高大的树木,碧绿色起风的下午,都会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每个人对生命的感知是不同的,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对生命充满敬意,不管是否存在,是否年轻。生命总要被岁月所清洗,老去的生命,总渴望阳光的照射,所以在街上总能见到晒晒太阳的老人,也会有年轻的脚步从他们身旁很匆忙地走过,那如疾似火的脚步,似乎一刻也停不下来。有一天,当生命过去大半时,他们也会放慢脚步,站在阳光里,望着来来往往步履匆匆的年轻人,想起自己所走过的生命,莞尔一笑。生命总是这样,周而复始,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从哪里来,又到那里去,那些匆匆的年轻人不明白,缓缓的老人也不知道。

…… …… 余下全文

篇二 :莫言《蛙》赏析 读后感

莫言《蛙》读后感

主要内容是: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当年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艰难推行过程。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

小说结构新颖而缜密,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信构成。前四封信附有关于当了50多年妇科医生的姑姑的长篇叙事,当中也加入了了蝌蚪本人的生活故事;第五封信则附有一部关于额姑姑和蝌蚪自己的话剧。因此,这是一部将书信、元小说叙事和话剧巧妙地融合杂揉为一体、拓宽了小说艺术表现空间的作品;是莫言创作中的又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艺术尝试。

小说中一个最典型的人物。这个人是全书的主人公——姑姑,名字叫做万心。万心矛盾地拥有着两种身份:一种是乡村医生,一生接生婴儿近万名,人称“送子娘娘”;另一种是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计生干部,人又称之“杀人妖魔”。对于万心来说,却必须做到统一,她的一生因而活在无法逃脱的极度矛盾和痛苦之中。万心卫校毕业,一辈子跟妇女打交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她是接生员,无论多么困难的分娩,只要经她接手,就会转危为安,就连母牛难产,大家都请万心出马,那时候,她是四里八村妇女的大救星,活菩萨。到了八十年代,她一下子由天使变成了魔鬼。张拳的老婆因她溺死水中,她侄子万足的老婆王仁美被她大义灭亲引产失败大出血死了,袖珍美人王胆在被她追赶的途中所幸生下女孩陈眉,但王胆的命也没保住??后来她途经芦苇地,被无数的蛙围攻,撕碎衣服,咬破耳朵,喷射黏液甚至是精液,再后来,她夜夜失眠,猫头鹰的叫声被她幻化成蛙的惨叫,她觉得这是那些无辜的生灵来讨债了。“蛙”,就是“娃”啊,万心的这双手,接生了上万个娃,又残害了多少个娃啊!如果她不仅仅是一个妇女工作者,如果她能在当嫁的年纪嫁掉,在该生的年纪生产,她的心就不会这么硬,这么冷。可惜,她年轻的时候与那个英俊的飞行员擦肩而过,后来在她徐娘半老的年纪里,戏剧性地嫁给了郝大手,一辈子接生了上万个孩子,却没有一个属于她,这也许就是对她作恶的报应吧?

…… …… 余下全文

篇三 :《蛙》读后感

读《蛙》有感

很长时间没有认真读过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一来是科技在发展,在这个喧闹的、讲求时效的物欲社会里,花费大片时间阅读仿佛是件收藏在博物馆里的古文物,显得久远而又不合潮流;二来,似乎年龄越大,有了工作的压力,很难静下心来去认真看一部小说,甚至是一篇稍微长一点的散文都无心品味了。

对于莫言这类作者,我更是无太大兴趣,也未曾看过他的作品,唯一一部被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有看过,但是对于故事的情节并没深刻印象,也并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这位如今风靡全球的大作家莫言。莫言,是大家,尽管有人说,他的获奖与中国国际地位有关,也有人说他运气好等等这些来自各界的舆论,我不否认。但我也想说,他能走到这个位置,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必定有他的特色。

带着十分的好奇,外加十二分的钦佩,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拜读了先生的代表作《蛙》。这部作品,先生用了十年之久,三易其稿,是以写信的口吻诉说了先生所在的乡村,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全文以姑姑为核心人物,她是一个为产妇接生新儿的妇产科医生,又是计划生育的领军人物。这无疑是两个矛盾的角色。在计划生育和人权斗争中,孰轻孰重?姑姑是一个女人,是一个被男人抛弃以致孤独到很久的女人,她一辈子接生了千万个新生婴儿,全村上上下下都是她的孩子,但同时也有千千万万孩子“毁”在她手里。王仁美的死,是在姑姑预料之外的,当姑姑为她输600CC血时,我想她是多么希望王仁美能活下去,那是他侄儿的女人,肚子里怀着她老外家的种子,但是在国家政策面前,她六亲不认。王胆的死,这都是何等的残忍。姑姑晚年,在她的老伴的支持下,做了无数个泥人,她说这都是她“毁”了的孩子,现在都有了别的去处,给孩子们安顿了好的去处,这是姑姑一辈子留下的忏悔,也许没有人同情她,但是真的,她心里的无奈恐怕也只有看到过这些泥人的人才会懂。作者朴实的语言,将姑姑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及她的心里表达的如此真实。

…… …… 余下全文

篇四 :《蛙》读后感

《蛙》读后感

看完了莫言先生的《蛙》,产生了太多的共鸣,总想写点什么,以慰心灵,但一直总是亳无头绪。看着一幕幕剧中情节,仿佛自己身临其境, 时不时会浮现出似曾相识的画面, 所谓的似曾相识,其实对一个当时年仅两三岁的孩子来说,根本毫无印象。只是,耳闻目睹了母亲三十多年来激动不已的重复叙述着生我们时遇上计划生育的那个年代。 。 。

《蛙》整部作品以从事妇产科工作五十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为线索,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和自我反省,展现了新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同时也深刻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灵魂世界。本书主要献给经历过计划生育和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千千万万读者。。。

而我正是那个年代出生的,所以看了本书后感触特多,那个年代的农村,由于我们的父母, 特别是爷爷奶奶辈重男轻女思想特别严重, 当有了姐姐和我后,正是大力执行计划生育的时候??印象中母亲很坚强,每当谈起计划生育这个话题, 她常常说生孩子那段时间,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书,诉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 。不畏强势,不惧艰难,身怀六甲和放弃不错工作单位的父亲一起四处逃亡打工。有时被他们逼的走头无路只好身藏猪圈,有位好心的阿婆还偷偷往猪圈送过饭;前门被堵,后门被拦,情急无奈之下挺着大肚子从二

…… …… 余下全文

篇五 :蛙读后感

《蛙》读后感

裕华区南栗学校XXX

寒假拜读了莫言的长篇小说《蛙》,这篇小说是一部彻彻底底以“人”为主题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这是莫言许多小说中一贯用到的场景。“姑姑”是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一生坎坷的命运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男友逃到台湾惹上了一身骂名;在年轻时她曾是计划生育国策的支持和执行者;人到老年时她面对“我”的超生却睁只眼闭只眼。

除了“姑姑”,小说还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狮子”年轻时也曾是计划生育的坚决支持者和执行者,但嫁给剧作家“我”之后,始终受着膝下无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务”,并成功得子。在形势的巨变下,“小狮子”从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者摇身一变为“违抗者”,其间经历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也可称之为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莫言在小说中用几近残酷的笔触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给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也试图诠释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与年老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变化中阐释了生命的坚韧

…… …… 余下全文

篇六 :蛙读后感

蛙读后感

篇一:蛙>读后感

我带着悲伤和回忆承认,这个阅读过程是波折的,心情的大起大落随着章节里的人物关系悲喜交加,我依稀的看见计划生育的尾声是怎样的结束的,是怎样在人民的意识里消失的,我更能深彻的体会到童年的土路上发生的那些至今都不会再有的生活现象。

姑姑,这是一个现实版的传奇人物,太听话,太革命,太忠心,太认真,一个17岁善良聪慧的姑娘将职业视为生命的宗旨的送子娘娘,到始终履行着社会主义的号召,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的妇产科医生,一生肩职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这一生精神的痛苦,肉体的折磨,在这个老人的生命里徘徊,她迎接生命的诞生,她打击新生命的到来,这是姑姑为社会主新中国所做的贡献,她是忠臣,可是他的灵魂里有罪恶,有鲜血,有感激她的人,有憎恨她牙痒痒的人,有同情她的人吗?

两度落泪,第一次为王肝的单相思,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海誓山盟,只有默默地在一封封不见回信的>情书里诉说,默默地的看着思念的人在自己的眼帘里徘徊,为之动容。

第二次为豪爽单纯的王仁美的死落泪,这是一个错误的年代错误的想法酝酿的一场本不应该发生的不得不的一个残忍的悲剧,怪不得姑姑的晚年是失眠的,王仁美是可怜的,悲壮的,但是她死了,姑姑是可怜的,悲壮的,但她活着,她的痛,她的精神境界未必能比一个死过的人好到哪里?

…… …… 余下全文

篇七 :《蛙》读后感

《蛙》读后随想

任智玲

莫言先生的《蛙》在工作的间隙,断断续续读完了。 掩卷沉思,老实说,没读懂。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姑姑”名叫万红。

小说中人物命名的构思:那个地方,曾有一个古老的风气,生下孩子,好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命名。于是出现了王肝、王胆(王肝的妹妹)、陈鼻(王胆的丈夫)

陈眉(陈鼻的二女儿)、袁腮、李手、王脚(王肝、王胆的父亲)等人物。

小说的情节以万小跑(乳名)(学名:万足,笔名:蝌蚪)的视觉,关注整个高密东北乡的群体人物命运的变化,书写家乡的变革。 小说中的人物“姑姑”是一个乡村妇科医生,用她自己的话说:“高密东北乡十八处村庄,五千多户人家,谁家的门槛我没踩过?” 一九六五年,急剧增长的人口,让上头感到了压力。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计划生育高潮掀了起来。政府提出的口号:一个不少,两个正红,三个多了。此时姑姑是公社卫生院妇产科主任,并兼任公社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副组长。正是这样的一个特殊历史背景,造就了“姑姑”成为这个时期的风云人物。她表现得异常勇猛、智慧。她对那些超生的孕妇简直是赶尽杀绝。有多少未出世的孩子提前死在了她的手

中,也有多少孕妇含着绝望,死在了姑姑的手术刀下(尽管姑姑极力挽救,但还是不能使这些孕妇起死回生)。如万小跑的老婆 王仁美,就是在娘家的地洞中,被逼爬出,最后死在手术台上,陈鼻本来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老婆王胆小巧玲珑,为了给陈鼻生儿子,续香火,结果在姑姑率领的计生组的追逼下,在船上早产,自己也难逃厄运。还有张拳的老婆尽管跳船入水最终还是未能幸免。

…… …… 余下全文

篇八 :莫言《蛙》读后感

读《蛙》

《蛙》无疑是一部悲剧。

作为送子观音在人间的化身,姑姑那双传递生命的手本该接受新生命的欢愉,但却一次又一次用近乎惨烈的方式,将新生化为泥土。当女性爱孩子的人性与崇高无上的党性相撞的时候,当个人悲痛的现实与国家未来的忧患相撞的时候,姑姑坚持了她的选择。这种选择,残暴而无礼,纠结却又坚定。可是,当沧海桑田,大梦变迁,蛙鸣过后,那些悬挂着的泥娃娃和襁褓中的真娃娃,哪个又是真哪个又是幻呢?作家笔下的梦境,用最浪漫的方式,勾勒出最惨烈的结局。是的,这就是人和命运的冲撞,你的爱与你的不爱,你的生命与你的死亡都不再重要,命运中的人们,亦如蛙一般,从万千蝌蚪中,企图脱颖而出,拼劲全身的气力,想一鸣惊人,留下属于自己生命的声音。但,时代的波涛,会用它的巨响狠狠的盖过你的呼喊,再把你冲散,将你的意志连同你的身体,共同毁坏。

那么,蛙鸣就真的没有意义么?当我们每天睁开眼,和这个世界打招呼的时候,你想和世界说什么?还是等待世界告诉你什么?当你和世界说“你好,请多关照”,世界却给了你一记响亮的耳光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够和他和平相处?其实,我们每个人并不是在和世界相处,而是和自己的内心相处,你可以发自内心呐喊,也有权利保持沉默;你可以随波逐流,也可以勇往无前;你可以选择原则,也可以选择灵活。但是,你是不是愿意在心底,勇敢的坚持自己的坚持,哪怕是错的,用自己的一生做一个大局?当泥娃娃摔碎的那一刻,无非是回到泥土中,回到生命的起点。但是,你坚持过,你热爱过,你强烈的拥有过,你和自己的生命曾经紧紧拥抱,即使世界永不完美,你却在灵魂深处,完美的走过一遭。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