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在九月十号这个特殊的节日,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剥开教育的责任》。已经乏味这种哲理式的教育,已经对教育这一类著作失去了念想,因此,这本书被我冷落在的墙角。直到一次空余时间,无意中翻开了它的序,在看到祁智老师写下的,不要辜负了他们,这一刻,我发现,这本书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在序言中,祁智老师以学生抄写辜负这件事,既是表现出了学生对我们的希望,同时,也在无形中督促我们教师,既然你站在了三尺讲台,请记住你的身份,请不要辜负孩子对你的崇敬,请不要把他们对你的崇敬化为对他们“伪责任”的工具。

孩子的手很小,他们的心也很小,正因为如此,孩子容易满足,一个小小的鼓励,一个小小的奖品,对孩子来说,价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看似没有价值的东西,却是一个大人对孩子肯定的证据,尤其是一个被孩子所崇敬,被孩子当作“神”一样高高在上的老师。很多孩子,在家中或许并不乖,因为他们习惯了父母,知道父母容易娇纵自己,然后,在他们走入校园以后,他们会发现,一种叫做“老师”的人,他们对自己的同龄人很严格,他们从不像父母那样,纵容自己,他们会对自己提出很多的规矩,虽然如此,但是他们却懂的很多,比父母知道的还“多”,他们会在一种叫做课堂的时间里教会自己以前不懂的东西,认识很多不认识的字。他们不怒自威,总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孩子觉得他们高高在上,他们说的话就是真理,他们说的事情就一定是正确。正因为这样,或许父母买了一块橡皮,自己弄丢了,

…… …… 余下全文

篇二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在坚持中寻找机会

“辜”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古”,下面是“辛”。你如果告诉学生,“‘古’人是‘辛’苦的,我们不要辜负他们”,这样,学生还会写错吗?祁智老师主编的《剥开教育的责任》在开篇《我们不要辜负了他们》就引起了我的共鸣。 《剥开教育的责任》这本书,针对课堂教学、班级教育、学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伪责任”,逐一加以揭示,并阐述真正的责任。读着《剥开教育的责任》这本书的每篇文章都或多或少地从中获得收获,书中从教育中的细节入手,语言平实,好几个案例都使我发现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当。印象最深的是“在坚持中寻找机会”。

【案例1】一个四年级男生,做作业常常拖拉,有时干脆不做。这一天,他又没能及时、很好地完成作业,而大课间活动就要开始了。今天的大课间活动,班上分成两组举行拔河比赛。同学们都去了,操场上好不热闹。他的眼睛不时地看向窗外,但在我面前装出无所谓的样子。我知道他的内心一定非常着急,他一定想像飞一样感到操场。他是他们这一组中的主力。

我问他想不想去拔河。他看看我,摇摇头。我故意说不想就算啦,先在教室里写作业吧。他着急了,连声说想去。我问他知道同学们为什么能去拔河吗,他说知道,说他们都做完作业了。

…… …… 余下全文

篇三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中年级 田守芳

读完这本书,掩卷沉思,我感到心头沉甸甸的,书中所讲到的一个个小故事,不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不就是我们每天经常见到听到看见的事情吗?我们是如何面对如何处理的,我们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对每一个孩子都要期待。我们对一些“不惹事”的孩子,常常顾及不多,却不知道“不惹事”并不完全是性格使然。他们中的不少人,不同程度地自卑与自闭。但他们都是高度敏感的生命个体,一个热切的期盼,就能点亮他们心中的灯。记得去年刚接手四年级三班的时候,孩子们是那样的兴奋活泼,那样的爱说爱笑,就想大概是新到一所学校的缘故吧,过一段时间,新鲜感没有了,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他们就该收敛了。在这群爱说爱笑的孩子中间,我发现有个小姑娘周晓玉,沉默寡言的,上课回答问题也不积极,课下也不太和同学一起玩,自己总是独来独往的。这个孩子很内向,这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更引起我对她关注的是开学后第一次段考,她是班里唯一一个不及格的女生,这是怎么回事呢?题目很简单,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我需要和她沟通一下。于是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家是哪里的?”我问她。“我家在云南”,周晓玉告诉我。“爸爸在哪里上班?”我又问她。“在城里打工”??

…… …… 余下全文

篇四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以爱的名义享受幸福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张红蕾

Beautiful morning,打开QQ就看到了同事的签名,是啊,又是一年教师节,又是一张张鲜活而又陌生的面孔,又是一年级。不同的是今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名叫《剥开教育的责任》的书。本以为又是一本纯理论,没什么看头的书,但一翻出来却有些爱不释手。

请喊学生的名字——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

一年级,就意味着要重新认识两个班的学生。两个班七十多名学生,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是需要花时间和心思的。记得,我刚进学校的时候,当时带我的师傅在听了我的一节随堂课后,给我的建议就是要尽快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亲切、温柔、甜美地呼唤一个个名字,是对孩子真实的尊重。制作座位表是记住每个学生名字一个很好的方法,但现在小女生的名字都差不多,什么心怡、欣怡、欣雨,看着这些名字压根就不能和人对起来,有时叫错也是难免的。有时已经花了心思记了,但还是会突然一下子说不出某个学生的名字,在提问时只好说:请你来说一说。或者有时会直接问:你叫什么名字啊?这时,总会有一股愧疚感,孩子会不会也在想:老师怎么还不知道我名字啊?这时孩子就不会感受到老师的爱。所以,尽快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喊出每个学生的名字,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注,你的喜欢,你的爱。

…… …… 余下全文

篇五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一)

《剥开教育的责任》,该书淡雅的封面,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教育的责任究竟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剥开教育的责任?引发思考的书名,立刻激发了我强烈的阅读兴趣。

课余时间,静下心来,翻开书本,细细品读。书中一个又一个浅显易懂的教学案例,每篇文章都从教育中的细节入手,都在追问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责任。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深沉的主题。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智者在对话。里面的很多观点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有许多的教育细节令我似曾相识,不禁拿来与工作实际相对照。

她是一首振聋发聩的播种机。'教育充满细节,每一个细节都是生命的零件',我们要精心呵护生命的零件;'教育者要施行教育、研究教育,也要接受教育',身为教师的我们也是受教育者;'说到底,教育的责任,就是教师的良心',唤醒了每一位教师的良知;'一个都不能少,这才是理想的教育',把爱的光芒播撒到每一个角落;'教育者有责任让教育成为一种享受',享受教育生活的每一次馈赠……

她是一台细致入微的显微镜。教育的细节常常被我们忽视,这本书带我们发现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吹落灰尘,教育的责任渐渐清晰起来。可能是试卷上的小小提示语,可能是课堂上的一次发言点评,可能是教师的一个眼神,可能是一处文本的解读……书中的小例子、小>故事,就那样真实地发生着,有正面的浓墨重彩,也有反面的直言不讳,让读者于细微处见真情,于细节处明真谛。

…… …… 余下全文

篇六 :剥开教育的责任 读后感

《剥开教育的责任》 读后感

祝小 李恺

祁智的《剥开教育的责任》。吸引我的,一是祁智本人,尽管名气似乎不是很大,但是我曾读过他写的几篇文章,印象不错,人其实都是这样因为熟悉所以会格外关注吧;其二,自然是“责任”二字的吸引了。于是拿回家两天没有出门读完了此书。

掩卷而思,书中内容其实说不上很精致,观点也说不上有其独到或深刻的地方。书中共写了32个案例,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的不多,但是其中的一些案例解析的观点还是值得思索的。遂整理一番,以作记忆。

其一,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喊学生的名字,这是一名教师最普通的功课,但是又有谁思考过这里面竟然承载着很重的教育之责?上课时常惯的把名字换成了“你、你、你”,或是随手的一指,连“你”都省略了,而对一个任教两个班级以上的科任教师来说,能叫上几个学生的名字?我们根本没有想过,喊出学生的名字,是亲密师生关系的一种表现,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其实更是教师发自内心想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表现啊。响亮的喊出学生的名字,是教师的责任。那么身为校长呢?我又能喊出几个学生的名字?我很惭愧!

其二,制定标准的目的不是选出几个优秀的学生,而是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秀。一直以来,制定所谓的各种“标准”,想到的都是让学生朝着这个“标准”的方向去努力,并满心以为这个“标准”所规定的一定是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但是潜意识里却一定是忽略了这样的事实:学生是全体还是部分优生?其实还是给那些优生准备的。面向全体,在这些“标准”面前只不过是一句伪善的托辞而已。如何制定“标准”这句话真真是给我上了一课! 其三,孩子之间发生摩擦,家长所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学会自我判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首先,孩子并不希望家长的介入,因为他们希望独立,更何况孩子之间的本没有什么大矛盾,今天你对了,明天你就可能是错了,而家长的介入往往让事情往“严重”的方向发展;其次,家长的介入,无非是显示一番家长的“强势”,这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极其负面的影响,孩子会养成依附的性格,还会从小有“恃强凌弱”的心理滋生。斯宾塞说,正确进行教育的主要障碍不在于儿童,而在于家长。如何疏导家长,引导家长的正确教育方式与理念,看来教育人也要努力做点什么。家庭教育,是中国教育当下的一个沉重的话题!

…… …… 余下全文

篇七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剥开教育的责任》之读后感

——陆娇

当整个校园弥漫着鲜花的芬芳时,教师节—这个特定的节日又悄悄的如期而至,而来自学校的一本赠书—《剥开教育的责任》也同时给我喜悦的心增添了一丝宁静。作者祁智讲述的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案例深深吸引了我,看似简单的故事在我们的学校和生活中随处可见,但作者却用善于观察的眼睛记录了它们。其中一个故事“孩子的事不要包办”让我记忆犹新,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小唯和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本来在孩子眼中能够处理好的事情却因为爸爸的干预而让小唯身处尴尬之境。不能小看孩子的能力,家长应该充分的给孩子机会让他们自己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也是这个故事折射出的道理。

生活中处处存在教育契机,就幼儿园来说,幼儿自理能力相对较差,很多幼儿来园时都会手足无措,这是,有的家长会采取鼓励式的做法:“宝宝,自己去找张小椅子坐,和其他宝宝做好朋友吧!”孩子在家长的多次鼓励下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久而久之就会迅速的和其他孩子相处融洽,这也是我们期待看到的结果。实际上,有些事情是可以不用亲力亲为的,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然而却有少数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当见到孩子胆怯时通常就会采取包办式的做法:“来,宝宝,奶奶帮你选椅子,你坐这”。甚至连玩具都会帮忙选好,于是孩子就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孤单的游戏,变得越来越不合群,越来越没有主见。

…… …… 余下全文

篇八 :静待花开——张庆芳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静待花开

读《剥开教育的责任》有感

御窑小学 张庆芳

刚拿到这本书就被这个书名吸引了,教育的责任是什么?是我们以爱的名义给孩子增加的学业负担?是我们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休息和娱乐的权利?还是我们以爱的名义灌输给孩子的善意谎言??读了《剥开教育的责任》,一切答案都会迎刃而解。这本书针对课堂教学、班级教育、学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伪责任”进行揭示,并阐述真正的责任。全书由一篇篇生动有趣的小文章构成,或叙述或评论,或引用精彩案例,或插入名人哲思,每读一篇读者都会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深思,同时,也会让读者联想起自己教学生涯中的鲜活案例,让人受益匪浅。

读到《“慢”适合“困难生”》这篇文章时,不禁想到我们班的停停同学,真是名如其人,做事情从来都是做做停停,别人10分钟能写好的作业,她要半小时甚至更久,因此,每次考试试卷都写不完,考及格很难。家访中得知,孩子家里开麻将馆,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学习,注意力肯定有影响。从三年级开始,我就想尽各种办法提高她的作业效率,时刻盯着她,给她找个可以竞争的伙伴,为她减负,各种进步的奖励......可是结果总是令人失望,后来她甚至都不想写作业了,回家还欺骗父母说作业写完了。除非你一直看着她、督促她,可是哪个老师有那个空闲,家长对她也是无可奈何,大家都有点失望,好在她尽管每次作业都写不完,但是写完的正确率却还不错。我干脆就抓住这一点来表扬她,忽略她的慢,也不去刻意提到她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