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定风波》有感

读《定风波》有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于人生的旅途,东坡且停且歌,且行且吟,走得轻松,走得洒脱,他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千古的真理,让我们懂得了用乐观旷达的心态去对待生活,用感激欣赏的目光去看待人生。

生活不如意事常八九,改变不了生活,就改变自己的心态。纵观东坡的一生,他虽有雄才,却受人排挤,一贬再贬,可谓壮志难酬,命途多桀。面对现实,他没有悲观叹世,怨天尤人,而是改变自己的心态,旷达洒脱地对待生活。因此他一生历经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但都处处如天堂,即使被贬到荒蛮之地,他也愿意“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恪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真谛,尽我所能地带给别人帮助,风雨任平生。虽然漂泊不定,但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快乐相随,因为他晓得“此心安处是吾家”,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快乐其实很简单,对自己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行了。据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在11月份9天内有3名大学生跳楼自杀,其中有一位博士生跳楼前曾说“我很累,要休息了”。在这美好的青春里,他们却选择舍弃自己的生命,只因压力太大,难以实现目标,整天忧郁不安。对于他们,我只能说

…… …… 余下全文

篇二 :定风波读后感

《定风波》读后感

姓名:范魏嵩

学号:F14092232

无丰五年(1082年),此时已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在黄州身处八百孤寒的处境之中,生活十分拮据,但他却仍然能保持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就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苏轼和友人一起出去郊游采风,谁知天气骤变,自己身边的人个个忙着躲雨,惟独诗人自己仍然能乐观的在雨中吟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曲《定风波》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从诗人口中脱颖而出。

词的上片写了诗人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词的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见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结句透过一层来写,是篇中的主旨,也是苏轼诗歌的典型风格——“坡仙化境”的很好体现。所谓的“坡仙化境”,就是在深挚、迫切、执著之后,忽然能够回转、放开。在此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镇静中不免带些抗争之心,也仍是另一种形式的“执”;“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对之的升华。 读了苏轼的这首词,让我突然之间感受到:人生就算再大的风雨,只要我们能坦然面对,这些又能算什么呢。这无时不刻的给了我们后人很多的启发和感想。我感觉我在读的不是一首诗,而是在读一个人,一个拥有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的勇者。 苏轼这一生命途多舛,他屡遇艰危却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这首定风波便是他最好的生活写照,也是我们后人最好的精神教材。

…… …… 余下全文

篇三 :定风波

《定风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本词主要内容,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旷达的襟怀,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3.领会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及双关等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的襟怀。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以小见大及双关等手法来表现主旨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下雨了,没带伞的人拼命地往前跑,街上只有一个人,笃定缓步而走,经过的人问他:“你为什么不跑啊?”那人却说:“跑什么呀,前面不也在下雨么。”这个人的回答看似好笑,不过,的确有这样的人做出了这样的事。他,就是大家熟知的宋代豪放词派的苏轼。他为什么能够在雨中吟啸徐行?为什么不觉得狼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态与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苏轼的《定风波》来共同领略他的内心世界。

二.教师范读这首词

提示:

1、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 …… 余下全文

篇四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读后感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读后感

“人生的希望,就是在绝望中寻找辉煌”,当我看见《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这本书封面的这句话时,我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在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人们的身心倍受煎熬,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生活才会有希望。

过往数年间,我只是想着先往前走,想要触摸遥不可及的事物,他人眼中所谓的成功,但连那具体的目标是什么,这答案却依然让我不知所措。快节奏的生活中、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里,怀揣着他人的期望,却迷失了自己最初的目标,一个最初的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来自升学、生活、就业、爱情等各方面的压力,在这些压力面前,时常感到一个人的无助,力量的薄弱。

许多刚步入社会的人都会有一时无法适应的那一刻,面对困难,焦躁而不安。脱离了父母、老师,很多时候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以及一颗处变不惊的坚定的心。这本书告诉我们,每天给自己订立一个小小的目标,每当自己完成目标时,那便是成功,同时也会产生新的希望和新的目标,当不同的目标一件一件完成时,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发现自己其实一直都是一个成功的人。

俞敏洪老师曾在《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中提及一个关于成功的定义,“今天你设定一个目标,你晚上要吃两个包子,但是你现在口袋没有钱,如果到晚上你看看你口袋有钱,你吃到了两个包子,这个就是成功。”

…… …… 余下全文

篇五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直很喜苏东坡的词,或豪放,或大气,于是,就连狼狈也如此潇洒淡定

以前,他的《江城子·密州出列》一直是我的最爱,“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仓,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于是,总是读着读着眼界也似乎为之一宽,豪气油然而生。“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还有这份让人光是读着都羡慕的自信。

最喜欢它的时候,在初三,经常和同桌旁若无人地高声背着这首词,一人一句,此起彼伏,有如唱和,久久不停。现在看来,原来读这首词是会上瘾的,因为,那份豪气总是越读让人心胸为之一阔,全身充满着活力和动力,喜欢苏轼,便是因为这份感觉。

后来,喜欢另一首江城子,同为江城子,那首给亡妻的,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道不尽的思念和缱绻。

再后来,看了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那已是学完《赤壁赋》好久,这才发现,原来当时的他忍受着那么些种种。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苏东坡突围》)

…… …… 余下全文

篇六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主要讲述了孙少平,一个从农村出来,家境贫寒,但却拥有很强的自尊心的平凡的农村少年,从高中时代到他壮年时期的经历。

高中时代,因两人处境相似, 和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产生情愫,被侯玉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与郝红梅关系渐变恶劣,后来郝红梅却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少平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教师。但他并没有消沉,他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部世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百废待兴又矛盾重重,田福堂(村大队党支部书记)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少平的哥哥少安却响应号召, 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责任制,并凭他灵活的头脑,看到发展的机遇,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大部分为贷款),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他的女友晓霞从师专毕业后到省报当了记者,他们相约两年后再相会。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和少平开玩笑,在少平对未来充满憧憬、希翼,他努力工作,认真学习,尽心尽力干活,从学生成了一名优秀工人为他和女友晓霞的美好未来而奋斗,可是,此时却传来了一个几乎让少平崩溃的噩耗:田晓霞却因在抗洪采访中为抢救灾民光荣牺牲了。

…… …… 余下全文

篇七 :苏东坡传 读后感

19xx年,林语堂在美国准备着手开始写一部有关苏东坡的传记。后来他用英文完成了《苏东坡传》,英文名字为《TheGayGenius》。无论是“放任的天才”也好,还是“同志天才”,这都已经不重要了,在整本书里看到是一种充满无法抵达的无力感的仰望和倾慕。林语堂自己都在讲:“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而我们知道,有时我们爱上一个人,或者将之视为偶像,是因为我们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这样的人是我们穷极一生也无法成为的,无论是先天的天赋,还是后天的风骨气韵,或者是大时代给与的波澜壮阔。我们挣扎在自己的人生里,一不留神就变成了尘埃,那么渺小,那么为现实所迫,一切都是有理由的不得已,因此别人的闪光天赋和放任性情就成了我们在暗夜里羡慕嫉妒恨的标的之一。

所以我总是懒得谈论一本书的主题,以及仅仅对此发表感慨。读书多么私人化如高|潮一样不可琢磨,你不知道每个人的兴奋点在哪里。尤其是《苏东坡传》这样的书,就算他已然仙佛般境界,和我们当下苟且的人生又有一毛钱的关系?可,读书是和自己的人生有关系的,往往这样的一本书会告诉你书本内容梗概之外的东西,那有关你自己的人生,你会有所感悟然后充盈,而不是仅仅知道苏东坡的生平、熟悉他和王安石打架的过程以及熟练背诵他的诗词还有黄段子。那有什么用,你既然不是他就没什么意义,你的读书过程也不是在酒桌上多了一些谈资。你能做到的只不过是站在千年之后隔着另一个几十年前的人的叙述(这叙述还是经过张振玉翻译诠释之后的)冷静的观看一个人的一生而已。可以触动你的,是作为一个人的命运、际遇,投射到自己的内心,让我们意识到时间的长河中个体的卑微和渺小,没有什么可以担当得起伟大叙事的发光体。于是,我们就会更加犬儒的仔细的投入自己那庸常营役的人生中去,努力让自己活出些许不同来,即使是不能抵达苏东坡的万分之一。

…… …… 余下全文

篇八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开朗,这是嫉妒。我在隐隐之中对宝玉产生了醋意。说来也真是惭愧,但是有几个男性看到一个纨绔子弟的周围无缘无故的缠绕着数不胜数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说到这,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 。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 1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