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书,儿童与成人》读后感

对儿童文学的初浅认知

——读《书,儿童与成人》有感

寒假闲来无事,休息之余看了一本儿童文学理论著作,感触颇多。首先感叹平日自己阅书匮乏,与书中相关联的理论知识,知道的甚少,只好求助于度娘。囫囵吞枣似的翻阅完此书,对书的总体印象是:因为《书、儿童与成人》,阿扎尔成了第一位分析讲述儿童文学理论的法兰西院士。此书也许并不是保罗·阿扎尔的学者生涯中最高深严谨的学术研究,却一定是一部独特而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性作品。此书利用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从宏观的角度叙述欧洲及美国儿童观的发展与形成、各国儿童文学的特色等,还是蛮令人获益匪浅的。尤其是在语言组织上,条清理析,深入浅出,犀利华彩行文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这也是作者唯一一本有关儿童文学的理论。

在书中,阿扎尔盛赞佩罗是为儿童书写的第一人,可见他对夏尔·佩罗无疑是偏爱的。但是早在1658年,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已经出版了第一本专为儿童准备的幼儿百科知识大全《世界图解》,比佩罗那充满道德训诫的儿童读物要早39年。我知道的也就如此而已。真要把一本书读透,显然在时间上需充足。故我只能浅尝辄止,无暇深入,更别说是去芜存菁。

据查,我国现代最早一部文学理论书籍是名家马宗霍的《文学概论》,这本书成书于19xx年,基于古文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其中并无提及儿童文学的的概念。

…… …… 余下全文

篇二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读后感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读后感

丁军梅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自动自发”地阅读,但这其实是需要引导的。如果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大人为孩子提供各种协助,与孩子分享阅读经验,孩子就可以排除各种障碍,尽情地遨游在阅读世界中!

这是英国当代著名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这本书中告诉我们的。

假期里,我们名师工作室为每位成员购买了一本《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要营造一个儿童良好的环境,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并要协助孩子来达成的。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已经能够独立选书的孩子们,当他们站在班级书柜或进入图书馆中,便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挑选他们想看的书;但对于许多尚未建立阅读习惯的孩子们,便很难感受到书中的乐趣,只想打发时间罢了,于是就会很无奈或随便的抽取一本书。这样一来孩童跟好书相遇的机会可能越来越难了,这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损失,也是很可惜的事。在这本《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的书中,作者 站在教师或有志推动阅读者的角度,提供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和实务经验,我想藉由书中的一些想法提出来,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也希望能带动班上的阅读风气。

一、读书的心境十分重要

阅读的第一步就是要有一批有用的藏书,而且这些书是随时可以拿得到手的。当孩子去注意到书架上的藏书,并能在架上挑出一本他想读的书,最后终于能够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阅读这本书,这就达到了阅读的起点。之后,孩子可能更期待经历相同的乐趣,例如:想再重读这本书或想再看相同主题的作品,甚至于会迫不及待的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或重点,那么这就已经达到了所谓的“阅读循环”。然而,这对学习刚起步的孩子来说,如果有大人在旁边引导孩子,去了解这种阅读境界,才会让他们更快的进入状况,并能够让他们自由自在的遨游在阅读世界中。阅读基本上跟其他活动是一样的,如果是自动自发的去读,那就很容易乐在其中所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心无旁骛的阅读环境十分重要。对于学校来说,有一个环境幽静、陈列方式恰当的图书馆十分重要。对于班级来说,有一个专门的阅读区也很重要。

…… …… 余下全文

篇三 :幼儿书籍读后感

幼儿书籍读后感

篇一: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读后感

初学琴的小孩子上钢琴课,家长一定要陪。这会让小孩子一开始就觉得练琴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和妈妈共同的任务。我觉得妈妈甚至可以摆出这样的姿态来:“妈妈也不懂,所以要跟你一起学。”上完课之后,要常常和孩子交流,问老师今天说了什么,你听的懂吗,妈妈这里听得不是很明白,你能不能解释给妈妈听,这种互动,首先让孩子感觉他是不孤单的,其次鼓励了孩子学习的自信。

有一条纪律:陪着上课的妈妈绝对不能发言!妈妈坐在旁边,不是监督,也不是助教,她的职责就只是在旁边观察,学习,记录,或者是孩子出现某些老师不能解决的特殊情况的时候出手帮忙。

七八岁的孩子完全可以有一些时间让自己去上课。接他的时候,妈妈别忘记问他,今天老师跟你说了什么?今天哪个曲子弹得好?那个弹得不好?今天学的最难的你觉得是什么?让小孩子对这堂课有一个重新的回忆。这时候的妈妈,虽然不陪着上课,但却仍然是老师最好的帮手。

篇二:儿童哲学智慧书读后感

初读这套丛书时,首先被稚气而幽默的画面所吸引,但很快这本书更打动我的是:这套丛书的问题设计。使我无尽感叹:我们又花了多少精力去认真>倾听并努力回答孩子们的那些提问呢?

…… …… 余下全文

篇四 :经典教育类书籍读后感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不论是父母和孩子围坐在餐桌上共进晚餐,还是老师和学生相聚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内促膝谈心,这将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卷。然而,我们并不常这样表达,我们几乎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许久没有感受过这样的温馨了。掩卷深思,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要学习的改变的还有很多很多。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分为十个章节,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阐述了如何实现与孩子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不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都希望每天会是平静的一天,没有叫嚷、争辩、战争。可是尽管如此,生活中还是充满了无休止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以及突如其来的危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教师亦或是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因为语言像刀能够带来痛苦,即使不是身体上的痛苦,在感情上也会留下很多痛苦的伤痕。在沟通中发生的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与孩子沟通应该学会把孩子像客人一样对待。

第一章分多个方面解释了和孩子对话的这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首先,孩子在交谈时很少是无知的,他们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孩子们看似没有完结的十万个为什么并不是单纯的想获得大量的知识,他们想要得到的是这个问题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所以同孩子沟通应该理解到孩子提出的简单问题背后的真正用意。其次,与孩子沟通应做到换位思考,因为只有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

…… …… 余下全文

篇五 :幼儿教育书籍读后感

幼儿教育书籍读后感

篇一: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作为妈妈和老师,我对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一直是更为关注一些。一次在新华书店里,发现的这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真的是一本好书,这是一本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是一部有有着很长的历史的经典教育书籍。因为是教师,所以我带着疑问的眼光读完老卡尔写的育儿经验,卡尔威特在三个世纪前的教育经验在现世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对现代的小学教育,仍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

>素质教育很早就开始有了,至少在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上就是这样应用的。以素质教育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基础,在上面建筑一个神童般的宫殿,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成功秘诀。

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可能什么都知道,只要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展现在孩子面前。明确告诉孩子你不懂或不清楚,但可以一起查书,上网或者请专家。在引导孩子查书找资料、向别人请教的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国少儿百科全书读后感

中国少儿百科全书读后感

中国少儿百科全书>读后感(一)

吴熙苒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套让我受益匪浅的书《中国少儿百科全书》,这套书分为四本,分别是:自然环境卷、人类社会卷、科学技术卷、文化艺术卷。

这几本书中,我最喜欢自然环境卷。自然环境卷主要讲了宇宙星际、地球面貌、世界地理、生态与环境、微生物、植物、动物、人体等八大章,每一章里讲述了许多小节。

从第一章宇宙星际中,我学习了浩瀚宇宙空间里的物质、星空中的星座、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及其特点和其它的行星,天象与历法,学习了宇宙的起源、792亿光年的直径,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无穷无尽宇宙的奥秘。

第二章讲述了地球的演变,透视地球、地球的运动与变化,自然地貌与水域世界、自然灾害与气象,方位和时间、矿产与宝石。通过学习地球知识,让我更深地了解到地球的知识,了解到地球的神秘,了解到我所处的方位。

第三章第一节介绍了世界陆地的地形地貌、火山、水系、气候,第二节介绍了世界海洋的构造,气候及洋流、水体特征,第三节介绍了湖泊的水体特征,自然资源,水系及其变化。通过第三章地学习,深刻知道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

第四章讲述了生物与环境的问题,通过学习,因为人们的不良行为、不保护自然环境,产生了许多污染,破坏了大自然。大自然也暴发了许多自然灾害,警告人们它已经受不了了,告诉我们爱护地球、不能伤害它,不能破坏大自然。

…… …… 余下全文

篇七 :陶行知教育类书籍读后感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寒假里我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 ”、“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头脑解放、手脚解放、身体解放、感官解放、时间解放、语言解放;二是“劳力的基础上劳心” ;三是“学做合一” ;四是“实验即创造” ,创造的本质是活鲜鲜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愿望,是在于火一样的热情,是在于探究的兴趣,创造来源于生活的活力、来源于生命的本身。

在 “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

…… …… 余下全文

篇八 :教育书籍读后感

教育书籍读后感

教育书籍读后感

好久没有读过教育经典。偶然间在一间很窄很小的属窝里发现有这么一本算是尘封已久的经典名著,于是就借来也只是粗略的阅读,不过或多或少也能领悟书中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已的感受。这是一本字数不多语言不是华丽,封面也不花哨的小册子。名叫《教育漫话》。他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按作者约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体育、德育和智育。本书中首先提及的是体育,实质谈的就是健康教育。开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

体”。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洛克先生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他认为第一件应该当是“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因为“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因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至少也受到了损害。”他指出,身体强键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也许日本小朋友与中国小朋友一同进行的友好夏令营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闻熟悉了,面对中国孩子较弱的身体素质,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是不是也该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给出的药方,“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凉水,应与水接触。”多么简单易行,可是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下,能让孩子做到几项?最近国务院又下发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