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

《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

柏拉图,经常听到的与他有关的也只有什么柏拉图式爱情,还是大一在马克思主义课上才知道的,以前接触最多也就是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了,而这次,算是真正接触到这个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了。《柏拉图对话集》,特别深奥,我读了好久也只读懂一些皮毛,对话中他们用词精简,比喻看似平凡却又十分深奥,他们思想所达到的深度真的令人佩服。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在哲学上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建者,始创理念论心理学思想。其著作《理想国》一书蕴涵着欧洲心理学史上最早的分类雏形:知、情、意三分法。下面主要谈谈读的相对有印象的几篇。

《伊安篇》是柏拉图较早的一篇对话录,它通过苏格拉底与诵诗人伊安的对话, 探讨了诗人文艺才能产生的原因, 即诗人是凭借专门的技艺还是凭借灵感来创作的。柏拉图通过与伊安的辩论得出诗人是凭借灵感来创作的结论,“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因为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作,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诗人们对于他们所写的那些题材,说出那样多的优美词句,像你自己解说荷马那样,并非凭技艺的规矩,而是依诗神的驱遣“。《伊安篇》是比较容易读懂的,但对于柏拉图的观点,我觉得诗人的创作应该技艺和灵感及兼具的,诗人在创作之前必须知道基本的用词、词义及各种基本知识,还有对周围事物的感知,然后跟随着自己的灵感通过一定的技艺将其灵感表现出来,技艺有限,其创作在表达上自然也有所限制。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柏拉图对话集》有感

最近读了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的《柏拉图对话集》,觉得还是受益匪浅的。目前只是看完了其中的大部分。其中主要是苏格拉底与其他人的一些对话。对话非常长,但是从中我也了解到了苏格拉底那非凡的口才和严谨的思维。在那样的情况下,思维还能那样的清晰与敏捷,我非常的佩服。也想朝那方面发展。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我自认做不到。下面就从其中《欧悌甫戎篇》里讲到的一个苏格拉底与欧悌甫戎的很有名对话来说一下,感受一下苏格拉底的大智慧。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470-前399年)是第一个能够确切知道生卒年月的、第一个出生在雅典的哲学家。 写的是苏格拉底受到控告,在他出庭受审之前,和热心宗教的欧悌甫戎讨论什么是“虔诚”的问题。欧悌甫戎提出几种具体的虔诚的例子,都被苏格拉底驳倒,最后以没有结论而告终。 两人的对话在“衙门”口发生。欧悌甫戎见到苏格拉底未上吕各苑溜达而是来到惊官动府的衙门口来觉得奇怪便问其祥。苏格拉底便告诉欧悌甫戎:“不管这位梅雷多还是哪位别人,对我看的很清楚,所以告我不虔诚。”此处便自然引出了对“虔诚”问题的讨论。聪明的苏格拉底对欧悌甫戎说:“现在请你给我说说你刚才断言的那些真知灼见吧。你说,虔诚是什么,不虔诚是什么?虔诚是不是在每个行动中都一样,反过来,不虔诚是不是全都是虔诚的反面,永远一样?是不是一切不虔诚的事情都有一个不虔诚的相?” 欧悌甫戎对苏格拉底的最后一个问题表示同意并说:虔诚就是现在我所做的这件事,告发那些犯有杀人罪或者盗窃庙产罪的人,不管他是你父亲、母亲,还是什么别的人,不告就是不虔诚。 这当然不是苏格拉底想要的结果。“朋友,我刚才问你虔诚是什么,你并没有充分说清,只是跟我说虔诚就是你正在做的那件事情,就是控告你父亲杀人。” 于是,在苏格拉底“精神引产术”的引导下,欧悌甫戎提出这样的主张:所有的神灵都喜爱的是虔诚的,所有的神灵厌恶的是不虔诚的。当然,这依然不是苏格拉底想要的答案,正如在《美诺篇》里,苏格拉底问这位西西里岛的富家子弟,智者学派的著名代表之一高尔吉亚的学生什么是美德,美诺却列举了众多的德性现象。 对这一观点的反驳也十分的精彩。苏格拉底说:现在我们来考虑一下:究竟是虔诚的事因为虔诚所以被神灵们喜爱呢,还是它被神灵们所爱所以虔诚?这样一路考察下去,结果是:正如一件东西被喜爱并不是因为它可爱,而是因为它被喜爱,一件东西被神灵们喜爱是因为神灵在喜欢它,这样神灵喜爱的就不是虔诚的了,虔诚的也不是神灵喜爱的。 最后,苏格拉底又反驳了“凡是虔诚的都是公正的”这一观点。这一过程跟上面的一个论证过程有些相似,依然从对“究竟一切公正的都是虔诚的,还是一切虔诚的都是公正的?”探讨入手,然而,显而易见,欧悌甫戎有些跟不上苏格拉底所思路了。也许是想急急离开,欧悌甫戎说:苏格拉底,我现在有急事,该走了。

…… …… 余下全文

篇三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读书笔记

姓名:李远航

学号:201317330114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读书笔记 | 第七周

#1

柏拉图在第二篇中,主要谈论的是文艺教育观的问题。在现代人眼中,孩子的早期教育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考虑到幼年时是接受事物、模仿事物能力最强的时候,家长们往往会为孩子报各式各样的班,以期将孩子塑造成他们所想的样子。但不得不承认,在几千年前的雅典,柏拉图能提出早期教育这样的理念,其思想性无疑是超前的。

柏拉图构架了一个理想的王国,以及一套理想的社会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他同样重视音乐与体育的教育,而所谓音乐,又是包括了文学在内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柏拉图所认为的音乐教育,实质上就是文艺教育。音乐教育能培养人威严、礼仪和勇敢的品质,因此城邦要建立严格的音乐审查制度。在柏拉图的文艺教育观里,主要有以下两个观点:①音乐具有教化作用,因此对于音乐的选择应该明辨是非;②加强音乐的影响可以提高人的爱智能力。这里所讲到的爱智能力,停留在最后一句“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在柏拉图看来,音乐培养的是人的爱智能力,而体育培养的是人的勇敢与激情,两者同样重要。正如毛泽东所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倒是印证了中国人常说的“文武双全”。同样重视文艺教育与体育教育,方能拥有勇敢、智慧、节制、正义等品质。

…… …… 余下全文

篇四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读后感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读后感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阶级,师从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柏拉图的思想影响到西方的一切精神领域。引用评价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他不但属于一个时代,而且属于所有时代。”其著名论著《文艺对话集》蕴含了丰富的文艺理论思想是希腊文学中一个卓越的贡献。

读了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你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矛盾的观点。他的一般美学思想都是从维护贵族政治的基本立场出发,神是永恒的理式,而最接近理式的只有贵族阶级中文化修养最高的人,这些人才能统治国家,才能达到“正义”。因此,他轻视劳苦大众的生产实践,轻视肉体式的情感欲望,轻视观照以外的实践活动。

首先,关于《文艺对话集》值得提及的是其灵感说。在《伊安篇》中,谈到伊安副长于解说荷马的本领并不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灵感。认为是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他,就像磁石不仅能吸引吸引铁环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并且认为高明的诗人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灵感,有神力凭附着。并且说大诗人们都是受到灵感的神的代言人。所以,对于文艺才能的来源,柏拉图的解释是不是锻炼积累出来的技艺,而是神灵赋予艺术家的独特的灵感,就像无形中有一只上帝之手推动着艺术家去创造。“上帝之手”给予艺术家以灵感,艺术家又通过灵感创作出作品感染无数观众。他将灵感与理智对立起来,认为“不失去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很显然,柏拉图把灵感和理智区分开来,形而上学地对艺术家的创作、对灵感加以不科学的解说。关于灵感一论,其否定了技艺和理性。而在《斐德篇》中他又提出来与之相矛盾的观点,文学家要有的三个条件中,他把知识和训练列为第二、三点。总的来说,他强调艺术通过灵感创作而富有感染力,但是又轻视劳苦大众的实践,否定了艺术的真实性。反理性的思想为基督教所利用,埋下了颓废的种子。

…… …… 余下全文

篇五 :《斐多》读书笔记

《斐多》读书笔记

在家里的书架上看到一本封面很古老的书,淡黄是书页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深深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在旁边的弟弟说我胆子这么小看了这本书后不会胡思乱想,带着这个好奇我走进了《斐多》,《斐多》是柏拉图对话录中的一篇,记载着苏格拉底临死当天的情况。

苏格拉底是微笑着拥抱死神的。他一直追求让自己的灵魂摆脱肉体的桎梏。他相信,他的灵魂将上升到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与众多的神灵相伴。他的学生们却不了解。他们问道:“为什么神明不容许自杀行为?”“为什么说灵魂不朽?”苏格拉底详细论述了“相反相生”、“认识只是记忆”的道理,也就是说:生命是从死亡中产生的,出生之前灵魂就在某个地方呆着,灵魂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学生们紧接着追问:“灵魂之于肉体,会不会如同和谐的旋律之于琴弦,只能同生同灭?”“灵魂固然比肉体持久,但是,它会不会经过几个肉体消磨后至于灭亡?”苏格拉底又进一步展开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学生们表示认同。

最重要的,是他践行了自己的信念。德国的莫宜佳教授在序中说:“苏格拉底的审判和他最后时刻的描述,至今天还是西方伦理学的基础。”序中还说:“在《斐多》中,苏格拉底一再呼唤他内在的灵只,指引他正直的途径。我们可以说,在西方文化史上,苏格拉底第一个发现了个人良知。对他来说,这个内在的声音并不囿于个人,而指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哲学既是对智慧和正义的热爱,也就是团结人类社群和宇宙的义理定律。由此观之,哲学是幸福快乐不会枯竭的泉源,因此能战胜死亡。”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

读柏拉图《理想国》有感

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这个学期,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个系统地论述正义的哲学家。可以说他的《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该书自始至终贯穿着“正义”这条主线,正义论是柏拉图《理想国》中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柏拉图认为,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理性即智慧和知识,当理性支配意志和欲望时,后两者则表现为勇敢和节制。可见,智慧、勇敢和节制都是人的美德。在国家生活中,各人从事的工作取决于各自的德性具有智慧品性的人由金铸成,是国家的统治者具有勇气品性的人由银铸成,将成为保护国家的军人和武士欲望则为广大自由民所共有,它由铜和铁铸成。每个人的天性在出生时又由神铸定,它决定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可任意更改的。

看这本书,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教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人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一步步将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完整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城邦的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争论,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并在辩论中不断完善,

…… …… 余下全文

篇七 :《书读完了》读后感

《书读完了》读后感

在十年前,我在新华书店的库存部,看到一本三联出版社直排简体的《孔乙己外传》,觉得好奇就购买了一本。作者叫做金克木,因为学习历史时知道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觉得这个名字起得有名堂,至于书中的故事,就觉得更加离奇古怪了。不过,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了金克木这位生活在当下时代的智者。

其实,这本书中大多数是讲故事,很少讲道理,哪怕讲道理也是借故事中的人物之口说出,这种写作只有在读柏拉图对话录时才会看到。不过,我最喜欢的并不是他所讲的故事,而是他书中对于往事的记忆,不仅是用故事来表达,更是附有很多幅的照片。这种写法,看似是小说,却又是以真实的人与事为基础,就非常难得了。很多年后,看到另外一位文化老人撰写的《牛棚杂忆》,两相对比,高下立现。

在“权力就是知识”的时代,自然是谁官大,谁就有学问了。读金克木先生的文章,智慧扑面而来,文字隽永,内容深刻。用很多的形容词,只能表达我对于金先生的敬仰,却无法准确描绘这样一位智慧的老人。最近有幸读到金老的散文集《书读完了》,才觉得有些话想说,可能是到时候了。

在回到花溪之后,一直都想将博雅教育的理念付诸实施,但是却一

直都犹豫不决,原因当然有很多种,其中最为重要的在于我们自身缺乏自信,能够真正将古典的微言大义挖掘出来。也许,有朋友自觉已经掌握了古典的解释原则,但是对于我来说却一直没有这样的自信。另外,我在阅读古典的时候,其实一直都希望有位老先生能够在身边指点,回到花溪也是这个目的。不过我有此心,君已无意了。

…… …… 余下全文

篇八 :柏拉图对话

《柏拉图对话集》(会饮篇)读书笔记

在没有接触过《柏拉图对话集》以前,我也曾在小说或是电视剧里听到过所谓的“柏拉图式爱情”,最初对它的印象是精神恋爱,一种超越了物质而存在的永恒情感。我一直都将这种情感定义成爱情的理想状态,特别是在现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爱情早已变得不纯净。在翻开手边的《柏拉图对话集》的时候,我几乎是怀着迫切的心情想要去阅读关于爱情讨论的部分。

由于这是一本比较难懂的书,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一边记录着每个发言人说话的大致意思,以便最后可以通篇地理解这些人关于爱情,关于爱神的言论。酒会举行的背景是阿伽通的第一部悲剧得了奖,为了庆祝而邀请了不同的人前来。包萨尼尔提议想办法喝得从容些,而马珂提出可以谈论爱神(裴卓跟他说过,没有一个人写过诗赞扬爱神的功德,爱神往往被忽略。)

首先裴卓发言,爱神是最古老的神,也提出若一个城邦或者一支军队完全由情人、爱人组成,会很好治理,因为只有相爱的人肯为对方牺牲生命。而他所举的三个例子也很好地印证了对人类,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爱神也是最能导致品德和幸福的。作为第二个发言的包萨尼尔,他认为应先把论题弄准,指出颂扬哪个爱神。爱神分为天上的和人间的,一切行动,专就其本身看,并没有美丑之分。美和丑起于做这些行为的方式。我们不能一遇到爱就说美,值得颂扬;只有那驱使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爱神才美,才值得颂扬。凡间的爱神是凡俗的,对象是娈童和女子,只图达到目的,不管方式的美丑。而天上的爱神,爱的对象的少年男子,情人要等到爱人达到一定年龄才钟爱他,因为要终生相守,而不是哄骗年幼无知的少年。而对于他所说的两条规矩,我认为是一种爱情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的最好表现。迅速接受情人是可耻的,因为时间对于许多事物是最好的考验;受金钱引诱或者政治威胁而委身于人是可耻的。只有一条路可以让爱人很光荣地接受情人,就是增进品德。一方面乐于拿学问道德来施教,一方面乐于在这方面受益,只有这两者合二为一时,爱人眷恋情人才是一件美事。接下来发言的是额吕克锡马珂,他从医学方面得出结论:爱神的威力伟大得不可思议,支配着全部神的事情。从医学出发,身体的本性也具有二重的爱,健康状态的爱和疾病状态的爱是两回事。对身体好的健康的东西加以爱护是美事,爱坏的、有病的东西是可耻的。我们应该爱品格端正的人,谨慎防范凡间的爱情,正如医学重视食欲的正确使用,享受佳肴美味而不至于生病。只有当爱神以公正和平的精神在人神之间成就善事的时候,才显示他的最大威力,使我们得到最高的幸福。阿里斯多潘则提出了一种有趣的说法,说从前有男人、女人和阴阳人,因为他们蛮横无理,宙斯决定把每个人一分为二,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的一半,寻求着另一半。成为整体的希冀和追究叫爱。而后阿伽通则表示应先说明颂扬的对象是什么,然后说明对象产生的效果。他觉得爱神是年轻的,最美也最善良,娇嫩、韧性。爱神最大的光荣在于既不害神和人,也不受神和人的害,暴力更与它无缘。爱神不仅公正、审慎,也勇敢无比、充满智慧。爱神一出现,诸神的工作就上了轨道,有了秩序。爱神首先就是最美的,最善良的,后来也创立了各种美好善良的东西。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