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美与物理学》观后感

  

《美与物理学》观后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目:  理论与实践研究       师:                 

  名:     *******           号:                  

  业:    ********           别:      学术      

…… …… 余下全文

篇二 :《美与物理学》观后感

杨振宁博士是大家熟知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近三百年来,物理学上留下九个划时代的里程碑般的方程式,涉及十二位科学家。这十二位科学家至今还健在的就是杨振宁和他的学生密尔斯,而划时代的九个物理方程式中的第九个就是杨振宁和密尔斯的共同场。如果再考虑杨振宁还有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宇宙不守恒定律,那么杨振宁理所当然是当代物理学的泰斗了。然而,这只是一面,许多人并不知道杨振宁对音乐、诗歌、绘画等艺术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这篇妙笔生花的《美与物理学》,虽然是管中窥豹,但确实可以让我们领略他在人文素质方面的风采。本世纪初,是物理学界人才荟萃,群英辈出的年代,是一个窥视宇宙奥秘翻天覆地的创新年代。不仅涌现一批著名的物理学家,而且都有鲜明的个性与风格,比如狄拉克。杨振宁博士一直想把他的风格写给文、史、艺术方面的朋友们看,但不知如何下笔。一次偶然看到香港大众报上的一篇文章,其中引用了高适《答侯少府》的两句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觉得非常高兴,认为用这两句话来描述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论再合适不过了,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每个科学家的研究都是有风格的,正如一位音乐家听到几个音节后,就能辨认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舒伯特的音乐。同样,一位数学家或物理学家也能在读了数页文字后辨认出柯西、高斯、雅可比或克尔期豪夫的工作。这是因为,他以物理学为例,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和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不同的美和妙的地方,有不同的感觉。所以,他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 …… 余下全文

篇三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土木四班1005010121 梅成

19世纪物理学的三项最高成就是热力学、电磁学与统计力学。其中统计力学奠基于麦克斯韦、波耳兹曼与吉布斯的工作。波耳兹曼曾经说过:“一位音乐家在听到几个音节后,即能辨认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舒伯特的音乐。同样,一位数学家或物理学家也能在读了数页文字后辨认出柯西、高斯、雅可比、亥姆霍兹或克尔斯豪夫的工作。”对于他的这一段话也许有人会发生疑问:科学是研究事实的,事实就是事实,哪里会有什么风格?关于这一点我曾经有过如下的讨论:让我们拿物理来讲吧,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和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的不同的美和妙的地方,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位工作者就会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也就是说他会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92. 作者:倪丹丹

日期: 2011-12-22

《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观后感

杨振宁老师在视频中提到了物理学之美,其中着重在介绍物理学结构之美时,提到了每个学习物理的学者对于物理学认识不同,从而研究方向不同,导致研究方法也有所差异,故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其中举了狄拉克的例子。狄拉克在20世纪时用一个简单的方程式轻松解释了为什么电子会自旋的难题,发现了电子带有负电这一当时让人们不敢相信的结论,但他出于对物理学的热爱,对追求真相的执着,他不畏强权,靠自己的独特思维,终于向世人论证了这一研究结果,从而使物理学迈向了新的纪元。还有同一世纪量子力学的诞生也让今天的科学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 余下全文

篇四 :大学物理观后感

一.丁肇中的故事

读完丁肇中的故事,首先对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有了初步的认识,他的认真,他的坚持都是他如今成就的根源。并且丁肇中虽然入了美国籍,但他深深地知道他的根在中国。为了祖国高能物理的发展,他不辞辛劳,远涉重洋,多次来大陆从事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介绍国际高能物理的发展,努力促进国际物理学界同中国物理学家合作。在他亲自指导和无微不至地关怀下,从事研究的中国科学工作者有的已经在欧美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不仅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实验物理的科研人才,而且还热心为祖国培养实验物理的研究生而努力奔波。现在他受聘出任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丁肇中说:“四千年以来中国在人类自然发展史上有过很多重要贡献,今后一定能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希望在自己能工作的时间内,为中国培养更多的人才。”这样的一位的学者是令人敬佩的,而且,会被永远记住。

二.居里夫婦的故事

居里夫妇用一生为我们诠释了科学的真谛,他们一直都是在简简单单地坚持,坚持着她们心中的理想,居里夫人曾说过: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同时皮埃尔的陪伴也是居里夫人强大的精神支柱,他们一起提炼出了两种前所未有的元素,并将其命名为钋和镭,他们一起努力,为了证实钋与镭的存在,那段时光相信是他们一起拥有的最美好的时光。皮埃尔的离去虽是悲痛却击不垮坚强的居里,她会带着科学的梦一直走下去。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中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观后感

高中物理优质课赏析

高中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观后感

第一次近距离观摩国家级的教学大赛,同时肩负“加权评委”的责任和使命,赛前充满了喜悦、好奇和期待。对于自己非常熟悉的教学内容,猜测着选手可能的设计思路,走进赛场。赛场上参赛者不同版本的演绎,紧紧吸引了我。激发兴趣的引课、富有创意的实验、层层递进的设问、耐人寻味的体验活动、恰当的类比以及科学、严谨、简捷、易懂的语言表述等,都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表现出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物理学的思想方法,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每一节课都有亮点。我带着愉悦、惊喜的心情跟随选手的思路体验、学习,有共鸣、有对比、有反思、有设想,更多的是收获。在我得到感性认知的同时,赛后的专家点评,使我的认知度从单纯的经验感知,向更多视角扩展,学习理性的解读一节课。从课程标准的把握、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主体活动的宏观到具体问题的引入、设问的艺术及问题的衔接等微观细节的处理;从教材内容的有机整合到各环节间科学、严谨的逻辑关系的体现;从实验方法手段的科学性、实效性及推广性等方面加以点评分析并给出建议,令我对好课的思考、认识更趋于理性,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大赛课的赏析与思考。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物理学之美》有感

析万物之理,享物理之美

————读《物理学之美》有感

物理学家并不会因为懂得了美丽彩虹是光的散射定律,就失去了对蔚蓝色天空和紫色落日的感动。因为物理学的作用并不是用来揭秘美的本身,而是帮助我们更清晰得欣赏到美。学物理的人不会枯燥,因为他们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

音乐和物理学,看起来水火不容的两门学科,却有着很深的联系,这实在是难以想象的。美妙的音乐可以用物理学中的波的振频、振幅来解释,可是深奥的物理学又怎么用音乐来阐述呢?或许需要这样一部作品来解释,它不是舒伯特的《野玫瑰》,也不是贝多芬的《命运》,它只是开普勒的《宇宙的和谐》的一段五线谱,一段在音乐史上没有什么地位的五线谱,却在天文学上却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大家都应该很熟悉这段话“我不知道世人怎么看我,但我自己却总觉得是在海边玩耍的一个孩子,时不时捡起一枚比别人更光滑的卵石,或者更美丽的贝壳,并为此感到欢快愉悦,而我面前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完全没有发觉出来”。没错,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我们熟悉牛顿。在我们的印象里,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可是会有多少人知道牛顿也是个诗人?可能是因为他的诗谈不上巨作而不能广为人知,那么,我们都知道托尔斯泰这位伟大的文豪吧!他的《战争与和平》是我们认识的一部文学巨作,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部巨作里

…… …… 余下全文

篇七 :物理之美读后感

《物理之美》读后感

金晓会

谈到美,你可能联想到自然美和艺术美,而对自然领域中的科学美,大多数人则不易感受到,这是因为科学美与艺术美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美,从美学的角度来讲,一种是事物外在形式所呈现的美,这种美是外在的,易感受到的,如自然景色的美,音乐的美,雕塑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物的美等。另一种是事物内在结构的和谐、秩序而具有的美,这种美比较抽象,它虽然也是通过感官接受外来事物的信息而反映到意识中去,但并不那么直接和迅速,而是要经过大脑整理、加工形成美的意识或美的观点。这是一种较高层次上的审美。

物理学中的美,就是一种科学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把物理学之美分为三类:即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也有人把物理学之美分为:物理学研究对象的美感,物理学理论的美感,物理学实验的美感和物理学常数的美感等。还有人把物理学之美说成它具有明快简洁美,均衡对称美,奇异相对美和和谐统一美。

一、均衡对称的结构给人一种稳定,完善的美感

例如:具有对称结构的雪花是如此对称、如此美丽,对称的结构给人一种稳定,完善的感觉,使人内心舒服,使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造化。物理学家在对自然深入的思考和考察中,越来越坚信大自然的最终本质是依照“美和简单”来构造自己的。

…… …… 余下全文

篇八 :物理观后感

1.《伽利略的故事》读后感:

伽利略世界著名科学家,他既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又是发明家。他发明了温度计和天文望远镜,更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 “近代科学之父”。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斗争的不屈不挠的科学战士。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

伽利略对物理规律的论证非常严格。他创立了对物理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并把实验的方法与数学方法、逻辑论证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他把研究的事物理想化,更加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化繁为简,容易于认识其规律。伽利略的这一自然科学新 方法,有力地促进物理学的发展,他因此被誉为是“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

伽利略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宝贵的。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的开端!”

2.《同步卫星的发射》读后感:

人造卫星绕地球的周期和地球 的自转同步称为同步卫星,它的优 点是使用者只要对准人造卫星就可 进行沟通而不必再追踪卫星的轨道。本文主要是简述同步卫星的发 射过程及有关的物理原理。

发射同步卫星需要高超的技 术,一般总是先使它经过若干中间 轨道,然后才进入同步轨道。发射的同步卫星一般用一个中间轨 道,也有用两个或三个中间轨道其中用一个中间轨道的同步卫星的发 射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