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龙门石窟观后感

洛阳龙门石窟观后感

“中国四大石窟分别为: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这是我们从课本上所熟知的,仅仅是四个鲜明的名字。然而只有当你身处其中,你才会真切感受到来自历史和文化的深厚韵味的熏陶。假期无事便和父母来到了离家不远的龙门石窟,开启了一段历史文化与心灵交织的旅程。

龙门石窟,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极为壮观。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与龙门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直,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和东西,然而在古印度兴起佛教后,就作为石窟寺的现象出现并作为佛教信徒、僧侣礼佛和修行的场所。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我们首先来到了潜溪寺,它是我们进入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石窟。潜溪寺洞建于唐代初期,距今约1300多年的历史,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窟内洞顶漕进为一朵潜刻大莲花,洞内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与主佛造像为龙门石窟唐代石雕中最优美的两尊。洞内前侧两壁各雕一护法天王,高颧大目、体魄雄壮、孔武有力、身披销甲,是唐代高级武将的形象。踩在脚下的夜叉,也塑造的十分生动传神。我还跑去和苦哈哈的夜叉拍了照。

…… …… 余下全文

篇二 :游洛阳龙门石窟有感

游洛阳龙门石窟有感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爷爷一起来到洛阳龙门石窟游玩。虽然已是初冬时节,但是阳光依然带着秋天的暖意,微风习习,难得一个好天气,所以今天的游人也特别多。

我们随着人流首先来到了龙门第一大窟----潜溪寺。这里面最大的佛像是阿弥陀佛,它的面部表情生动,慈眉善目的,旁边站立的是观世音菩萨像和大势至菩萨像。看了解释,方才知道他们是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呢。我们随着人流继续往前走,只见在坚硬的石壁上,随处可见一个个小佛龛,那里面的小佛像虽然很小,甚至微不足道,但面部表情却非常逼真完美。最小的只有两厘米高,在莲花洞内,就如我的一块橡皮那么大小,但是一样的小巧精致,足见古时候的工匠们多么精湛的雕刻技术啊!

这时候,我们后面涌过来一群人,有年过六旬的老奶奶,有二十多岁的年青人,也有像我这么大的小孩子,他们在一个老和尚的带领下,双手合十,三步一叩首,就这么虔诚地一路磕头过来。我们也随着这群虔诚地信徒来到了奉先寺,这里矗立着龙门石窟中最高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只见大佛通体高足有20米,面部表情和善安详,弯弯的眉毛,传神的眼睛,小巧玲珑的鼻子,花瓣似的嘴巴,耳垂硕大,直垂到肩上,衣服的线条也雕刻地非常流畅,飘逸,使卢舍那大佛看起来那么仪态端庄,高贵典雅。听讲解员讲,卢舍那大佛是模仿武则天皇帝的样子雕刻而成的。因为人们不知道佛到底是个什么样

…… …… 余下全文

篇三 :洛阳有感

中国一拖(洛阳)生产实习报告

2007-10-30 15:18

一拖实习历程

怀着激动的的心情,我们到了洛阳这个美丽的“九朝古都”,安住在一拖安排的集体宿舍里,开始了我们又一段新的历程。

第一部分:一拖概况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内地在香港上市的唯一农机制造与销售企业。其前身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创建于 19xx年,是我国“一五”期间兴建的156个国家重点项目之一,是中国农机行业唯一的特大型企业,19xx年被国务院企业管理委员会评为“国家一级企业”,19xx年,中国一拖集团将与拖拉机相关的业务、资产、负债人员重组后进行股份制改造,依法设立了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之后,股份公司在境外发行H股股票,并于同年6月23日在香港上市。19xx年“东方红”商标被国家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xx年“东方红”牌系列(履带、轮式)拖拉机和工业推土机、“洛阳”牌压路机三大系列产品荣获“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20xx年1月公司整体通过ISO9002:199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于20xx年5月整体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公司为进一步满足生产及市场发展的需要,从20xx年起在公司范围内全面贯彻实施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确保20xx年上半年通过第三方认证,建立起一个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ISO9001与ISO14001及OHSMS管理体系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有序、高效的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公司占地 49万平方米,总资产36亿元,固定资产22亿元,下设10个职能部门和17个子/分公司、专业厂,拥有职工1.6万余人,专业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1200余人。公司拥有强大的铸锻、加工、装配和测试的全套生产能力,流水生产线近百条,公司主导产品为“东方红”系列履带拖拉机、轮式拖拉机和收获机械、工程机械共计100余个品种。公司具有年产履 带拖拉机2.8万台、小型轮式拖拉机20万台、大中型轮式拖拉机1.5万台、收获机械1万台和工程机械1万台的生产能力。

…… …… 余下全文

篇四 :云台山观后感

云台山观后感

云台山观后感

我家一行四人,于8月3日到6日,乘北京专列到河南焦作观光旅游,感触颇深。云台山的山水,红石峡的峡谷、瀑布;劈山开道,天人合一造就的美景,美不胜收,让人大饱眼福,虽然脚下辛苦了点,总算值得一看。

云台山观后感

翌日,游龙门石窟,塔林,少林寺及武术表演,则让游客吃尽了苦头,几个景点相距甚远,把本来就不多的时间被走路消磨掉一半,实在可惜。

景点与景点之间的道路平坦,蛮可以备有电瓶车带步,焦作人有钱可挣,游客也有充裕的时间观赏,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可喜的是,两天带领我们19团的武姓导游,表述能力堪称一流,她是焦作人美好的窗口和骄傲。

可惜的是,首日午餐的餐厅立柱不知何故都用黄布包裹,卫生一般,餐具不全,让游客没了胃口。

总的来看,饮食方面还算说得过去,其实,游客中绝大多数来自城市,不缺鸡鸭鱼肉,而对农家饭和野菜倍感兴趣,几顿饭下来,我们只吃到窝头和一盘野菜。

住宿安排得很好,无可挑剔。

为专列下车的游客举行欢迎仪式,做法可取,不够热烈,如能加一个小型的乐队,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让人佩服的是,景点门票,学生半价,老人全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焦作人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谢谢专列,谢谢焦作,谢谢武导,您给我们留下的是永远抹不去的。美的回忆。

…… …… 余下全文

篇五 :黄河博物馆观后感

黄河博物馆行记

——康中帅

20xx年2月23日我们在县委组织部许科长,党校王校长的带领下到郑州新黄河博物馆参观学习,在去之前我在网上查阅了黄河博物馆的资料得知黄河博物馆成立于19xx年,隶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业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黄河为主题陈列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对于这条母亲河虽感到特别的亲近,但对我来说又是那么的陌生,迫不及待想走近她、了解她、懂得她。

到达黄河博物馆后,接待我们的是孙老师,我们告诉她我们不仅要向您学习黄河的历史,更要向您学习讲解的方法和技巧,孙老师爽快的答应了,此时我们显得那么的专注和认真。

走进大厅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副黄河的油画,气势磅礴,势不可挡,是啊,我们不仅发出感叹。油画下面写着毛主席的一句话:“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黄河宁则天下平,这条母亲河不仅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因携带泥沙量大,又称地上悬河,一次次的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今天我们要走进您,了解您,让您不再肆无忌惮,让您再次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您的力量。

在此期间范科长一直在嘱咐我们说:“了解黄河的历史外,更要向孙老师学习讲解的技巧和、方法、语言、神态、思路等。”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话题作文 山河之书读后感(3篇)

话题作文 山河之书读后感(3篇)

第一篇:《山河之书》 读后感

周末带孩子去图书城,看到余秋雨的《山河之书》,随手翻翻,看到写承德避暑山庄的一篇名为《山庄背影》,前年单位旅游曾经想去,但因人多价高而放弃,心也曾向往过,了解过一点,不禁多看了几眼。看到民族正统论和姓氏正统论,他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时的口号,点燃了对清朝的仇恨,这就是民族大义,是气节吗?还是情绪化的社会批判规范,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何为真伪,正邪,忠奸?这也是我现在想知道的,想通过知识的积累和自己的思考重新认识已知的世界,虽然心里知道真相很多时候是痛苦,但更不喜欢被蒙在鼓里,我要自己去探询。所以买了此书。后来别人又借我余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对比这几本书,山河之书是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关于中国大地山水记载的合辑,部分篇名和内容略有改动,行者无疆写的是国外的,暂时没看。所以先挑我书里没有的看,比如家住龙华,比如藏书忧,比如笔墨祭。

(一)家住龙华。书中说余秋雨的家在上海龙华附近,18年前我在龙华寺和龙华塔下生活了4年,每天听着它的钟声,过节吃过它的素点心,也曾新奇过龙华寺的和尚也去看电影、逛街,但从来没有去寻找过龙华寺和龙华塔的历史,看过这书才知道,最初龙华塔是三国孙权时期由不知名高僧建造的,后寥落,至北宋吴越忠懿王钱俶常重建龙华寺。唐朝皮日休过龙华时还写过一首诗:今寺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尚嫌残月清光少,不见波心塔影横。补上一课。

…… …… 余下全文

篇七 :《河图洛书》读后感

在河图洛书浮现的地方

——观《河图洛书》有感 韦庄有一首十分著名的《菩萨蛮》: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像《菩萨蛮》那样写于洛阳的名篇,比比皆是。东汉班固在此写出了《汉书》,开中国断代史之先河;西晋左思构思十载写《三都赋》,华章出,而天下争相传诵,一时闹得个“洛阳纸贵”;建安时代曹子建写的《洛神赋》,把一个凡间女子写得缥缥缈缈、袅袅娜娜、虚虚幻幻,似仙非仙,致使伏羲氏坠水之女宓妃和洛浦成了千古胜迹。至于咏写洛阳的诗篇,更是美不胜收。孟浩然的“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陈子昂的“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说的都是洛阳那令人神往、令人思念的刻骨铭心的美丽。我常想,中国古典诗词中如果少了抒写洛阳的篇什,那将是中国文学的不幸。人文荟萃之洛阳,如韦庄羁旅的才子不少,土生土长的才子当然也不少。一本《千家诗》,收进诗人不过百余,而其中原籍洛阳的诗人就有孙逖、刘禹锡、张说、王湾、祖咏、程颢、李涉等近十人。原籍洛阳的诗人也好,宦游洛阳的诗人也好,一经离去,对洛阳不免都有一种流水般不可割断的思念和风云般急迫重返的企盼,张说的“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是将这样的思念与企盼表达得跃然于纸上吗?

…… …… 余下全文

篇八 :帝国与传播 读后感

以中国印证《帝国与传播》中的观点

《帝国与传播》一书以传播媒介的变化为线索,概括了世界主要文明中心的历史变迁,但是,其重点多为希腊、罗马、埃及等地,对中国的介绍则只言片语。因此,看过此书后,联系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对书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印证,并提出我的一些看法和困惑。

书中从开头到结尾都强调了不同媒介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倚重,这种倚重推动了帝国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和消亡。

以石头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帝国,更倚重空间的支持,这种支持代表着政治支持和军事支持。可以想象,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要想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持以石头为主要媒介的传播方式,必然要求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这样的政治形态能够以不被质疑的姿态发号施令,并且具备暴力机器保证其命令的完美实施。“对军事组织和空间的倚重,就需要法律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出于公平性、纪律性,以及我认为最重要的,维持政治统治和社会稳定等目的,一部可以公之于众的法典急需出现。

从中国的角度出发,其具备倚重石头为传播媒介的特点。一方面,遍布中国各地的石刻,包括龙门石窟、乐山大佛等雄伟的石刻艺术,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大实力;另一方面,以石碑为代表的小型纪念性物品也体现了社会对石头媒介的需求和偏爱。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