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军旅生涯 感悟

感 悟

——军旅生涯

人的一生都有许多回想,无论是喜是忧时,总能从中领会到一丝启发、一点暗示。

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闭上眼睛,仿佛又回到刚穿上军装的那一刻。那时自己对军营充满了神奇的幻想,有些无知、有些冲动。想起刚穿上军装的第一天,晚上死活都不愿脱下它睡觉,父母笑我傻的可爱。现在想起来也感觉那时挺傻的。真正来到部队的第一个月后,当兵前的那些新鲜好奇感全都没有了。我哭,哭部队里枯燥的训练;我烦,烦部队里纪律的约束。而新兵训练时的一句口号“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让我彻底改变。这句口号总能在我想偷懒的时候给我动力。当我给家里写第一封信的时候,父母给我的回信上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虽然信很短,但是父母的每句话都深深地感悟了我。这时再回想新兵时的训练,才知道一个真理——坚强、勇敢、忍耐,才知道从前的我是那么的无知,才知道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这么多年是那么的艰难。

睁开眼,望着窗外,我已在部队度过了八个春秋。八年中,开心的日子是那么的多。我从一名新兵转变成一名骨干,从一个不爱说话的我到现在结识了很多五湖四海的战友。每当遇到挫折时,总能听到领导的教诲和战友的关心,让我重新振作起来。

…… …… 余下全文

篇二 :军旅感言

军旅感言

军训,留给我们的是辛.酸.苦.辣和我们永恒的回忆。结束并不意味着句号,而是漫长的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逗号。需要我们努力的日子还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灼热的大地,火辣辣的太阳,汗流浃背的学生,构成一道特别的“吃苦风景线”。偌大的体育场在阳光下一点一点的熔化.缩小,直到把我们吞噬。飞舞的蝇虫流淌的汗水,酸痛的四肢,我们并不在乎,在乎的是我们学到什么,学会了什么。吃苦不是时尚,需要用汗水和毅力去交换,吃苦给我们留下无尽的财富,强壮的体魄,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不积滴水无以成江海。没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高质量的方队,训练的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而军训更教会了我超出这以外的东西,那就是认真对待自己的错误,那是一种真实的美。不刻意隐瞒什么,不对就是不对。而在这种自然中流出的那种质朴是任何东西粉饰不来的。或许学到的东西远不止这些。但是紧张而愉快的训练中的亲身体验,严格而又平易近人的教官淳淳教导,我想,我终身受用不尽了

教官的勇气是我们的荣幸。正是在教官的教导下,我们才能获得优秀班集体,优秀内务的荣誉,这里有我们的功劳,也有教官的功劳和所有关心我们的人的功劳,对手是最大的朋友,在比赛中我们是对手,在赛后我们是朋友,互相激励着前进,让军训变得更精彩,更充实,更有意义。

…… …… 余下全文

篇三 :五年军旅生活的感受 文档

五年军旅生活的感受

我怀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终于在20xx年的冬季里,穿上了那身让我梦寐以求的绿色军衣,刚进入部队都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新训,这是一个过程,那是一次颇有意义的军旅生活体验,虽然在这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让我收获很多。为这个冬、春季增添了许多丰富的元素,为我们的国防之路和中南海的警卫工作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新训计划的安排,我们来到了河北固安新训基地,到部队新训基地的第一印象是,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不仅让我想到“雷厉风行”这四个字。问我在新训期间体验的感受是什么,我想从“快”,“强”,“好”这三个字展开。

快!动作要快。“不管是什么事,做得快比做得慢更不容易吃亏。”这是一名新训老兵跟我说的一句话。不错,无论从整理内务、吃饭、集合各环节都无不显示出“快”这一字。做事要讲究效率,在这短短的三个月里,我经历了五分钟洗澡,三分钟整理内务,两分钟洗漱和几秒钟集合……和平日的生活相比较,更令我感觉到部队里的生活完全是按秒过的。当我养成这种“以秒为单位”的好习惯,以后不管是在哪个部队生活,都能以最快、最佳的状态进入角色。从另一方面来说,“快”可以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去干更多的事,完成更

…… …… 余下全文

篇四 :军营的感悟

军营的感悟

江门市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心

第9期 邓园园

威武的军装,英勇的军姿,如同一座座永远屹立的山峰,守卫着我们美好的江山,这是军人在我心中的印象。或许这还不够,在他们威严的军姿下,不知道他们付出多少汗水才换来的。我们能不羡慕他们,佩服他们吗?他们是我们心中永不坍塌的宝塔。

当汽车驶进军营,我们兴奋的感觉便消失到九霄云外了,迎来的却是教官严厉的面孔,令人心惊胆颤的声音。顿时,把我们从人间拉到地狱,让我们的每一颗心都悬挂着。

走进军营,我们不得不佩服这里的每一位教官,听着他们述说着各自的亲身经历,不禁为他们钢铁般的意志暗暗叫好。他们每天在毒辣的太阳的热情亲吻下,屹立在操场之中,接受太阳的煎熬。当我们第一天踏入军营,冒着烈日,立正挺胸严肃地站着,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多么辛苦,多么磨练意志的事情啊!当听到教官在烈日下站立2小时时,那种说不出的惊叹与佩服相互交织着,不禁赞叹着做军人的勇气和意志。当人们赞叹着军人的威严和令人尊重时,却不知道他们身后有多少辛酸与努力。

当赤裸裸的阳光照射在我们皮光柔嫩的肌肤时,一颗颗豆大的汗珠落在我们的军装上。我们操着矫健的步子,我们忍受着灼热,忍受着煎熬,忍受着一切不适应。正所谓“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在酷热的天气下操练,教官一声命令,我们紧张,担心自己无法适应

…… …… 余下全文

篇五 :初到军营的感悟

到军营的感悟

20xx年第19期

我们带着忐忑的心情,沉重的行李,迎接我们的却是激动而残酷的军训。离开了平时生活的学校,来到了这山重水绕的国防教育基地,心里不免有点儿害怕。但同时,我也知道,我不能退缩,而是迎难而上,锻炼自己的意志。

第一天,老天十分给力,把我们每个人晒得脸颊通红,汗流浃背,迷彩服都湿透了。教官对我们说,来到这里,第一是服从,第二是服从,第三还是服从。站姿,上下跳,正步走,齐步走,左右转,这些都是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教官对我们非常严格。他有时突然跟我们开玩笑,又突然阴沉着脸责骂我们。“我们没有亮点,训练得不到要求,内务弄得不好,连饭也吃得不多。就是不行!不行!不行!”这是打击还是激将法。一连一排的第一,是顺数,还是掉下巴的倒数?!

我们是有理想的新一代,是奋发有为的青年,是新时代的幼师生,我们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绝不落后于他人。走进军营,虽然艰苦,但我们会挺过去的,会做到更好。内务训练其中一项是折叠被子。按照教官的要求,被子要折叠得平滑,没有皱褶,要成为方块形的豆腐。教官虽严厉,但教我们折叠被子是挺有耐心的,他们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的示范,我们也跟着一次又一次的操作。时间已经过去了30分钟了,我们仍没有弄好。有时24个角垂直,但平面有皱褶,没有合乎要求。难!难!难!心急也没有用,我们还是调适自己的心态,认真地操作吧!心平气和了,被子被我们驯服了。这时,教官笑了,我们也笑了。

…… …… 余下全文

篇六 :军旅诗词读后感

谁说女子不如男

——读《木兰诗》有感

一个故事流传了千百年,一种精神矗立在天地间。今日我摩挲着书本,重新诵读这首脍炙人口的《木兰诗》,依旧感慨万分。字里行间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木兰的形象,而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巾帼气质更是增添几分飒爽美。全诗以“唧唧复唧唧”形象的织机声开篇,可以看出木兰正在劳动,但她在劳动的同时“惟闻女叹息”,原来是“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老父亲要应征入伍打仗了,想到老夫年老体衰,膝下又无长子,木兰这时候站了出来,“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能做出这种举动,可以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说重了,这可是犯了欺君之罪,后果可想而知。但是木兰偏偏就敢这样做,看得出她是一位孝顺,果敢的女子。说干就干,东西南北的市场各走一遭,把东西备齐后,早上辞别了父母便踏上了征途。”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我想这时的木兰心里也会有些复杂吧!一方面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另一方面自己真的就离开父母,投身沙场了,战争总是残酷的,谁能保证自己能完好归来呢?但是胸中一腔热血涌动,豪气冲天,“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谁说女子不如男,在沙场上照样

…… …… 余下全文

篇七 :军旅诗词读后感

沉于诗 醉于词

谈至军旅,难免会产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遐想与意境。每次翻阅古代军旅诗词,总会被那战鼓喧天、旌旗飞舞、兵戈坎坎的广袤沙场;那抛颅洒血、追忘逐北、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杰;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战斗气魄所吸引,久久徜徉于字里行间,难以解脱。字字句句,我能想象到作者是如何激情豪迈的操纵着遒劲的字迹,抒发着将士独有的那种豪情壮志!

军旅诗词下是军人不朽的铮铮誓言。兵者用他们满腔的热血浇灌着和平的闰土,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们愿用累累白骨铸就边防的屏障,让理想中的安康在他们身后继续。可想,哪个兵卒身后没有牵连着若干家庭?哪个兵卒之躯没有背负着承担历史的责任?肩负着举国安危,他们愿用生命去兑换那份誓言,把自己交给将者,交给祖国。以至于在战场这本生死簿上是如何勾去他们的名字时,他们也毫无畏惧,任凭在这世上湮灭。只要灵魂能平安的度过玉门关他们便安然了。这不朽的铮铮誓言便是一“忠”字,可又怎么是一“忠”字了得? 浮想联翩之处我下意识的翻动着诗词,好像几千年前某个将士翻动着竹简一样,轻轻的默读着:军人是刀尖上的舞者……身处刀尖,那是要吃的了刀尖之苦啊!古来征战大都徒步前进,万里之遥的路途是吃苦的前奏,加上“剑戟不离手,铠甲为衣裳”,冬日寒冷刺骨透心,夏日酷暑烧肩灼背,是苦中之苦。然而兵者以最低的姿态承受了这些、克服了这些,仿佛他们人手一册念“苦”的经论,抑或在他们的大义凛

…… …… 余下全文

篇八 :从北大到军营——一位毕业生的人生感悟

从北大到军营——一位毕业生的人生感悟

《北大人》

从异彩纷呈、思维活跃的北京大学来到纪律严明、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军营;从一名心理学博士成为一名军人,这种角色反差之大令我感慨万千,颇值得回味。经过三个月的军政训练,我认为我基本上实现了从老百姓到军人、从一介书生到部队干部的转变。现将北大与军营的异同点及我的一些心理变化轨迹如实地写出来供大

家品味和思考。

北大特征----门槛高、走廊长

在19xx年北大百年校庆之际我终于考入梦寐以求的北大心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当时两位朋友开着凌志车送我入学报到,我不禁喊到:“这比上花轿还开心”。因为北大历来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办学思想著称于世,三年内,我既可以经常聆听各级名人的学术讲座,又可以拿到含金量很高的博士学位。我发现在北大,行动上、思想上确实很自由,没有人告诉你怎样做,也没有人会告诉你该做什么。上课没有人考勤,宿舍里也不会有人追问你何时来又何时走。并且各种诱惑铺天盖地地向你招手:每天都有重量级名人的讲座、数不清的学生团体招新、大礼堂有最新的电影、最优秀的芭蕾舞、歌舞等等。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将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毫无重样。但我同时也很快感到了无形的和有形的各种压力。无形的压力来自周围一流的学子。导师轻轻一句话“这是一份本科生的论文,请将你的论文拿来对照一下”就会让我羞愧难当。有形的压力来自六个学期的六道很难逾越的关口:一关扣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