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赤壁赋》历年各省市高考名句默写(20xx—20xx)

《赤壁赋》历年各省市高考名句默写(2004—2013)

1.(2013新课标)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2.(2013北京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3.(2013天津卷)取之无禁,用之不竭,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4.(2013山东卷)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5.(2013湖北卷)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2013四川卷)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7.(20xx年四川卷) 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8.(20xx年全国大纲卷)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 。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9.(20xx年山东卷)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一文言文《前赤壁赋》重点词句解释

《前赤壁赋》知识梳理(教师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是北宋时期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艺术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词作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南宋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他在黄州赤壁所作的词为《念奴娇 赤壁怀古》。 2、,被贬黄州,夜游赤壁所作。它继承了传统表现手法中的主客问答,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旷达。除了本文,我们还学过杜牧的《阿房宫赋》。 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

3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名词) 适:1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2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3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5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6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三)虚词归纳

⑴之

纵一苇之所如(去,往)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 …… 余下全文

篇三 :《赤壁赋》历年各省市高考名句默写(20xx—20xx)

《赤壁赋》历年各省市高考名句默写(2004—2013)

1.(2013新课标)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2.(2013北京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3.(2013天津卷)取之无禁,用之不竭,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 1

赤壁赋历年各省市高考名句默写20xx20xx

适(苏轼《赤壁赋》)

4.(2013山东卷)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5.(2013湖北卷)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2013四川卷)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7.(20xx年四川卷) 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8.(20xx年全国大纲卷)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 。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9.(20xx年山东卷)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 …… 余下全文

篇四 :高考语文_必背名篇名句汇总素材

高考语文必背名篇名句汇总

高考必背名篇名句就是语文教学大纲上所要求的10+30,10是指古文,30是指诗词!而其它有名的句子也应有所了解!

必背名篇名句"古文(10篇)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语文古诗名句

高考必背名篇名句

必背名篇名句古文(10篇)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考语文必背名篇名句汇总(完整版)

语文知识:高考语文必背名篇名句归纳

高考必背名篇名句就是语文教学大纲上所要求的10+30,10是指古文,30是指诗词!而其它有名的句子也应有所了解! 高考必背名篇名句

必背名篇名句古文(10篇)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考语文必背名篇名句归纳

高考语文必背名篇名句归纳

高考必背名篇名句就是语文教学大纲上所要求的10+30,10是指古文,30是指诗词!而其它有名的句子也应有所了解!

高考必背名篇名句

必背名篇名句古文(10篇)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 …… 余下全文

篇八 :高考语文必背名篇名句

【语文】20xx年高考语文必背名篇名句归纳(背熟拿满分) 高考必背名篇名句就是语文教学大纲上所要求的10+30,10是指古文,30是指诗词!而其它有名的句子也应有所了解!

高考必背名篇名句

必背名篇名句古文(10篇)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