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名言警句

中国哲学家

孔 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曾 子:“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

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孟 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

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墨 子 兼相爱,交相利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荀 子:“制天命而用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老 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庄 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韩非子:“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扬 雄:“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

…… …… 余下全文

篇二 :哲学家名言shujia

哲学家的一些名言与故事,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哲学,留心即学问

1.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泰勒斯

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伊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古希腊有文献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哲学家。早年是商人,后游历巴比伦,埃及等国,学到数学和天文知识,后从事政治和工程活动,晚年转向哲学。几乎涉足人类的全部思想和活动领域,被尊为“希腊七贤之首”。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2.人的本性在于求知——亚里士多德

求知是人的本性,人类不会先衡量一门学问是否有用再去决定是否继续思考下去。同样,哲学不会因为有用和无用而被人类有所取舍,实际上,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着哲学中,人说到底是“哲学的”存在。所以,哲学永远不会消亡,因为人不能否认自己的本性。

3.滚开,别挡着我的阳光——狄奥根尼

哲学上“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人生信条:一,返于自然。二,我宁可疯狂也不愿意快乐。主张不要政府,不要私有财产,不要婚姻,并鄙弃奢侈与一切认为的对感官快乐的追求,拒绝接受一切的习俗,无论是宗教的,风尚的,服装的,居室的,饮食的或者礼貌的。决心像狗一样活下去。这是一种德行,能在财务面前无动于衷,是追求从欲望之下解放出来的道德自由。

…… …… 余下全文

篇三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摘要:冯友兰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对中国学术界尤其是对中国哲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近百年的岁月中留下了许多哲学作品,成为研究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的重要文献资料。冯友兰自认为他的哲学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他的思想体系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构建的,同时又受到了西方哲学的影响,充满了浓郁的西方哲学色彩。

关键词:冯友兰 孔子 哲学观

冯友兰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长达七十多年,这期间内先后完成了《中国哲学史》、“贞观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等十几部书。本文只对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阐述一些读后的感受。

一、     冯友兰

冯友兰幼年受中国传统正规教育的启蒙,熟读过《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过《书经》、《易经》和《左传》。此外,他还阅读过他父亲所藏的一些新书籍、新刊物,初步接触了世界的新知识。冯友兰少年时阅读过一些带有民主主义色彩的书籍,并开始对逻辑学及哲学产生兴趣。冯友兰青年时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其思想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冯友兰开始创办刊物,并于此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深造。这一时期,冯友兰的思想深受西方哲学尤其是柏格森哲学、杜威实用主义与新实在论的影响。冯友兰的哲学思想虽然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但他的思想基础与思想主旨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他毕生所追求的正是复兴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和儒家哲学思想。

…… …… 余下全文

篇四 :冯友兰《读书与做人》读书笔记

《冯友兰:读书与做人》书评

这本书是我在大学好好看的第一本书。记得高中语文老师提起过冯友兰,说他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所以很想找点他的书看看,奈何高中学业繁忙,一直没有机会,前几天,在图书馆偶然遇见了他的一些书,最近又对读书与做人方面有许多困惑的地方,所以就挑了这本书看了。

且不论他是不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很多启发。此书主要是他对以往一些文章的整理,里头除了阐述他对于美学、佛教、道教、儒家、墨家、法家以及西方哲学的辩证观点,还在做人方面的人格、人性、人生境界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冯友兰在书中论述时几乎没有用哲学术语或艰涩难懂的词汇,一些逻辑的辨析都是以十分通俗的语言巧妙的说与读者细听,文字质朴,语调平和,除了了解一些知识,还可感受到大师人格魅力的熏陶,虚怀若谷,平和亲切,雅俗共赏。

我阅读时认真做了一点笔记,挑几段抄录如下:

对宗教:

“至于宗教自身,我以为只要大家以诗的眼光看他们就可以了。许多迷信神话,依此看法,皆为美。至于随宗教以兴之建筑、雕刻、音乐,则更有其自身之价值。若因宗教所说,既非事实,则一切关于宗教之物,皆必毁弃,则即如‘煮鹤焚琴’,不免‘大伤风雅’了。” 对孔子的地位:

…… …… 余下全文

篇五 :小学教材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英国)

如果你是懦夫,你就是你自己最大的敌人;但如果你是勇者,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朋友。弗克兰(美国) 太胆小是懦夫,太胆大是鲁莽,勇敢是适得其中。 塞万提斯(西班牙) 有了勇气便能获得一切。 田汉

一颗仁爱的心比智慧更好,更有力量。 狄更斯(英国)

如果他对其他人的痛苦不幸有同情之心,那他的心必定十分美好。 培根(英国) 人生的快乐大半建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朱光潜

言必行,行必果。 《论语》

推心置腹,开诚布公。 张九龄(唐)

父母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 。 梁秋实

欢乐的笑声是家中的阳光。 萨克雷(英国)

…… …… 余下全文

篇六 :哲学家名言

中国哲学家

孔 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曾 子:“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孟 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墨 子:“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兼相爱,交相利。”“为学之道,莫先于穷

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荀 子:“制天命而用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与人 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老 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

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庄 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韩非子:“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

…… …… 余下全文

篇七 :人生境界--冯友兰41

<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

</B>的境界 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儒家认为义与利是统一的还是对立的? 义与利对立合适吗?

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捡到一些钱物,交到了警察局,并按要求做了登记。结果过了几天,失主登门造访,表示谢意之后,拿出一些钱给这个留学生。留学生一想,拾金不昧,怎么能收呢。坚决不肯。最后,失主告诉他,如果你不收这钱,自己就无法从警察局里领出失物,因为按规定,失主必须拿出丢失财物一定比例的金额给捡到东西的人作为报酬。 想一想,日本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日

本人是怎么来看待义利之间的关系的?日本人这么做有没有道理? 拾到财物是行义,收取一定的报酬是谋利,日本人认为义与利并不矛盾,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一个行义之人,理应得到一定的利,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争着去行义。 如果一个社会,过分地要求成员摒弃私欲,一味地宣扬做好事不求报酬,那结果会如何?

大部分人处在功利境界,做事情是从自己出发的。如果一味地弘扬义,没有给利留足空间,必须会导致好事无人做,行义之人很少,社会反而会缺乏道德。 儒家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强调“正其义而不谋其利”,这种观点的根源在于儒家对于人性的认识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存天理,灭人欲”“大公无私”“毫不利已,专门利人”。 承认私是人性中不可忽视的存

…… …… 余下全文

篇八 :科技的名言警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命充满快乐和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 ——巴甫洛夫

●整个社会由于科学迅速发展得到的好处待以弥补其所造成的损害。

——斯坦普

●科学的幻想归根结底是科学和技术的大胆创造。

——费定

●科学的目的不在于为无穷的智慧打开大门,而是在无穷的谬误前面划一条界线。 ——布莱希特

●科学的进展是十分缓慢的,需要爬行才能从一点到达另一点。

——丁尼生

●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 ——萧伯纳

●科学的界限就像地平线一样,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远。

——布埃斯特

●科学的唯一目的,在于减轻人类生存的艰辛。

——布莱希特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爱因斯坦

●科学给人自由,以反抗自然法则。它致力于把自然力量的魔杖交到人手中;它要使我们的精神摆脱万物的奴役。

——泰戈尔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全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