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国培磨课总结

磨着提升,磨出精彩

如今,校本磨课环节,终于在大家的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回想磨课的过程,有喜有忧,又苦有累,有香有色。伴随着磨课的深入进行,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提高。大家忙碌着、快乐着,收获着。现将我参加活动总结如下:

根据学校研修组安排,由本人执教授课。从课的教案酝酿到出台,磨课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一次次的颠覆,一次次的重整,让心灵承受痛苦的煎熬,但磨课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历程,一次次的反思修改,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理念上的冲击,而经历了这些历练之后,我们的课堂最终成功完成。

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教学目标的设置,重点的理解,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问题的预设等,每位教师围绕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交流沟通,达成共识。磨课磨出教师的创新精神。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如何更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如何更富新意和创意,教师是决不能照搬教材,必须要对教材有所创新。这次磨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心在鼓励中坚定,困难在研讨中化解,好课在磨砺中诞生。 这次磨课活动促进了我校研修组教研氛围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到深远的影响。“磨课”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将期待下一阶段研修的开始。

…… …… 余下全文

篇二 :国培磨课反思:以研究者的姿态走进课堂

国培磨课反思:以研究者的姿态走进课堂

国培磨课反思:以研究者的姿态走进课堂

国培期间申宣成和于龙两位老师的讲座,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提到了要研究课例。申宣成博士提出要研究优质课,特别是名家的课。于龙博士则强调研究自己的课,要把每一节作为一项研究去做。

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的更远,所以名家的课一定要看,但不是模仿。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不会有相同的课堂。即使是同样的教案,不同的老师来上课,也会是不同的风格。即使是同样的老师讲同一节课,不同的学生也会呈现不同的精彩。所以无需模仿,一定要保持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看名家的课,不只是看他怎样讲这一节课,更要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讲这一节课。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真正的学到东西。

如果带有一定的研究目的去上课,那么课堂就没有成败之说。无论结果如何只要及时记录、反思、分析,便是硕果。

5月6日是我的磨课第一站xx小学,5月7日第二站赵x小学。连续两天的授课,不管他人如何评价,自认为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课堂朴实简单,学生学有所获的,足以。

在给xx五年级的孩子上完课后,同行的一位同事问我:“课堂上是不是都急出汗了?”我莞尔一笑说:“没有,我不着急。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在xx小学的授课情况是,只有两三个孩子回答问题积极,大部分孩子显得拘谨,不够活跃,和前一天见面时大为不同。估计是孩子们没有经历过这么多老师听课的情形。还好,我在课堂上是饱含激情的,语言是亲切、自然、流畅的,自认为还算得体恰当。在我耐心地引导下,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只是,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有些不当。

…… …… 余下全文

篇三 :山高水长磨课行——20xx国培课程资源开发总结

山高水长磨课行

文登市实验中学王淑芹

在流火的七月,我们带着如火的激情走人了磨课的旅程。一路走来,再回首,似乎比一生还漫长。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心头不觉一震: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用心去汲取;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不能迷失自己。

严谨的态度如山

自从加入磨课这个团队,我才真正的懂得什么叫做“做学问”。工作计划,字斟句酌,耗费了我们两个周外加一个通宵,还有整整一个上午,审核通过的时候,蒋院长一针见血的指出弊端:“什么是研究的问题,就如去爬泰山,这是我们的目标,但是途中有什么困难?是车子还是路不通还是天气的原因,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做的计划的确是错了。当一个人站在山的高度才能一览众山小呀。于是这种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研究态度始终贯穿在我们整个磨课过程。为一个研究的问题的表述、准确、科学、实际、到位,我们团队全体成员和两位专家老师几宿挑灯夜战,为了保证我们的计划切实可行,我们几易其稿。我们不再浮躁,开始认真的思考,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课例,我们今后的教学要走向何方。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小学开学上的第一课是什么?内容全是小学生跟着老师大声背诵:“我保证使用我的批评才能,我保证发现我的独立思想,我保证接受教育,从而使自己能够做出判断。”这段誓词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亲自为美国小学生撰写的。这就不难理解美国人的创新能力和独立人格了!想想我们这次磨课的主题:“贯彻课程标准,基于学生学习的课例研究”,我们不是也在尝试走一条培养学生有创新能力有独立人格的路吗?这条路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用我们的智慧去引领,用我们手中的文本去潜移默化吗?

…… …… 余下全文

篇四 :十八年后再看《社戏》——国培20xx研修总结反思

十八年后再看《社戏》

文登市泽库中学 于海群

总有一些时光,无论年华如何逝去,它永远沉淀在你的记忆长河中,留待时日再细细斟酌。写下这份磨课总结,不是简单地为了完成研修任务,而是为了今后某个时刻再来品味这一个月的独特收获。

戴着脚镣跳舞

记得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师是戴着脚镣跳舞的。在这次课例打磨中,我充分感受到了语文教师要有带着脚镣跳舞的智慧、胆识与美丽。

《社戏》一课,篇幅长,可教点多,且又距离学生太远,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上让学生读进文本,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这需要教者的一份智慧。苗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舞者。她曾对我说,你如果想找准一篇课文的切入点,你就得从整体上去解读这篇文章,用心“倾听文本的声音”。她列举了如何妙用拓展资源,引领学生在“邓稼先”与“杨振宁”的比较中品读出了“邓稼先”的人格魅力,列举了如何巧用对联引领学生品出了《陋室铭》的豪气??在倾听中,我完全被苗老师对文本“全面解读、静心品读”的研读劲儿震撼了,因为这正是我努力追求而至今未有的教者素养。而这次,苗老师则是采取了“增、删、调、融”的教学策略,对教材大胆删减,四千多字的教材,苗老师只保留了其三分之一左右的内容,并对其合理地增、调、融。这份智慧与胆识,既保留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不失其特具的情趣美。这是因为,苗老师很敏锐地抓住了课文中“好戏、好豆”之外的情趣,将“赏趣悟情”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同时又将“戏好在哪里”“豆好在哪里”作为主旨问题,使其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于是,课堂上,随着苗老师的情境设置、问题导引,学生或圈点批注默读文本,或配乐深情朗读文本,或模拟演读、分角色品读文本,学生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了读书。一节课,表面是赏趣,实则是悟情,悟主旨,苗老师与学生舞出了语文味儿的那份美丽。

…… …… 余下全文

篇五 :网上国培学习,课下总结反思

网上国培学习,课下总结反思

---浅析如何培养和激发体育运动的兴趣

国培学习之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是:有的学生说上体育课没意思,很多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女生不爱锻炼,教师感觉教学效果差,教学方式呆板,学生学习不活泼,不主动,针对这些问题和困惑找不到最好的解决办法。通过国培学习,我们知道初中体育与健康标准明确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已经不适应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要,它过分注重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害怕、厌恶的情绪和没意思的情况,使大多数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所以,如何培养和激发体育运动兴趣已经是迫在眉睫,是解决问题和困惑的有效办法。

通过自己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激发运动兴趣确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制定是正确的,是及时的。我们知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体育学习的爱好和方向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学生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兴趣会直接影响运动效果。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下面是我学习的几点理解和体会,愿与大家交流和探讨。

…… …… 余下全文

篇六 :“研”的是学问,“磨”的是品性——国培20xx研修总结反思

“研”的是学问,“磨”的是品性

——国培20xx研修总结反思

文登二中 李玉霞

不亲临现场,不知道国培这件事有多重大;不参与其中,不知道一个磨课计划有多重要而又有多难产。

——题记

我是国培20xx研修培训语文二组成员之一,在近乎一个半月的研修培训过程中,我感觉“研磨”是我们工作的主要思路,从磨课计划的制定到执教老师的三次备课成型,再到我们组员的评课,哪一步都是一步三回头。下面我就从一个磨课计划的制定这一角度来说说自己的反思与收获。

磨课计划成形记

难忘7月x日下午,在济南的国培会议上,那是我们语文二组成员与首席专家、省内专家及助教老师的第一次碰头。我们先将自己在学校时组内制定的磨课计划表(如下)呈给专家团看。

目标任务:

1、通过课例研究的完整过程,我们团队成员在处理教材,课堂导学、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的运用上获得启示;

2.引导学生掌握“让学生能动地阅读”的基本方法,改变学生难以走进文本的现象。

研究问题:

1、教师怎样处理教材,利于学生能动地阅读。

2、课堂教师如何导学与评价,激发学生能动地阅读。

3、采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能动地呈现阅读的收获。

…… …… 余下全文

篇七 :磨课总结反思

磨课总结反思

11月x日下午,我们研修小组就本次磨课情况召开了总结反思会。会议上我们老师畅所欲言,再次评价张学芳老师的这堂课,总结来说:在这一节课里,王老师完成了教学目标,课件的适时播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能力,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读”,重视阅读教学,在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机会多,能放手学生去自读自悟。

我们在这次《哪吒闹海》磨课的过程中,大家明确了两个转变:教学设计从深挖课文的人文内涵转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课堂教学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主体。今后我们语文教学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一研究主题,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学生主体,运用“基本式”的校本教研方式做好课例打磨,提高课例打磨效果,将研修理念扎扎实实的贯彻,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

一节好课是需要不断打磨的,正如一篇好文章需要反复修改一样。每一次磨砺的过程,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进步,新的收获。比如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要认真分析学情特点、找准文章的重难点,制订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还要合理分配师生活动时间,教给学生识字、阅读或写作的方法,把握课件和板书呈现时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保证课堂练习时间等。因此,课前教师的预设一定要充分合理,各方面都考虑比较细致周全,课堂上才会真正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 余下全文

篇八 :磨课反思总结

磨课总结反思

进入20xx年x月下旬,参与第一次远程研修的小学语文教师进入磨课活动,由张老师执教低年级段阅读教学课《北京》。接到通知后,研修组的全体老师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对张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进行了课堂观摩、评课议课。在一次次思考交流碰撞中,大家收获颇多。

一、总体感觉:按照“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研修指导教师、教研组长制定完善了磨课计划。 组织开展了教学研讨专题活动,集中解决教学问题,有效促进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 执教人认真完成了三次备课(基于个人经验、基于同伴互助、基于教学反思)的教案;针对两次打磨情况,老师们整理出个人反思;两次打磨后,进行了上课,并上传教学实录。 全组教师认真参与研课打磨、观课评课等活动;根据分工进行观课评课,合作完成观课报告,并已上传;磨课即将结束,教师已完成1篇反思和一份总结。通过这次课例打磨,提高了研修组全体成员的教研水平。 其中具体的磨课过程最为重要,需要密切合作,集思广益,反复打磨。

二、关于听课、评课环节。目的在于共同感受课堂的“精彩”和“困惑”,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听课时观课分工要明确,设计观察量表。评课不仅要评出优点,更要指出不足建议。不要顾及面子,张不开口。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