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花类中药总结

【重点小结】

表10-1 花类中药显微鉴别要点

表10-2 花类中药粉末鉴别主要特征

表10-3 花类重点中药的来源与品种情况

名称 丁香 金银花 红花 西红花

正品来源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忍冬科植物忍冬 菊科植物红花 鸢尾科植物番红花

药用部位 干燥花蕾 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干燥花 干燥柱头

伪品

夜香树花蕾、毛瑞香花、山银花

莲的干燥雄蕊、玉蜀黍柱头及花柱、纸浆、染料和油性物质加工而制成的仿制品

表10-4 花类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主要特征

名称

外观 略呈研棒状 呈棒状

红花

花序类型 复聚伞花序

花冠

雄蕊、雌蕊

颜色

气、味 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气清香,味淡、微苦 气微香,味微苦

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丁香 圆球形

雄蕊多数,成四束与

棕褐色或

萼片互生;雌蕊1枚,

褐黄色

子房下位

雄蕊5,附于筒壁,黄黄白色或色;雌蕊1,子房无毛 绿白色 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

暗红色 红黄色或红色

金银花

西红花

呈线形

开放者花 冠筒状,先

端二唇形 花冠筒细

头状

长,先端5

花序

…… …… 余下全文

篇二 :考研中药总结

一、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薄荷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 蝉蜕 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葛根 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 牛蒡子 、 升麻 、 紫草 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 细辛

、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 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专清虚热的药物是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中药总结打印

Y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散寒通滞

桂枝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解鱼蟹毒 生姜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香薷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荆芥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 止血 防风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止痉 羌活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止痛 白芷 解表解寒祛风止痛 通鼻窍燥

湿止带 消肿排脓祛风止痒

细辛 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通窍 温

肺化饮

藁本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苍耳子散风寒 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 发散风寒 通鼻窍 发散风热药

薄荷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透疹

疏肝行气 芳香辟秽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 解毒透疹

消肿疗疮

蝉蜕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 透疹明目

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平肝明目

凉血止血

菊花 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祛风止痛 柴胡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 升阳举陷

退热截疟

升麻 解表透疹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葛根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 生用: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中药总结

中医药总结

一、清心火

淡竹叶 竹叶 黄连 连翘 灯芯草 百合 麦冬 栀子 莲子心 犀角 牛黄

二、清肝火

夏枯草 石决明 羚羊角 大青叶 青黛 决明子 车前子 黄连 钩藤 龙胆草 菊花 蒲公英 蚤休

芦荟 牛黄 青箱子

三、止呕

一般: 生姜 芦根 半夏 竹茹

胃热呕吐: 芦根 黄连 竹茹 枇杷叶

胃寒呕吐: 生姜 干姜 吴茱萸 丁香

湿困脾胃止呕:木瓜 代赭石 刀豆 柿蒂

四、安胎

理气安胎:砂仁 苏梗

清热安胎:黄芩 苎麻根

补气安胎:白术 党参 莲子

补肝肾安胎:桑寄生 杜仲 续断 菟丝子

五、通用安胎

葡萄干

六、止血药

凉血止血:大小蓟 地榆 苎麻根 白茅根 茜草 侧柏叶 旱莲草 贯众碳 羊蹄 收敛止血:紫珠 仙鹤草 禹余粮 乌贼骨

化瘀止血:三七

温经止血:艾叶 灶心土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中药总结

中医学总结

一、清心火

淡竹叶 竹叶 黄连 连翘 灯芯草 百合 麦冬 栀子 莲子

心 犀角 牛黄

二、清肝火

夏枯草 石决明 羚羊角 大青叶 青黛 决明子 车前子 黄连

钩藤 龙胆草 菊花 蒲公英 蚤休

芦荟 牛黄 青箱子

三、止呕

一般: 生姜 芦根 半夏 竹茹

胃热呕吐: 芦根 黄连 竹茹 枇杷叶

胃寒呕吐: 生姜 干姜 吴茱萸 丁香

湿困脾胃止呕:木瓜 代赭石 刀豆 柿蒂

四、安胎

理气安胎:砂仁 苏梗

清热安胎:黄芩 苎麻根

补气安胎:白术 党参 莲子

补肝肾安胎:桑寄生 杜仲 续断 菟丝子

五、通用安胎

葡萄干

六、止血药

凉血止血:大小蓟 地榆 苎麻根 白茅根 茜草 侧柏叶 旱莲草 贯

众碳 羊蹄

收敛止血:紫珠 仙鹤草 禹余粮 乌贼骨

化瘀止血:三七

温经止血:艾叶 灶心土

七、淡阴潜阳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药总结(一)

中药总结(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要药。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 辛夷:为治疗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荆芥: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防风:为治风通用药。风药之润剂。 苍耳子:治鼻渊之良药。 香薷:夏月解表之麻黄。 细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葛根: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柴胡: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为治疗肝胆证的要药。) 石膏: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为治疗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 栀子: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黄连: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药。 知母: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苦参:治湿热所致带下证及某些皮肤病常用药。 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金银花: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蒲公英: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紫花地丁:尤以治疗疔毒为其特长。 野菊花:治外科疔痈之良药。 重楼:痈肿疔毒、毒蛇咬伤常用药。 漏芦:治乳痈之良药。 土茯苓:治梅毒之要药。 射干: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龙胆草: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 连翘:为“疮家圣药”。 大青叶:为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 鱼腥草:为治疗肺痈的要药。 红藤、败酱草为肠痈要药。 射干:咽喉肿痛常用之品。 山豆根:治疗咽喉肿痛要药。 马勃:治咽喉肿痛常用药,对喉痹有出血和溃烂者尤宜。 马齿苋:治痢疾常用药。 半边莲:治热毒所致疮痈肿毒诸证常用药。(桔梗科) 金荞麦:以治疗肺痈咯痰浓稠腥臭或咯吐脓血为其所长。 白头翁:为治疗热毒血痢之良药。 白蔹:常用之水火烫伤。 四季青:尤宜于治水火烫伤。 绿豆:甘寒,善解热毒,如附子、巴豆、砒霜等。为解毒良药。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药所有总结

总论

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神农本草经集注》

2.归经的概念是指 定向

3.运用药物的归经理论还须考虑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4.古代认为“毒性”的含义是药物的偏性

5.一般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 1/4

6.二、八月最适宜采集的药材是根及根茎

7.使大批古代方药文献得以保存传世的是《证类本草》

8.“十八反” 中甘草不能与下列何药配伍同用甘遂

9.入汤剂需后下的药物是薄荷、白豆蔻

10.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纲目》

11.关于中药的剂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轻

12.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13.两药合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的配伍关系为相反

14.四气的确定是 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

15..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脏腑经络理论

16.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新修本草》

17.辛味药临床一般治疗表证及气血阻滞证

18..广东的道地药材是砂仁

19.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能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 相恶

20.下例哪项不是沉降药物的作用透疹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药要药总结

中药要药总结

1. 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要药。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2. 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

3. 辛夷:为治疗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4. 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5. 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

6. 荆芥: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7. 防风:为治风通用药。风药之润剂。

8. 苍耳子:治鼻渊之良药。

9. 香薷:夏月解表之药。

10. 细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

要药。

11. 葛根: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12. 柴胡: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为治疗肝胆证的

要药。)

13. 石膏: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为治疗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

药。)

14. 栀子:治热病心烦、燥扰不宁之要药。 ?

15. 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16. 黄连: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药。

17. 知母: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18. 苦参:治湿热所致带下证及某些皮肤病常用药。

19. 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