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05109329 龙起耀

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我们发现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竟达到了630万人,比去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那么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将是一个很庞大的数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我们在这个暑假中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寻找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方法。在此我就谈谈本次活动我的一些感想与收获吧。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发现我国大学生就业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也是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难怪有人讲:“与其说大学生难就业,不如说就业难如愿。” 而当代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总是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尤其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败,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在就业市场上实际表现出,用人单位难招到合适的人,大量的毕业生又无工作可做的“两难”现象。在择业时很多大学生只考虑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这也导致了他们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

因此在当今就业也出现危机的环境下,大学生一定要理性就业,就业初期工作经历和经验比赚钱更重要。心态是关键,要树立正确价值观才能从容就业。

大学生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是对单位没有选择,只要有单位就去,而是要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这就是说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必须“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当然,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同时,加强专业及社会工作的学习也是促进就业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方法。

我觉得,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自己: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坚定目标之后就不要动摇,最好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定量学习;二要进行职业规划,针对自己的专业以及就业目标进行专业训练,以便对未来的就业有所帮助;三要坚定意志,因为外界的干扰和吸引会很多,一定要有所坚持;四掌握应聘技巧,注重沟通方法;五充满自信,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六及时掌握优惠政策,积极谋求自主就业。

决定就业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识、方法还有心态。一般地说,知识学得扎实、理论积淀厚实,具备了指导科学行为的理论基础;如果又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会科学得当;对于就业期望值的调整要结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所以说,既有良好的知识基础,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又能够适当调整就业期望,是具备就业能力的几个重要条件。

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

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总之,作为毕业就业的大学生,首先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毕业生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资源上,出现了求职“全家总动员”的现象;一些毕业生则期求依靠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的途径,因为能否胜任工作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说话。 其次,要破除传统的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仍然把留在大城市、端上“铁饭碗”作为首要选择,也有不少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外企,合资企业等薪酬较高的职业,但很少有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独木桥”。其实,很多岗位还是非常需要大学生的。比如,近年来,一批新型适应非正规就业方式的职业正在不断涌现,自由演艺人员、软件开发人员、翻译人员、美工设计者和自由撰稿人等自由职业岗位在社会上走红,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见,只要大学生能转变观念、面对现实,就不难找到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了。

 

第二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还是第一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放假前的几天,紧张,兴奋,期待,恐惧,各种复杂的心情充斥着我的大脑,时间一点一滴的在指缝流过,社会实践就这样携带着夏日的气息向我走来,走进了我暑期属于自己的第一片伊甸。

作为机电学院党员工作站的副站长,和指导老师张婉秋老师,站长陈豪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确定了由7名党员组成的小分队,这是第一次的团队行动,一切感觉都是那么的陌生,又是那么的熟悉。

苦涩中前行

说到苦,其实更恰当的说是一种磨砺。前期的活动准备,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时间在敲打键盘的指缝见悄然滑过,进入了那种只有准备展板,宣传单,各种材料的状态,忘记了吃饭,忘记了思考生命中其他的问题。

活动进行的是几经波澜,从找报社,电台的处处碰壁,到实践过程中遭遇到领导的冷遇,从烈日下,任汗水湿透衣被仍抱着宣传单四处奔波。从在中午无处可去时的“露宿街头”,到晚上回校无处寻找公交车时的尴尬。 苦涩后的甜蜜

经历了社会实践,让我对于苦尽甘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苦涩后的甜蜜,宛若干涸田地下的甘霖突降,有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从熬夜制作海报后看着用双手编制的成果的充实,到在网上搜到自己团队撰写的新闻的欣喜;从在寻找目的地时的缕缕碰壁,到找到“伯乐领导”时的兴奋;从采访初期的不受重视,访谈人员的不够配合,到后来采访时的游刃有余,谈天说地。

实践中的收获

经历了一次社会实践,让我得到了很多平时在学校里根本学不到的东西。

1、思想上的成熟

都说学校是个小社会,但真正涉入外面的世界,才感觉到自己以前是多么的幼稚,

2、实事求是此乃真理。

以前对于“实事求是”这个词,自认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可经过暑期社会实践,才真正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慨其精髓的内涵。

刚开始准备的阶段,我们可以说是陷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有些事是自己认为怎么样,怎么做完全没问题,可真正深入基层实施开展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事根本就没法进行下去。究其根源,就是没有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3、坚持就是胜利。

这点感觉很为深刻,在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事还是想的关于简单,以至于到实施的过程遇到很多困难。当初有些活动想过要放弃的,但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结果真的就是与众不同了。

4、交流是人与人之间加强感情的桥梁。

我们团队的全体成员都是第一次做社会实践,以至于刚开始深入农村与村民交流过程中很是紧张,语无伦次的感觉。结果就是村民也很紧张,有种排斥的心理,至于活动的开展遇到了一些障碍。在经过调整和摸索后,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开始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用微笑和温暖的语言来和大家沟通,效果有了很大的转变。

5、团结就是力量。

这个实践过程,让我更多的感受到集体力量的伟大。有很多事其实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一个团队任务的完成,需要集体商讨,集体策划,合理分配任务,在实施的过称中,更好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6、要对自己有信心,大胆的说“我能行”。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结交了很多朋友,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成熟,感觉自己长大不少。对于“创先争优”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要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争做优秀的共 产 党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