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教学总结

六年级五班20xx—20xx学年度

劳 动 与 技 术 教 育 工 作 总 结

教师:张红梅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 , 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 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美。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是小学各科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本学年我任教六年级劳动技术,在教学工作中将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我做到深钻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点,做到被学生备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 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

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 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 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

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 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

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第二篇:劳技课教学总结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劳技教师如何在劳技教学中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首先要明确自主、合作、探究的内涵。一、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劳技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劳技能力。《中学劳技课程课标》强调“劳技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劳技教学中的作品和价值只有在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产生,而学生是动手制作的主体,课程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二、合作就是要切磋,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劳技教学中,同一件作品,同一类作品的制作,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

三、探究就是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同样劳技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题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采访人物、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新课程之所以特别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这是为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需要: (1)探究的需要;(2)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3)获得认可和欣赏的需要;(4)承担责任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不仅是认知方面的,也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和提升,所经受到的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所获得的感动和鼓舞,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等等。 那么,劳技教学中如何落实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呢?

一、 明确教师的职责。

劳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职责:(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2)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评价。

二、 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和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和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独特的人和事等等,它们对于密切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密切学生生活与实际的关系,提供学生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 确立新的教学策略。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那么,在怎样的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

1、当学生对课题有兴趣时;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兴奋状态时;3、当学习内容老师能以多种形式呈现时;4当学生遇到对手的挑战时;5、当学生发现知识与个人生活相关联时;6、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7当学生被老师鼓舞和信任时;8、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10、当学生对老师充满热爱和信任时。 教学中,笔者认为应积极采用如下策略,将有助于增进教学中的学习效果:(1) 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和要求; (2) 教学方式尽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3)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 (4) 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5) 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6) 强调理解而非死钻牛角尖; (7)带动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8)启迪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疑点和难题; (9)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和错误。

四、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自主即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和自主权,将学生看

作学习的主体,使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精神愉悦,并发展其坚毅、智慧、敏捷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1.抓重点学

学生已经懂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思考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伙伴合作学习能解决的教师不讲,重要的问题教师有意讲不清楚,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搞清楚。

如今的劳技教科书一改过去的老面孔,如沐春风,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鲜明的主题。教学时,尽可以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并试着与学生一起来学习课题内容制作,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讲。从而构建一个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积极探究未知世界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则要真正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的执行课前的教学设计。例如,学习七年级纸工课程“八角楼”,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一次窗户雕刻失败的经历,从而引导学习主体探索、进取、尝试,克服困难、不怕挫折,树立坚定信念。认真、努力制作得更加精细,完美。

2.给时间学

一节课要给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去学、去思、去做,让所有的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不要把学生的思考活动和动手操练一起布置,避免学生为了完成成品而虚化了读书思考,也不能以尖子生制作的速度来安排读书时间,应当有较充分的时间让所有的学生按自己的水平和需要独立学习。如:学习七年级兔子灯扎制时,先请学生把“导读”默读一遍,要求学生在默读期间,注意这篇“导读”告诉我们什么,最后请学生回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通过自读、自想、自说,加深对导读提示的理解,居高临下地把握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在无形中渗透学习这组课题要注意的几点要求,使学生学习新的课程内容时既心中有数、有目标,又轻松、自动,可化难为易,化深为浅。

3.放权利学

教师要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实施民主化教学,让学生在充足的学习时间里愉悦地学习,我们就要尽量给予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学习方法的自主权,学习结果的评价权。韩愈在《师说》中指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始终保持平等,这样就能把学生与教师从相互怀疑,缺乏友爱的气氛中解放出来

总之,作为教师,尤其是承担新课程改革实验任务的劳技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更有必要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真正掌握和使用好这种方式,按照其基本理念,探寻一定的、有效的方式并认真落实、具体操作,让其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发挥作用,寻求到中学劳技课程改革课堂课堂教学中的突破口,创设情景,努力调动学生。从而,使中学劳技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实效性,能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真正寻求到和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且认真操作和实践。这样,新课程改革中中学劳技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