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总结

设计心理学复习

1: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

冯德Wilhelm Wundt,1832-1920(德国)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心理学之父, 18xx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

18xx年冯特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xx年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

冯德和他的学生铁钦纳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心理学要寻求的是如何把意识分解为最简单、最基本的元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的心理实验就是在控制条件下用内省法,凭直接经验把意识内容分析成心理元素。

他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的,它和一切以间接经验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不同,因此必须找出一种能够测定直接经验的特殊实验方法。这种实验方法就是在他所创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中采用的内省实验法。

强调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研究方法“内省法”.实验欠缺验证性 。

所有的心理都是由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

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

2: 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研究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 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学科。

3: 李蔚把消费者分为了五类:

位或者部分对位,但尚未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是企业发展空间的关键.

<准消费者>: 对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产生了记忆,已经进入了顾客的购买选择区,但由于多种原因,他们一直没有购买。

<显在消费者>:直接消费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消费者。只要曾经消费过企业的产品,就是企业的一个消费者。具研究,一个不满意的消费者,会直接,间接影响40个潜在消费者。优秀设计的最高原则,就是尽量把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卖给消费者,而避免让消费者买走不满意的产品。

<惠顾消费者>: 经常购买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

又三大原因:1、品牌忠诚 2、产品情 3、服务周到

惠顾消费者是企业的基本消费队伍,是一个市场开拓投入最小的消费者。根据国外的研究,留住一个常客的费用,仅是开发一个新消费者费用的七分之一。因此企业着意培养自己的常客队伍,形成一个庞大的常客阵容。

<种子消费者>: 是由常客进化而来的,除自己反复消费外,还为企业带来新消费者的特殊消费者。

其有四个基本特征: A忠诚性 B排它性 C重复性 D传播性

种子消费者是一种能为企业带来消费者的消费者,其数量,决定了企业的兴旺程度,也决定了企业的前景。

4:马斯洛的需求原理:

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

生理需要: 维持个体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包括对衣食空气住所等需要 安全需要:有秩序的环境,有稳定的职业和生活保障。 社交需要:感情 和归属的需要,人们总希望与同伴及亲友保持融洽和友谊。 自尊需要:消费者有自尊心,希望在社会上获得一定的地位的需求。包括独立,自由,地位,名誉,认同等。

自我实现需要: 人们对发挥和满足自己潜在能力的一种需要,即一种个性化的需要,在不同的人身上,其自我实现的形式不同。

认知需要:为了适应周围的社会和自然环境而对学习,认知,增长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能和体力。

审美需要:对审美理想和艺术境界的需求,包括装饰,点缀,旅游等。在达到功能和质量的标准之后,产品的美观等因素将上升为主要内容。

5:什么是消费者满意度?

客满意度是指:顾客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可由预期的效用使用后实际体验的差距来衡量:实际体验与预期一致或更好则顾客将得到满足;反之,若实际体验不如原来预期则顾客将不满意。这样的心理比较过程长久下来,会导致顾客日后对于此一产品或服务产生一种持续性的厌烦态度,而此态度是一种持续性的情绪化感觉,进而将影响到日后购买商品或使用服务的意愿。

<采集点>:A 理念满意(MSI):这是企业经营理念带给顾客的满意状态。

B 行为满意(BSI):它是企业全部的运行状态带给顾客的满意度。 C视听满意(VSI): 可视听的外在形象。

D 产品满意(PSI): 品质 价位 包装 设计 等。

<怎样实现满意>:要点:站在消费者角度去研究产品完善产品服务系统让用户参与产品的决策追求消费者的重复购买,设法留住老消费者按消费者为中心的原则建立富有活力的企业组织。

6:感性消费时代的消费态度:

恩格尔系数降低,消费者的价值选择已经不再是价廉物美,他们开始重视品牌,形象这时代消费者的满意指数是:“喜欢”与“不喜欢”.这个阶段掀起了一场波及全球的CI运动。 CS系统:

理念识别:简称MI ,它是确立企业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设计、科研、生产、营销、服务、管理等经营理念的识别系统。是企业对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营销方式和营销形态所作的总体规划和界定。

主要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信条、经营宗旨、经营方针、市场定位、产业构成、组织体制、社会责任和发展规划等。属于企业文化的意识形态范畴。 行为识别:简称BI, 是企业实际经营理念与创造企业文化的准则,对企业运作方式所作的统一规划而形成的动态识别形态。

它是以经营理念为基本出发点 1、对内是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管理规范、职员教育、行为规范和福利制度; 2、 对外则是开拓市场调查、进行产品开发,透过社会公益文化活动、公共关系、营销活动等方式来传达企业理念,以获得社会公众对企业识别认同的形式。 视觉识别:简称VI, 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将上述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符号,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

在CI设计中,视觉识别设计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公众接受,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可以通过VI设计实现,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有控制的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视觉符码,不断的强化受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的目的。

7: 动机的三种要素构成:

A 需要的驱使 B 刺激强化 C 目标诱导

三个特质: A 动机与实践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B 动机不但激起行为 而且能使行为 朝着特定的方向,预期的目标行进

C 动机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其过程 是看不见的。

8:动机的内隐性:

动机是消费者的内心活动过程,具有含而不露的特性,特别是心理性的购买动机有时更具内隐性。也就是指消费者由于某种原因特将其主导动机或真正动机掩盖起来。

比如,某消费者购买礼品送人的真正动机是出于被迫无奈,但当别人问起其购买昂贵商品的目的时,却回答说自己要用。

作为营销人员,应该识别这种内隐性,根据消费者的真正购买动机,用委婉的言辞引导消费者,并进行相关的销售服务。

9:个性的宽容度与消费关系:

个性的宽容度:在个性特征上,所谓宽容度是指个体在接受一个新事物时甘愿冒的风险的程度。

甘愿冒较大风险的人,称为高宽容度者:

只愿意冒很小风险的人.称为低宽容度者。

这两类人在对待新产品的态度上存在着差异。对消费者来说.接受一种新产品总是带有一定的风险:新产品很有可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但也有可能完全相反。一般来说,

高宽容度者为了更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愿意冒较大的风险,并承受可能的消极后果。因此,就比较容易接受新产品,愿意进行尝试。而低宽容度者为了减少所冒的风险,宁可放弃使用更令人满意的产品的机会,这样.只要这些产品对他们来说还过得去,他们就更多地选择已有的和比较熟悉的传统产品。

10:相关群体:

所谓相关群体、指在对一个人思想、态度和信仰以影响的人群。相关群体亦称参照群体、榜样群体。相关群体的规模大小不等,像我们讲过的家庭、工作群体也属相关群体。此外,学校、机关、朋友、政党等等也是相关群体。经常往来的群体,以及他愿意模仿的别的群体、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的相关群体。

相关群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它是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的比较物和参照物,是个体心目中的规范。相关群体对消费行为会产生具体酌影响。

11;心理防御机制:

当目标无法达到而体验到挫折感时,为了减轻焦虑,求得内心平衡,会采取特殊策略,在心理学中称为心理防御机制。

其中:1、文饰作用:目标没有达到而虚构出某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或者断定自己从来没有想达到这样的目标。

2、退缩: 退出挫折情境

3、投射作用:将遭受挫折的原因归咎于客观原因或其他人的无能。

4、我向思考:完全受需要和情绪支配地想入非非,完全脱离现实,这种幻想能使个体在想象中去满足在现实未获得满足的需要。

5、认同作用:指下意识地向那些个体认为有关的人或情境“看齐”,以此来解决挫折感

6、攻击:采取攻击行为以维护自尊,受挫折的消费者会联合起来抵制或控告某产品。

7、压抑:抑制那些无法或满足的需要

8、退行作用: 如购买不起沙发的女士让父母代购买。

12、一般人的气质可以分成四种基本类型

一般人的气质可以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 兴奋型 (胆汁质): 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脾气急躁,情绪兴奋性高、易冲动,反应迅速,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倾性

优点: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热情高涨,直率豪爽,有魄力

缺点:急噪、暴躁和焦躁,行事鲁莽,易因小事而大发脾气,产生对立情绪,生报复心理,办事不考虑后果,事后又后悔,但“虚心接受,坚决不改”。在遇到不如意时,甚至会欺负无辜来发泄不满。

活泼型 (多血质): 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易转移,兴趣和情绪易变化,具有外倾性。

安静型 (粘液质):表现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难以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

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细节,具有内倾性。 抑郁质 (抑制型):表现为情绪体验深刻,孤僻,行动迟缓而且不强烈,善

13、消费者态度转变途径:

(1)转变态度的方法:

A 信息传递者

B 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

C 不可忽视的情境因素

(2)影响态度改变的个体和情感因素:

A.信奉程度:

B.预防注射

C.参与程度:参与越高越坚定

D.人格因素:自尊、智力、性别

E.认知结构:对劝说的改变的理解 (3)外界因素的影响:

◆ 信息的作用 (传达者、传递渠道、传播特征) ◆ 个体间态度的相互影响 (附和--从众心理) ◆ 团体的压力 (文艺界人士重时尚与个性) ◆ 自我认知理论(优惠购物—普通购物—重复购物)

◆ 环境因素 (预先警告、分心、重复)

 

第二篇:设计心理学阶段总结

设计心理学阶段总结

掐指算来,设计心理学大作业进行已有四周时间了。从开始的跃跃欲试、摩拳擦掌,转至中间的激烈辩论、共同探讨,直至今天的初见成效。也是时候进行一下阶段总结了!

一、初级阶段的天马行空

在三周前的一个周五晚上我们小组进行了第一次正式会晤,此次会晤的主要目的是:初步确定我们小组的设计主题。 我们运用头脑风暴法,通过“激情”这一宽泛主题开始向外发散联想。我们畅想到明媚的太阳,运动场上矫健的步伐,在春风中绽放的花儿,小朋友纯真的笑脸和清澈明亮的眼睛,美味的食物,漂亮的姑娘、、、、、、然后对这一系列的美丽事物进行元素提取并进行归纳总结。

联系现实生活的需求我们初步得到以下几种设计概念:一,会飞的灯。设想一下,当你忙碌了一天回到自己温馨的家,打开门看到屋子里飘着各种自己喜欢的灯,有的像星球,有的好似气球一般、、、、、、他们悬浮在空中,你可以随意移动它。夜里沏一壶清茶,捧一本《那时的明月》,头顶飘着一个月亮般的飞灯,在柔柔的灯光下,闻着茶香,品着书香,给心儿一个安歇的地方。清晨一缕阳光洒在床上,你微笑着醒来,走至窗前 ,看到一滴晶莹的露水由娇嫩的绿叶上滑下,你与太阳灯挥手告别开始崭新的一天!二,智能站牌。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公交车已成为现在

都市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那种等车的焦急与无奈对现在人来讲无疑是一种煎熬。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公交查询系统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你能随时随地获取你想要乘坐的车子的信息,让你不在处在未知状态,从而你能更加从容的安排你的出行时间。三,篮球筐垃圾桶。这是一款专门为运动场所设计的,提取篮球筐这一元素融入到垃圾桶上,让你一看就有种把垃圾投入桶中的欲望。四,系列表设计。此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自然的规律和古人训言,如:太阳东升西落、海水潮起潮落、斗转星移、滴水石穿、、、、、、将这些元素嵌入表中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五,防风帽的设计。考虑到青岛冬天的大风对人的错虐和青岛没有发型的事实,一款既不伤发型又能防风的防风护发帽呼之欲出。六,餐桌设计。基于青岛科技大学餐厅每到就餐是便拥挤不堪,座位更是难找,书包便委屈的倚在身后,为了使同学们在餐厅就餐时书包也有一席之地,便提出对餐桌进行改良这一方案。

经过小组成员的举手表决,我们通过了以上六种想法,还有若干想法如:自行车充电装置,风能路灯、、、、、、没有通过表决。然后又集体商议了下一步的计划,具体内容的是:小组成员回去收集以上六种方案的基本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构思于一周后进行集体交流,整合。

二、前进路上的磕磕绊绊

怀揣着我们的方案,于十一月七号由赵老师进行初步审

核。赵老师指出,六种方案中“智能站牌”属于系统设计,“防风帽”不易造型,“餐桌”属于改良设计,“系列表”属于意向设计,这些设计与设计心理学作业所要求的创新性并贴近人的心理有所背离。“会飞的灯”能够引发人的联想,“篮筐垃圾箱”也能给人带来行为上的导向,可以继续向下进行。

好吧既然方向已经明确,那么就开始努力吧。但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在十一月十号的小组讨论中,我们组产生两个很大的争议。一是“会飞的灯”结构方面的问题,一方认为:我们进行的是概念性设计,不用过多的考虑结构方面的问题。另一方认为:结构是一个设计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二是:用不用考虑“会飞的灯”材料及动力方面的问题。就这样大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从物理中的万有引力、空气浮力、大气密度材料密度到化学中的荧光物质、惰性气体。小组成员都竭尽脑汁搜集知识想法设法去说服其他人。结果是没有结果。于是约定各自回去准备材料并绘制草图,为下一次讨论做准备

此次讨论虽没得到预期的结果但我们得到了一个共性的认识:我们是一个团队,必须注重团队的和谐和合作。

三、黎明前的拂晓

上次讨论之后我们组一度陷入迷茫和不知所措,有种有劲打不出的感觉,没有了开始时的天马行空,初步意识到了一个创意从产生到落地中间的困难和迷茫。直至十一月十五

号再次向赵老师做工作进展展示时,我们的工作还是没有太大进展,经过这次面谈,萦绕在我们心头的困惑和疑虑被解除。将我们的工作重点定格在绘制草图和细节构思上,将“会飞的灯”的主要原理分为:发光原理,悬浮原理,所需材料这三大部分。

四、初见灯的雏形

确定方向之后我们各自绘制了自己心目中的草图,并在一块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了四种草图进行加工修饰并建立三维模型。

五、下一步的路

随着慢慢的深入,我们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也越加明确,相互之间的默契程度也大大提高。我们计划在未来一周对所建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对细节部分进行进一步构思。争取在一周之内建出带有细节的模型。并对他进行渲染和排版。路还很长,继续加油、、、、、、

 

第三篇: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总结体会

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感受

继教号 05007753 姓名 李飞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书中的很多理论,如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帮助我们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特别是ARCS新的动机模式,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为教不好学生而苦恼。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于学生的不了解,没能正确认知学生这个年龄的心理与生理的发展,并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去设计和实施教学,往往不能去的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有区别的、学生在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上也是有差异的。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

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书中所提到的很多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结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对我们的工作有很直观的指导作用,并具有可操作性

系统的学习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获和体会。 我会把所学的用于工作中,做出精品教育。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为人师者更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

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通过研读《学科教育心理学》和网络学习,我从学习心理和学科的学与教两方面,了解了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及教学设计技术,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专业知识,让我从心理的层面重新思考学与教,重新认识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受益匪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