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总结

赴长沙参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培训有感

20xx年x月x日~15日,本人与杨铭枢、胡海波老师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专家赵志群博士主讲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专题培训。

此次培训重点围绕“如何构建基于工作课程的课程体系——即学习领域”展开理论学习,这与我们最初的期望——如何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中的某一门课是不一样的。因此,从培训内容上来看,应该说对于专业方案的设计者帮助更大;对于承担某一学习领域的设计任务的教学骨干来讲,对开发课程能提供更好的思想。但我们也感到,出发前定下的目标“学会开发一门课,回来好领着大家一起干”有点不太现实,关于这点赵博士也多次谈到“有很多老师说,听完讲座后回去还不会开发课程,这点我是知道的,因为只有一天半的时间,300多人,所以我采用了传统教学形式(一点互动没有,内容还没讲完)。如果一周的时间,面向20多人,咱们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形式就不一样了。”

在培训中我们认真学习,收获还是很大的。以下是经总结、归纳与思考后形成的一些看法和感想,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收获与感想

(一)换位思考,反思深刻

赵博士多年在国外研究职业教育,与外国同行多有接触,在关于国内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听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通过培训传达给大家,使学员能够换位思考,反思差距。

反思1:当教学出现难题时,我们有很多教师多是在别人身上找原因,很少反思自己。

举例来讲,我们高职层次的教师经常会说学生如何基础不好,课程如何难教,环境和条件如何不具备,这确实是客观因素。但面对同样的问题,有些老师能够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主动在自身找原因,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而有些老师更多的时候却是发发牢骚,过于强调客观因素,很少从自身找差距。我想这就是在学生中享有很高声誉的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别——前者是在用心来教学,是在脚踏实地的搞教育;后者仅仅是在完成教学工作量而已。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很多老师都已为人父母,当自己孩子的班级有几个讲课孩子听不懂的老师时,我们当家长的做何感想?。

反思2:我们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知识灌输为主,能够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有选择地讲解,并适当补充新知识的不多;能结合运用讲知识的也不多。实际上真正具备这些能力的老师原本就不多。因为教师本不知,所以学生更不会——提高教师素质势在必行。提高教师素质应该先从转变教师观念做起,要让教师自身先产生紧迫感、危机感,要使其自觉提高。

举例,关于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外籍教师曾针对国人在施工中确定直角时只知借仪器测角,而不知用尺测距也能确定直角,而笑称我们不懂勾股定理。作为中国人,如果是我听了也会反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老祖宗发明的定律自己居然不会用!与此类似,我经常与企业沟通,在与电类企业交流中我2次听到同一个反馈——学生不会用戴维南定理,或者说对戴维南定理的精髓理解不透。这引起了我的反思,因为我曾教过这门课,在此之前我也从没想到把定理与应用结合起来讲,听后反思了一下,以后再讲这一定理时我会结合电路调试检修的应用去讲,学生的学习热情真的就不一样了。

感想:大多数教师的愿望都是好的,很多人也想结合实际的运用讲课(不

是传统教学虚构出来的运用),无奈本人不会干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构建高职教师的双师结构团队

对于双师素质的理解应该没有异议,通俗点说就是教师要既有“讲”的资质,又要有“干”的能力,但以我们的国情来讲培养出这样的教师太难了,即使是我们机电系,拥有多名从现场调来的专家型教师(除实习工厂的实习教师),其中真会干活的也寥寥无几。但这些专家型教师的长处在于他们熟悉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精通生产工艺,会管理,这些是没有企业经历的教师做不到的;但大多数专家型教师不会开机床,确切点说是仅能把机床开起来,但不能熟练操作完成生产加工。

赵博士的思想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虽难,但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应该不难”。一个团队的教师在情境下共同组织教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成长,这个方案在现阶段是可行的。对于不太会干活的理论教师或工程型专家教师来讲,在一定的时间内如果要其完成所有情境的操作有困难的话,给其创造一定的条件,如外出培训、下厂锻炼,要求他们在实践中学会1~2个情境的操作与管理,之后再来组织教学应该是可以做得到的。

想法:以机电系为例,考虑到操作需要开机床或用电,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应该多人同时组织教学。即使不考虑安全因素,仅从教师素质提高的角度看,我们认为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每个小班的情境至少应该安排三个教师——传统教师1名,企业专家1名,操作老师1名,便于大家相互之间的取长补短。

存在问题:我院目前还没有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工作量核算机制。如果这样组织,人均工作量怎么算?实施这样一门完全没有模式可以借鉴的课改课,课程设计人或第一主讲教师要付出相当大的精力来搞设计和开发,如果按照总工作量1.5~2倍来算,主讲老师连个1倍的工作量都拿不到,课程负责人好意思让老师这么干嘛?有多少老师愿意干?即使干了,效果也不见得会好。据我所知,我院专升本的纯理论课辅导还能乘以2的系数呢,这样的差距老师心里清楚得很,所以让系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真的比较难。

(三)在搞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上,开拓了思路

此行我们最大的感受——听到了不同于以往的课程开发观点。我认为,以前我们接触的观点虽好,但其好比一个理想化的“共产主义阶段”,但我院的实际是,我们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是初级阶段的初级,所以在搞课程开发与实施时,经常会感到困惑,会觉得很多理论太虚无缥缈,难以操作。这次听了赵博士的讲座后,我们培训团队的整体感受是这些观点比较贴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实际。使我们不再受以往课程开发观念的束缚,看到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希望。

观点与感受1:赵博士称教育部只要求核心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并没有要求所有课程搞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我们现在所有课程都搞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实施,有几个问题:

1.建设难度太大,有些课在现阶段下真的不适合搞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形式(见观点与感受2);

2.教师精力太分散,不能集中优势兵力搞好几门课的重点建设,这个问题现在比较突出。由于一个人身兼几门课,所以他会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负责的课程上,对他要参与的其他课程可能顾不上多少了。加之我们课程团队本身就不是很硬,所以目前的现状是核心课的建设和开发投入的人员不够,团队成员对核心课的付出不够,恐怕到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建设的面太宽,缺乏重点,验收时

拿不出叫得硬的成果。这个观点在杭州会议的时候已经有几个首批示范院校提出来了。

观点与感受2:对“经验、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有了新认识,明确了行动导向型课程工作过程知识的结构。

我经过总结对赵博士授课用图做了注释,如下。

由图可见,赵博士的观点承认知识的结构中包含学科性知识,这使我们在开发课程时能立足于实际搞开发,不至于忽视那些为培养学生发展能力而存在的系统性知识。

观点与感受3:我们感到赵博士认可课程体系中出现学科成分较多的课程,以下是赵老师举例用到的实例,他认为在我们现阶段下,这种模式是比较实际的:根据专业特点,一年级学科性成分可以多些;二年级项目教学;三年级拓展和认证。实际上用赵老师的话来讲,我们高职每个专业能搞出一门像样的项目课程就很不错了。当然,赵老师知道这种像样的项目课程的标准,而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建设很难。

观点与感受4:能看懂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了。清楚了项目课程适用于

学时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学时不足,又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还只能搞传统教

学时应该在相应数字上乘以3。因为德国实行双元制,以上学时只是学校教育的学时。学生每周只有1~2天在学校,4~5天在企业。但对于我们来讲,学制只有3年,其中顶岗实习至少半年(效果如何不好评价);国家规定的体育、政治等课程不能少;考证的外语、计算机必须得开;有些专业还必须开设应用数学,这些占据了教学计划中太多的学时,导致我们为专业发展而定的10余门学习领域课程如果都搞项目教学的话显然学时不够,所以我院应该采取保重点,兼顾一般的策略,一定要在保证重点建设通过验收的情况下开发其他课程。

(四)学习了典型工作任务及其特征

通过培训我们知道了: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和、功能。典型工作任务有以下特征:

? 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计划、实施以及工作成果的检查评价); ? 能呈现出该职业的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

? 在整个企业的生产(或经营)大环境里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 完成任务的方式和结果有较大的开放性。

(五)学习了项目课程的相关理论,明确了项目教学的8条标准。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在职业教育中,项目常常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有时也表现为方案设计等其他形式;项目是学习领域课程的主要表现方式,但不是唯一的表现方式,因为有的学习情境难以构成项目;

教学项目的标准是:

1.具有轮廓清晰的工作/学习任务,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2.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

3.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

4.课题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5.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6.学生自己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7.具有一定难度,不仅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8.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学习方法。

(六)明确了实践专家研讨会的任务、成员组成和工作流程。

1. 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内容

确定某一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2.成员要求:

经高职教育(或职业教育)毕业xx年后应该达到水平的实践型专家。是从不熟练工人成长为专家工人的代表。不能聘请学历教育下的专家、教授等。

3.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工作流程

? 介绍背景、目的、方法和基本指导思想;

? 明确基本概念,如职业发展阶段等;

? 个人职业历程简述:举出从“初学者”到“专家”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最

多5个),每一个阶段举出3-4四个有代表性的任务;

? 确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

? 工作任务汇总;

?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 结束。

4.要求:

会议组织者要具备主持人水平,能驾驭得了会场,获得预期的信息。

5.难度:

企业专家来一趟总想多说话,会影响会议组织;对组织者要求高;研讨会前的准备和会后的汇总工作同样比较多。

6.感想:至今刚刚明白,为什么在xx年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论坛上,以及石油专业教职委会议上作介绍的专家都说实践专家研讨会组织起来比较难,也理解了他们不开实践专家研讨会,而采用企业问卷的形式搞调研的选择。

二、一点想法和建议

(一)继续强化师资培训

从两方面着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培训。前者提升双师素质;后者转念观念,实施教改。

就我们当前情况看,哪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如果老师的观念都转变过来了,这也是我们示范性建设的一大成就。但这要花很多培训费,我现在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当初有些专家说我们在师资培训上投入不够——以现在的培训费和培训地点来看,钱少了培训不了多少人,接受培训的人数越少,教师观念转变就越慢,示范建设的阻力就越大,或者说示范建设的难度就越大。

1.要让有限的钱发挥更大效益

不知道把专家请来我院搞一天讲座,再加上交流探讨一天得花多少钱?我个人认为我们需要把赵博士这样比较了解我国高职教育实际的专家请来面向全院教师讲座一天,同时一定安排一天的互动与交流,因为他的课虽然通俗,但理论还是很多,只听课不交流解答不了老师的困惑,大家仍然不会干,效果要大打折

扣。

建议赵博士最好能带一些供我们参考的其它示范学院的实践专家研讨会问题卡片、企业调研问卷等材料,结合一个专业以及一门课的开发将几个问题讲透:①专业学习领域的开发(我们号称开发完了,但做得还是有点虚);②如何开发一门课?包括举例说明学习领域课程、项目课程与任务驱动课程的区别;操作性强的课程选择什么样的开发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着想的,设计性内容较多的课程如何开发?③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方法。

2.多请持不同观点的专家来讲座,或派出老师接触不同的专家观点,使教师多了解几条通向罗马的大路。

我们以前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了解思想单一,虽然认为这种思想很好,但却总感觉难以实施。可立上示范了不实施还不行,想另辟蹊径还怕验收时专家不认可,工作白干了。所以在课程开发中费了很多心思,效果一直不太好。现在听到赵博士的观点后我们感到比较能够操作了。所以我们认为多请持不同观点的教育部专家来我院讲座,或派出老师接触不同的专家观点很有必要,至少会让一些老师不再彷徨,敢试着做做了。

3.建议尽可能多地在纵向派出培训团队,如果不是因为经费问题,尽量少在横向派人。

我的感受是如果示范建设师资培训中既有某一专业的主任、副主任,又有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大家层次不同,对示范建设的理解深度也不一样,就可以在培训中就有关问题多交流和探讨,有很多问题在会议期间就可能得到解决;如果每次每专业派1人(教研室主任或骨干教师),大家观念和水平差不多,听课中的疑问可能也是共同的,这样一是不利于解决问题;二是不利于培训后的老师回来操作,因为老师本身对有些问题就叫不准,让他回来后领着别人一起干就更不敢了。

(二)关于示范建设进度与工作标准

可能我对情况不太了解,但我感觉我们现在的示范建设搞得有点盲目,好像大家在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怎么干。我们感到,如果给我们的时间是20xx、20xx、20xx三年的话,我们现在这种状态还是必要的,总得有个摸索、思考的过程才好搞建设。但如果真如任务书规定的那样到20xx年x月所有工作做完,我们感觉难度还是太大,甚至可能干不完。毕竟我们底子太差,各种机制也都还不健全,马上就开始这样大一件急于竣工的工程,而且要由教育部来验收工程质量,真的不容易。鉴于此,提两点建议:

1.应该派出考察组调研首批示范的验收经验、包括建设进度。

2.我院示范建设工作起点低、任务重、时间紧,所以应该与教育部参与验收的有关专家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针对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多向专家咨询,必要时将专家请来现场指导,以便了解验收思路和标准,更好地指导我们搞建设,少走弯路。

以上看法仅代表个人的一些观点,有不当之处还望多多指教。

张晔

20xx.3.23

 

第二篇:培训总结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xx年x月x日至11月x日,我有幸参加公司为大学生和技师举办的能力提升培训。这几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老师们的博文多彩以及妙趣横生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精彩的培训学习主要心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更加了解气田现状

气田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处于稳产时期,要求我们要着眼未来,努力发展智能气田建设,使气田能够高效、高质的产出原料气。HSE管理是公司工作重中之重,经过建设初期的探索,逐步走上正轨,安全、环保意识已深入人心,但今后的管理还任重道远。相信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每一位员工会更加重视HSE管理工作,不仅要促进地方发展,又要维护好地方的环境安全。

二、 提高了综合技能

分公司开设了科技论文的写作培训与计算机的应用课程,弥补了我办公过程中的一些不足,譬如,在进行办公软件的使用时,想要实现一个功能,却一时手拙,需要花几个小时去寻找实现方法。老师们的点拨,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使我在从事办公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仿真系统软对我了解整个站场操作大有裨益,在该系统上,可以大胆操作,把平时的一些不确定或者不敢做的操作,通过仿系统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我的困惑,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提升了整体操作水平。当然,短短的两节课还远远不够,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进一步学习仿真系统。

三、陶冶了情操

诗词欣赏与个人修养是我最喜欢的培训之一。在古诗词熏陶下,我的心灵得到净化,仿佛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诗词的感染力是极大的,只要坚持不解的不学习,相信个人修养会大的提高。这样以来,发挥自己的情商,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让自己在为人处事方面慢慢走向成熟与稳重,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更加具有素质与修养。老师的循循善诱,使我对古代诗词大咖们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也认识到了自己的才疏学浅,“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四、增强了友谊

由于员工们职责所在平时忙于各自的工作,很难有济济一堂互相了解、探讨工作与生活的机会。培训课上,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大缓解了工作压力。员工们有的相互不认识或者只知其名未见其人,短短几天时间,已经变成了好朋友,这为以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了便利。还有部分领导参与

到我们学习交流中来,员工们都很感动,学习劲头更大,相互之间建立了友谊。

非常感谢公司给我机会参加此次集体培训,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以本次培训为指导,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刻苦,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摆正心态,慢慢在工作中磨练自己,成长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