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战的经验总结

考研成功的人中几成是二战

20xx-11-29 23:48匿名 | 分类:考研 | 浏览52次 我知道考研录取比例是三分之一,成功录取的人中不是应届生的有几成呢?

你好:目前看,凡是考985学校研究生的,二战以上的至少占到三分之一的。报考211或非211学校的应届生较多,二战的非常少。因为报考985学校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应届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复习,所以初始分数不是很高的,所以录取的概率也不高的。由于985学校的考研参考书几乎不变的,所以多复习一遍,多考一次,初始的分数正常一定比以前要好的。不管几战,考上才是硬道理的。

考研二战成功率有多大?

这得分几类说。

第一种是还报考相同学校相同专业,第一年如果也是认认真真准备的,相比有一大堆对口的资料在手,还有认识的学长学姐,或者同学中也有相同志向的今年考上了,那相对这些丰富的资源来谈第二年把握可以算稳稳的。

第二种是换学校不换专业,考了一次心里自然有谱,学校不适合,打算求稳,第二年换一个和自己能力相当的学校也会提升成功率。

第三种是换专业,相近的专业当然结合第一种和第二种来说,对于专业课的知识没有太多变化,多做些针对报考专业的信息搜集,总体感觉应该不会差;如果是跨专业考试,学经济的突然转学美术了,那相比下的功夫要多得多,几乎相当于一轮新的“一战”,如果第一轮留下了很好的英语和政治的底子,无疑也是个提高成功率的重点。

二战更多考虑的就是环境因素和心境了,二战很多人都被周围环境干扰了,同学毕业了,找到工作了,拿到薪水了,还有家里的想法,自己还需要管家里要生活费类似的想法,这些都会影响复习中的决心,而考研考的就是毅力,没有决心何谈毅力,没有心理准备怎么能谈坚持。如果家里情况还不错,家里人也鼎力支持,安心一搏肯定会有收获。如果家里情况一般甚至不太好,或者更希望寄托于工作经验的人,有这种犹豫的心态就要尽早找到结果,决定下来自己到底要考还是工作,选哪一样都不要后悔,因为不管哪条路奋斗,结果都不可预知,只要选了就坚定的走下去。 上面说的都是在一战认真对待,遗憾或意外落榜的人说的。如果一战中本来就是以玩玩的态度参加的,复习从没认真对待过,资料和信息没收集过,进考场就带了准考证、一根笔就去了的,态度如此的,也算不上一战,除了交了考试费和浪费两天生命,出门大肆炫耀,“老子也考研了!”的,还打算二战?还是自己想想,踏实下来和人家一战的一起努力,从新来过吧。

我们宿舍有3个是第二次战斗,都是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如果在家的话怕定力不够。而且事实证明,一个同胞在家复习,今年考试成绩比去年低了10分,如果能抵抗电视、电脑、电冰箱和枕头的诱惑,那你可以在家复习。我们是白天在学校里上自习,晚上回去再看书,除去所有其它时间一天大概有十七八个小时在看书。时间安排就要看你的习惯了,我一般是

晚上效率高,白天上午做数学或看专业课(理科),因为这两科是最应该拿分的课程,也是最需要头脑清醒的两门课程;下午做政治选择题,因为下午容易困,错题多了自然心里紧张,一冒汗就清醒了;晚上夜深人静了做英语模拟,这时候心最静,本来汉语的我还看不懂,英语的就更费劲了,所以要静到极致。另外早上拿出半个小时来读英语文章,时间久了有语感了就能得心应手。今年分数线还没下来吧,别灰心,要自信!

考研经验分享:从295到417——我的二战经验

考研论坛 yk2z13 20xx-07-10

本人两年都报的是金融专业,第一年天财,第二年首经贸。都不是特别有名的学校,所以如果童鞋们想要鄙视我的话,我是有心里准备的。

如题,第一年考了295分,数学考得比英语还少,59分。不过这个分数并没有出乎意料,从小到大数学就是弱项,怎么学也不顶用。其他科目倒也考得不算好。所以呢,在这里先把第一年失利的原因做一下自我剖析,希望大家有所警示吧!

第一年随了大流,报了个全程的考研班。当然失利不是因为这个考研班,主要还是自己没利用好。基础班基本没怎么听,暑假班听了,却没吸收,没当回事,到最后冲刺的时候政治英语背了很多,可是迷信押题,背的有点跑偏。所以,考研班这方面算悲剧了。

第一年还在学校,跟几个狐朋狗友一起在学校图书馆学习,每天早八点进晚十点出,虽然这个时间段里又自行加上了打台球、看小说(恐怖小说防止瞌睡用的)、听音乐(Music radio音乐之声)、煲电话(女朋友在外地上学)、睡午觉(中午不回宿舍)等一系列休闲活动,但总体来说还算努力。

第一年用的基本是文都的资料。现在想想数学的失利,可能与学习方法有关。因为是弱项,所以在数学上面下了很大功夫,蔡子华的复习大全看了N遍,陈文灯的那本看了两遍,李永乐的线代讲义看了N遍,真题看了两遍,还有蔡的主观500、客观1500……但教材没怎么看,课后题没怎么做。而且童鞋们注意,上面我用的是“看”,这个字成了万恶之源了!虽然这些巨厚的书被我蹂躏了好几遍,但在做题的时候根本没有多想,不会了就往后翻看答案,等下一遍还是不会!这样循环往复,考试的时候傻眼了。

第一年最后的一个月心态失衡了,感了好几次冒,上了两次火,嘴起了两次泡。现在想想,如果学的好了,又怎么会这样呢。

第一年就这样失利了,二战是早就决定的事。可是随着论文、毕业、租房的各种之后,突然发现脑子里都是空白,突然发现已经是7月份了,就这样从七月份到今年x月份,我实现了295到417的飞跃,数学专业课考到了140+,政治70+,英语失常(刚过线)。成

绩下来的时候,我有点惊着了。恩,现在就把算是成功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尽量回忆吧,想起来再补。

第二年多了很多困难:租房,在一个陌生大学里找自习室,熟悉环境,平复心态,一个人都不认识……好吧,血泪的部分就略过去,主要说说数学。

第二年一直犹犹豫豫的就没报班。七月份开始的时候吸取了去年的教训,先把教材认真全面地看了两遍(看的时候发现去年学的神马东西都像浮云一样飘走了),课后题认真地做了,课后辅导书的题也没落下,而且把不会的做了重点标记,然后汇了总。去年的书只留了本李永乐的线代,先做了一遍。

在网上看到别人推荐双李的复习全书,自己做了一遍之后感觉受益匪浅,题型啥的归纳地挺合理,于是推荐给了很多人,于是一直看到考前。直到现在我还在庆幸选对了辅导书,蔡虽然厉害,但是他编的书实在不敢恭维;陈文灯的书难度上去了,也偏了。

后来在一哥们借了本海天的讲义,郝海龙的。书虽然简陋,但每章每节都把真题分类汇总起来(甚至还有三十年前的,当时真的惊了)。做完一遍之后心里那叫一个爽啊!现在这本书估计不好找了,但是逛书店的时候看见李永乐编的一本书也是这样的格局,童鞋们可以找找看。

后来早早地做模拟卷,也是双李的,整套整套做,这题难度很大,每套都是八九十分,但分越来越高,有效果。真题只做了近三年的,去年59分的卷子答了100+,有点小成就感。

考之前把错题本上的东西看了几遍,公式看了几遍,然后上战场,三个小时很顺利,欣慰的。

专业课方面,经济类嘛,只要把参考书多翻多背几遍就OK了,用功的东西。

政治方面,二战比一战多了15分,主要是不要迷信押题。一战考完,我见一个考研班的海报就想撕一个,还是要深刻理解知识,把握好多选题吧。

英语方面,今年比去年少了4分,原因是花费的时间少了,这东西几天不学就没状态(针对底子不好的同学们而言),时间主要花在数学上,所以分数低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篇:考研英语经验总结

考研英语81分的经验之谈

文/Bruce

在考研过程中,英语是我花时间最少的。考完后,虽然感觉不是很好,但成绩是81分,还算说的过去。

在大学里,英语一直是我的最爱,我花了几乎一半的时间来读英语。可以说,我对英语的痴迷程度不亚于某些**功练习者。同宿舍的人经常讲起,有一段时间我夜晚睡觉的时候还在背单词、甚至唱英文歌,尽管我一直不相信,但他们讲的那样真切,就差用录音机录下来了。凭着这么一股兴趣和勤奋(梦中的),我在英语方面也算是有些收获:四级97,六级是班上唯一一个一次拿优的学生,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TOEFL641。

因为这篇文章是写给考研的战友们读的,所以为节省时间起见,咱们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语感

总的来说,学一门语言,语感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还有充裕的时间,就必须从培养你的语感开始。语感的培养,最有效的方法是背诵英语短文。每天坚持背那么一段,三个月后一定有突飞猛进的感觉。现在有很多的英语教材,只要选择其中一两本就足够了。要知道,一本书读三遍要比三本书读一遍好得多。我向大家推荐《新概念英语》的第三册。《新概念英语》从五六十年代问世以来一直风靡不衰不是没有道理的,从文章的选材和语言来说,都非常适合作为背诵的材料。 我学习新概念英语的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先看单词,至少会读,对中文释意有印象;然后大概读一遍,速度要快;接下来就要听磁带,至少听三四遍,模仿其中的单词和句子的读法;最后背诵,要大声朗读出来。这样学一课大约需要4 5分钟的样子。当然这只是开始,必须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重复。相对来说,重复的过程就比较简单了:对于我来说,我最常做的就是听磁带。其实听磁带是最省事的办法了:你什么也不用做,就有人在你耳朵边跟你说个不停。有一段时间,我是走路听、坐车听、吃饭听,总之,只要是用不到耳朵的时候,我就不会让它闲着。还有,睡觉之前我也必听,仿佛安眠曲一样,我想我之所以会在梦里讲英语应该跟这个习惯有关。

听英语朗诵磁带、背英语课文是我从初中开始养成的习惯。那时候我的英语老师很注重英语的听说能力,所以班上听英语磁带可以说是蔚然成风。大家都在反复听,模仿里面的发音,然后上课的时候看谁模仿得最像。我的初中课本上就画满了重音符号和升降调符号。现在回过头去想,发现这其实是学习英语的最好方法:因为我们学习语言,都是从听、说开始的,而不是从语法练习、阅读理解开始的。在这样一种听、说、背诵的训练下,最容易培养语感。

词汇

现在说到了我的强项,本来是准备专门写一篇《我爱背单词》的,现在先为考研战友服务吧。

在考研中,词汇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选择题中的词汇部分(一句废话,我知道)和阅读理解。有的同学可能感觉词汇部分的题目比较难,所以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忆词汇的区别。其实,真正的重点在于阅读理解。词汇部分的难度在逐年降低,这是大家都注意到的。相比之下,阅读理解的难度正在逐年提高,而且分值的对比也是显而易见的。

本来我是不主张背单词的,因为我一直认为语感是最重要的。但是当我发现原来背背单词是那么容易,而且对提高语感有帮助的时候,背单词也就成了我梦中呓语的一部分了。

大一的时候,我试着买了一本刘毅的《vocabulary fundamental》,感觉还不错,因为其中单词有三成都认识。接下来,买了本《vocabulary 5000》,背了三遍,结果记住的不足半成。我发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就另找新的办法。因为这本书有配套的磁带,所以我就买来听。这时候,我发现太神奇了:不用一个月就记住了九成。刘毅的磁带是先念单词,然后念例句。一面磁带3 0分钟可以念3课,就是将近200个单词。因为有了以前记忆的效果,所以听起磁带来毫不费力。其实背单词,主要的是记住单词的读音,因为毕竟单词的拼写和它的读音基本上是相对应的,除去少部分发音不规则的单词需要特别记忆以外。这样,在磁带里念单词停顿的空当,就可以回忆单词的拼写。如果是坐在公教就更可以把它默写出来了。而在念例句的时候,你又可以仔细体会这个单词的用法。

照着这样的方法,我背完了刘毅的《vacabulary 10000》和《vovabulary 220xx》,非常轻松。我的感觉是在8000词汇量的时候,好像是一个瓶颈,突破了它,你的词汇量就可以突飞猛进了。原因应该是这样的:在掌握8000词汇量的时候,你已经对常见的词根非常熟悉了,这样再背起单词来就异乎寻常地简单了,你甚至感觉自己都可以造词了。

当然,用这种方法背单词仍然很容易遗忘,这就需要重复。我的重复方法是:拿出词汇书,一边听、一边看、再一边练拼写,这样听一面30分钟的磁带可能就要60分钟,但是因为有各种手段配合起来,所以效果非常好。

对于考研词汇,市面上有很多的相关参考书。我就看过一本马德高的《考研词汇》(32开本),那里面的一些图示和词源的讲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感觉要背词汇,最好的是俞敏洪的红宝书蓝宝书。这不是在说笑,其实蓝宝书也不过6 000多单词,而且词根词源很清楚,另外还有一些邪门的记忆方法。我发现,看蓝宝书看多了,我比老俞还有创造力:我的邪门方法更多。这里就不举例了,有兴趣的就跟我交流吧。

我在前面说过,考研的词汇主要难在阅读理解。所以储备大量的词汇就是必需了,不一定整天抱本考研词汇书死背。读考研词汇书的目的在于,知道每个单词的要求程度,是认识就行,还是不但认识还要会用。准备考研的词汇,你大可以根据你的程度找些如前面提到的词汇书来背,因为我发现越大本的书越容易打击读者的信心。再者说,词汇的掌握是多多益善,眼光只盯在考研大纲上的词汇是远远不够的。

阅读

阅读是考研英语的重头戏,谁都不可以轻视。阅读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速度、二是词汇量,也就是说你要在相应的时间里读懂材料,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因为词汇的问题前面已经说过,所以这里只谈速度的问题。其实就考研英语的阅读题来说,没有什么拐弯的。如果你有充裕的时间,每篇材料精读两遍,理解上一定不会有什么偏差。所以说,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读得快,在相同的时间里,就能比别人更深一分理解,答题的准确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那么怎样提高阅读速度呢?抛开语感和词汇量来说,主要是要靠多读。刚开始,可以先找一些适宜的读物,最好是消遣性的,像一些名著的简写本,词汇量只有三四千,而且比较有趣。因为这主要是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所以不妨放开胆子读,呵呵,就是要快,锻炼出一目十行的速度来。当然这必须是在读懂的基础上。在初级读物上练出信心和速度后,就可以循序渐进,慢慢向高级读物靠近了。

做阅读题,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手段。打个比方,读消遣性读物,好比是欣赏鸟儿在天空飞翔,主要是为了锻炼眼力;但做阅读题,就不但是锻炼眼力了,你的目标是要用枪把鸟儿打下来。(今儿是世界环境日,这个比方好像有点不妥)我给大家推荐石春祯的《阅读理解2 20篇》,这本书的阅读材料比考研的真题要长,但是难度不相上下,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好书。练习的时候,可以给自己规定一定的时间,有一点紧迫感。在考研期间,我只做了半本,从刚开始的一个单元能错6 、7个,到后来的1、2个,我觉得我的英语应试水平在提高。

语法和写作

我从来不把语法当回事儿,我甚至不知道作为定语从句先行词的that 和which 有什么区别,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我知道该用哪个。这就是语感。所以说,与其去背枯燥乏味的语法,不如花点时间提高语感。关于语法,就讲这两句吧。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古人同样看重语感。对于英语的写作,同样如此。只要熟读、熟背数篇经典短文,到考场上自然可以宏论滔滔了。当然了,必要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考前一个月,我每天坚持抽出半个小时写一篇150字的短文,选题参考了一些作文书和网上的资料。结果在考场上,关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作文我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恨不能命题者要求300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