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 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和产品的生产过程,服务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的过程,

是商品和各类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大规模、高速度流动,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与依存,相互渗透与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的程度日益加深,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态势、进程和趋势。

2、 经济区域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相邻的国家建立经贸合作组织,通过契约或协定,

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国家间在经济上进行不同程度的联合或合作,在特定领域内实现跨国性的统一过程。

3、 进口替代战略:是指通过发展本国工业,替代过去依赖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品,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国家

工业化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关税、汇率、配额等手段实现资源配置,以此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国内生产,培育支柱产业,限制国外进口商品的竞争。

4、 主导关联产业的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主导产业与关

联产业之间形成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5、 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6、 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7、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规模的扩大,并伴随其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有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

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衡发展的过程。

简答题

1、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目前我国的问题

答:现状: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服务业相当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仍有优化的空间。

1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2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3问题:在农业方面: ○

4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 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

1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业升级面临困难。○2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3制在第二产业方面:○

造业大而不强。

在第三产业方面:我国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是总量偏小和行业结构不合理。

2、梯度推移战略的基本观点

答: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因此,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创新的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

3、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

答:首先,产业集群形成后,必然引发该产业的企业间集群的区位集聚,同时,与该产业相关的资源也会流向扎个集群所在的区位。其次,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带来所在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其结果是导致区域内出现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化,形成或者强化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平衡。第三,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产业集群常常是在规划建设的各类产业开发区里发展起来的。

4、企业增长的战略

答:(1)横向一体化扩张。指企业现有生产规模的扩大,并伴随其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可从三方面进行:1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量;○2向与原有产品有关的功能与技术方向扩展;○3向与上述两个方向相关的○

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客户扩展。

(2)纵向一体化扩张。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或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3)多样化扩张。指企业向不相关的方向扩张。多样化经营是大型企业基于市场风险和环境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防范而采取的扩张战略。

5、配第-克拉克定律

答:配第-克拉克定律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向大三产业转移,最后导致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例减少,在第二三产业中所占比例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6、点轴式形成过程

答:点轴式开发模式是在极核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区域发展初期,虽然出现了极核,但还存在其他的点,这些点也是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极核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多种影响。在极核与周围点的交往中,必然产生越来越多的物资、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的运输要求。通过交通线、动力供应线、通信线等连接起来,形成轴线。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点将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这时会出现如下情况:极核和轴线上点的规模不断增大,轴线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它们又会向外进行经济和社会扩散,在新的地区与新的点之间再现上述点轴形成的过程。这样就在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

7、增长极及其特点

答:所谓增长极机试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特点: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在空间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在物质形态方面,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相应的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8、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贸易自由化;○2全球生产一体化;○3金融国际化;○4跨国公司为主导;○5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答:○

6国际水平分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明显;○

论述题

1、 我国城乡差异的现状,如何消除差异 以及哪种措施见效快?

答:我国城乡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差异。(2)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日益扩大。(3)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大于收入水平的差异。(4)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5)城乡居民主要生活消费品的消费数量存在较大差异。上述统计数据仅仅表明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的一部分差异,事实上差异还远不止于此。特别是在教育、医疗、金融、保险、交通、通信和文化生活等服务设施方面,城乡差异就更大。在城市,完备且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让居民可以享受方便舒适和高品质的生活;而在乡村,人口可能仍处在缺医少药、教育落后、生活中有着许多不便和缺乏文化生活的状态中。这种由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进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对包括城乡在内的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1)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3)

(4)

(5) 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搞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搅匀,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能力。 通过技术下乡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入农村,促进农民生产力的提高 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 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之间利益格局变化的指示器。通过区域经济差异,各个区域可以发现自身利益的相对变化情况,进而调整区域经济的发展决策行为,维护和增大自己的利益。所以,区域经济差异是对各个区域能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1一定程度的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2差异是区域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基础。(1) 积极影响:○

3差异对于欠发达区域的发展是一种动力。○4区域之间的差异促使生产要素流动。 ○

1不利于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导致地方保护主义,3(2) 消极影响:○○不利于全国大市场的形成。○

4导致人口大规模流动。○5激化民族矛盾。 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

3、 美次贷危机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答:美国次贷危机是指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违约增加,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

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中国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很难独善其身。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总体是通过两个渠道:一是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美国经济下滑不可避免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二是美元在国际储备和国际结算中的主体地位。目前美元依然是各国央行最重要的储备资产,国际贸易往来结算大多以美元为主要结算工具,美元的贬值增加了美元储备资产的损失,提高了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的产品的价格,增加了进口成本。

(1) 增加海外债权投资损失

(2) 降低进口需要。由于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

来源之一,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中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

(3) 增加通胀压力。美元贬值引起国际性的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逐渐成为中国物价高涨的推手。

(4) 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

汇率政策,本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可能加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5) 压缩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除了无法避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外,也给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挑战。如在金融机构对外投资的审慎原则监管、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外贸政策战略调整、汇率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出科学、前瞻性的决策加以化解和防范。

4、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全球化下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的产生?

答: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 展,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可以肯定,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有积极有 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机遇:世界格局多极化为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提供了可能,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与贸易、技术、技能和市场相关联的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为我国的国家安全有所影响,经济全球化也可能威胁我国的发展前景,某些西方大国,控制国际经济组织,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给我国

的经济发展造成困难,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劣势等等。

应对策略: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必然选择。

1、我国应根据国际通行的的规则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行体制创新,提高驾驭国际经济形势的能力和政策水平,极快建成既能适应经济发展又能对外部经济过度冲击具有应变能力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充分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同时还应重视建立和完善以开放型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制度。

2、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必须把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放在第一位。创造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1)通过建立国家相互间的依存、依赖关系实现我国国家经济安全。(2)充分利用世界性组织,经济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式的发展中归家的利益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照顾,经济主权得以维护。

3、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社会、环境的关系。

4、政府管理功能需重新定位。(1)将产业政策从对具体产业和部门的干预政策转向范围更加广发泛、内容更加一般性的调节政策,促进整体的经济竞争力。(2)将政策转向支持出口导向的生产,是地方经济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从而获得更大的比较效益。(3)重视区域政策,降低乃至消除地区间发展的差异。(4)提高产业部门的技术能力以提高竞争力,支持现有企业的私有化和重组,对中小规模产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制度上的支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就业稳定、经营灵活、富有朝气等优势。

 

第二篇:经济法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有限责任公司:由一定人数的股东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法人。

重整:是指当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不立即进行破产清算,而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由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制定债务人重整计划,债务人继续营业,并在一定期限内清偿全部或者部分债务的制度

表见代理: 是指行为人虽然没有代理权、或者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但善意相对人客观上有充分理由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而与其进行民事法律行为。

抵押: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 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或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质押: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变价所得优先受偿

商标概述 是商品和商业服务的标记,它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服务提供者为了使自己生产,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与其他商品或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标记。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时,继续增持股份的,应当采取向被收购公司的股东发出收购要约的方式进行收购。 发起设立。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不再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的一种公司设立方式。这种设立方式使公司能以较快速度成立。发起设立适用于任何公司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常采用此种形式。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表现为市场上多个主体为同一目标所进行的争斗。 竞争是竞争法永恒的、共同的保护对象,也是竞争法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的集中体现。

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

商标:是商品和商业服务的标记,它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服务提供者为了使自己生产,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与其他商品或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标记。 合同的主要内容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应当明确具体。 物、行为、智力产品、货币 3)数量——必须按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计量4)质量——包括标的的品种、规格、型号、标准、技术要求等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期限是衡量履行是否如期或延迟的标准;地点关系到司法管辖;方式包括交货、结算、运输的方式 7)违约责任——(违约以后该如何处理)包括继续履行;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8)解决争议的方法——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承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

承诺构成要件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要约使受要约人具有承诺资格,只有受要约人有权作出承诺。

2)承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要约人。如果要约规定了承诺期限,则应当在规定的承诺期限内到达;在没有规定期限时,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并到达要

约人。

要约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构成条件:

1)要约必须由具有订约能力的特定人做出的意思表示。即要约人必须是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且具有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

2)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3)要约人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订立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4)邀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即应包括合同的主要条件如标的、价格、数量等。如果缺少某一主要条款(如数量、价款),则属于要约邀请。 破产费用(是破产事务中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所收取的案件受理费以及管理人在处理破产事务中所开支的费用与收取的报酬总和。它是保证案件处理程序的重要支出。)包括:

1)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2)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3)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

不安抗辩权法定行使的条件(终止履行):后履行一方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况。如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有转移财产、抽逃资金、逃避债务行为;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其他情形等。(74)

追索权行使的原因:(1)汇票到期被拒付的,或者虽然付款人表示可以付款, 但提出条件的,视为拒绝付款。(2)汇票未到期,但是被拒绝承兑的,被拒绝承兑的汇票必须是形式上符合票据法规定,不缺少必要的记载事项,以及持票人的票据身份没有缺陷等。(3)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逃匿的。(4承兑人或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或者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的。在此情况下,持票人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行使追索权,请求其他债务人履行汇票义务;第二种是放弃追索权,以汇票金额向破产清算组提出破产债权申报,意图从破产人处得到汇票金额的偿还。

汇票的概念: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汇票的特征:(1)汇票是一种金钱证券,也是一种支付工具,为了保证使用可靠,在该票据上必须标明“汇票”字样,以使使用者和其他利害关系人了解这种支付工具。(2)汇票必须具有“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委托”字样,以使这种支付工具在经济活动中有较高信用。

相关推荐